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RFID標籤晶片數字部分狀態機的設計

2021-01-07 RFID世界網

  射頻識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統有著較大的數據容量和較快的讀寫速度,並且受環境影響小,與接觸式IC卡系統相比,由於沒有機械觸點,不存在觸點腐蝕和汙染的問題,因而一誕生就備受重視,在銀行信用卡、貨物銷售、倉儲管理等方面獲得了廣泛應用。

  一個典型的RFID系統由閱讀器(VCD-Vicinity Coupling Device)、電子標籤(VICC-Vicinity Integrated Circuit card)及計算機三個部分組成。電子標籤的功能是儲存有關物體的數據信息,閱讀器的功能則是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電子標籤並獲取相關數據。本文所介紹的符合ISO/IEC15693標準的RFID系統,閱讀器和電子標籤之間的載波頻率為13.56MHz,採用半雙工的方式通訊,配合適當的天線其有效作用距離為0~1m,理想情況下可以達到1.5m,具備抗衝突能力。

  目前,VICC的數字部分的控制器有兩種:嵌入式CPU和狀態機。嵌入式CPU設計較為靈活,能實現較為複雜的加密算法,但是功耗較大、成本高;而狀態機則功耗低、成本低,因而在注重功耗和成本的RFID市場獲得了廣泛應用,也為本文所採用。

  1 VICC數字部分的構成

  VICC數字部分的組成模塊如圖1所示。包括脈衝位置解碼模塊、接收CRC校驗模塊、CRC產生模塊、狀態機模塊、編碼和調製模塊、EEPROM和時鐘分頻模塊。脈衝位置解碼模塊接收從VICC模擬接口輸入的來自VCD的數據,並將解碼數據輸出至接收CRC校驗模塊和狀態機模塊。接收CRC校驗模塊對數據進行CRC校驗。狀態機模塊對輸入數據進行處理,如讀寫EEPROM、防衝突控制等,處理完成後則將要發送的數據送至CRC產生模塊產生相應的CRC校驗碼,然後將要發送的數據和校驗碼一起送編碼和調製模塊,經處理後由VICC模擬接口發送至VCD。時鐘分頻模塊則將輸入的13.56MHz的頻率分別進行四分頻和三十二分頻。分頻後的頻率分別交由數字部分其它模塊使用。EEPROM存儲電子標籤的數據信息。

  2 VICC狀態機的實現

  VICC數字部分的關鍵是狀態機,它是實現VICC功能的核心。VCD命令的處理、EEPROM的讀寫控制、數字部分各個模塊之間的協同工作,都離不開狀態機。

  2.1 VICC狀態描述

  根據ISO/IEC15693標準,VICC有四種不同的狀態:Power-off、Ready、Quiet和Selected。其中,Selected是可選擇的。每一個VICC在同一時間只能處於一種狀態,不同狀態的VICC對同一命令的響應是不同的。圖2是VICC的狀態轉移圖。

  VICC沒有進入VCD的場工作範圍時,VICC處於Power-off狀態;進入VCD的場工作範圍時,VICC通過天線感應能量而啟動,進入Ready狀態;在VCD場工作範圍內,VICC根據VCD發出的命令進行相應的命令響應和狀態轉移;VICC移出VCD場工作範圍時,不論VICC當前處於什麼狀態,由於沒有能量供應,它都將進入Power-off狀態。

  2.2 VCD和VICC之間的通訊協議

  VCD和VICC之間的通訊遵循VCD先說的原則,也就是VICC並不主動向VCD發送數據,只有當它接收到VCD命令並響應時,它才向VCD發送相應的數據。

  VCD向VICC發送命令的格式如圖3所示。SOF表示幀頭;Command為命令碼; Flags為該命令所攜帶的標記位,如Select_flag、Address_flag等;Parameter為該命令的參數;Data為該命令所攜帶的數據;CRC是校驗碼;EOF表示幀尾。

  VICC響應VCD命令並向VCD發送數據的格式如圖4所示。SOF表示幀頭,Flags表示該響應處理正確與否的標記位。Parameter為該響應參數,Data為該響應所攜帶的數據,CRC是校驗碼。EOF表示幀尾。

  2.3 VICC狀態機實現流程

  VICC共有四種狀態,因而其實現程序應對各種狀態分別處理。Power-off狀態表示VICC沒有上電的情況,程序中不需要對此狀態進行處理。根據VCD和VICC之間的通訊協議,VICC在Ready狀態下對VCD命令響應的工作流程如圖5所示。在其它兩種狀態即Quiet和Selected下,對VCD命令的響應也是類似的。圖5中,符號①表示倘若當前狀態不是Ready狀態,則進入Quiet或Selected狀態下對命令進行處理。

  2.4 防衝突處理

  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VICC同時處於VCD場區時,則多個VICC響應VCD命令可能產生衝突。當VICC狀態機給VCD發送相應命令的回覆信息時,數據經編碼和調製模塊處理後便串行發送至VCD。在編碼和調製模塊,VICC對要發送的每一位數據進行曼徹斯特編碼,上跳沿表示數據「1」,下跳沿表示數據「0」。當衝突發生時,即在同一時間段,一個VICC發送數據「1」,另外還有某一個VICC發送數據「0」,這兩個信號在VCD上疊加,使VCD在這一時間段接收不到跳變沿。從而判斷為發生了衝突。這時VCD將發送防衝突命令Inventory。

  當VICC收到Inventory命令時,狀態機進入防衝突處理。狀態機先將當前的時間片和Inventory指令中的掩膜值串接,所得到的位再和VICC唯一ID值對應的位相比較,如圖6所示。

  倘若時間片和掩膜值串接後的位和VICC唯一ID值對應的位一致,則VICC響應該VCD命令,返回VICC的唯一ID值和數據存儲格式的ID值,反之,則不響應。在防衝突處理期間,若VICC接收到EOF,則將時間片加1,並進行相同的比較處理。若接收到其它命令,狀態機退出防衝突狀態。

  2.5 錯誤處理

  當VICC接收到CRC校驗錯誤的命令時,VICC狀態機放棄該命令,對該命令不予響應。當VCD向VICC發送的命令格式不正確,或是讀寫的字塊超出了VICC的最大值範圍時,VICC狀態機返回相應的錯誤代碼,通知VCD發生了錯誤。VCD可根據錯誤代碼判斷錯誤類型。

  3 系統的仿真波形與FPGA實現

  ISE6.1是Xilinx FPGA/CPLD的綜合性集成設計平臺,該平臺集成了設計輸入、仿真、邏輯綜合、布局布線與實現、時序分析、晶片下載與配置、功率分析等幾乎所有設計流程所需的工具。本文在ISE6.1環境下編譯、仿真和下載。

  圖7為狀態機接收到一個讀字塊命令後讀EEPROM時的仿真波形。Clk_fc4是狀態機的工作頻率,為了節省功耗,狀態機的工作頻率採用四分頻的載波頻率,也就是3.39MHz;Command_reg是狀態機接收到的命令寄存器信號,20表示讀一個字塊命令;Flag_rec_reg是狀態機接收到的標誌位寄存器信號,20表示Address_flag為「1」,其它標誌位都是「0」;Ee_rw是EEPROM讀寫控制信號,「0」表示讀EEPROM,「1」表示寫EEPROM。Ee_en表示讀寫EEPROM使能信號,高電平有效;Ee_addr是讀寫EEPROM的地址信號。Ee_data是讀寫EEPROM時的數據信號。Ee_rw_end是輸入信號,通知狀態機,讀寫EEPROM結束,高電平有效。由於一個字塊為32個位,即四個字節,所以狀態機在讀一個字塊時,Ee_en信號應四次有效。

  程序採用Xilinx Spartan-3系列X3S200晶片進行綜合下載。綜合後共佔用771個slice,34個IOB,系統最快運行速度為79.038MHz,遠高於狀態機的工作頻率3.39MHz,滿足VICC狀態機的時序要求。

  本設計應用於符合ISO/IEC15693標準的RFID標籤晶片的數字部分,具有可靠性高、結構簡單等特點。由於其它標準的RFID標籤晶片的數字部分功能與ISO/IEC15693 RFID標籤晶片較為類似,因此,對狀態機部分做適當的修改,可應於其它標準的RFID標籤晶片。

1

相關焦點

  • RFID抗金屬標籤是什麼?為什麼都用rfid抗金屬標籤?
    RFID抗金屬標籤在原有的基礎上添加了一種抗金屬材料,這種材料可以防止標籤與金屬物體粘合出現失效的情況,這種材料的標籤被稱為rfid抗金屬標籤。 抗金屬材料是一種特殊的防磁性吸波材料封裝成的電子標籤,從技術上解決了電子標籤不能附著於金屬表面使用的難題。
  • 無源UHF RFID標籤的低成本阻抗匹配網絡設計詳細教程
    文中提出了一種用於無源RFID標籤晶片的低成本阻抗匹配網絡的設計方法,該匹配網絡集成於標籤晶片內,結構簡單,在標籤天線和晶片之間以及標籤和讀寫器之間實現了最大的功率傳輸,改善了晶片性能並提高了讀寫器對標籤反射信號的識別率。
  • 添加rfid電子標籤需要注意什麼?
    堅持不懈關鍵商品整體規劃大部分連鎖加盟零售店對店內商品所陳列設計的部位有一個整體規劃,對服裝零售業而言尤是這般,以其店內一般有多種多樣陳列設計展現,而這種陳列設計花費通常會被其知名品牌所付款。殊不知,零售連鎖店運營店鋪越多,便會越累讓各家店鋪精準實行集中化供應商商品方案。
  • 關於超高頻無源RFID標籤電路的設計
    針對目前超高頻無源標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功耗(遠距離)、高安全性(引入加密算法)、低成本(面積小)等方面。優良的設計電路可以大大降低功耗損耗,也就是可以實現很低的標籤靈敏度。典型的超高頻無源RFID標籤中,決定標籤靈敏度的兩個方面主要是射頻前端整流電路能量轉換效率和標籤電路正常工作時的功耗。
  • 一種新型UHF RFID抗金屬標籤天線的設計與分析
    RFID系統一般由標籤、讀寫器和計算機通信網絡組成。標籤存儲著待識別對象的相關信息,附著在待識別對象上。通常電子標籤符合IS018000-4與18000-6標準,本身無源,通過讀寫器的射頻場獲得能源,採用負載調製方式。讀寫器利用射頻信號讀/寫標籤信息並進行處理。PC機通過RS 232接口遠程控制讀寫器。讀寫器接到命令後,通過天線發送射頻命令實現對標籤的操作,同時接收標籤返回的數據。
  • UHF RFID無源標籤的晶片是依靠什麼來供電的
    1 引言國外基於CDMA的RFID空中接口研究工作,至今仍然停留在有源標籤、只發不收的研究階段,其直接原因通常歸咎於無源標籤未能實現晶片低功耗設計,可見晶片的低功耗設計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只有首先弄清無源標籤的供電機理,繼而針對UHF RFID空中接口的應用環境進行分析,才可能尋得完整的解決方案。本文旨在介紹UHF RFID無源標籤的晶片特殊的供電機理。
  • 基於有限狀態機的飛行器自毀系統時序控制設計
    分析飛行器自毀系統工作原理,採用複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實現了飛行器自毀系統設計,結合CPLD的特點,提出一種基於改進型有限狀態機的飛行器自毀系統時序控制的設計方法,並在CPLD中予以實現。仿真及實驗表明,基於有限狀態機的飛行器自毀系統定時精度達到納秒級,可以有效地控制自毀信號輸出並消除毛刺現象,很好地滿足系統性能要求。該方法具有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可靠性高、精度高等優點。
  • RFID的分類、應用及使用案例
    系統在這些頻段上也有眾多的國際標準予以支持,基本特點是:rfid電子標籤及閱讀器成本較高、標籤內保存的數據量較大、閱讀距離較遠(可達幾米至十幾米),適應物體高速運動性能好,外形一般為卡狀,閱讀天線及電子標籤天線均有較強的方向性。  (3)有源rfid電子標籤內裝有電池,一般具有較遠的閱讀距離。
  • 利用有限狀態機的交通燈控制系統設計與仿真
    隨著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集成電路的設計方法也在不斷地更新,傳統的「固定功能集成電路+連線」的手工電子設計方法已被現代的對「晶片」進行設計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的設計方法所替代,使用「語言」進行電子電路設計已成為一種趨勢。
  • RFID系統中電子標籤天線分類及設計
    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非接觸的自動識別技術。它是由電子標籤(Tag/Transponder)、讀寫器(Reader/Interrogator)及中間件(Middle-Ware)~部分組成的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系統。射頻識別中的標籤是射頻識別標籤晶片和標籤天線的結合體。標籤根據其工作模式不同而分為主動標籤和被動標籤。
  • RFID標籤關鍵技術應用發展
    1.1 晶片技術晶片技術是RFID技術中的一項核心技術,一個標籤晶片即為一個系統,集成了除標籤天線及匹配線以外的所有電路包括射頻前端、模擬前端、數字基帶和存儲器單元等模塊。對晶片的基本要求是輕、薄、小、低、廉。
  • 介質環境對標籤天線的影響分析及紙基RFID標籤天線設計實現
    典型的 RFID 系統由 RFID 讀寫器和 RFID 標籤組成, RFID 標籤依靠讀寫器發射的電磁信號供電,並通過反射調製電磁信號與讀寫器通信。RFID標籤由RFID標籤晶片和標籤天線組成。RFID 標籤天線與標籤晶片之間的阻抗匹配程度,決定了RFID 標籤 的供電效率和讀寫距離。是影響 RFID 標籤性能指標的主要因素。
  • 關於RFID天線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一、你對RFID天線知多少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一種新興的自動識別技術,其工作原理是通過無線方式進行雙向數據通信,達到傳遞射頻信息的目的。一般情況下,RFID系統由電子標籤、閱讀器和相關應用系統軟體等組成。
  • 關於超小型超高頻段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全面解析
    針對實際場景下電子標籤小型化的需求,在半徑為14 mm的半圓裡,應用彎折線實現了標籤PCB天線的小型化設計,增益達到-17 dB.基於集總元件電路,天線實現了433 MHz的諧振特性,且標籤天線與標籤晶片實現了50 Ω的阻抗匹配。
  • 9種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方案
    RFID標籤天線是RFID電子標籤的應答器天線,是一種通信感應天線。一般與晶片組成完成的RFID電子標籤應答器。這一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工業自動化、商業自動化等領域中。偶極子RFID標籤天線的優化設計與研究本文對無源RFID標籤半波偶極子天線總體的設計方法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一種應用於868~915MHz的RFID標籤天線的優化設計方案,並通過圖形分析了天線的阻抗特性及RFID標籤功率接收效率。
  • rfid讀寫器的組成部分包括什麼_rfid讀寫器的主要功能
    rfid讀寫器的組成部分包括什麼   典型的RFID讀寫器終端一般由天線、射頻接口模塊和邏輯控制模塊三部分構成。   1.RFID天線   RFID讀寫器的是發射和接收的設備, 它主要負責將讀寫器中的電流信號轉換成射頻載波信號並發送給,或者接收標籤發送過來的射頻載波信號並將其轉化為電流信號,讀寫器的天線可以外置也可以內置,天線的設計對閱讀器的工作性能來說非常重要,對於標籤來說,它的工作能量全部由閱讀器的天線提供。
  • 中科國技李哲:標籤性能一致性提升將大大推動RFID市場應用
    而目前通用的標籤產線檢測設備只能檢測出標籤是否能夠正常工作,卻無法檢測出每枚標籤之間性能的偏差值。一般生產線上的抽檢也無法完全統計並篩選出性能偏差過大的標籤,而且該方法測試速度慢,無法滿足對標籤生產速度上的要求。針對以上情況,中科國際推出了標籤性能一致性檢測方案。
  • RFID電子標籤天線的種類與發展趨勢
    RFID標籤除了晶片以外,外圍器件僅有天線,然而天線部分的重要性往往會被人們所忽略,當人們在設計完晶片以後才會發現天線成為了應用中最大的障礙。因為從一開始便沒有考慮到晶片與天線的匹配問題,而這一點又決定了標籤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以及工作的距離有多遠,因此天線的設計應當與晶片的技術同步,並需要相互配合才能設計出符合要求的RFID標籤。
  • RFID技術原理和RFID標籤天線詳解
    )和後臺計算機組成,其中,讀寫器實現對標籤的數據讀寫和存儲,由控制單元、高頻通信模塊和天線組成,標籤主要由一塊集成電路晶片及外接天線組成,其中電路晶片通常包含射頻前端、邏輯控制、存儲器等電路。  RFID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標籤進入讀寫器發射射頻場後,將天線獲得的感應電流經升壓電路後作為晶片的電源,同時將帶信息的感應電流通過射頻前端電路變為數位訊號送入邏輯控制電路進行處理,需要回復的信息則從標籤存儲器發出,經邏輯控制電路送回射頻前端電路,最後通過天線發回讀寫器。
  • RFID的核心技術和優勢是什麼
    RFID晶片分為標籤晶片和讀寫器晶片。以標籤晶片為例,它集成了除標籤天線及匹配線以外的所有電路,包括射頻前端、模擬前端、數字基帶和存儲器單元等模塊。對晶片的基本要求是輕、薄、小、穩定性高和價格低。 在國內,本土廠商也已有能力自行研發生產低頻、高頻段晶片,在小體積、低功耗上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且價格相較國外廠商有約30%以上的價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