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深度報告:臨床質譜檢測是下一個百億藍海

2020-12-04 樂晴智庫

質譜分析,優秀的高端定量檢測方法

質譜分析,稱量離子質量的高端定量檢測

質譜分析法,指的是將樣品分子經過離子化後,利用其不同質荷比(m/z)的離子在靜電場或磁場中受到的作用力不同而改變運動方向,使其彼此在空間上分離,最後通過收集和檢測這些離子得到質譜圖譜,實現分析目的一種分析方法。

質譜圖,橫軸表示單位電荷質量(m/z);縱軸表示離子流強度,通常以相對強度(相對豐度)來表示。

相對豐度以最強的離子流強度定義為100%,其他離子流以其百分比顯示。質譜圖的解析需要很強的專業讀圖能力,各大質譜生產企業也會提供相應的質譜資料庫及解析服務。

質譜儀(MassSpectrometry)一般由進樣系統(InletSystem)、離子源(IonSource)、質量分析器(MassAnalyzer)、檢測器(IonDetector)等四部分構成。

其中,離子源與質量分析器是質譜儀的技術核心。不同離子源與質量分析器比較詳見附錄。

技術壁壘較高,短期生產端仍以進口品牌為主

國外核心技術的專利申請在1980s後經歷較大的爆發期。1912年J.J.Thomson研製第一臺質譜儀用於辨別氖元素及其同位素,100多年內質譜的技術高度與運用領域得到不斷提升。

早年質譜儀主要用於同位素測定和無機物分析,1940s後開始用於有機物分析;1960s首次出現氣相色譜和質譜的聯用(GC-MS),質譜成為有機物分析的重要方法。

1980s後隨著計算機的加入,各類技術的升級,全球質譜得到了極快的發展,並在更廣發領域應用。

百度搜索「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目前國產質譜與進口品牌仍存較大差距,特別是國際主流質譜生產企業離子源與質量分析器的核心專利,短期仍是制約國產質譜設備發展的關鍵因素。

從全球主流質譜生產企業來看,沃特世、安捷倫、賽默飛世爾、布魯克等在中國區均有專利保護。

生產端國產化水平較低,短期仍以進口品牌為主。相較於海外100多年的發展歷史,我國質譜技術發展起步較晚,人才儲備相對匱乏,直到2000年後才逐步開始質譜技術的積累。

2006年北京東西分析儀器有限公司推出四級杆氣質聯用儀GCMS-3100是國內第一臺商業化質譜產品。

目前國產質譜儀佔有率相對較低,2016年抽樣調查中LC-MS及GC-MS國產化率均不到2%。

我們預計在核心專利到期或國產器械有較大技術突破前,國內質譜市場仍將以進口品牌為主。短期就醫藥臨床檢測市場而言,用於微生物檢測的MALDI-TOFMS國內近兩年有比較快的發展。

國內近兩年MALDI-TOF質譜的生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突破,包括最早上市的毅新博創的clinTOFI以及近一兩年的融智生物、安圖生物、禾信儀器、東西分析等都陸續有產品申報或上市,我們認為類似於化學發光子領域的進口替代,國產質譜進口替代的順利與否仍需市場檢驗。

臨床檢測,質譜服務端的125億藍海市場

質譜臨床檢測,IVD百億市場新興領域

全球質譜儀市場發展相對穩定,2016年預計設備市場53億美金,至2021年預計複合增長率約在7.9%,屆時將有望達到77億美元市場規模。

國內質譜設備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98%左右質譜仍為進口品牌,以海關數據估算2016年中國質譜儀市場約在4.5億美元左右。

生物醫藥是質譜應用的第三大應用領域,約佔6%,其他則主要用於環境、半導體等傳統領域的檢測。

生物醫藥,特別是臨床方面的檢測,在國內仍處於應用開發的初期。生物醫藥常用的質譜儀類型主要有LC-MS/MS、GCMS、QTOF-MS/Orbitrap、MALDI-TOF,其中LC-MS/MS是臨床檢測的主要應用機型。

2008年Waters在國內上市的串聯質譜新生兒篩查系統是CFDA批覆的最早在臨床應用的質譜儀,此後幾年包括布魯克、梅裡埃、美國ABSCIEX等均在國內質譜臨床應用方面開始布局。

國內毅新博創、塞爾迪、意誠默迪等也在註冊方面有一定突破,但截至目前國內臨床質譜仍然基本以進口品牌為主。

相比傳統的免疫檢測,質譜檢測在檢測的靈敏度、特異性、分析速度、多指標同時檢測等方面有非常強的優勢,在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維生素及激素、治療藥物檢測、微生物鑑定等領域均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我們預計質譜檢測市場初期將會是一個百億以上的新興市場,市場空間的進一步打開則需要類似美國LDT制度的支持。

主要應用領域一: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22億元市場空間

遺傳代謝病是因維持機體正常代謝所必需的某些由多肽和(或)蛋白組成的酶、受體、載體及膜泵生物合成發生遺傳缺陷,即編碼這類多肽(蛋白)的基因發生突變而導致的疾病。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旨在早診斷早治療,避免痴呆兒、缺陷兒等不幸發生。

美國醫學遺傳學會(ACMG)將54種遺傳疾病納入新生兒篩查項目。其中29種首要疾病和25種次要疾病,廣泛使用LC-MS/MS進行篩查。

國內遺傳代謝病享受補助的包括新生兒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CH),南方部分地區涉及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CAH)和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G-6-PD)等。其他40餘項檢查均為自費項目,可根據家族遺傳病歷史選擇檢查。

質譜的一血多檢優勢明顯,檢測項目越多綜合成本越低。傳統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多採用免疫方法學檢測,一次僅可檢測一種疾病項目,目前各地多採用的模式是在政府補貼項目基礎上再根據家族遺傳病史自選加項。

目前國內遺傳病篩查涉及40多項,考慮到決策的父母對家族病史並不甚了解的情況,如需做40多次檢測,綜合費用將高至500-1500元/人次。

質譜檢測無需按疾病單病種檢測,僅需一個樣本即可完成對多個檢測項目的篩查。目前各地市場仍處發展初期,檢測項目有所差別,費用在200-500元/人次區間。

短期相對於3-4項疾病的簡單傳統篩查,費用仍相對較高。但未來隨著新生兒篩查檢測項目的增多,操作和成本優勢將越來越明顯。

新生兒代謝遺傳病質譜檢測,22億市場空間

2003-2013年期間國內年新生兒人數在1600萬人附近波動,2016年國內新生兒人數1846萬人,考慮二孩放開的衝擊的持續影響,我們預計未來年新生兒人數在1800萬人以上。

2007年全國新生兒平均篩查率39%,2010年超過50%,我們預計2016年篩查率達到近70%。

在質譜檢測40%滲透率,300元/人均費用假設前提下,市場空間約22億元,我們預計未來隨著質譜檢測滲透率的提升,潛在空間廣闊。

主要應用領域二:維生素D檢測——76億元以上市場空間

維生素D是重要健康指標,國內檢測尚未普及。維生素D是類固醇衍生物,又可細分為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在人體內通過促進腸道內鈣磷吸收、提高腎小管對鈣磷吸收增加血鈣濃度,並在血鈣過低時,配合甲狀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促進鈣磷從骨骼中釋放。

長期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佝僂病、骨質疏鬆、骨軟化等疾病,近年研究也表明維生素D缺乏與腫瘤、高血壓、糖尿病等併發症有一定聯繫。定期檢測維生素D水平對疾病預防有重要意義,部分歐美國家已將維生素D納入常規體檢。

維生素D檢測適用廣泛,質譜檢測76億元以上市場

檢測適應症廣泛。理論上與維生素D相關聯的疾病或潛在疾病均需要維生素D的檢測,主要包括:

1) 骨量丟失或高風險患者,包括骨質疏鬆、骨軟化或佝僂病、骨折、近期伴跌倒的老年人;

2) 內源性維生素D生成不足,包括長期臥床、日光照射減少或深色皮膚人群;

3) 維生素代謝不正常患者,包括肥胖患者、懷孕和哺乳期、激素治療、吸收不良綜合症、肝功能衰竭、肉芽腫、慢性腎病患者和腎移植患者。

質譜檢測市場76億元以上。實際操作過程中維生素D的檢測以圍產期婦女、新生兒、中老年人為主。

傳統維生素D檢測依據不同等級醫院與方法學,費用在100-200元。我們假設維生素D檢測費用150元/人次,圍產婦女、新生兒、60歲以上老人滲透率分別為40%、40%、5%。則維生素D的質譜檢測至少76億人民幣以上市場。

主要應用領域三:微生物診斷——21億元市場空間

微生物診斷指的是通過病原學和藥物敏感性分析為臨床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與療效觀察提供依據。

傳統微生物快速診斷包括三種方法:

1)樣品的直接檢測,例如PCR檢測;

2)菌體富集後檢測;

3)分離培養後檢測。

幾分鐘出結果,時間優勢明顯。由於傳統的檢測方法需要菌種的篩選、培養等過程,實驗時間需要數天不等,耗時耗力,且實驗操作較為繁瑣。

質譜法的微生物檢測在等候時間上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且一次實驗可同時多個樣本檢測,準確率與檢測通量均有大幅的提升,未來替代空間廣闊。

21億元技術升級替代空間。2016年國內微生物檢測試劑市場約13億,參照金域醫學披露的分項毛利率,我們預計行業微生物檢測毛利率約在35%,則2016年微生物檢測市場約20億元。

考慮到質譜檢測未來的滲透率提升(30%)及一倍左右的價格因素,我們預計2020年質譜的微生物檢測市場約在21億元左右。

主要應用領域四:藥物檢測——6億元市場空間

藥物檢測(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簡稱TDM),即治療藥物檢測,是指在臨床藥物治療過程中,觀察藥物療效同時,採集血藥濃度(或尿液、唾液等),結合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優化給藥方案,達到滿意療效和避免毒副反應的目的。

質譜法是精度最高的血藥濃度檢測方法。血藥濃度是TDM的主要參考指標,目前血藥濃度檢測的主要方法有光譜法、免疫法、色譜法、質譜法等,其中質譜法可理解為是色譜法的升級,即質譜作為分析器處理色譜層析後的樣品。

相比於傳統方法而言,質譜法是更為靈敏與精準的檢測方式,同樣的對於前期的設備投入與人員的操作要求都比較高。成本因素是其大範圍推廣的最主要原因。

理論上需要進行TDM的藥物主要有:1)治療指數低、安全範圍窄,毒性反應強的藥物; 2)藥代動力學個體差異大的藥物;3)非線性動力學特徵的藥物;4)長期實用且不容易很快判斷療效的藥物等。

國內TDM發展仍處於初期階段,現有臨床指南可借鑑的有2011年《AGNP精神科治療藥物監測共識指南:2011》明確的128個精神類藥物;2015年中華醫學會分會臨床藥理學組《兒童治療性藥物監測專家共識》確定的15種藥品等。

6億元市場空間。我們預計國內精神類質譜檢測市場約5.4億元,器官移植免疫抑制用藥質譜檢測市場約300萬,加上其他小類用藥市場總計約6億元。計算如下:

精神類市場5.4億元。

2014年,國家衛計委登記在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約429.7萬人,預計至2016年達到450萬人,假設每年服藥周期3次,每周期檢測4次,每次費用100元,質譜檢測滲透率10%,則市場5.4億元。

器官移植市場300萬元。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截至2017年11月底,共實現器官捐獻1.46萬例子,預計全年1.5萬例子,假設每年檢測20次,每次費用100元,質譜檢測滲透率10%,則市場約300萬元。

臨床自建項目 LDT 有望打開更廣闊市場

參考美國經驗,質譜臨床檢測的發展離不開獨立醫學實驗室(ICL)的崛起和臨床自建項目(LDT)的完善。ICL 規模化後具備採購昂貴設備能力,且通過連鎖實驗室實現樣本的規模化;LDT 則使得質譜的臨床檢測更加多元化,豐富檢測項目。

經過近 10 年發展,國內 ICL 已初具規模, 相關研究報告未來 LDT 的逐步放開將為質譜臨床應用市場打開更廣闊空間。

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相關焦點

  • 質譜大熱!臨床檢測市場增長點有哪些?
    質譜技術被稱為下一個臨床檢測的百億藍海,來自SDi的新報告指出,未來五年臨床質譜市場將以臨床質譜技術在美國的成熟發展,除了要歸功於上下遊供應產業如SCEIX、Agilent等廠家的成熟服務體系和整個行業協會的推動,更離不開行業政策環境的支撐。美國採用了有效兼顧監管和鼓勵創新的LDT (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模式。該模式下,只要是有臨床實驗室改進修正案(CLIA)執照的實驗室,其研發的產品和技術服務就可以合法進入臨床,合理收費。
  • 禾譜檢測:布局臨床質譜全產品線、實現臨床質譜全自動化,助推臨床...
    質譜檢測技術作為推動精準醫療發展的巨大動力,越來越受臨床關注,被稱為下一個臨床檢測的百億藍海市場。目前,我國臨床質譜檢測水平處於發展初期,和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質譜檢測項目數量亦或是市場佔有率都非常低,質譜檢測技術在臨床的應用潛力尚未完全開發,還存在著質譜專業人才缺乏、質譜產品同質化水平高、自動化水平低等痛點。
  • 臨床質譜檢測行業:診斷領域中的 另一個「基因測序」
    近期迪安診斷牽手國際質譜龍頭丹納赫子公司SCIEX,安圖生物發布新產品微生物質譜,質譜到底是什麼?主要應用在什麼領域?哪些企業將是優先布局者?哪些企業有望首先分享這個市場?本文作為市場首篇質譜行業報告,我們將和您一同探討這個市場的潛力。
  • 臨床質譜行業:診斷領域中的 另一個「基因測序」
    近期迪安診斷牽手國際質譜龍頭丹納赫子公司SCIEX,安圖生物發布新產品微生物質譜,質譜到底是什麼?主要應用在什麼領域?哪些企業將是優先布局者?哪些企業有望首先分享這個市場?本文作為市場首篇質譜行業報告,我們將和您一同探討這個市場的潛力。
  • 臨床質譜應用已然升溫,正開啟精準醫療新篇章
    張玉奎院士表示,現階段,國內質譜儀器行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大部分市場被國外品牌佔據著,質譜儀器技術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核心技術,產業的發展需要一批尖端企業投身到質譜儀器研發創新的工作中來。在產業界、科研界、醫學界等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質譜儀器國產化進程正在加速,未來將在精準醫學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頂尖醫院「新標配」質譜檢測給患者帶來什麼
    據說,如今普通醫院與世界頂尖醫院的距離,就是一臺臺質譜檢測儀。這話有誇張成分,卻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質譜檢測在醫學領域「正當紅」的地位。有投資人將質譜檢測市場譽為「基因檢測後的下一個百億藍海」,畢竟精準醫療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依靠準確可靠的檢測結果,而這,正是質譜技術的一大本領。
  • 宸安生物CEO:臨床成功率提升三倍,質譜流式技術撬開百億腫瘤免疫...
    臨床研發成功率提高300%,全新診斷技術敲開百億市場大門 當然光有技術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將技術導入市場是個關鍵。這次王宇翀和他的團隊選擇的切入點是血液病分型與監控。
  • 藍鯨專訪|宸安生物CEO:臨床成功率提升三倍,質譜流式技術撬開百億...
    臨床研發成功率提高300%,全新診斷技術敲開百億市場大門當然光有技術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將技術導入市場是個關鍵。這次王宇翀和他的團隊選擇的切入點是血液病分型與監控。而在血液病分型上,質譜流式是一個非常完美的解決方案,因為不是通過螢光檢測,不存在信號重疊,可以僅抽取患者一點血, 而分析的準確性有了質的提升,分析的成本下降一個數量級,分析的速度從半天可能下降到30分鐘。整個報告的完全是自動化完成的,可以直接解決患者、檢驗科、臨床醫生三方的痛點。
  • 布局攻堅戰 – 臨床質譜檢測哪家強?
    [1] 業內甚至有人估計,質譜的臨床檢測將會達到百億以上。[2]  質譜在臨床到底有哪些應用?很多,比如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許多代謝病都可以通過儘早診斷並採取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來避免進一步損傷的發生,而質譜技術讓通過幾滴血檢測數十種代謝病成為可能,相比單病種的篩查更加簡便、高效、經濟。
  • 微生物檢測:NGS和質譜為行業變革帶來契機
    微生物檢測主要用於輔助診斷,百億級市場市場空間,潛力很大    你可能知道,「抗生素濫用」在中國很普遍。改變這個現狀就要靠微生物檢測。2011年衛生部頒布了史上最苛刻的《抗菌藥物臨床管理辦法》,把微生物檢測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臨床質譜檢測市場潛力巨大,上藥天普體外診斷又布一局
    在持續提升競爭力的同時,天普關注醫患需求,逐步提供診斷產品和服務,以滿足臨床醫療需求。目前,天普已成為Wako全球重要的產品代理商。此次與汭博醫療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推動國際尖端醫療檢測技術在中國市場的應用與普及,助力臨床提升檢測效率,造福生命健康。」 近年來,臨床質譜技術備受關注,正在全球蓬勃發展。
  • 利用CyTOF質譜流式精確鑑定不同免疫疾病亞型間的差異
    質譜分析作為高端定量檢測分析,在檢測的靈敏度、特異性、分析速度、多指標同時檢測等方面有非常強的優勢,臨床上可實現對部分傳統檢測方法的技術替代。初步估計質譜的臨床檢測將會是一個百億以上的藍海市場。目前,臨床檢測需求快速爆發,臨床質譜技術也在不斷提高。
  • 蛋白分子質譜診斷先行者許洋:蛋白質譜目前有三種臨床應用
    針對這項技術的一些問題,火石創造對許洋博士進行了深度的專訪。2009年他創辦了湖州賽爾迪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憑藉專利產品蛋白指紋圖譜儀成為行業領頭羊,也成為此類器械行業標準的起草者。  火石:請問您為什麼做蛋白質譜?  許洋博士:我研究蛋白質譜是偶然也是必然。
  • 臨床質譜技術在中國
    近年來,精準醫療在逐步獲得國際醫療機構認可和重視的同時,質譜技術在臨床檢測中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目前國內越來越多的第三方及醫院相繼建立了質譜分析平臺,質譜技術也因其自身高靈敏度、高特異性、高技術型等特點一度成為了臨床檢驗能力的一種標誌。
  • 病理檢測與診斷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固定是將標 本放在 10%中性福馬林液中,保留組織形態結構;固定後病理醫生要對標本進行取材,即 選取有代表性的部位切成合適的大小;之後脫水機將組織在梯度酒精裡進行脫水、在二甲苯中 進行透明並最後將組織在石蠟中浸透;接著對標本進行包埋,做成組織蠟塊,並依次進行切片、 染色和封片,最後由病理醫師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應臨床需要可進一步進行免疫組化和分子 病理檢測等操作。
  • 百億顏值經濟藍海 美容儀行業標準亟需出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 「容貌焦慮」疊加新一代消費主力的變遷,顏值經濟的錢看似越發好賺,僅2020年醫美行業投融資事件共14起,總金額7.83億元。家用美容儀正躍升成為重要消費品類。有望成為繼直播電商之後,新的百億級藍海市場。1月13日,中國家電協會副理事長朱軍在雅萌多中心臨床試驗計劃發布會上指出,在顏值經濟的加持下,中國家用美容儀行業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1%。「近年來,日本雅萌、Refa、松下的國際品牌集中湧入中國市場,並迅速提升了中國電子美容儀高端市場的份額,把電子美容儀的市場蛋糕做大了。」
  • 深度探討中國質譜產業發展的表象與實質——第三屆質譜儀器研發...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檢驗科 曹正副主任報告題目:質譜技術在臨床微量元素檢測中的應用共識解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作為應用最廣泛的無機質譜技術報告簡述了國際上公布的一些無機質譜方法驗證指南和相關文獻以及實際操作經驗,並系統的介紹了無機質譜在微量元素檢測中方法開發的一些關鍵流程以及方法驗證的關鍵要素,為推廣臨床實驗室中無機質譜技術的應用作出貢獻。
  • 深度研討!質譜技術賦能精準診療,未來已來
    11月7日,由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中華臨床實驗室管理電子雜誌編委會主辦,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廣州醫科大學金域檢驗學院聯合承辦第四屆臨床色譜質譜技術發展研討會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今年的會議主題是質譜新技術賦能精準診療。
  • 三種臨床檢測中應用最多的質譜
    小編推薦會議  2019臨床質譜與高端醫學檢驗發展論壇 本文將介紹三種臨床檢測中應用最多的質譜2.LC-MS/MS在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維生素檢測、內分泌激素檢測、藥物血藥濃度監測中的應用微生物鑑定的主要目的在於定性,而在臨床檢測中對於質譜的應用目的更多在於定量,如利用LC-MS/MS進行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維生素檢測、內分泌激素檢測、藥物血藥濃度監測等。
  • 質譜適合開展臨床特色項目 不會替代主流檢測平臺——訪北京婦產...
    兩年前,儀器信息網採訪了北京婦產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曹正,詳細了解了液質聯用儀在我國臨床檢驗中的應用與發展情況。當時曹正說「質譜臨床檢驗將進入黃金髮展期」,給小編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兩年過去了,質譜儀的臨床應用有了哪些進展和變化?在這個背景下,儀器信息網再次專訪了曹正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