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熱點:偏光片供需缺口巨大

2021-01-07 東方財富網

偏光片是顯示面板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控制特定光束的偏振方向。LCD中的偏光片起到濾光成像的作用,需要上下兩層,少了任何一張,液晶顯示模組都不能顯示圖像,而只能發出白色的光。OLED中應用的偏光片的作用是消除外界環境光的反射,只需要一層。

偏光片技術門檻較高,市場主要被LG化學、住友化學、日東電工等幾大廠商壟斷。2019年韓國偏光片產能居全球第一,佔比約為35%,日本佔比約佔27%,中國產能約佔21%。目前我國偏光片的自給率仍然很低,中國偏光片的供應存在較大缺口,國產替代空間較大。

LCD產業轉移+OLED產能增長使得偏光片需求空間巨大。LCD方面,隨著韓國廠商的退出和國內幾條高世代線的投產,我國LCD產能佔比大幅上升。根據測算,滿產情況下國內LCD偏光片需求達3.82億平米,在建產線仍有0.69億平米的需求。

OLED方面,中國OLED產能快速增長,近五年CAGR為45.6%。未來幾年,京東方、信利、維信諾等將分別有六代線實現量產,國內OLED產能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根據測算,滿產情況下國內OLED偏光片需求達1064萬平米,在建產線仍有3267萬平米的需求。

總體來看,偏光片需求穩步增長,但當前我國偏光片仍依賴進口,供需缺口巨大,偏光片國產化需求迫切,材料端的國產企業預計將迎來發展良機。

(文章來源:大眾證券報)

相關焦點

  • 偏光片供需缺口巨大,國產龍頭迎來發展良機!
    一、偏光片是面板領域重要組成部分偏光片是顯示面板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控制特定光束的偏振方向。自然光在通過偏光片時,振動方向與偏光片透過軸垂直的光將被吸收,振動方向與偏光片透過軸平行的光將通過,產生明暗對比,從而達到畫面顯示的功能。
  • 偏光片產業鏈,偏光片市場,國內偏光片廠商
    目前延伸法是偏光片的主流工藝,而延伸法根據PVA膜的拉伸工藝又可以分為幹法延伸和溼法延伸。溼法延伸生產的偏光片無論在色調均勻性還是耐久性方面都優於幹法延伸。因此全球偏光片主要生產企業如日、韓及我國廠商基本上均採用溼法延伸工藝生產偏光片。二、偏光片產業鏈偏光片產業鏈包括上遊組成偏光片的原材料,中遊偏光片生產製造,下遊面板及其他終端應用。
  • 偏光片產業鏈全面梳理!
    其原理是自然光在通過偏光片時,振動方向與偏光片透過軸垂直的光會被吸收,只剩下振動方向與偏光片透過軸平行的偏振光透過,從而實現對光束偏振方向的控制。根據IHS的預計,2018年的全球偏光片產能規模大約7.27億平米,整體產能擴張趨於平穩。未來五年內,偏光片市場供需均保持穩步增長,基本處於緊平衡狀況。
  • 偏光片基本介紹及偏光片行業的發展市場趨勢
    偏光片由 PVA 膜,TAC膜,保護膜,離型膜和壓敏膠組成,其中,吸附二向吸收分子的 PVA 膜負責偏振作用,是偏光片的核心膜材,決定偏光片的偏光性能,透過率及色調等關鍵參數, TAC 膜則起到對延伸的 PVA 膜的支撐和保護。偏光片結構組成偏光片各膜材的特性和作用TAC 膜清洗: 將 TAC 膜進行鹼液處理,之後進行水洗清除殘留鹼液,最後烘乾收卷。
  • 國產替代進程加快 A股偏光片公司現狀如何?
    但目前我國偏光片的自給率仍然很低,供應存在較大缺口,尤其大尺寸偏光片市場國產替代空間較大,預計大陸偏光片廠商將迎來良好的發展良機。為何A股公司難以擺脫虧損現狀?目前,國產偏光片實際上是供不應求,存在較大的產能缺口,但國內本土偏光片廠商較少,A股只有三利譜、深紡織(盛波光電)兩家公司,然而,在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三利譜和深紡織的經營業績卻不盡人意。近兩年,在國產替代的趨勢下,A股兩家偏光片公司的營收也實現大幅度提升。
  • 國產替代進程加快:A股偏光片公司現狀如何?
    但目前我國偏光片的自給率仍然很低,供應存在較大缺口,尤其大尺寸偏光片市場國產替代空間較大,預計大陸偏光片廠商將迎來良好的發展良機。 為何A股公司難以擺脫虧損現狀? 目前,國產偏光片實際上是供不應求,存在較大的產能缺口,但國內本土偏光片廠商較少,A股只有三利譜、深紡織(盛波光電)兩家公司,然而,在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三利譜和深紡織的經營業績卻不盡人意。
  • 解析投資:一文了解偏光片市場
    目前延伸法是偏光片的主流工藝,而延伸法根據PVA膜的拉伸工藝又可以分為幹法延伸和溼法延伸。溼法延伸生產的偏光片無論在色調均勻性還是耐久性方面都優於幹法延伸。因此全球偏光片主要生產企業如日、韓及我國廠商基本上均採用溼法延伸工藝生產偏光片。二、偏光片產業鏈偏光片產業鏈包括上遊組成偏光片的原材料,中遊偏光片生產製造,下遊面板及其他終端應用。
  • 液晶面板產能不斷向大陸轉移,偏光片需求旺盛
    北京時間08月21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面板產能不斷向大陸轉移 國內偏光片行業崛起在即。偏光片是顯示面板的核心材料之一。 液晶顯示模組中有兩張偏光片分別貼在玻璃基板兩側,下偏光片用於將背光源產生的光束轉換為偏振光,上偏光片用於解析經液晶電調製後的偏振光,產生明暗對比,從而產生顯示畫面。
  • 三利譜:偏光片領域龍頭企業
    2017年公司收入約8.18億元(+2.14%),歸母淨利潤8244萬元(+13.2%),符合我們預期,公司合肥1000萬平米產線去年底已投產,目前正處於產能利用率及良品率提升的階段,極大緩解公司的產能壓力,公司在立足中小尺寸偏光片的基礎上,逐步開拓中大尺寸產品,加快客戶導入進展,未來幾年公司的收入和利潤有望快速增長。
  • 偏光片介紹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緊跟需求,全球偏光片產能穩步提升,供需結構相對穩定。在市場需求的帶動下,全球偏光片產能逐步提升,據預測, 2019 年全球偏光片產能有望達到 7.28億平方米, 同時, Glut 值((供給-需求) /需求)為 6.4%,供給略高於需求,供需結構較為良好。
  • 釐清業務板塊「聚焦鋰電」 杉杉股份收購LG化學LCD偏光片業務再跨界
    6月10日,杉杉股份發布重大資產購買預案,公司擬以7.7億美元(約人民幣54.49億元)收購LG化學旗下LCD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收購完成後,杉杉股份將持有LG化學LCD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70%權益。
  • 產業鏈 | 偏光片,這些乾貨你應該知道
    隨著TFT-LCD的需求量持續增長,2014年,全球偏光片需求達到3.97億平方米,全球偏光片市場容量已超過100億美元;根據全球LCD需求發展情況,預計至2019年,全球偏光片需求將達到7.2億平方米,市場規模接近180億美元。根據相關機構預計,2018年的全球偏光片產能規模大約7.27億平米,整體產能擴張趨於平穩。未來五年內,偏光片市場供需均保持穩步增長,基本處於緊平衡狀況。
  • 偏光片國產化是大勢所趨,偏光片行業龍頭三利譜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偏光片國產化是大勢所趨,偏光片行業龍頭三利譜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作者:未知時間:2020-03-25 來源:壹點網     北京時間03月2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LCD產業向中國轉移 偏光片行業龍頭三利譜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 明基材:偏光板產業擴產不積極,預料偏光板還是供需吃緊
    明基材:偏光板產業擴產不積極,預料偏光板還是供需吃緊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4-29 來源:時報資訊     北京時間04月29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明基材:偏光板仍供需吃緊,部分尺寸調漲。
  • 國內偏光片企業加速布局 未來產業格局如何變化
    TOP3 製造商佔據73%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高全球偏光片產線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產業轉移趨勢與面板生產一致,中國大陸產能擴張更為迅速,大尺寸產能集中,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偏光片製造國,2024年預計產能佔比全球43%。大尺寸偏光片產能也將集中在中國大陸,到2024年,中國大陸25%產能為2500mm寬幅。
  • 深圳市三利譜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阮志毅:國內偏光片上遊...
    經過2001年溫州僑業建成一條TN/STN偏光片生產線,2004年緯達光電建成一條TN/STN偏光片生產線後,直到2009年,國內TFT偏光片產業才真正開始起步,但主要還是以窄入TFT偏光片為主。經過幾年的技術積累、國外先進設備的引進,以及專業人才的幫助,如三利譜、盛波這樣的國內企業先後建成了TFT偏光片生產線,國內偏光片產業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
  • 玻璃/偏光片/驅動IC 三大面板零組件明年吃緊
    近年面板零組件投資停滯,2015年恐將出現零組件缺貨潮,其中玻璃、偏光片、驅動IC被點名供貨最吃緊。  2014年對面板產業來說是一個好年,出貨面積成長率優於預期,達到了7.6%,相比產能成長率僅4%,因此面板市場供需是平衡偏緊俏。
  • 杉杉擬接盤LG化學LCD偏光片業務 韓國政府技術管控限制已消除
    IT之家8月18日消息 《科創板日報》報導,經過韓國政府相關部門決議,LG 化學偏光片生產技術不涉及國家安全和產業安全,不涉及不可出售的技術。這意味著杉杉股份收購 LG 化學偏光片業務掃除了政府技術管控的限制。
  • 杉杉股份擲54億收購關鍵資產 中國LCD偏光片將告別卡脖子
    杉杉股份6月9日晚間宣布,擬收購LG化學旗下位於多地的偏光片業務及資產,其70%份額作價7.7億美元(約合54億元人民幣),剩餘30%將在未來3年完成收購。偏光片被視為光學行業的「晶片」。由於該領域內的三大巨頭LG化學、日東電工、住友化學均為外資企業,偏光片一度被視為「卡脖子」的關鍵產業。
  • 2018年全球偏光片行業發展趨勢,偏光片產業或將逐步向大陸轉移
    一、全球偏光片行業發展現狀分析1938年,美國科學家蘭德發現偏光片的製作方法,70年代,隨著液晶顯示器的發明,偏光片應用得到擴展,20世紀末,液晶顯示技術逐步成熟,其對CRT的全面替代也使得偏光片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