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迪安診斷牽手國際質譜龍頭丹納赫子公司SCIEX,安圖生物發布新產品微生物質譜,質譜到底是什麼?主要應用在什麼領域?哪些企業將是優先布局者?哪些企業有望首先分享這個市場?本文作為市場首篇質譜行業報告,我們將和您一同探討這個市場的潛力。我們認為質譜有望成為診斷市場中的下一個「基因測序」,是具有很大市場空間的平臺型技術。2018年有望成為中國質譜行業發展元年,先布局的企業如迪安、安圖、金域等有望率先成為吃螃蟹的人,分享這個潛在的大的新技術市場。
一、技術已經成熟,市場拓展在即
臨床質譜,診斷中的下一個「基因測序」,技術已經成熟,市場拓展在即。臨床質譜檢測高靈敏度、高特異性、重現性好,兼具高通量、高效率和低成本,可在臨床多個領域對傳統診斷方法學進行部分替代,我們認為目前臨床質譜檢測發展類似於基因測序的早期發展階段,在診斷領域與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臨床應用的探索與開發僅十年左右,主要由第三方檢測服務推動;2、可應用於多個領域的平臺化技術,且與大數據積累關聯性強;3、設備技術壁壘高,操作專業性強,行業處於寡頭壟斷格局。
二、臨床應用增速有望超20%
美國臨床質譜佔檢驗比重15%,中國潛在市場300億。全球市場質譜產品臨床應用有望實現20%以上增速 ,其中美國臨床質譜市場佔醫學檢測市場15%,且佔比仍在持續擴大,中國臨床質譜僅佔醫學檢測市場不到1%,我們按15%佔比預測,國內臨床質譜中期潛在空間300億元,長期市場有望繼續擴容。考慮到國內臨床質譜相關政策有望在短期完善出臺,多家質譜儀及相關試劑盒有望於2018年陸續獲批,我們預計2018年有望成為中國質譜行業快速發展的元年。
三、最先商業化的三大領域
微生物鑑定、新生兒篩查和維生素檢測是國內臨床質譜最先商業化的三大領域。其中微生物鑑定由外企主導已經開始對傳統方法學進行替代,質譜設備出廠口徑市場規模大約 24億元;新生兒篩查和維生素檢測逐步開展,新生兒篩查在部分省市已有單獨定價,終埠徑潛在市場約30億元,維生素檢測暫無明確單獨定價和管理辦法。
四、投資建議
國外臨床質譜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國內臨床質譜還處於發展早期,不管是新增市場還是對傳統方法學的替代,均存在大量的空白市場,綜合目前國內政策背景和產品布局情況,我們認為2018年有望成為臨床質譜發展元年,率先布局的企業有望分享行業的快速增長,重點推薦自主研發或合作開發進度較快的迪安診斷,安圖生物和金域醫學,同時建議關注積極布局質譜的華大基因、博暉創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