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路窄,野牛群和獅群正面開戰,雙方都打出怒氣值!

2020-12-06 娛樂最燃秀

冤家路窄,野牛群和獅群正面開戰,雙方都打出怒氣值!

別看野牛看上去憨厚老實,但是它的戰鬥力卻不容小覷,再加上野牛的體型巨大,所以在野外很少會有動物敢招惹它們,那如果野牛群和獅群正面開戰的話,誰又是最後的贏家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雖然草原上的獅子非常兇猛,但是遇到了野牛,它們也沒有勝算,有時候野牛還常常主動去挑釁獅子,一隻獅子正在午睡,沒想到野牛跑過來突然就將獅子頂飛了,這天野牛群和獅群狹路相逢。

面對兇悍的野牛群,獅子並不敢衝上去,只能張開嘴巴大吼著,仿佛以這樣的方式來擊退敵人,但是野牛根本就不吃獅子的這一套,其中一隻暴脾氣的野牛立馬就頂了過去,嚇得獅子連連後退。

面對彪悍的野牛,獅群遲遲不敢向前,只能稍微做一下反抗的樣子,並沒有獅子敢撲上去,沒想到作為草原之王的獅子竟然也會有這麼慫的時候,而曾經還有一隻膽子大的野牛獨闖獅群。

本來以為在以一敵多的情況下,這隻野牛將要命喪於此,可是結局卻出現了反轉,即使是獅子將野牛團團圍住,野牛也絲毫不慫,只要發現有走過來的獅子,它便做出攻擊的姿勢,最終獅子由於過於害怕,只能放棄了眼前的獵物,野牛在獅群的注視下大搖大擺的走了,你知道哪種動物是野牛的對手嗎?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野牛的大象女王:母象統治野牛群幾十年
    在巴津布韋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內,流傳著一個真實的故事:一頭大象從小和野牛群一起生活,最後成了野牛的首領,統治野牛群幾十年。但自然保護區內並沒有飼養過大象,只好把小象恩祖和野牛群放到一起飼養。小象恩祖就像來到了陌生家庭的孤兒,和野牛群格格不入,經過一段掙扎期後,它和野牛竟然相處得融洽。小象恩祖失去了家人,而又在飼養員的幫助下重新擁有了特別的家人。
  • 一個來自非洲的故事,論信心和底氣獅子竟然打不過水牛
    最後,事情的結果出乎我的意料,這頭歷經磨難的野牛王依舊頑強的和獅群周旋,並且再次呼喚著自己的族群,令人驚奇的是,牛群去而復還,並且又重複了一遍之前的行動,將獅群又一次逼退了。生存法則——沒有永遠的王者這個故事讓我感到意猶未盡的是,經歷了這一次事件之後,野牛群似乎不再像原先那麼害怕獅群了
  • 《紀元1800》DLC6 「群獅之地」將於10月22日上線
    《紀元1800》DLC6 「群獅之地」將於10月22日上線 時間:2020-10-03 13:57:54 來源:3DM整理
  • 美航母戰鬥群趕赴敘利亞,俄軍艦傾巢而出,兩大國即將開戰?
    近日,敘利亞因化武事件鬧的沸沸揚揚,美俄兩個大國劍拔弩張,都開啟了一付即將展開大戰的模式。眾位吃瓜群眾也在翹首以待,想看看這場大戰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是什麼結果!不過,專家根據目前的情況分析,恐怕這場大戰並沒有大家預想的那麼激烈,甚至會悄無聲息的發生,繼而默默無聞的結束...為什麼這麼說呢?
  • 美一隻狐狸闖入野牛群,誤被認為是搶食的,遭兩頭野牛聯手驅趕
    據Jon Albert介紹:這隻狐狸面對兩頭美洲野牛的圍攻,不斷地來回奔跑躲避,而這兩頭野牛也沒有全力去追逐驅趕,當狐狸靠近時,立即驅趕,所以這隻狐狸在雪地裡來回奔跑了十幾分鐘,都沒有受到一點傷害,反而是讓野牛不再驅趕,停留在原地休息。
  • 想吃豪豬是真不易 整個獅群太"尷尬"沒有一個好下場(1)
    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遊客記錄下了即罕見又有趣尷尬的一幕,獅子群中的一隻母獅發現了兩隻豪豬,就是為了吃這兩隻豪豬,整個獅群極為尷尬,這兩隻豪豬為了躲避獅子鑽到了遊客的車底下。
  • 中國南海唯一有野牛群的島嶼,孤島繁衍300多年,它們來自何方?
    文/本期文章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國南海諸島中唯一有野牛群的島嶼——東島。不過,與南海諸島相比,東島最為有趣和特別的地方是,島上原始叢林中還生活著一群神秘的「野牛」。東島野牛群上面這張圖是2016年三沙市政府官網上發布的一張西沙群島東島野牛群的照片
  • 西雙版納:首次用手機拍攝到印度野牛群
    據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森林公安局納板河保護區派出所消息,5月17號下午5點左右,在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宋鄉大安村委會曼興龍拉村區域附近,納板河保護區護林員劉小昌用手機拍攝到印度野牛群,該牛群在10頭左右。
  • 波斯豹能不能打過雌性索馬利亞獅?為什麼?
    一般情況下,豹子的體型比獅子要小很多,再加上它們都是貓科動物,所以豹子的戰鬥力是次於獅子的。但是,波斯豹和索馬利亞獅的對比比較有意思,因為波斯豹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花豹亞種,而索馬利亞獅則是現存最小的獅子亞種,因此,這就讓兩種動物有了可比性。那麼,波斯豹與雌性索馬利亞獅誰更厲害呢?
  • 雲南西雙版納出現印度野牛群
    西雙版納森林公安供圖中新網昆明5月19日電(繆超 常國軒)記者19日從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獲悉,近日有護林員在西雙版納州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附近拍攝到有印度野牛群出現,牛群數量在10頭左右。印度野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別名白肢野牛、野黃牛、白襪子等,分布於中國雲南以及南亞東南亞一帶。
  • 長相奇特幾乎只吃草的獅尾狒狒
    獅尾狒吃草的場景頗為壯觀,數十隻來自不同家庭的獅尾狒坐在一大片草地上,「啪、啪、啪」的折斷草葉的微弱聲音匯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聲波,不斷撞擊你的耳膜。在它們進食時,偶爾會傳來雄猴的狂吠聲。獅尾狒食用的羊茅草富含纖維,產生的糞便多,科學家通過分析糞便就能了解獅尾狒的荷爾蒙含量。在許多人的眼裡,這種食草猴子非常單調乏味,什麼都不幹,一天到晚就知道坐在地上吃草。
  • 長頸鹿媽媽為了保護幼崽單挑獅群 發揮長腿優勢猛踢 (1/5)
    長頸鹿媽媽為了保護幼崽單挑獅群 發揮長腿優勢猛踢 (1/5) "← →"翻頁
  • 【揭秘】「大獅GCC」冒充「青島大獅」,都是騙局,不要再被騙了!
    一些參與骨幹都被抓了,據知情人透露,目前即將被檢察院提起公訴,當然,這些消息你都可以不相信,最終以官方公布為準。 言歸正傳,我們還是來看看現在的「大獅GCC」,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鑑定「大獅GCC」是冒充的「青島大獅」: 1,嶽本華從來沒有視頻與語音,大家都知道嶽本華以前是差不多都要給大家露面,並且有語音,為什麼現在的「大獅GCC」沒有,這是假冒,當然就沒有了。
  • 南非少年和兇猛野牛為友 被人稱「牛語者」(圖)
    據英國《太陽報》4日報導,非洲野牛是非洲大陸上性情最兇猛的動物之一,為了保護幼犢,它們甚至敢和獅群決鬥。非洲野牛也被當地人稱做「黑死病」,因為每年至少有200多人死於它們的鐵蹄和銳角之下。
  • 獅子不同顏色的鬃毛真的和戰鬥力有關係嗎?感興趣你就來了解一下
    鬃毛是可以體現出雄獅狀態的一種工具,但是和本身性格戰鬥力並不相關。下面是當年的斯卡爾和斯卡夫兄弟。斯卡爾是標準的黑鬃雄獅,體格粗壯,一看就是不好惹的角色。但是斯卡夫一輩子都沒有長出過黑鬃,甚至金鬃也不發達,樣貌清秀。
  • 獅族南北戰爭:南方獅一直在蠶食北方獅的領地
    現代獅線粒體支系和亞支線粒體是母系遺傳的,與父親無關。這與獅群的繼承法則正好一致——兒子被趕走,女兒留在獅群裡。同一獅群的雌獅來自同一母系先祖,線粒體DNA也是相同的。而同一個線粒體支系的雌獅祖上應該都源自同一個獅群,屬於同一個母系氏族。
  • 小獅子被非洲野牛踩傷,卻被母獅子拋棄,途中遇到鬣狗群
    生活在這裡的非洲野牛,蠻力十足,脾氣很暴躁,還長著一雙堅硬而鋒利的牛角,像獵豹、土狼等很多食肉動物都懼怕它們,很少敢打野牛的主意。但是,獅子卻是個例外。其實,獅子也是沒辦法,它們過著群居生活,為了讓獅群裡的成員都吃飽,獅子必須要捕獵肉多的獵物,而非洲野牛自然就成了它們的香餑餑。
  • 恐貓、洞獅擬獅、劍齒虎,史前貓科動物你了解多少?
    如果將現代貓科的祖先們都算上去的話,那將是一個龐大異常的家族。後來古貓類在演化的過程中又分成了三個分支,分別是:恐貓類、真劍齒虎類和真貓類,其中前兩個在第四紀冰河期時相繼滅絕了,只有真貓類倖存了下來,並最終演化成豹族、貓族兩個大類群,也就是後來的豹亞科與貓亞科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