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拉克,理論物理的天才人物
狄拉克獎算是理論物理領域的諾貝爾獎
保羅·狄拉克,(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者之一,並對量子電動力學早期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曾經主持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並在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度過他人生的最後十四個年頭。他給出的狄拉克方程可以描述費米子的物理行為,並且預測了反物質的存在。1933年,因為"發現了在原子理論裡很有用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薛丁格方程和狄拉克方程),狄拉克和埃爾溫·薛丁格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狄拉克獎章是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在1985年為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而設置的年度性獎項。它是理論和數學物理領域的最高榮譽,不授於前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和沃爾夫獎獲得者。
文小剛出席索爾維會議
文小剛屬於青年才俊
文小剛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優秀畢業生,目前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正教授,屬於世界理論物理界的新秀,早在2011年就出席著名的索爾維會議,和世界最優秀的一群物理學家共同探討世界物理學的科研走向,只要是學習物理專業的人,大家都知道索爾維會議的歷史,也知道索爾維會議的前身今世,能出席索爾維會議的都是聞名世界的大咖,愛因斯坦、霍金等等!文小剛早在2011年就作為年輕的物理學家被邀請參加索爾維會議,由此可見文小剛教授的學術水平非常的高!
文小剛教授標誌性的大腦門
曾經的CUSPEA狀元郎
李政道獎學金(CUSPEA)是1979年-1989年間中國用來選拔派遣學生到美國攻讀物理專業研究生的考試。CUSPEA由李政道和中國物理學界合作創立。當時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剛結束不久,高等教育還在重建之中。美國招生使用的成績單、介紹信等手段在中國高校不常見,其可信性很難評估,TOEFL、GRE也沒有在中國開展。在李政道的遊說下,美國和加拿大的一些大學改用CUSPEA選拔中國留學生。1989年,CUSPEA項目正式結束。當年文小剛教授從中科大選派的優秀學子,並且是當年CUSPEA的狀元郎,目前在世界科研界的很多大牛都畢業於中科大!
中科大堪稱中國科研教育第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