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層次越高的人,越明白這個真相,這世界從不是非黑即白!

2020-12-05 鬼谷道

據說在戀愛學裡有一招方法:當一個男生想跟女生約會吃飯時,往往不能詢問女生「去」或者「不去」,而是問女生「去這家」,還是「去那家」,用虛假兩難的話術,逼著女生做出「二選一」的選擇。

這一招同樣被銷售經常使用:您是選這一款,還是那一款呢?

有些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其實是詭辯的話術。

這個世界上,生意人的話有時候是不能信的,認真你就輸了。因為稍不留神,一不小心,他們就會忽悠你一下,比如川總。

川總是個精明的生意人,用「無商不奸」這個詞形容他倒也不為過。我們且不說他一直扮演著一個「耿直」的大老粗的角色,看起來很靠譜。但實際上,我們從一些小事上就能看出,事實並非如此,他很擅長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如果你經常聽他公開發言就會發現,他很喜歡用:We和They這兩個人稱代詞,這通常是一種「站隊(choosing sides)」的方法,「我們」的對面就是「他們」,我們是「好人」,那他們就是「壞人」,支持自己的都是好人,反之都是壞人。

姑且不去探討川總說的「我們」和「他們」到底都包括了誰,邊界在哪裡?我們不妨思考一下,這個世界上真的除「我們」,就是「他們」,除了「好人」,就是「壞人」嗎?有沒有第三方中立的呢?

很顯然是有的。這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和人,並不在「我們」和「他們」之間,對他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所以,川總的這句話聽起來很正確,但實際上是一種詭辯的話術。

多年前聽過一句電影臺詞:曾經,我想當個警察,但是沒考上,所以我只好做個壞人!因為覺得這句臺詞實在是太經典了,所以一直記到現在。可我們稍微想一想就會明白,這是狡辯:做不成警察並不能成為做壞人的理由和動機,因為還有更廣泛的正當職業可選擇。

有些人用「虛假兩難」套路別人,而有些人則是用「虛假兩難」自我設限。比如,後者會因為朋友保持中立,便認為自己被出賣了,他們會覺得:我一直把他當好朋友,但他竟然幫外人說話,他這是不把我當朋友,所以從今以後,他就是我的敵人!

這種自我設限,是把幫對方說話的朋友當成敵人,是在強迫他人選邊站,是在消滅中立的立場。

由此可見,川總很可能不是故意的,他就是這麼一個「非黑即白」的人,比如他正忙著跟譚德賽論戰。現在都0202年了,這樣做是不是太幼稚了點呢?

當然了,不可否認這種極端的觀點總是很洗腦,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這個世界上就是非黑即白的。

我們先來聊一個概念:陰陽。陰陽真是非陰即陽,或者非陽即陰嗎?事實上,古人早就解釋得很清楚了,比如他們說「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太極圖很傳神地表達了這個特徵,也就是在陰魚和陰魚中的那個小圓點。別小看了這個「小圓點」,也正因如此說明古人是不贊同非黑即白的觀點的。

只可惜,儒家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該學派籠統地把人分為君子和小人,前者是正面人格,後者是負面人格。於是乎,仿佛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君子代表的好人和小人代表的壞人。這個世界上的人不是君子,就是小人。這個劃分聽起來「嚴謹」。後來,儒生們覺得還不過癮,甚至幹起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勾當,儒家是就是好的,其他都是不好的。

我們不妨反觀現實:你是君子,還是小人?相信大家會得出一個顯而易見的第三種答案: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是個「中間人」。

是的,人其實不是極端非黑即白的,人性中更多的很可能是黑白調和成的灰色,甚至是彩色的。

這本來是常識,但卻是很多人的處世哲學,他們很擅長把人分為「君子」和「小人」,「好人」和「壞人」。這一種分類其實很幼稚,就像小孩子看電視,總要分清好人和壞人,而且好人一定要偉光正,壞人一定要假醜惡,而從來不關心為什麼。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絕對相同的人,就比如鬼谷子認為至少有六種人,分別是「賢、不肖、智、愚、勇、怯」。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喜歡給人設限,或者自我設限,在他們看來,這個世界只有兩種顏色,黑色和白色,非黑即白。這其實就是典型的「虛假兩難」。

這個邏輯謬誤也稱為非黑即白、假兩難推理、偽二分法、雙刀法,提出少數選項(一般是兩個),讓別人(或自己)從中擇一,但這些選項並未涵蓋所有的可能性,比如在他們的選項裡,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富人和窮人,成功者和失敗者,聰明人和笨蛋等等。

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不是單選題,雙選題,而是多選題。就如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甚至有一千種灰色,甚至這個世界並不只有黑白和灰色,因為這個世界上絢麗多彩的。

相關焦點

  • 看完《天道》才明白:層次越高的人,越擁有這2種特質,你有嗎?
    最近在重溫十幾年前的一部電視劇,即《天道》,改編自著名作家豆豆的小說《遠方的救世主》。這部電視劇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丁元英,他的思維方式與常人不同。什麼樣的人是精神層次高的人呢?從某些含義上講:精神層次高的人,擁有他自己的一片領地,他可以不依靠外人,也可以有自己獨立的人生觀、價值觀。看完《天道》才明白:層次越高的人,越擁有這2種特質,你有嗎?層次越高越包容柴靜曾經說過,寬容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寬容不是道德,而是理解。只有對事物有了深刻的認識,才能理解和欣賞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才會有讚美的思維習慣。
  • 精神世界:女人精神層次越高,越不會在微信上炫耀這3個東西
    現在大部分人的時間都在微信上,不管有什麼東西都會在微信上表現出來。從微信上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精神層次,不同的人發微信也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精神層面的問題。一個女人的微信就能暴露這個人的很多東西。比如有一些女人特別喜歡炫耀等等。其實,一個女人的精神層次越高,越不會在微信上炫耀這3個東西。
  • 中國「象牙女王」被判刑: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有的人——更多非洲華人,說楊人非常好,經常幫助別人,不可能會做這樣的事情,一定是被誣陷。有的人——國際NGO以及國內一些媒體,將楊看作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罪犯,將其描述為黑幫頭目、儈子手一樣的存在。這似乎非常矛盾的,如果柯南是對的,那麼真相應該只有一個?是這樣嗎?
  • 身上有這三個不起眼特徵的人,或許非富即貴,(老祖宗的智慧)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想過得貧困潦倒。人依靠自己的努力,過上了好生活,這僅僅富,而不是貴,貴和富並不可以同時劃等號。人不是有錢了就有了貴氣,貴氣是一種出自內心的氣質,不是用錢就能堆出來的。相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都希望自己非富即貴。如何看一個人非富即貴呢?
  • 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把時間浪費在這4件事上,活得越精彩
    有人說,你把時間花在哪裡,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層次高的人,往往都能把控好自己的時間。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在這四件事情上浪費時間。1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花時間在八卦他人上。層次越低的人,比起關注自己,越喜歡花更多的時間在八卦他人上。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不動聲色」
    事實上,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隨意表露的自己的情緒;他們懂得在適合的時間裡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正是他們的「不動聲色」才成就了他們本身。02層次越高,越耐得住性子層次高的人,內心有一種沉穩。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一個層次高的人呢?我們不妨想想,當自己在逆境中,是否會產生焦慮心理,又或者是否能夠耐得住性子把事件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凌晨三點半》中,艾爾莎是一個在職場中摸爬滾打多年的銷售。
  • 食品安全難以做出「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斷
    作者:松鼠雲無心     科普作家,科學松鼠會成員,《吃的真相》作者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根本上說,食品安全也是科學問題。很多科學問題離我們很遠,我們可以等到它「塵埃落定」的一天。  是否安全不是一個「黑」與「白」的二元判斷。它是一個從小到大的連續變量——所謂的「風險」,不會有「零」,現代社會也很難有「巨大」。我們所面對的,是「多大的風險算有害」,與「多小的風險算安全」。  許多人會說「我一點風險也不想要」——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安全風險」與食品成本密切相關,風險越小,成本越高。比如黃麴黴毒素是強致癌物,但它在糧食生長中幾乎無法避免。
  • 心理學: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一團和氣,反而有這些「攻擊性」
    這不僅讓你感嘆道,層次越高的人,越是和善。但事實上,如果你和層次高的人多接觸以後,你會發現,和善只是他們的表面。事實上,每一個大佬,都擁有極強的攻擊性。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真正成熟,高情商的人,往往都會有這幾種「攻擊性」。
  • 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把時間浪費在這四件事上,願你全佔
    所以,一定要要記住,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層次的從來都不是你的出身,社會階層,而是跟你的眼界、修養、格局有關。越是層次高的人,越是喜歡把時間浪費在這四件事上,願你全佔。層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充滿著理智和智慧,有著高情商,明白情緒對一件事情造成的傷害,也懂得如何權衡利弊。換言之,要是總統真的讓斯坦頓把信寄出去,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我們不得而知。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讓自己情緒平穩,遇事不急不躁,保持內心的淡定和從容。但是老一輩的人也告訴我們:剛者易折,柔者長存,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註定你會成為一個強者。
  • 一個人精神層次越高,這四個方面的需求越低,你有嗎?
    人的層次有兩種,一種是地位的層次,一種是精神的層次,也就是物質層次和精神層次,而精神層次的高低才是決定一個人格局的事情,越是精神層次高的人,下面四種需求越是弱,大家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屬於哪一類。【1】虛榮。
  • 可可脂含量越高的黑巧克力越有助於減肥麼?
    黑巧克力是許多減肥食譜的座上賓,甚至被很多人譽為脂肪燃燒劑,更是被許多愛美的女性作為一種健康零食。在黑巧克力的選擇中,很多人有一個觀點,就是可可脂含量越高,對身體越好,也越不容易長胖,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白巧克力是最不好的,事實真的是這樣麼?
  • 越會說這3種話的人,往往層次越高,值得你去深交
    俗話說,擁有一個朋友就多一條道路,多一種選擇,一個好的人脈會給你創造最高的價值,但很多人在交朋友方面並沒有自己原則和觀念,是的,我並不主張結交的人一定要很優秀,但一定要學會結交一些層次高的人,他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擴展你的眼界,這是十分有用的。
  • 層次越高的人,越有這種品質
    誠信是人的本錢,層次越高的人,越講誠信。過中秋節那天,堂弟跟我們說起了他的一個供貨商。堂弟是做手工藝品的,他手法嫻熟,做出的蟈蟈筒精雕細琢,惟妙惟肖,一線城市的玩家對他的作品愛不釋手,寧願出高價指定他定製,精湛的技術加上他誠信的作風,一度讓他的訂單絡繹不絕。
  • 心理學:一個人精神層次越高,越容易有這三大表現,你有嗎?
    什麼樣的人算是精神層次高,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精神層次高的人, 是有自己的世界,他可以不需要依賴外人,也可以擁有自己獨立風景線,精神層次高的人,大都有這三個表現:這種簡單來源他們了解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做的事情其實很少。 一個人越有自己的目標,那麼他的生活就越簡單。簡單來源他們生活方式的選擇,更來源他們在乎的目標。 人的一生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都已很不錯了,所以選擇簡單的生活,其實也是他們懂得人生重要目標的重要性。
  • 心理學:層次越高的人,越「孤獨」
    作者:壹號情感原創作品,抄襲必究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層次越高,你越覺得很難接觸,因為比起身處喧囂之中,他們好像更喜歡一個人的獨來獨往,總是給人一種難以靠近的感覺。不善於與人接觸,不喜歡熱鬧的氛圍,但並不代表他們不熱情,而是在對自我的要求上更嚴苛,心境也比常人要更平和一些。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低調
    所以,那些心理健康、心智成熟的人都願意保持低調。越是見過世面的人,越容易看清高調的風險,越容易明白低調的重要性。那些知道自己需要低調的人不會去炫耀自己的財富和地位。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你的財富和地位來源合理合法嗎?你就沒有一點瑕疵?你低調一點我就懶得說你,畢竟我也好不到哪裡去。
  • 《動物狂想曲》:哪有所謂的非黑即白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非常複雜的。大家都在隱瞞著、忍耐著,在各種各樣的對抗中拼命地生活著。在這些事情之中,並沒有所謂的正確和錯誤。」這部動漫的特別之處就是以獸喻人,將動物擬人化,賦予它們人的思維以及人的法律。在《動物狂想曲》當中,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和諧共處,由於草食獸與肉食獸共生,食肉就被視為了大忌。男主是一頭有點慫的狼,名叫雷格西。它不僅每天勤剪爪子,走路也總是夾著尾巴、駝著背。
  • 哲思|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
    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莊子在《逍遙遊》裡寫道: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這是莊子的哲學智慧。當欲望難平,一味索取時,人生反受其累。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物質極簡五色亂目,能令目失明;五音亂耳,能令耳失聰;五味濁口,能令口味敗。
  • 「君子」、「小人」——非黑即白,論晏殊被「汙名化」的深層原因
    在本文中小人專指人格卑下的人。小人是君子的「反義詞」。小人就是不走正道,卑鄙的。  君子是仁義,小人是卑鄙,那麼晏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為何他被「汙名化」?這背後到底有點什麼樣的原因呢?  一、 晏殊被「汙名化」的歷史背景  1.
  • 大部分人的投資觀:線性思維,非黑即白,拒絕獨立思考...
    大部分人的投資觀:線性思維,非黑即白,拒絕獨立思考......中國確實是全球範圍內最大的一片韭菜田!情緒、衝動、線性思維、非黑即白、既要又要還要、渴求一夜暴富、拒絕獨立思考、陰謀論、喜歡吃福利……說白了,大家認定入世後的經濟增長,乃「理所應當」。而眼下的困境,更多的是有壞蛋,或者白痴所致。比如,川普這也就引出了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到底中國經濟輪轉的驅動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