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獲得狄拉克獎的中科大校友文小剛有多牛?當年CUSPEA狀元郎

2020-11-25 高校網大秀

狄拉克,理論物理的天才人物

狄拉克獎算是理論物理領域的諾貝爾獎

保羅·狄拉克,(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者之一,並對量子電動力學早期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曾經主持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並在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度過他人生的最後十四個年頭。他給出的狄拉克方程可以描述費米子的物理行為,並且預測了反物質的存在。1933年,因為"發現了在原子理論裡很有用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薛丁格方程和狄拉克方程),狄拉克和埃爾溫·薛丁格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狄拉克獎章是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在1985年為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而設置的年度性獎項。它是理論和數學物理領域的最高榮譽,不授於前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和沃爾夫獎獲得者。

文小剛出席索爾維會議

文小剛屬於青年才俊

文小剛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優秀畢業生,目前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正教授,屬於世界理論物理界的新秀,早在2011年就出席著名的索爾維會議,和世界最優秀的一群物理學家共同探討世界物理學的科研走向,只要是學習物理專業的人,大家都知道索爾維會議的歷史,也知道索爾維會議的前身今世,能出席索爾維會議的都是聞名世界的大咖,愛因斯坦、霍金等等!文小剛早在2011年就作為年輕的物理學家被邀請參加索爾維會議,由此可見文小剛教授的學術水平非常的高!

文小剛教授標誌性的大腦門

曾經的CUSPEA狀元郎

李政道獎學金(CUSPEA)是1979年-1989年間中國用來選拔派遣學生到美國攻讀物理專業研究生的考試。CUSPEA由李政道和中國物理學界合作創立。當時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剛結束不久,高等教育還在重建之中。美國招生使用的成績單、介紹信等手段在中國高校不常見,其可信性很難評估,TOEFL、GRE也沒有在中國開展。在李政道的遊說下,美國和加拿大的一些大學改用CUSPEA選拔中國留學生。1989年,CUSPEA項目正式結束。當年文小剛教授從中科大選派的優秀學子,並且是當年CUSPEA的狀元郎,目前在世界科研界的很多大牛都畢業於中科大!

中科大堪稱中國科研教育第一高校!

相關焦點

  • 2018年狄拉克獎公布,文小剛獲獎!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2018年8月8日,ICTP宣布將2018年狄拉克獎授予該獎章不授予諾貝爾獎、費爾茲獎和沃爾夫獎的獲得者,但狄拉克獎章獲得者仍可被授予諾貝爾獎等獎項。8月8日是狄拉克的生日。因此,每年狄拉克獎章的獲獎名單都定在這一天宣布。ICTP官網介紹,頒獎典禮將會在這之後舉行,三位獲獎者都將在典禮上介紹他們的研究工作。
  • 2018年狄拉克獎公布,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獎!
    原標題:2018年狄拉克獎公布,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獎! sefd 2018 年 8 月 8 日,ICTP 宣布將 2018 年狄拉克獎授予 3 位物理學家。他們分別是哈佛大學 Subir Sachdev 教授,芝加哥大學 Dam Thanh Son 教授,以及 MIT 著名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
  • 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是第三位華裔狄拉克獎得主
    原標題:理論物理大獎狄拉克獎揭曉,MIT教授文小剛等三人獲獎本年度的狄拉克獎揭曉。義大利當地時間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揭曉了本年度的狄拉克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教授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文小剛。該獎項於1985年為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設立,每年頒發給理論物理和數學領域的傑出科學家,獎金5000美元。8月8日是狄拉克的生日。文小剛是第三位華裔狄拉克獎得主。
  •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原標題: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IT之家8月9日消息 據外媒的報導,華人科學家文小剛在8月8日獲得了由國際理論物理中心頒發的2018年的「狄拉克獎」,這是理論物理的最高獎項。同時獲獎的還有哈佛大學的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的Dam Thanh Son。
  • 2018年理論物理最高獎公布,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獎!
    2018 年 8 月 8 日,ICTP 宣布將 2018 年狄拉克獎授予 3 位物理學家。他們分別是哈佛大學 Subir Sachdev 教授,芝加哥大學 Dam Thanh Son 教授,以及 MIT 著名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
  • 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狄拉克獎是物理領域的最高榮譽
    8月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華人科學家文小剛在8月8日獲得了由國際理論物理中心頒發的2018年的「狄拉克獎」,這是理論物理的最高獎項。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宣布了2018年狄拉克獎章(Dirac Medal)的獲得者,分別是哈佛大學的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的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的華人學者文小剛。官方表示他們獲獎的理由是在研究量子力學如何影響多體系統方面做出了獨立貢獻,引入了原創的交叉學科技術。
  •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個人簡歷介紹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個人簡歷介紹時間:2018-08-09 15:42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個人簡歷介紹 義大利當地時間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揭曉了本年度的狄拉克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Subir Sachdev
  • 理論物理大獎狄拉克獎揭曉,MIT教授文小剛等三人獲獎
    本年度的狄拉克獎揭曉。義大利當地時間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揭曉了本年度的狄拉克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教授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文小剛。
  • 2018狄拉克獎:多體系統領域的探索者
    年的狄拉克獎授予三位傑出的物理學家——哈佛大學的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的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文小剛——以表彰他們對於理解強關聯多體系統中的新物相,以及引入原創的跨學科方法的獨立貢獻。
  •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得理論物理最高獎項:「狄拉克獎」
    IT之家8月9日消息 據外媒的報導,華人科學家文小剛在8月8日獲得了由國際理論物理中心頒發的2018年的「狄拉克獎」,這是理論物理的最高獎項。同時獲獎的還有哈佛大學的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的Dam Thanh Son。
  • 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三位獲獎者均來自發展中國家
    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三位獲獎者均來自發展中國家  Emma Chou • 2018-08-09 15:38:30 來源:前瞻網
  • 中科大校友獲得中國數學最高獎華羅庚獎
    中國數學會第十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9年學術年會在廣東召開,中科大校友馮克勤、邱國寰分別獲得華羅庚獎、鍾家慶數學獎。馮克勤,中科大5911校友,我國代數數論和算術代數幾何研究的開拓者,也是近30年來我國代數數論和數論應用研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 2018年狄拉克獎公布!是誰在默默地為物理事業做貢獻
    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將2018年的狄拉克獎授予三位傑出的物理學家——哈佛大學的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的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文小剛——以表彰他們對於理解強關聯多體系統中的新物相,以及引入原創的跨學科方法的獨立貢獻。
  • MIT教授文小剛等3名科學家獲理論物理最高獎「狄拉克獎」
    近日,國際物理中心(ICTP,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頒布了 2018 年狄拉克獎,以表彰三位傑出的物理學家分別在強相關多體系統(strongly interacting many-body system)研究中引入原創性跨領域研究法
  • 中科大教授獲何梁何利獎
    2018年度自然科學二等獎(在當年全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獲獎名單中排名第一),2019年當選中科院院士,此前還獲得過陳省身數學獎和國家傑青、長江特聘教授稱號。,近年來,均有中科大校友入選。2019年就有四位中科大校友(吳偉仁、杜江峰、史生才、龍騰)獲得此獎,其中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校友更是獲得了何梁何利最高獎——
  •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理論物理最高獎「狄拉克獎」—新聞—科學網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宣布了2018年狄拉克獎章(Dirac Medal
  • 2020年狄拉克獎公布
    近日,ICTP在義大利Trieste宣布了2020年狄拉克獎,三位對弦理論的建立作出先驅性貢獻的物理學家獲此殊榮。華人物理學家李雅達、張首晟、文小剛曾獲得狄拉克獎。在純數學家看來,這項工作也很有意義,因為它是無限維李代數,而在此之前李代數通常是有限維的。「這項工作非常重要,因為它讓我們可以完成在那之前不可能完成的計算,」義大利猞猁之眼國家科學院(Accademia dei Lincei)主席、狄拉克獎評選委員會成員Giorgio Parisi教授說:「有了一個模型卻不知道其對稱性讓研究顯得漫無目的,正如在黑暗中行走。
  • 2020年狄拉克獎公布
    近日,ICTP在義大利Trieste宣布了2020年狄拉克獎,三位對弦理論的建立作出先驅性貢獻的物理學家獲此殊榮。 華人物理學家李雅達、張首晟、文小剛曾獲得狄拉克獎。在純數學家看來,這項工作也很有意義,因為它是無限維李代數,而在此之前李代數通常是有限維的。 「這項工作非常重要,因為它讓我們可以完成在那之前不可能完成的計算,」義大利猞猁之眼國家科學院(Accademia dei Lincei)主席、狄拉克獎評選委員會成員Giorgio Parisi教授說:「有了一個模型卻不知道其對稱性讓研究顯得漫無目的,正如在黑暗中行走。
  • 3位「40後」獲狄拉克獎
    近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公布2020年狄拉克獎得主。3位弦論物理學家——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的安德烈·內沃、義大利佛羅裡達大學的皮埃爾·拉蒙以及義大利羅馬第一大學的米格爾·維拉宿獲得這一大獎。3人均為「40後」,年齡最大的是1940年出生於阿根廷的米格爾·維拉宿。
  • 中科大校友斬獲國際大獎,他是排名全球第一的材料學家
    近日喜訊連連,中科大少年班校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副教授孫崧獲得2021科學突破獎(數學新視野獎),中科大校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榮膺個人命名的小行星「吳偉仁星」,又傳來中科大校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楊培東院士斬獲國際頂級大獎2020全球能源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