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研究方法的探究

2021-01-10 中華會計網校

  一、關於實證研究方法

  實證會計方法來源於西方哲學流派中的實用主義。實證會計研究要求先提出一定的假設,然後利用實際證據來加以驗證和批駁。實證會計研究關注「是什麼」的問題,不涉及價值判斷,主要用於解釋和預測。實證會計研究的基本研究框架是:首先提出假設,然後收集樣本數據並建立分析模型,最後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得出具有數量特徵的研究結論。實證研究方法的主要特點如下:

  (一)實證研究方法較為精確和科學,符合會計的本質要求

  實證會計研究是一種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理論到假設再到假設的操作化,主要依靠定性、概念化的邏輯分析,而分析實際數據、對假設進行檢驗主要依賴於數量方法。由於採用定量分析的種種技術,使得實證會計研究的結論具有較高的準確性,這與當代經濟科學發展的大方向趨同,具有較強的科學性。

  (二)實證研究方法緊密結合會計實務,可以考慮到會計主體的行為動機

  運用實證會計研究得到的實證理論,不僅對所觀察到的會計實務提供解釋,說明現存會計實務程序、方法在應用程式上存在差異的原因;而且還對未觀察到的會計現象、實務和那些雖已發生但尚未通過數據搜集和分析獲得系統性證據加以證實的現象和實務提供解釋。實證會計研究將市場條件下的企業視為各種「契約關係」的結合體,對各種利益集團出於維護自身利益而對會計準則呈現出的態度行為進行了大量的經驗分析,得出了許多規範會計研究所不能認識的有益結論。

  (三)實證研究方法在會計理論研究中往往以偏概全,時效性差

  實證研究方法往往使用有限的事實和現象去證明普遍命題,因而其研究結果不可避免地具有概率或偶然性。另外,實證研究方法過分強調模型化和定量化,經常由於忽略某些想當然或是次要的因素,結果有時會導致研究對象過於簡化和研究的系統陸偏差。

  在實證研究中往往需要分析大量的會計數據,而對與具體某項會計準則相關的問題研究總是在會計準則公布之後若干年,其時滯性與會計的及時性形成矛盾。

  (四)實證研究方法過分簡化研究對象的複雜因果關係

  實證會計研究方法把探求因果關係作為理論推演的必要條件,但是,由於在實際操作中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因果關係的程序和變化取向受多種因素影響,僅僅以會計理論研究中主要的因果關係就得出正確結果,顯然就難免會簡化會計研究對象背後所隱藏的複雜因果關係。例如,不少研究者在研究企業經營行為時,往往把企業中複雜的利益關係簡化為股東和管理者的單一利益關係,提出股東利益對企業管理行為影響最大的假設,而簡化了債權人、政府、立法機構、稅務機關、工會等因素對企業行為的影響,這種簡化傾向實際上違背了他們遵循的科學主義原則,表明研究尚未擺脫傳統決定論觀點的束縛。

  二、關於規範會計研究方法

  規範會計研究是一種傳統的會計研究方式,規範會計研究關注「應該是什麼」的問題,必然涉及價值判斷,主要用於描述,如描述應該如何計量收益。其基本研究框架是:首先提出問題,然後搜集並梳理相關文獻,最後通過嚴密的演繹邏輯推理得出用文字描述的研究結論,其主要方法論基礎便是新古典經濟學所推崇的演繹主義方法論。規範研究方法的特點主要如下:

  (一)規範研究方法對會計理論的論證具有重要作用,有利於優化和發展會計實務

  規範研究方法所依賴的歸納法或演繹法發展歷史悠久,研究方法較為成熟,在會計理論的研究中,規範研究方法從假設或初始理論命題可以推導出下一層次的理論命題,並可對某一個理論命題做出演繹證明,還可以對已有會計理論進行邏輯檢驗以發現錯誤理論與現存理論的內部矛盾。這樣,在對理論進行實踐檢驗前,可預先對理論進行檢驗以使理論具有更加嚴密的邏輯陸,這在會計基本理論和整個會計理論體系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

  (二)規範研究方法的不精確性、臆斷陸與會計本身的精確性、客觀性形成對立

  規範研究方法無論是演繹法還是歸納法都是側重定性分析,而純粹的定性分析難以揭示會計對象、會計信息之間的關係,尤其當分析過程中涉及到的變量較多時更是如此,規範研究方法在會計理論研究中往往忽視會計信息具有的經濟後果,不重視會計主體的行為因素,運用規範會計研究得到的結果往往由於缺乏經驗支持而僅僅是「閉門造車」式的個人觀點和論斷。這些都與會計要求的精確性和客觀性形成鮮明的對立。

  三、對當前我國會計研究方法的建議

  從上述關於規範研究方法和實證研究方法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規範研究方法和實證研究方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定功能:實證研究的目的是確立統一,規範研究的目的是樹立典範;實證研究側重於感性分析,規範研究側重於理性分析;實證研究側重於具體分析,規範研究側重於抽象研究;實證研究要求價值中立,規範研究中帶有研究者的主觀價值判斷。因此,偏廢任何一方均非善策,最佳的選擇是:將實證研究與規範研究結合,堅持不同會計研究方法的綜合、靈活運用。

  (一)堅持規範會計研究方法和實證會計研究方法結合

  在會計研究上堅持實證研究與規範研究並重、相互補充的觀點,規範會計研究和實證會計研究並不是互相排斥的,相反,它們是互相補充、可以結合的。在會計理論研究過程中,研究者應綜合運用規範方法和實證方法,既確保會計理論構建的邏輯相關性和緊密性,又為會計理論的真理性和精確性提供了檢驗依據,從而實現優勢互補,長期以來,我國會計理論絕大部分是規範會計理論研究,實證研究較為少見,當前由於會計準則的制定和證券市場的發展,實證會計研究已逐漸興起,二者的結合運用必將促進我國會計理論的蓬勃發展。

  (二)多做實地研究

  實地研究是以個別實例為出發點來分析問題,其方法論比案例研究要嚴格,屬於學術研究範疇,非常注重尋找啟發性的知識及開頭性的看法,這就要求注重調查研究,進行實地調查收集資料,並且對熱點問題有很好的敏感性。由於我國經濟環境的特殊性,在倣實證研究的同時倣實地研究可以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

  (三)積極創造條件,推動我國會計研究的發展

  實證研究的發展要求擁有各種各樣的資料庫和文獻檢索系統,這些資料庫和文獻檢索系統提供了大量的有關公司經營情況的統計資料和數據,從而大大降低了會計研究成本,提高了研究效率。而我國目前做實證研究最缺乏的就是數據。另外,我國計算機軟體在會計中的運用還不能夠進行模型建立和數據的分析處理,這樣就影響了對有關數據的分析整理效率,因此,為了給我國會計研究創造條件,需要對一些主要公司的財務資料和報表進行收集整理,形成資料庫,以便於會計研究者隨時檢索;此外,應加強統計軟體的開發,並將其運用到會計中去,幫助建立模型和進行數據處理分析。

相關焦點

  • 統計檢驗:實證會計研究方法的核心
    一、統計檢驗與實證會計研究方法之關係  有比較才能有鑑別。為認清實證會計研究方法的特點,我們不妨先把它和傳統的規範會計作一考察對比。  實證會計研究的核心是:根據經濟學等有關理論,設立各種有關影響會計事務因素的假設,然後採用一定的科學方法,進行實際的調查研究,以證明這些假設的現實性。  由此可見,實證會計研究中所說的假設(Hypothesis)與規範會計研究中所說的假定(Assumption)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 規範會計研究與實證會計研究比較分析
    勿庸質疑,實證會計研究和規範會計研究已成為當代會計理論研究之中的兩種主流。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兩種研究的支持者們互不相讓,曾掀起一場理論大「論戰」:規範會計研究者們認為實證會計研究只注重對細枝末節問題的糾纏不休,得出的結論往往是人們已經熟知的既定事實,因而對整個會計理論並無貢獻;實證會計研究者則抨擊規範會計研究方法的不科學,認為規範會計研究忽視對已有會計理論的檢驗。
  • 公允價值會計的幾個理論問題研究
    一、公允價值計量:技術觀還是契約觀   美國FASB在其從事的研究項目「公允價值計量」中提及三個層次的估價方法構成「公允價值體系」,其中,第一層次要求以活躍度參照市場上同類資產或負債的公開報價來計量被計量對象的公允價值;若不止一個活躍市場時,應當採用最有利於企業的一個價格計量公允價值。
  • 會計畢業論文寫作需要多久?有哪些技巧?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寫作三大要求(一) 應用性會計專業畢業論文應出自於會計實踐的每一個環節,順利通過探究、總結會計理論知識和會計實務操作,找到新問題、探究新現象、探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與途徑,然後再運用於會計實踐階段中,指導會計人員及企業管理者的實際工作,使其能夠更好地進行經濟與管理活動
  • 會計碩士論文題目選題熱點推薦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環境會計報告; 環境會計;環境會計報告;信息披露;綠色會計;環境資源;會計;環境成本;可持續發展戰略;企業;環境會計假設;環境資產;環境負債;核算體系;會計主體;環境保護;環境信息;傳統會計;計量方法;可持續發展;可持續。
  • 電子商務會計基本假設研究
    關鍵詞:電子商務會計;會計主體;貨幣計量   隨著電子商務的產生及其迅猛的發展,電子商務會計理念為從事會計研究的學者所了解熟悉,並由此產生了很多有關電子商務會計的理論及應用研究。本文以現階段一些有關電子商務會計理論的研究誤區為出發點,筆者認為,雖然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傳統會計理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電子商務會計的出現並沒有也不可能促使傳統會計理論失去其應有的應用意義,相反的,電子商務會計的出現很好的補充和完善了傳統的會計理論的觀點。
  • 規範會計理論與實證會計理論的比較
    從研究內容分析,規範會計理論研究的內容比較完整,內在邏輯性很強。實證會計理論研究的內容是案例,所以比較有說服力。   3.從會計本質上兩者存在一定差異。規範會計理論通過對會計準則的規範要求,從邏輯的角度指出最優化的會計實務應該是什麼,從而實現會計實物的規範化。它的研究路徑是在前提的基礎上推論。研究方法是歸納法和演繹法。實證研究討論會計是什麼。研究路徑是在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推論。
  • 10分鐘帶你了解會計畢業論文選題原則與寫作技巧
    (二) 會計畢業論文——創新性會計畢業論文標準有我們的見解,可以是在會計理論研究及會計實踐等方面解決了前人長期沒有找到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以及提出了具有科學依據的新觀點或新的理論模型。(三) 會計畢業論文——應用性會計畢業論文應出自於會計實踐的每一個環節,順利通過探究、總結會計理論知識和會計實務操作,找到新問題、探究新現象、探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與途徑,然後再運用於會計實踐階段中,指導會計人員及企業管理者的實際工作,使其能夠更好地進行經濟與管理活動。
  • 論會計目標與會計假設的邏輯關係
    這些現象的產生,並不能削弱會計假設在會計概念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而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在於人們難以理順會計目標與會計假設之間的邏輯關係。二者的邏輯關係可表述為:會計目標是會計理論研究的唯一邏輯起點;會計假設從屬於會計目標,在會計目標確定以後,會計假設需要根據會計目標的要求來提煉、修訂或補充。
  • 論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
    會計學的哲學方法論是從會計理論的價值觀、真理觀的角度所考察的方法,主要包括對會計的實踐活動或者說對會計理論研究對象的哲學思考、如何認識會計學的真理性和科學性、不同的哲學方法論決定會計學者對會計理論的功能價值取向和從事會計理論研究的價值取向和動機的認識不同。  2.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
  • 淺談會計信息與股票價格_會計實務_中華會計網校
    國內學者對我國證券市場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我國證券市場具有弱式有效市場特徵,還不具有半強式有效市場特徵,正處於向半強式有效市場轉變的過程中。   二、會計披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分析   國內有關學者就披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也已經進行過大量的實證研究。總結相關學者的研究,我們可得出如下結論。
  • 國內外基本會計準則比較_會計實務_中華會計網校
    另外,上述的一般原則中,特別是同正規簿記原則和明晰性原則有關,在《企業會計原則註解》中,對所謂重要性原則的具體應用作了如下規定:  (1)對於缺乏重要性的項目,可以不按本來的嚴密方法而採用簡便的處理和表示方法。  (2)對於重要的會計方針,必須在財務報表中說明並加以揭示。  (3)對於重要的期後事項,亦必須在財務報表中說明並加以揭示。
  • 西方會計理論演進:基本階段與主要成果
    2.會計理論研究的方法運用上逐漸趨於規範化   20世紀60年代之前,學者們倡導以演繹法替代歸納法並將描述性會計理論轉變為規範性會計理論,即強調會計理論研究應當在確定會計目標的基礎上根據既定的會計假設推導出會計理論體系;20世紀60年代以後,則倡導用實證研究方法代替規範研究方法;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西方會計學者也有了對實證研究方法的質疑;到了21世紀,西方會計研究界也嘗試尋求超越實證研究方法的其它研究方法
  • 實證會計理論的性質、目的和方法論
    關鍵詞:實證會計;方法論   湯云為,趙春光(2001)將廣義的實證會計研究稱為經驗會計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種方法:實驗室實驗、實地試驗、實地研究或案例研究、調查研究、和檔案研究,所研究的領域包括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和審計的各個方面。實證會計作為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有必要研究實證會計理論的性質、目的和方法論等基本內容。
  • 智能時代的國際教育比較研究:基於深度探究的迭代方法
    引用請註明以下信息: 黃榮懷,楊俊鋒,劉德建,王歡歡.智能時代的國際教育比較研究:基於深度探究的迭代方法[J].中國電化教育,2020,(7):1-9.Lawrence Stenhouse[29]則呼籲比較教育應該更多地關注並描述社會性和教育性的實踐活動,而非強調研究的預測功能;她強調比較教育研究應著眼於「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像科學一樣去探究一般規律。應用於比較教育研究的其他典型質性研究方法有現象學方法[30]、民族志研究[31]、傳記研究法[32]等。 然而純粹量化和質性的研究方法各有優勢和弊端。
  • 開題報告:會計專業論文開題報告
    1992年發布,並於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業會計準則》中首次明確了謹慎性原則,要求企業會計核算應當遵循謹慎性原則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同時,在行業會計制度中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即存貨計價方法採用後進先出法、應收帳款計提壞帳準備、固定資產折舊採用加速折舊法。  (二)1998年至2000。
  • 會計畢業論文選題原則與寫作技巧
    對於各個專業的畢業論文選題設計及寫作方法,【職稱期刊論文發表】微信公眾號BMW-168168論文查重頻道會陸續收錄各個專業相應的經典選題設計文章,幫助各專業的同學更好地準備論文寫作。會計專業的本科學生撰寫會計畢業論文,是學生畢業和取得學位的必備條件。
  • 會計準則制定的影響因素分析
    但是,會計準則委員會基於權責發生制的考慮,要求用「遞延法」加以反映。顯然,這種方法削弱了歲入法案的刺激效應。當時的甘迺迪政府通過對SEC施加壓力,迫使其發布了第96號會計文告集(ASR NO.96),規定上市公司遵守「遞延法」(deferral)和「流盡法」(flowthrough method)。
  • 商業銀行會計選擇行為分析
    應該特別強調的是,由於經濟事項和會計自身的不確定性,在一定可選擇空間下的會計選擇行為是客觀存在的,甚至是必要的。因此,本文的討論都是在合法、合規或者合理的前提下,對商業銀行會計選擇行為進行分析。  一、商業銀行會計選擇行為的動機分析  會計學界對企業會計選擇行為的研究,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特別是實證會計的研究方法被引入以後,得到了很多富有啟發意義的結論。
  • 中華會計網校名師徐經長解析《中級會計實務》三段式學習的特點
    這三個階段相互聯繫、互為一體。香港城市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加州大學(UCR)高級研究學者。兼任多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和財務顧問。主講《財務會計學》、《高級會計學》等課程。主要研究領域有會計理論與方法、國際會計協調、證券市場會計監管等。  彰顯大師級氣質與魅力,專業功底深厚,講解精闢透徹,高屋建瓴。善於啟迪思路,剖析背景,從源頭上講解準則制定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