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物理大獎狄拉克獎揭曉,MIT教授文小剛等三人獲獎

2020-11-25 澎湃新聞

本年度的狄拉克獎揭曉。

義大利當地時間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揭曉了本年度的狄拉克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教授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文小剛。

該獎項於1985年為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設立,每年頒發給理論物理和數學領域的傑出科學家,獎金5000美元。8月8日是狄拉克的生日。

文小剛是第三位華裔狄拉克獎得主。此前兩位為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李雅達(祖籍香港,2005年獲獎)和史丹福大學物理學家張首晟(祖籍江蘇,2012年)。

值得一提的是,狄拉克獎不授予諾貝爾獎、菲爾茨獎和沃爾夫獎得主。然而,一些狄拉克獎得主隨後獲得了諾貝爾獎,比如1999年諾獎得主Martinus Veltman、2004年諾獎得主David Gross和Frank Wilczek、2008年諾獎得主南部陽一郎等。

Subir Sachdev

出生於印度,先後在印度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隨後在貝爾實驗室、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任教。2014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他提出了凝聚態物理領域的多個重要理論,比如絕緣體、超導體和金屬中的量子臨界現象理論,並將這些概念引入黑洞物理。

Dam Thanh Son

1969年出生於越南河內,1995年在莫斯科核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華盛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大學和芝加哥大學任教。他的研究領域為量子色動力學、弦理論應用和多體物理,首先發現規範/重力對偶能用於解決強相互作用多提系統的基本問題。

文小剛

文小剛

1961年11月出生於西安,1977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1981年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招生考試,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深造,師從著名理論物理學家Edward Witten學習超弦理論,1987年獲得博士學位。他隨後將領域轉向凝聚態物理,主要從事量子霍爾液體、高溫超導、拓撲序/量子序及新的物質態方面的研究。2018年5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他首次將「拓撲序」概念引入量子系統,建立了分數量子霍爾效應拓撲序理論和邊緣態理論,揭示出拓撲序和量子糾纏存在深層聯繫。最近,他還引入了對稱保護拓撲相等概念。這些理論與量子場論中的異常現象息息相關。

相關焦點

  • 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是第三位華裔狄拉克獎得主
    原標題:理論物理大獎狄拉克獎揭曉,MIT教授文小剛等三人獲獎本年度的狄拉克獎揭曉。義大利當地時間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揭曉了本年度的狄拉克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教授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文小剛。該獎項於1985年為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設立,每年頒發給理論物理和數學領域的傑出科學家,獎金5000美元。8月8日是狄拉克的生日。文小剛是第三位華裔狄拉克獎得主。
  • 2018年狄拉克獎公布,文小剛獲獎!
    他們分別是哈佛大學Subir Sachdev教授,芝加哥大學Dam Thanh Son教授,以及MIT著名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狄拉克獎章是在1985年為紀念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英國理論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Paul Dirac)而設置的年度性獎項,是國際理論物理和數學物理領域的最高榮譽。
  • 2018年狄拉克獎公布,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獎!
    原標題:2018年狄拉克獎公布,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獎! sefd 2018 年 8 月 8 日,ICTP 宣布將 2018 年狄拉克獎授予 3 位物理學家。他們分別是哈佛大學 Subir Sachdev 教授,芝加哥大學 Dam Thanh Son 教授,以及 MIT 著名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
  •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個人簡歷介紹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個人簡歷介紹時間:2018-08-09 15:42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個人簡歷介紹 義大利當地時間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揭曉了本年度的狄拉克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Subir Sachdev
  • 2018年理論物理最高獎公布,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獎!
    2018 年 8 月 8 日,ICTP 宣布將 2018 年狄拉克獎授予 3 位物理學家。他們分別是哈佛大學 Subir Sachdev 教授,芝加哥大學 Dam Thanh Son 教授,以及 MIT 著名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
  • MIT教授文小剛等3名科學家獲理論物理最高獎「狄拉克獎」
    近日,國際物理中心(ICTP,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頒布了 2018 年狄拉克獎,以表彰三位傑出的物理學家分別在強相關多體系統(strongly interacting many-body system)研究中引入原創性跨領域研究法
  •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原標題: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IT之家8月9日消息 據外媒的報導,華人科學家文小剛在8月8日獲得了由國際理論物理中心頒發的2018年的「狄拉克獎」,這是理論物理的最高獎項。同時獲獎的還有哈佛大學的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的Dam Thanh Son。
  • 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狄拉克獎是物理領域的最高榮譽
    8月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華人科學家文小剛在8月8日獲得了由國際理論物理中心頒發的2018年的「狄拉克獎」,這是理論物理的最高獎項。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宣布了2018年狄拉克獎章(Dirac Medal)的獲得者,分別是哈佛大學的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的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的華人學者文小剛。官方表示他們獲獎的理由是在研究量子力學如何影響多體系統方面做出了獨立貢獻,引入了原創的交叉學科技術。
  •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得理論物理最高獎項:「狄拉克獎」
    IT之家8月9日消息 據外媒的報導,華人科學家文小剛在8月8日獲得了由國際理論物理中心頒發的2018年的「狄拉克獎」,這是理論物理的最高獎項。同時獲獎的還有哈佛大學的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的Dam Thanh Son。
  • 3位「40後」獲狄拉克獎
    近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公布2020年狄拉克獎得主。3位弦論物理學家——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的安德烈·內沃、義大利佛羅裡達大學的皮埃爾·拉蒙以及義大利羅馬第一大學的米格爾·維拉宿獲得這一大獎。3人均為「40後」,年齡最大的是1940年出生於阿根廷的米格爾·維拉宿。
  • 2018年獲得狄拉克獎的中科大校友文小剛有多牛?當年CUSPEA狀元郎
    狄拉克,理論物理的天才人物 狄拉克獎算是理論物理領域的諾貝爾獎保羅·狄拉克,(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者之一,並對量子電動力學早期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理論物理最高獎「狄拉克獎」—新聞—科學網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宣布了2018年狄拉克獎章(Dirac Medal
  • 首屆「未來科學大獎」在京揭曉 薛其坤、盧煜明獲獎
    首屆「未來科學大獎」在京揭曉 薛其坤、盧煜明獲獎來源:新華網 2016-9-19 閻冬  歷經一年半的嚴格提名、篩選和評審,中國首個由大陸企業家、科學家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大獎——首屆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今日在京舉行並正式揭曉獲獎科學家名單。「物質科學獎」由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獲得,「生命科學獎」則由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獲得。
  • 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三位獲獎者均來自發展中國家
    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三位獲獎者均來自發展中國家  Emma Chou • 2018-08-09 15:38:30 來源:前瞻網
  • 2020年狄拉克獎揭曉,三位得主均為「40」後物理家
    8 月 8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國際科技組織——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ICTP)公布 2020 年狄拉克獎得主。
  • 2020年狄拉克獎揭曉,三位得主均為「40」後物理家
    8 月 8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國際科技組織——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ICTP)公布 2020 年狄拉克獎得主。
  • 無冕之王:文小剛摘凝聚態物理最高榮譽Buckley獎
    美國物理學會(APS)宣布文小剛因「拓撲序理論及其在廣闊領域內物理系統中的影響(For theories of topological order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a broad range of physical systems)而獲獎。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獎
    2020未來科學大獎9月6日在北京揭曉。張亭棟、王振義榮獲「生命科學」獎,盧柯獲「物質科學」獎, 彭實戈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以表彰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
  • 另一種「費米-狄拉克統計」:狄拉克獎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返撲》微信公眾號2018年8月8日,義大利的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宣布將2018年狄拉克獎授予3位物理學家,他們分別是哈佛大學Subir Sachdev教授、芝加哥大學Dam Thanh Son教授,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文小剛教授。
  • 弦理論三先驅獲2020年狄拉克獎
    近日,ICTP 在義大利 Trieste 宣布了2020年狄拉克獎,三位對弦理論的建立作出先驅性貢獻的物理學家獲此殊榮。華人物理學家李雅達、張首晟、文小剛曾獲得狄拉克獎。Neveu 曾就讀於巴黎高師,自1989年起工作於蒙彼利埃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現在的L2C,即查爾斯·庫侖實驗室)。他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教授。因對理論物理的貢獻,他榮獲多個獎項,包括 Paul Langevin 獎(1973年)和 Gentner-Kastler 獎(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