【視頻回看】微流控晶片、拉曼SERS、流式細胞術、膜片鉗?「花樣...

2020-11-24 儀器信息網

細胞是生物體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分析對於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研究、生命活動規律和本質的探索、疾病的診斷與治療、藥物的篩選與設計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細胞研究的「標配」,創新細胞分析技術在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生物製藥、新型治療方法中的應用與進展不可不知!

儀器信息網舉辦的「細胞分析技術與應用」專題網絡研討會在6月5日成功召開,本次會議報告乾貨十足,誠意滿滿,對廣大細胞分析領域用戶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指導意義。錯過了直播的小夥伴不要遺憾,部分專家的精彩報告視頻回放即刻奉上!

報告題目:《單細胞試劑盒分析》

江德臣,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及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單細胞分析課題組組長,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質譜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研究興趣為高內涵單細胞分析方法和裝置的建立,及其在細胞信號傳導機制研究中的應用。以第一/通訊作者在PNAS、JACS、Anal Chem 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單細胞分析可以揭示細胞個體特徵,以助於理解細胞自身的複雜性及彼此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價值。在過去的六年中,江德臣教授所在實驗室發展了基於微/納試劑盒的單細胞分析策略,將宏觀維度生物測量理論與方法引入單細胞分析中,建立了通用性強、通量高且可測量單細胞及單細胞器內生物分子活性的新型分析方法和裝置。點擊查看視頻回放

報告題目:《微流控晶片單細胞分泌分析》

陸瑤,博士, 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單細胞分析研究組組長。研究相關工作發表於PNAS,Science Signaling等國際期刊,主要科研成果在美國兩家公司獲得應用,作為主要發明人參與開發的單細胞蛋白分析技術獲國際發明專利授權,目前已應用於CAR-T腫瘤免疫治療藥品開發及臨床測試,被美國著名科普雜誌科學家(The Scientist)評選為2017年度十大醫療技術發明首位。現主要從事基於微流控晶片的單細胞分析技術開發及其在人類健康/疾病相關問題中的應用等研究。

細胞是生命存在的基礎,探索生命健康與疾病常需要以細胞研究為基礎。由於細胞與細胞之間存在差異,群體細胞的研究結果只能得到一群細胞的平均值,這往往會掩蓋個體差異信息。為更全面的了解細胞以服務人類健康、疾病研究,單細胞分析就變得尤為必要。在過去的幾年中,陸瑤老師團隊開發了一系列的基於抗體條形碼微流控晶片的高通量、高內涵單細胞細胞分泌分析工具,大大加深了人們對細胞分泌異質性的認識,並嘗試將其服務臨床實現個體化、精準醫療。(含未公開發表內容,暫不提供回放視頻)

報告題目:《拉曼單細胞流式分選技術及應用》

馬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微流控系統團隊負責人。自2003 年起致力於微流控晶片技術在分析化學和生命科學中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目前研究方向聚焦在:基於微流控技術的高通量單細胞分析技術和儀器研究,研製了首套拉曼單細胞流式細胞分選儀;用於臨床、環境和食品安全的可攜式微生物檢測系統;工業酶、菌株和微藻的高通量篩選、選育和定向進化研究等。

「單細胞拉曼圖譜」 是特定細胞的「化學指紋」,蘊含著該特定細胞在特定生理狀態下的豐富的生化信息,通過體現細胞化學組成及其變化,能夠靜態和動態地表徵和監測該細胞的遺傳背景、生理狀態及所處微環境。與現有螢光細胞分選技術FACS相比,拉曼激活單細胞分選RACS 具有無損非標記的特點。因此,馬波教授團隊先後研發了單細胞拉曼光鑷液滴分選、高通量流式拉曼單細胞分析與分選及單細胞測序等系列關鍵技術,並於新近推出了單細胞拉曼分選耦合測序的RACS-SEQ系統,同時提供適用於拉曼抗生素耐藥性快檢、單細胞測序的晶片和試劑盒。該儀器及試劑盒將為耐藥性快速檢測、合成生物學細胞工廠表型篩選、工業菌株和高通量酶定向進化和篩選等提供創新的系統解決方案。(含未公開發表內容,暫不提供回放視頻)

報告題目:《腫瘤靶向的拉曼SERS探針和拉曼微球的構建和應用》

湯新景,博士,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人才。近年來,在反義核酸藥物及非編碼RNA等功能核酸的定點修飾及其功能的精確光調控、新型螢光核酸探針和新型腫瘤靶向的光學納米探針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拉曼納米探針基於其高的光譜解析度和深的組織穿透性而被廣泛應用於生物體系。目前大多數的拉曼納米探針是利用增敏金屬表面負載的染料分子,且拉曼信號位於1400-1700 cm-1 範圍內。鑑於此,湯新景教授設計並構建了一系列基於生物體系拉曼信號靜默區(1900-2500 cm-1)的拉曼報告基團的金納米拉曼探針以及無需金屬增敏的拉曼納米微球。通過進一步的拉曼納米探針表面的靶向修飾和功能化,實現對腫瘤細胞、組織以及活體小鼠的特異性拉曼光譜檢測或拉曼成像。(點擊查看視頻回放)

報告題目:《肝細胞移植治療肝衰竭的問題和策略》

何志穎,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再生醫學研究所執行所長、課題組長,同濟大學東方臨床醫學院生物技術教研室主任。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等。現任中華醫學會醫學細胞生物學分會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幹細胞研究與應用分會副秘書長等。科研上以幹細胞與肝臟再生為研究方向,開展肝細胞移植基礎和應用研究,致力肝臟疾病的細胞治療。在Nature,Cell Stem Cell,Gastroenterology等期刊發表SCI論文37篇。

肝衰竭是多數肝臟疾病重症化的共同結局,肝細胞移植治療肝衰竭成為新的希望。如何獲得非供體來源的肝細胞、提高移植肝細胞在宿主肝臟中的植入和增殖效率及開展活體示蹤評價細胞移植的安全性等,成為肝細胞移植應用於臨床迫切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何志穎老師在報告中分享了應用多能幹細胞肝向誘導分化、肝向譜系重編程等方案,獲得充足的非供體來源的肝系細胞;通過局部磁場幹預促進移植肝細胞在受體肝臟的植入效率;通過基因修飾或在受體肝臟釋放生長因子促進移植肝細胞的增殖能力,尋找特異標誌物分選具有肝臟再殖能力的肝系細胞,實現了移植肝細胞在受體肝臟的有效再殖;最後,應用活體生物體內發光成像系統,何志穎教授對肝細胞移植後在體內的分布進行了動態觀察,開展了肝細胞移植後在肝臟中歸巢與再殖規律的研究。(點擊查看視頻回放)

報告題目《質譜對大腦代謝通路的解析——從單細胞分析到組織成像》

黃光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1及2004年先後在北京師範大學獲分析化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7年在清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2-今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任教。於2013年入選中組部第四批「青年千人計劃。美國質譜協會會員,中國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質譜分析及其化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應用研究。目前主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及面上項目,中組部千人計劃以及科技部重大研發計劃子課題等課題。在Cell,PNAS,Angew. Chem. Int. Ed.,Anal. Chem.,Chem. Sci., Chem. Comm. 等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引用1200餘次。於2018年獲得中國質譜學會首屆「質譜青年獎」。

針對單細胞分析中的一系列技術難題,黃光明教授通過兼容膜片鉗技術實現了活體細胞原位取樣,並結合毫秒級超快電泳分離技術,搭建了單細胞質譜分析平臺。利用該平臺實現了對腦切片組織樣品上的單個神經元細胞研究,在腦內發現了一條新的穀氨酸合成通路,闡釋了其促進學習記憶功能的分子機制,為在單細胞內開展代謝通道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平臺。(點擊查看視頻回放)

雖然會議已經結束,但是精彩仍在繼續,儀器信息網已經將部分報告老師的現場講座視頻上傳到儀器信息網網絡講堂,想要重複學習或者錯過參與會議直播的網友,可以點擊報告視頻精彩回放進行學習與分享。更多專家報告請點擊查看:【視頻回看】單細胞原位、定量分析、無損分選,還有?「最夯」重器都在這兒!

                         

關注【3i生儀社】解鎖生命科學新鮮資訊!

相關焦點

  • 【視頻回看】單細胞原位、定量分析、無損分選,還有?「最夯」重器...
    新的方法學CM-MS結合了微流控晶片與質譜分析的特點,為用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細胞分析手段。韓美英老師在本次報告中主要介紹了島津和清華大學化學系林金明教授合作研發的微流控晶片質譜聯用細胞分析儀(CELLENT CM-LC-MS/MS·QTOF)的原理與應用(查看相關資訊:探索細胞微世界的利器,清華島津聯合開發CM-MS發布)。
  • 一文看懂微流控晶片的工作原理
    電水力泵和電滲流等方法驅動晶片中緩衝液的流動,形成微流路,於晶片上進行一種或連續多種的反應。雷射誘導螢光、電化學和化學等多種檢測系統以及與質譜等分析手段結合的很多檢測手段已經被用在微流控晶片中,對樣品進行快速、準確和高通量分析。微流控晶片的最大特點是在一個晶片上可以形成多功能集成體系和數目眾多的複合體系的微全分析系統?
  • 微流控晶片檢測技術_微流控晶片是否有前景
    微流控晶片檢測技術   微流控晶片檢測器的性能要求檢測是微流控晶片裡相對特殊的一一個操作單元,它的基本功能是用於捕捉並放大微流控晶片某一部分產生的信號。   3.特殊的結構   考慮到檢測器要與晶片的微通道尺度相匹配,並使得總體分析系統微型化,微流控晶片檢測器還應該具備特殊的結構以適應於晶片耦合,達到集成化要求。   4.體積小成本低   微流控檢測器的功能與分類:   微流控晶片檢測器一般按其檢測原理進行分類。
  • 微流控晶片簡介與應用
    微流控晶片是微流控技術的下遊應用單元,通過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技術,微流控晶片能夠在固體晶片表面構建微型生物化學分析系統,能夠快速、準確地實現對蛋白質、核酸以及其他特定目標對象的處理和檢測,被業界譽為「晶片實驗室」。
  • 光纖嵌入式微流控晶片製作過程
    微流控晶片(Microfluidic Chip)是一種將生物、化學、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製備、反應、分離、檢測和廢液回收等基本操作單元集成到一塊微米尺度的生化晶片上,從而自動完成分析全過程。片上實驗室在微流控晶片的檢測過程中,通常會先將樣品分成一個個液滴,如單細胞分析、數字聚合酶鏈反應(PCR)和酶演化等
  • 微流控晶片為什麼這樣強悍
    電水力泵和電滲流等方法驅動晶片中緩衝液的流動,形成微流路,於晶片上進行一種或連續多種的反應。雷射誘導螢光、電化學和化學等多種檢測系統以及與質譜等分析手段結合的很多檢測手段已經被用在微流控晶片中,對樣品進行快速、準確和高通量分析。微流控晶片的最大特點是在一個晶片上可以形成多功能集成體系和數目眾多的複合體系的微全分析系統?
  • 微流控晶片製作方法詳解
    加群驗證信息:姓名-工作單位-研究方向,否則不予加群合作,諮詢,交流,投稿宣傳最新成果:qwsa042@sina.com微流控晶片組成結構  微流控晶片由片基(pmma;玻璃,pdms等材料)一由通道,進液口,檢測窗等結構構成
  • 微流控晶片的發展趨勢及前景分析
    由於微米級的結構,流體在微流控晶片中顯示和產生了與宏觀尺度不同的特殊性能,因此發展出獨特的分析產生的性能。   微流控晶片組成結構   微流控晶片的結構由具體研究和分析目的決定,設計和加工微流控晶片片基開展微流控晶片研究的基礎。
  • 微流控晶片與基因診斷關係的研究進展
    微流控晶片製備方法實驗室製備微流控晶片需要採用電子計算機輔助軟體設計出簡易型或者複雜型的微流控晶片圖紙,應用雷射雕刻技術在由聚二甲基矽氧烷、聚吡咯烷酮、線性聚丙烯醯胺、聚二甲基丙烯醯胺、羥乙基纖維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酯等混合材料製備的雙面黏性薄膜上切割出微米級、納米級的微流控晶片流體通道,
  • 第七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圓滿落幕 來年杭州再約
    儀器信息網訊 11月23日至24日,第七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舉行。論壇吸引約250名來自高校、科研院所、醫院和投融資機構的代表參會。
  • 「微流控·博士公開課」聚合物微流控晶片加工技術(上)
    公開課介紹你是否苦於沒有專業平臺了解微流控乾貨?你是否想掌握最全面深度的微流控知識?歡迎來到由含光微納傾情打造的國內首檔微流控博士公開課。含光微納特邀行業知名博士級專家授課,與數十位博士聯袂打造最專業的微流控知識分享欄目!博士公開課將成為微流控行業有深度的技術交流、專業知識分享平臺。這裡有微流控領域最深度的內容、最專業知識、最前沿的行業動態。
  • 技術解析:微流控晶片為什麼這樣強大?
    電水力泵和電滲流等方法驅動晶片中緩衝液的流動,形成微流路,於晶片上進行一種或連續多種的反應。雷射誘導螢光、電化學和化學等多種檢測系統以及與質譜等分析手段結合的很多檢測手段已經被用在微流控晶片中,對樣品進行快速、準確和高通量分析。微流控晶片的最大特點是在一個晶片上可以形成多功能集成體系和數目眾多的複合體系的微全分析系統?
  • 多器官微流控晶片技術及其應用
    ahhednc多器官微流控晶片的設計原理多器官微流控晶片將不同器官和組織的細胞在晶片上培養,以微通道相連,實現多器官集成化,以考察其相互作用或建立一個系統,用於體外藥物篩選。晶片中可集成數個經過特殊設計的微培養室、灌注通道並同時培養多種細胞,利用微流控技術可以產生精確可控的流體剪切力、周期性變化的機械力和溶質濃度梯度變化的灌注液。
  • 第六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在廣州召開
    論壇旨在促成產、學、研、用等多領域人員的充分交流和緊密互動,為微流控晶片研究和產業化提供更充分的信息和資源。會議200餘位微流控晶片領域著名學者、生物醫學領域著名微流控應用專家以及正在形成中的微流控產業界人士參會交流,分享他們的成果和體會。
  • 微流控晶片表面親水、疏水技術
    打開APP 微流控晶片表面親水、疏水技術 發表於 2020-03-21 09:53:00 微流控晶片技術(Microfluidics)是把生物、化學、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製備、反應、分離、檢測等基本操作單元集成到一塊微米尺度的晶片上, 自動完成分析全過程。
  • 蛋白質分離玻璃微流控晶片的製作方法
    微流控晶片(microfluidicchip)可以把化學或生物等領域所涉及的多個基本操作單元集成到一塊很小的晶片上,進而實現常規化學或生物實驗室的各種功能[1].隨著微製造技術和電子技術的不斷進步,微流控晶片分析系統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由於玻璃具有諸多優異性能,因此玻璃成為製作微流控晶片的首選材料[23].但目前在玻璃晶片的製作過程中對製作工藝仍然要求較高,依賴於專門的設備、環境條件,以及專業技術人員,普通實驗室製作困難,這無疑成為微流控技術普及和發展的技術瓶頸之一.
  • 微流控晶片設計在POCT產品設計中的重要性
    一次性晶片耗材通常需要以簡單的方式整合複雜的功能,並且體積儘可能小。因此往往採用高精度微流控盒的形式。採用微流控晶片的設計在成功開發完整的體外診斷儀器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易用性、高通量和每次測試的成本是重要因素,因此將微流控晶片設計在開發儀器之前執行尤為重要。
  • 東南大學趙遠錦:微流控器官晶片研究
    2019(第三屆)微流控晶片前沿研討會將繼續邀請到領域內的知名專家、學科代言人和產業先鋒,一起探討微流控晶片給基礎科研和臨床診療帶來的巨大變革,同時討論微流控在體外診斷、食品安全、環境監測等方面的產業機遇。東南大學趙遠錦教授受邀出席本次大會!
  • 微流控自動化|微流控晶片介紹及發展前景
    因為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等特徵,微流控裝置通常被稱為微流控晶片,也被稱為晶片實驗室(Lab on a Chip)和微全分析系統(micro-Total Analytical System)。微流控最大產業化場景用於體外診斷IVD,醫療器械即時診斷設備(微流控晶片的應用)在國內這塊的市場空間很大,未來的發展前景可觀。
  • 微流控自動化|微流控晶片行業發展及自動化設備
    微流控裝置的發展為醫學研究創造出難以置信的機遇。由於液體活檢、傳染病檢測和個性化醫療的應用前景廣闊,近幾年來微流控裝置市場的蓬勃發展。中國製造2025該計劃針對10大高科技行業,包括「生物製藥和高級醫療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