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矽酸鹽所設計能檢測痕量生物染料分子的新型半導體材料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3月1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楊勇、黃政仁、劉建軍等完成的研究論文Niobium pentoxide: a promising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active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在研究所與自然出版集團合作創辦的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英文刊上發表(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3:11 (2017))。他們報導了一種能檢測痕量生物染料分子的新型半導體材料。

  粗糙襯底上的納米尺寸效應能增加光場,利用這種增強的光學信號來檢測特定分子的技術叫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技術。但之前只有少數幾種貴金屬材料,如金、銀等,才能將信號強度提高到實用水平。該論文作者發現Nb2O5可以顯著增強生物醫藥領域染料分子的拉曼信號,高靈敏檢測亞甲基藍、甲基紫以及甲基藍等染料分子。在633和780 nm光激發下,對亞甲基藍染料檢測時,其拉曼信號增強了107倍以上,可與具有「熱點效應」的金屬納米結構相媲美,染料分子檢測下限可達10-6mol/L,是目前發現的靈敏度最高的SERS半導體襯底材料。通過密度泛函理論和有限元計算表明,Nb2O5如此之高的SERS活性,可歸因於光誘導電荷轉移的化學增強機制和電磁場增強機制的協同作用。在分子Nb2O5體系中,Nb2O5和表面吸附的染料分子共同產生了新的分子最高佔據軌道和最低未佔據軌道,因此在長波長的激發光下,電子仍能夠輕易躍遷。除此之外,電磁增強也為增強因子貢獻了兩個數量級。該研究表明,Nb2O5納米粒子作為一種新型半導體SERS材料,有望取代貴金屬在生物相關領域發揮巨大的應用潛力。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英文刊關注於計算與實驗相結合的研究結果,發表計算預測-試驗驗證、計算指導實驗、計算與實驗相結合以及運用計算理論或模型解釋新材料性能與機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該刊首次發表的這一成果,以發現Nb2O5半導體襯底材料具有最高的SERS靈敏度為實驗基礎,從計算模擬的角度對該材料所具有的優異性能做出了理論上的解釋。上海矽酸鹽所研究成果中有諸多新材料、新性能的重要發現,通過與理論、計算方法的結合,能夠對新材料結構與性能的認識更加深入,將能極大地深化原有成果的意義。

 

Nb2O5納米粒子的XRD圖譜、透射與高分辨形貌,及選取電子衍射圖 

 

Nb2O5粉末、吸附甲基藍Nb2O5粉末和MeB水溶液的紫外-可見光吸收光譜(a),及他們的分子軌道(b~d) 

  3月1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楊勇、黃政仁、劉建軍等完成的研究論文Niobium pentoxide: a promising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active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在研究所與自然出版集團合作創辦的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英文刊上發表(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3:11 (2017))。他們報導了一種能檢測痕量生物染料分子的新型半導體材料。
  粗糙襯底上的納米尺寸效應能增加光場,利用這種增強的光學信號來檢測特定分子的技術叫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技術。但之前只有少數幾種貴金屬材料,如金、銀等,才能將信號強度提高到實用水平。該論文作者發現Nb2O5可以顯著增強生物醫藥領域染料分子的拉曼信號,高靈敏檢測亞甲基藍、甲基紫以及甲基藍等染料分子。在633和780 nm光激發下,對亞甲基藍染料檢測時,其拉曼信號增強了107倍以上,可與具有「熱點效應」的金屬納米結構相媲美,染料分子檢測下限可達10-6mol/L,是目前發現的靈敏度最高的SERS半導體襯底材料。通過密度泛函理論和有限元計算表明,Nb2O5如此之高的SERS活性,可歸因於光誘導電荷轉移的化學增強機制和電磁場增強機制的協同作用。在分子Nb2O5體系中,Nb2O5和表面吸附的染料分子共同產生了新的分子最高佔據軌道和最低未佔據軌道,因此在長波長的激發光下,電子仍能夠輕易躍遷。除此之外,電磁增強也為增強因子貢獻了兩個數量級。該研究表明,Nb2O5納米粒子作為一種新型半導體SERS材料,有望取代貴金屬在生物相關領域發揮巨大的應用潛力。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英文刊關注於計算與實驗相結合的研究結果,發表計算預測-試驗驗證、計算指導實驗、計算與實驗相結合以及運用計算理論或模型解釋新材料性能與機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該刊首次發表的這一成果,以發現Nb2O5半導體襯底材料具有最高的SERS靈敏度為實驗基礎,從計算模擬的角度對該材料所具有的優異性能做出了理論上的解釋。上海矽酸鹽所研究成果中有諸多新材料、新性能的重要發現,通過與理論、計算方法的結合,能夠對新材料結構與性能的認識更加深入,將能極大地深化原有成果的意義。
 
Nb2O5納米粒子的XRD圖譜、透射與高分辨形貌,及選取電子衍射圖 
 
純Nb2O5粉末、吸附甲基藍的Nb2O5粉末和MeB水溶液的紫外-可見光吸收光譜(a),及他們的分子軌道(b~d)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1億元整體轉讓染料敏化太陽能...
    8月18日,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以1億元人民幣轉讓費,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  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何充分利用,讓全球科研人員費盡心機。
  • ...科學報】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1億元整體轉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8月18日,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以1億元人民幣轉讓費,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  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何充分利用,讓全球科研人員費盡心機。
  • 上海矽酸鹽所:薪火相承一甲子 材料築夢新時代
    她就是我國無機材料領域歷史最悠久、學科門類最齊全的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矽酸鹽所)。上海矽酸鹽所淵源於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工程所)。踔厲奮發 成果湧現1999年,上海矽酸鹽所作為中科院首批知識創新工程試點之一,結合國家戰略需求和學科發展方向,新部署了一批能源、環境、信息、生物材料研究課題和先進無機材料前瞻性研究課題,在學科前沿領域的原始創新、以重大需求為導向的科技創新、工程化研究以及促進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各種納米氧化物粉體的製備和性能研究
  • 理化所:開發出痕量生物分子「捕手」—新聞—科學網
    該微球能在不同極性的溶劑中選擇性吸附生物分子,進而從複雜樣品中高效地分離出痕量的糖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先進材料》,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中組部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項目和北京市科委計劃項目等資金的大力支持。
  • 「非骨組織再生誘導」項目啟動會在上海矽酸鹽所召開
    11月29-30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生物醫用材料研發與組織器官修復替代」項目啟動會在上海矽酸鹽所召開。項目專家組付小兵院士、楊黃恬研究員、黃曉宇研究員、王德平教授、鄧林紅教授,蘇州大學骨科研究所副所長杭雪花,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科研項目主任孫建奇,上海矽酸鹽所所長助理閆繼娜、科技綜合處副處長劉軍,項目組成員及各課題承擔單位管理部門負責人約4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由項目專家組組長付小兵院士主持。
  • 上海矽酸鹽所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實現轉移
    8月18日,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果轉移籤約儀式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舉行。上海矽酸鹽所黨委書記、綠色光電轉換技術研發項目部主任劉巖與深圳市光和精密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明籤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轉讓協議,共同推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
  • SGS半導體超痕量分析實驗室落戶張江
    (全球TMT2020年12月1日訊)12月1日, 國際公認的檢驗、鑑定、測試和認證機構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SGS通標公司」)投建的半導體超痕量分析實驗室在上海張江正式投入運營。作為長三角地區首個外資第三方半導體超痕量分析實驗室,該實驗室有望幫助晶片工廠加強產業鏈原物料的品質把控,提升晶圓生產良率,減少缺陷,為中國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服務支持。
  • 有與5納米工藝客戶合作經驗,SGS半導體超痕量分析實驗室落戶上海張江
    集微網消息,12月1日, 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SGS通標」)投建的半導體超痕量分析實驗室在上海張江正式投入運營。圖片來源:SGS官方據SGS官方消息,作為長三角地區首個外資第三方半導體超痕量分析實驗室,該實驗室有望幫助晶片工廠加強產業鏈原物料的品質把控,提升晶圓生產良率,減少缺陷,為中國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服務支持。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啥子?中科院一億元轉讓這項技術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8月18日,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以1億元人民幣轉讓費,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及器件技術整體轉讓給深圳光和精密自動化有限公司
  • 上海矽酸鹽所在鈉離子電池材料設計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劉建軍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黃雲輝團隊通過合作研究,設計有機共軛分子的三維摺扇排列與過渡金屬離子配位構建納米金屬有機框架(MOF)材料苝四甲酸鋅(Zn-PTCA),首次突破共軛碳環儲鈉的電化學活化
  • 上矽所Science子刊:能殺死腫瘤的新型生物活性玻璃材料
    導讀:研究團隊採用無容器氣懸浮技術,將稀土元素Nd引入具有生物活性的鈣矽基(Ca-Si)材料中,製備出一種能產生光熱效應以殺死腫瘤、通過螢光監測腫瘤原位溫度、修復過高光熱對腫瘤周邊正常組織燙傷的多功能新型生物活性玻璃材料。
  • 上海矽酸鹽所等在有機電極材料設計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劉建軍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開學合作研究,在非共軛電極材料1,4-環己烷二羧酸(CHDA)的儲鈉機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801654))上。
  • 上海科技大學於奕課題組在《自然》發表論文,新型半導體材料領域
    半導體是資訊時代的物質基礎,而半導體異質結精準製備則是半導體器件的起點,是現代電子學和光電子學的重要基石。隨著社會對信息產品性能要求的不斷提升,半導體材料雖然經歷了以矽為代表的單質半導體、以砷化鎵等為代表的化合物半導體和以氮化鎵等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這三代半導體材料的快速發展,卻始終不能滿足人們對新型半導體材料的渴求。
  • 中國實驗室: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熱電發電 材料研國際領先,清華重陶瓷...
    首屈一指的無疑是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該所是一個無機非金屬材料綜合性研究機構,不但研發能力一流,而且將產品研發和應用相結合,是將研發產業化的典範。在高校研究室方面,除了知名的清華大學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外,武漢理工大學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都是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方面的頂尖實驗室。
  • SGS半導體超痕量分析實驗室落戶張江 助力長三角地區晶片產業騰飛
    上海2020年12月1日 /美通社/ -- 12月1日, 國際公認的檢驗、鑑定、測試和認證機構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SGS通標公司」)投建的半導體超痕量分析實驗室在上海張江正式投入運營。
  •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鐵電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鐵電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20-05-26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字體:>AKN),該材料比目前所用的含鉛鐵電陶瓷具有更高的能量存儲密度和更好的溫度穩定性,可用於能量存儲和爆電換能。
  • 上矽所《AFM》:獲得一系列新型導電高分子!有機熱電材料進展
    有機聚合物熱電材料是一類新興的可實現熱與電直接轉換的清潔能源材料,這類材料可溶液加工、質輕價廉、具有優異的柔韌性,在可穿戴電子器件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價值。與無機熱電材料相比,聚合物熱電材料種類匱乏、熱電轉換性能低,主要原因是缺乏對分子結構與熱電性能關係的深入認識。
  •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高功率儲能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超越上述兩類儲能器件的儲能極限,發展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儲能器件的新型電極材料,是化學儲能領域極具挑戰性的世界性難題。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先進材料與新能源應用研究團隊近期在高比電容少層介孔碳電極材料的宏量製備方法、極速儲放能的高比容量黑色二氧化鈦電極材料、超高倍率電容式儲能的納孔氧化鈮基單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支撐了融合「電容+電池」儲能優點的高能量和高功率儲能器件性能實現重大突破
  • 中科院院士成會明在上海矽酸鹽所第十七期「東生講壇」作報告
    中科院院士成會明在上海矽酸鹽所第十七期「東生講壇」作報告 2019-01-10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東生講壇」,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成會明作為主講嘉賓,為上海矽酸鹽所130多名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作了題為「石墨烯等二維材料的製備與應用探索」的學術報告。
  • 提升晶圓生產率 半導體超痕量分析實驗室落地張江
    12月1日,SGS半導體超痕量分析實驗室在浦東張江正式投入運營,這也是長三角地區首個外資第三方半導體超痕量分析實驗室。  該實驗室可為半導體產業鏈企業提供原物料相關的測試服務,包含超純水、氣體、超純化學品、矽片等,也提供針對半導體工藝機臺和無塵自動化機械手臂的針對ISO14644顆粒度測試,同時也為半導體生產的潔淨室提供空氣分子汙染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