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東電工在蘇州撤離的主要是偏光片切割後段的裁切產線

2020-12-04 騰訊網

訂單量、淨利潤齊下滑,全球第一大偏光片製造商遇困. 訂單量、淨利潤齊下滑,全球第一大偏光片製造商遇困

轉型壓力之下 日東電工悄然「撤離」

陳佳嵐

繼尼康關停無錫工廠後,又一家日本製造巨頭陷入困境。

近日,位於蘇州蘇虹中路468號的日本日東電工蘇州公司(以下簡稱「日東電工蘇州」)被爆「在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一邊轉移資產一邊安撫員工持續生產,無意中有員工發現撤資計劃」,由此引發了員工停工等對抗行為。

日東電工是全球第一大偏光片製造商,其針對上述事件公開回應稱,並非要關閉蘇州分公司,只是將該公司在蘇州生產偏光膜(偏光片)所在的光學事業部撤出。

2018年1月19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日東電工蘇州廠區了解到,目前日東電工光學事業部的員工已大部分被遣散,位於工廠北側的光學事業部生產大樓只剩下十幾個處理收尾事務的員工。

日東電工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蘇州工廠光學事業部門的停產並不是因為需求減少,而是為了提高經營效率將相關的生產轉移到同在華東地區的其他工廠。

在群智資深分析師張虹看來,日東電工在蘇州撤離的生產線主要是涉及到偏光片切割後段的裁切產線,技術門檻低。已經受到國內一些偏光片廠商的競爭,像蘇州工廠這樣的大尺寸偏光片裁切產能將會被閒置。「如果在蘇州那邊做裁切,再去賣給客戶的話,相對來說競爭力會減弱,成本會較高。」

客戶流失訂單減少

本報記者調查獲悉,日東電工蘇州工廠主要有偏光膜(偏光片)、柔性印刷線路板(FPC)、新能源三個製造部門,此前網傳日東電工深夜轉移設備的為偏光膜(偏光片)部門。

偏光膜是手機、電腦、電視等屏幕的核心組件之一,成本佔中小尺寸模組約6.76%,也是液晶面板成像的關鍵原材料之一,日東電工生產的各類產品主打高端市場,價格稍貴,蘋果公司、LGD、三星生產的手機、電視所需的部分原材料就來自於日東電工。多年來,在偏光膜世界市場佔有率上,日東電工與韓國LG、日本住友化學位列前三。隨著國內偏光膜廠商的崛起,日東電工的市場受到擠壓。

已經從日東電工蘇州光學事業部離職的員工王和表示,日東電工蘇州生產偏光片產線撤離前訂單需求的確不是很大。「以前有十幾個客戶吧,現在做的就剩下幾個了,訂單量也不大,OLED(柔性屏幕)佔了六成的訂單。」目前各個工廠的產能上去了,客戶群沒有增加,也就導致了不需要那麼多工廠,該員工表示。

對於日東電工蘇州撤離偏光膜生產線一事,王和表示,蘇州工廠偏光膜訂單量下滑是一大原因,與過去幾年相比,日東電工流失了一些日系客戶,同樣還面臨國內偏光片廠商崛起的衝擊。

據王和介紹,此前三星、京東方都是日東電工的客戶,「原來三星大尺寸65英寸、55英寸,32英寸面板所需的偏光片都在這裡生產,現在三星的偏光板技術成熟了,自己跑到無錫建廠,都不給日東電工訂單做了,去年(2017年)那個部門一年都沒見生產。」

而對於日東電工客戶減少的原因,或許與日東電工頻繁換日本人的管理層有關。該員工表示:「公司兩三年換個部長,換得太頻繁了,有些部長有自己的關係源、客戶源,在崗的時候拉來新客戶,人走了又換一波客戶,頻繁換部長致使訂單量流失不少,現在做的就剩下OLED偏光片的生產,沒有幾個客戶了。」

「撤走的光學部門大概走了300多人。」日東電工蘇州在職員工李芒告訴記者,2014年的時候日東電工蘇州還有3000人左右的員工,到了2016年裁減過一批,然後又陸續走了一批,直至偏光膜生產部門被大面積解散前還有1000多人。而成立之初的2001年,日東電工蘇州有5500人。

值得注意的是,李芒所在的柔性印刷線路板事業部從2015年開始也出現了訂單量大幅下滑的情況,「從2015年開始就不怎麼接訂單了。」李芒表示,2015年以前,日東電工蘇州工廠正常的上班時間為8個小時,每天有4個小時的加班時間,有訂單量的情況,產線一般不會停,每日24小時工人分兩班倒制在作業。2015年後,兩班倒制改為三班倒制,所有員工上班時間也被調至8個小時。而柔性印刷線路板事業部員工每周都是上4天休3天,光學事業部員工每周是上5天休2天。不少員工表示沒有加班後工資明顯變少,只能靠送外賣、各種兼職賺取補貼。李芒告訴記者,目前扣完五險一金,每月工資只能拿到2700元左右。

據日東電工2015年、2016年財報顯示,按各部門業績分類,該公司光學產品從2014年至2016年營業收入從509285百萬日元(約合295億元人民幣)降至419187百萬日元(約合343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也從84450百萬日元(約合49億元人民幣)降至50623百萬日元(約合29億元人民幣)。

據澎湃新聞報導,日東電工與同在蘇州工業園區內的其他日企商洽股權轉讓一事。對此,日東電工向記者表示,此消息純屬臆測,不能代表公司的官方意見。

日東電工告訴記者,此次光學事業部門停產是為了提高經營效率將相關的生產轉移到同在華東地區的其他工廠。而在集邦諮詢分析師邱宇彬看來,隨著整個行業的成熟,日東電工面臨的競爭壓力變大,其接下來的重心會向深圳靠攏,深圳作為日東投資的前段和後段工廠,將集中發力小尺寸偏光片市場。

地方產業升級的「倒逼」

目前,日東電工在中國大陸有3個工廠,蘇州工廠主要承接著中、大尺寸偏光片生產產能,上海工廠和深圳工廠主要是小尺寸面板生產,上海工廠及深圳工廠規模都不及蘇州工廠規模大。

對於日東電工部分生產線撤離蘇州,來自多方的聲音將原因歸結於蘇州地價逐年上升、企業勞工成本變高、當地政府優惠力度減小、扶持的產業方向發生變化等多重因素導致企業無法獲得更多利潤。對此,日東電工方面給予否認。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蘇州工業園區招商局的一位負責人處獲悉,蘇州園區目前未對日東電工進行補貼。業內人士認為,日東電工偏光片技術核心不在蘇州,蘇州的產能並不屬於蘇州政府背後補貼鼓勵範圍。

「日東電工部分產能撤離可能覺得人力成本上去了,工業園這邊不賺錢了,就把個別事業部搬到其他地方去了。」該負責人認為,日東電工部分生產線撤離是一個正常現象,製造業本身利潤低,人力成本的價格上漲的確可能讓企業搬到其他地方。

而日東電工部分生產線撤離也並非首家引起「外資撤離」的輿論。比如,之前著名硬碟生產商希捷公司撤出蘇州、日本影像巨頭尼康在無錫關廠、照明設備生產商關閉深圳工廠、以及擁有近兩萬多名工人的聯建科技,紛紛關閉撤離。

上述招商局負責人介紹,目前並沒有驅趕外資,但對於生物科技、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等項目給予的支持力度更大。目前蘇州的政策的確是在鼓勵智能製造、工藝優化、產品升級、綠色發展、增資擴張。

此舉被認為是地方政府鼓勵成長空間大、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清除落後的產能。

在張虹看來,其背後應該更多地看到地方政府在進行企業產業轉型升級。整個產業的變化。例如,我們看到外資在撤退的同時也能看到一些新的產能在投產。

目前整個顯示產業正由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向中國大陸聚集。

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國偏光片廠商主要還以深圳市盛波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三利譜(68.000, -0.27, -0.40%)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主。在政府產業政策的扶持下,國內廠商也在整個偏光片領域做了比較大的布局,例如,杭州錦江集團有限公司在整合崑山齊美的偏光片的同時,還收購了盛波光電的股權。

近幾年,三星、LG等廠商陸續關閉LCD(液晶顯示器)生產線,新增產能主要來自於中國,也帶動了整個顯示器上遊產業鏈的發展,不僅是在偏光片領域,其他材料也在跟進當中,由於中國目前在鼓勵材料的國產化,對國內面板上遊的材料廠商也加大了支持力度。為此,外資面板上遊的材料廠商也面臨一定的挑戰。

商務部發言人高峰針對日東電工搬離生產線一事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利用外資的結構也在調整、升級,高端裝備製造企業、創新能力強的企業、產品和服務質量高的企業等等,將成為今後一段時期中國利用外資的重點。

國內產業崛起:日東電工暗中轉移資產關閉蘇州工廠

猶然記得2016年裕元華陽破產倒閉,作為一家韓資企業,裕元華陽身為三星直系供應商,但是就結構件、外觀件產業而言,近些年來國內企業發展十分迅速,一大批企業紛紛崛起,且從目前整個產業角度來看,除了臺灣依然還有部分企業以外,其餘基本為國內企業。尤其是隨著國產手機品牌的快速崛起,促使手機供應鏈也快速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特別是一些製造業領域,在國內產業快速崛起以後,不少海外企業紛紛被迫敗退國內市場,上述裕元華陽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而在日前,據業界消息稱,作為一家主要以FPC和偏光片為主的企業,日東電工也陷入這樣的局面,有消息稱其蘇州工廠關閉,同時暗中轉移資產,導致員工失業!

據手機報在線長期跟蹤觀察,其實在手機產業很多領域,隨著國產企業的不斷壯大發展,導致不少日韓企業被迫關閉在大陸的工廠,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員工並未得到妥善的安排與對待,導致員工失業並無法得到相應的補償,這點在以製造業為主的產業尤為明顯!

而這種情況,不僅僅在過去的兩年中時有發生,同時,也可以預見,隨著國內企業在很多其他領域的快速強大並代替海外企業,不少海外企業無疑也將面臨這種產業競爭壓力大被迫頹敗的結局!

日東電工:看好在中國發展前景,蘇州分公司繼續開展經營

1月11日,日本偏光膜巨頭日東電工集團在其官網發布聲明回應了日前網絡所傳的「撤出蘇州」一事。

聲明稱,日東電工(蘇州)有限公司根據事業戰略,決定停止其部門之一的光學事業部門的生產活動,並將相關的生產業務轉移至中國國內日東的其他工廠。 為此,公司與員工之間就勞動合同等相關問題已經按照法律法規進行了協商,並在1月8日得到了解決。

聲明強調,日東電工(蘇州)有限公司除了光學事業之外,還發展著其他領域的事業,因此會繼續開展經營活動。

日東電工在聲明中表示,始終看好在中國的發展前景,並對蘇州市及蘇州工業園區政府在公司發展過程中給予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

同一天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發言人高峰也回應了相關傳聞,他表示,根據商務部了解,日東電工由於自身經營虧損,近期準備調整在蘇州工廠的生產結構,有一條生產線將進行搬遷,但是公司本身仍然會在蘇州繼續存續。

高峰強調,在中國利用外資問題上,不能因一葉而障目。絕大部分外資企業仍然看好中國的投資環境和市場潛力,投資信心繼續增強。

1月9日,澎湃新聞曾實地探訪日東電工(蘇州)有限公司。發現公司已經關閉了光學、迴路兩大部門中的光學部門,正與迴路部門欲離職員工就賠償問題進行談判。

相關知情人士向澎湃新聞透露,日東電工正與同在蘇州工業園區內的其他日企商洽股權轉讓一事。除關閉的光學部門外,剩餘員工將繼續留用。

成立於1918年的日本日東電工集團所生產的偏光膜一直在世界市場佔領先地位,集團於2001年投資月130億元成立日東電工(蘇州)有限公司。目前在華分公司已遍及上海、天津、佛山、蘇州、深圳、無錫、東莞、大連、青島等多個城市。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偏光片行業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節能與環保是主要方向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三、中國偏光片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偏光片生產工藝技術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主要被LG化學、住友化學、日東電工等幾大日韓廠商壟斷,國內僅有盛波光電、三利譜能夠工業化生產TFT-LCD偏光片。近年來,伴隨中國大陸面板廠商的崛起,話語權的增加,日韓廠商的市場集中度有所降低,國內偏光片廠商市佔率逐步上升。
  • 振光片在製程及產品面如何達成節能與環保偏光片技術研發方向
    偏光片的主要性能指標包括顏色、有效厚度、偏光度、透光率等。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偏光片產業鏈上遊主要包含PVA、TAC等原材料,中遊為偏光片生產,下遊為顯示面板及太陽眼鏡、護目鏡、攝影設備等終端產品。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三、中國偏光片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偏光片生產工藝技術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主要被LG化學、住友化學、日東電工等幾大日韓廠商壟斷,國內僅有盛波光電、三利譜能夠工業化生產TFT-LCD偏光片。近年來,伴隨中國大陸面板廠商的崛起,話語權的增加,日韓廠商的市場集中度有所降低,國內偏光片廠商市佔率逐步上升。
  • 杉杉股份擲54億收購關鍵資產 中國LCD偏光片將告別卡脖子
    杉杉股份6月9日晚間宣布,擬收購LG化學旗下位於多地的偏光片業務及資產,其70%份額作價7.7億美元(約合54億元人民幣),剩餘30%將在未來3年完成收購。偏光片被視為光學行業的「晶片」。由於該領域內的三大巨頭LG化學、日東電工、住友化學均為外資企業,偏光片一度被視為「卡脖子」的關鍵產業。
  • 奧希特偏光片項目投產 配套成都中電熊貓8.6代線
    近兩年,中西部顯示面板企業相繼落地,大型面板方面8.5代線、11代線相繼布局,中小型面板方面LTPS技術的TFT-LCD產線及AMOLED產線也相繼落子,使得中西部成為了重要的顯示產業集群。CINNO Research預計,2019年,位於中國中西部的成都、重慶、武漢、綿陽、眉山、鹹陽面板企業,需要TFT-LCD偏光片4000萬平方米;需要AMOLED偏光片70萬平方米。
  • 資訊:杉杉股份擬收購LG 化學LCD偏光片業務 行業格局或將洗牌
    長期以來,LCD偏光片生產主要由LG化學、住友化學、日東電工等幾大日韓廠商主導,我國臺灣和大陸廠商跟隨,但這一格局被杉杉股份打破。6月9日晚間,杉杉股份(600884.SH)公告擬出資7.7億美元收購LG化學旗下LCD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
  • 日東電工:看好在中國發展前景,蘇州分公司繼續開展經營
    來源:澎湃新聞 1月11日,日本偏光膜巨頭日東電工集團在其官網發布聲明回應了日前網絡所傳的
  • 偏光片產業鏈,偏光片市場,國內偏光片廠商
    液晶顯示器的成像必須依靠偏光片,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後兩片偏光片緊貼在液晶玻璃上,組成總厚度約1mm左右的液晶片。液晶屏的下偏光片用於將背光源產生的光束轉換為偏振光,上偏光片則用於解析經液晶電調製後的偏振光,產生明暗對比,從而產生顯示畫面。如果少了任何一張偏光片,液晶片都是不能顯示圖像的。偏光片的製造工藝主要包括延伸法和塗布法。
  • 國產替代進程加快 A股偏光片公司現狀如何?
    韓國面板廠陸續關停LCD產線,使得行業集中度得到提升,主要表現在市場份額向中國大陸廠商集中,行業機構預計今年中國液晶面板市場份額將超過50%。而液晶面板產業向國內轉移必定會帶動上遊產業鏈發展,偏光片作為液晶面板的上遊材料也將受益。然而,據筆者查詢發現,在國內偏光片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A股相關公司卻難以擺脫虧損現狀?
  • 國產替代進程加快:A股偏光片公司現狀如何?
    韓國面板廠陸續關停LCD產線,使得行業集中度得到提升,主要表現在市場份額向中國大陸廠商集中,行業機構預計今年中國液晶面板市場份額將超過50%。 而液晶面板產業向國內轉移必定會帶動上遊產業鏈發展,偏光片作為液晶面板的上遊材料也將受益。然而,據筆者查詢發現,在國內偏光片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A股相關公司卻難以擺脫虧損現狀?
  • 國內偏光片企業加速布局 未來產業格局如何變化
    偏光片生產企業主要為日本、韓國企業,產能TOP3的分別為日東、LG化學以及住友。2019年全球偏光片產能共6.8億平米,若考慮外資在中國大陸工廠,中國大陸產能合計約2.4億平米,其中國內企業產能共7300萬平,國內企業自給率處於較低水平。國內超寬幅產線建設加速,已有部分2500mm產線在建,未來在裁切效率方面更具優勢。
  • 中西部成為顯示產業重要集群 偏光片需求逐年增長
    近兩年,中西部顯示面板企業相繼落地,大型面板方面8.5代線、11代線相繼布局,中小型面板方面LTPS技術的TFT-LCD產線及AMOLED產線也相繼落子,使得中西部成為了重要的顯示產業集群。CINNO Research預計,2019年,位於中國中西部的成都、重慶、武漢、綿陽、眉山、鹹陽面板企業,需要TFT-LCD偏光片4000萬平方米;需要AMOLED偏光片70萬平方米。
  • 偏光片產業鏈全面梳理!
    偏光片企業的擴產速度慢於面板企業的擴產速度, 2019年偏光片的供應料將偏緊,偏光片價格有望回升。目前韓國偏光片的產能居全球第一,佔比約為36%,主要企業包括住友化學在韓國的子公司東友精密化學、日東電工在韓國的子公司Koreno公司,LG化學以及三星SDI。日本排名第二,佔比約佔25%,主要企業包括日東電工、住友化學、三立子、寶萊等。
  • 偏光片角度怎麼看_偏光片廠家排名
    1.日東電工(日本)   日本日東電工株式會社成立於1918年10月,全球500強企業之一,總部位於日本大阪,是日本化工領域規模最大、創新能力最強的上市公司。   目前公司是全球第一大偏光片製造商,其中液晶電視用多層光學補償膜佔全球市場份額的40%以上,是國內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面板商主要的偏光片供應商。
  • 前瞻熱點:偏光片供需缺口巨大
    偏光片是顯示面板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控制特定光束的偏振方向。LCD中的偏光片起到濾光成像的作用,需要上下兩層,少了任何一張,液晶顯示模組都不能顯示圖像,而只能發出白色的光。OLED中應用的偏光片的作用是消除外界環境光的反射,只需要一層。
  • 偏光片是什麼東西_偏光片的用途
    偏光片是什麼東西   偏光片的全稱是偏振光片,液晶顯示器的成像必須依靠偏振光,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後兩片偏振光片緊貼在液晶玻璃,組成總厚度1mm左右的液晶片。當然,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但越接近0度視角,光的利用率越高,所以用平光的偏光片換掉那個磨砂的偏光片後,投影機到牆上的亮度會大幅度提高,大概能提高50-80%,這就是為什麼要換偏光片的理由。
  • 偏光片工作原理(附:2019年產業鏈匯總)
    另外也有一些偏光片生產企業,如LG化學、日東電工等,自身即擁有對TAC膜進行表面處理的能力,可滿足自身的部分需求。光板TAC的表面處理可由TAC製造商、塗布企業、及偏光片製造商完成偏光片主要性能指標包括光學特性、機械性能和可靠性三方面。光學特性主要是指偏光片的透過率、偏振度和色調等參數;機械性能主要包括偏光片的翹曲度、偏光片壓敏膠的粘結強度等;可靠性則是衡量偏光片耐久性的指標,其評價方法是將偏光片放置在高溫、低溫、高溫高溼等環境試驗箱中經過一定的時間後,檢查其外觀和光學性能的變化。
  • 成都中電熊貓8.6代線項目配套企業四川奧希特偏光板項目投產
    近兩年,中西部顯示面板企業相繼落地,大型面板方面8.5代線、11代線相繼布局,中小型面板方面LTPS技術的TFT-LCD產線及AMOLED產線也相繼落子,使得中西部成為了重要的顯示產業集群。CINNO Research預計,2019年,位於中國中西部的成都、重慶、武漢、綿陽、眉山、鹹陽面板企業,需要TFT-LCD偏光片4000萬平方米;需要AMOLED偏光片70萬平方米。
  • 深紡織A擬引進日本技術 升級偏光片項目
    深紡織A(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盤中直播 獨家診股)深紡織A今日公告,控股子公司盛波光電與錦江集團、崑山奇美就引進日東電工2500mm偏光片生產線技術與日東電工籤署了《技術合作合同書》,進而為擬籌建的7號線項目(幅寬為2500mm的超寬幅TFT-LCD用偏光片生產線)的順利實施提供可靠技術保障
  • 解析投資:一文了解偏光片市場
    液晶顯示器的成像必須依靠偏光片,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後兩片偏光片緊貼在液晶玻璃上,組成總厚度約1mm左右的液晶片。液晶屏的下偏光片用於將背光源產生的光束轉換為偏振光,上偏光片則用於解析經液晶電調製後的偏振光,產生明暗對比,從而產生顯示畫面。如果少了任何一張偏光片,液晶片都是不能顯示圖像的。偏光片的製造工藝主要包括延伸法和塗布法。
  • 產業鏈 | 偏光片,這些乾貨你應該知道
    偏光片產業集中在日韓我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目前韓國偏光片在地產能居全球第一,佔比約為36%,主要企業包括住友化學在韓國的子公司東友精密化學、日東電工在韓國的子公司Koreno公司,LG化學以及三星SDI;日本排名第二,佔比約佔25%,主要企業包括日東電工、住友化學、三立子、寶萊等;臺灣地區的產能近年來隨著臺灣面板產業發展停滯而逐年下滑,目前產能佔比約為18%,主要企業包括奇美材料和明基材料,以及住友化學的臺灣子公司住化電子等;我國大陸產能約佔21%,主要企業包括LG化學(南京)信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盛波光電、三利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