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準則制定的影響因素分析

2021-01-10 中華會計網校

  一、引言

  2005年,在一年多時間裡,財政部完成了1項基本會計準則和38項具體會計準則的制定或修訂工作,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完成了48項審計準則的制定或修訂工作。財政部此次正式發布新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標誌著兩大準則體系的建設工作大功告成。財政部宣布,將於2007年1月1日開始在上市公司實行新會計準則,同時在所有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新審計準則。其中,會計準則由過去偏重工商企業的17項準則擴展到橫跨金融保險農業等眾多領域的39項準則,審計準則也有48項之多。

  會計模式是對一定國家或地區的標準化會計實踐活動的綜合或描述。被描述的要素主要有:一定國家或地區的會計管理體制,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的制訂與實施,會計信息的披露制度等。從一定意義上說,會計模式就是人們在會計活動中,就各種方案制定的選擇標準和會計人員的行為規範,而這些方案的選擇和行為規範的制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

  二、影響會計準則的因素分析

  1、政府干預

  政府干預為會計準則提供了選擇空間並影響了會計準則變遷的進程和方式,政府干預可能有助於準則變遷,也可能起到根本性的壓製作用。會計準則不但具有經濟後果,甚至還會影響宏觀經濟的運行,所以在制定新的會計準則時,政府不得不對其可能產生的經濟影響做一下評估,或乾脆直接通過有關權利機構介入。對於以法國為代表的政府主導型會計準則制定模式,更是表現突出。就是以民間團體為主導的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美國,也不例外的不時對新會計準則的出臺進行幹預。例如,1962年美國歲入法案規定,如果企業進行指定項目的投資(這種投資目的在於技術更新),就可以豁免一定比例的稅金。此法案出臺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促進當時美國的經濟持續增長。但是,會計準則委員會基於權責發生制的考慮,要求用「遞延法」加以反映。顯然,這種方法削弱了歲入法案的刺激效應。當時的甘迺迪政府通過對SEC施加壓力,迫使其發布了第96號會計文告集(ASR NO.96),規定上市公司遵守「遞延法」(deferral)和「流盡法」(flowthrough method)。除此之外,後來的企業合併中的權益結合法、商譽是否攤銷、石油天然氣行業廢井成本的處理、研究與開發費、外幣折算等,都受到政府或多或少的幹預。

  2、會計準則制定的效益成本比

  會計是一種降低交易費用的制度安排,在會計的制度變遷過程中,更應該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會計國際化能夠降低交易參與各方的交易費用,減少各國重複制定準則所需的費用,降低國際證券市場的監管、協調等費用。但是,會計國際化對於經濟不發達、市場基礎較差的國家或地區來說,可能就是一種負擔,因會計國際化導致巨大的轉換成本。因此,會計國際化必須進行權衡,儘量減少會計國際化的負面影響。歐盟之所以要求從2005年起,歐洲所有上市公司都要提供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編制的合併報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直接採用國際會計準則所花費的成本比歐盟自己制定一套準則的成本更小,並且歐盟內的不少國家原來是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成員,採用國際會計準則的阻力較小。

  每一項能夠帶來收益的會計準則都需要耗費成本。準則設計的成本是決定準則制定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準則從潛在安排變為現實準則安排的關鍵就是準則安排實施中預期成本的大小。若準則制定的成本相對收益來說越小,則制定越充分。反之,制定的成本使的效益成本比變得不再合理,供給就會出現不足。

  3、會計理論的發展

  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存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會計準則的制定。關於會計理論和會計準則的關係,佩頓和利特爾頓認為,會計理論應當是一個內在協調、聯繫緊密、邏輯一致的理論體系,可以被壓縮成準則的形式。我國學者陳今池在《西方現代會計理論》中也把會計準則作為了會計理論的一部分。劉峰教授在《會計理論——關於財務會計概念結構的研究》中也把會計準則作為了一項重要內容進行了闡述。會計準則的供給需要恰當、合理的會計理論的指導。沒有會計理論的指導,我們的會計準則就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會計理論是對實踐比較系統的認識,是一種規律性的認識,它能反映會計發展的歷史、會計發展的規律,也能預測會計發展的未來。即使會計準則是總不免帶有現實和歷史的色彩,但在理論指導下可以做出協調。美國會計學會一直比較注重會計理論的研究,尤其是財務會計概念結構的研究。1964年,AAA專門任命一個建立基本會計理論報告委員會,針對如下問題展開研究:現在和未來會計的作用、性質和局限性;適合於綜合會計理論報告的概念框架和將來研究結論付諸實踐的可能性。從1978年到1985年,由後來成立FASB,陸續發布了六份「財務會計概念公報」,標誌著美國財務會計概念結構體系的基本形成。這對美國現在會計準則的相對完備與高效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說,會計理論水平的發展程度,直接制約著會計準則的供給能力。

  4、現存的會計準則

  現存的準則安排或者初始的準則安排具有強化或弱化新的準則安排的能力,即準則變遷中的慣性。根據諾斯路徑依賴,一旦在起始階段帶來報酬遞增的制度,在市場不完全、組織失效的情況下,會阻礙生產活動的發展並會產生一系列與現有制度共存的組織和利益集團,那麼這些組織和利益集團就會通過投資來加強現有制度,由此產生維護現存制度的政治組織,從而使這種無效的制度變遷持續下去,會計準則作為一種正式制度安排同樣會加強現存制度的路徑依賴,因為沿著原有會計準則變遷的路徑和既定方向前進總比另闢蹊徑要容易。一旦一種會計準則形成之後必然會形成建立在這種制度基礎上的利益集團。他們會不斷加強對原有制度的路徑依賴性,因此當在新的會計準則開始制定和實施之前必須要充分的考慮這種路徑依賴問題,因為它可能會為我們的會計準則制定帶來很大的阻力。

  5、政府、民間團體的創新力

  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會計準則制定的水平和速度。會計準則的制定與創新最終表現為責任人的創新力上。政府作為會計準則制定的一個重要力量,它通過頒布與會計準則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強制性對會計準則的制定做出規範,或者,通過專門的機構間接控制會計準則的制定工作,同時,政府還有自己專門的研究機構,來對會計準則的技術、經濟後果等問題進行研究,但是,政府提供的會計準則有時候很難充分的代表各利益相關主體的利益。民間團體則恰恰能夠滿足這一點,能夠更加廣泛的徵求不同利益集團的利益,使得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能夠充分博弈,最廣泛的達成一種均衡。它能夠充分吸收優秀的學者專家參與準則的制定。但二者常常是聯繫在一起的,並相互補充,互相借鑑。會計準則的制定能力常常受到政府、民間團體的協調與融合水平和各自的創新能力制約。

  6、環境因素

  社會經濟環境的特殊性決定了會計準則的特殊性。名國社會經濟環境差異的客觀存在是各國會計準則各具特色的決定因素,而環境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經濟因素。經濟因素不僅直接對會計準則的產生和發展起著重要影響,而且還通過對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間接地對會計準則產生影響。直接對會計準則產生影響的經濟因素主要有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水平、企業資本來源、經濟外向型程度和通貨膨脹程度等;法律因素。現代社會日益成為法制社會,在某些國家會計準則本身就是法律體系的組成部分,法律對會計準則的影響甚至超過經濟因素。因而國家間不消除法律差異就無法消除會計準則的差異。西方國家的法律分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大類。實行大陸法系的國家主要有: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葡萄牙等歐洲大陸國家以及日本,實行英美法系的國家有: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愛爾蘭、紐西蘭等。這兩大法系對會計準則的制定與實施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的主要差異表現為:立法者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不同。大陸法系強調法律條文的完整性、系統性和邏輯性,其法規具有成文的特點;英美加以注重對社會經濟生活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在法律上加以規定,且對前人的法律處置先例尤為關注,因而,法律多為先前法官所做的「判例」,具有「傳統性」和「繼承性」。法律結構不同。大陸法系的法律結構一般都包括基本原則和細則,從內容到體系包羅萬象,自成一體,形式比較完整,內容比較嚴謹,條款比較原則;英美法系的法律結構是由許多形式不同、來源不一的法律集合而成的,判例法是該法系的顯著特點。對社會經濟活動的管制程度不同。實施大陸法系的國家政府往往藉助於法律手段對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的幹預,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處於國家詳盡而完備的法律管制之下,企業的自主權受到限制;屬英美法系的國家,法律對經濟活動的約束比較籠統、靈活,經濟活動得以在比較寬鬆的條件下進行。法律環境的不同導致會計準則制定、實施等方面差異。英美法系的國家,法律中對會計的規定很少,會計準則通常是由國家和政府授權的民間組織來制訂的,會計實務處理程序和方法往往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選擇性,注重會計慣例,企業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會計處理程序或方法。在實行大陸法系的國家裡,會計準則通常以法律的形式頒布,具有指令性、強制性和統一性的特點,會計人員所應用的會計準則,一般在政府的法律、法規(如公司法、商法、證券法等)中都有明確甚至詳細的規定。此外,在實行大陸法系的國家中,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基本是一致的,而在實行英美法系的國家中,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往往是分離的。文化因素。文化一般泛指社會行為的習俗、風尚、價值觀和道德觀念等,在相同文化的社會裡,人們有相同的價值觀和信念,風俗習慣相同且對行為有認同之規範。著名學者何斯德認為,一國的文化模式的主要特徵可以從以下方面加以反映:崇尚個人主義還是集體主義;權力距離的大小;對不明朗因素反應的強弱,陽剛還是陰柔。文化因素對會計準則的影響是多維、間接和不易改變的。

  三、結論和討論

  企業所披露的會計信息是根據會計準則生成的,是執行會計準則的結果。而會計信息的質量標準則是用來指導會計準則的制定和評價會計準則的。因此,要從根本上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就必須對會計準則的制定進行研究。

  值得關注的是,新會計準則體系基本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2005年,財政部先後發布了6批共22項會計準則的徵求意見稿,此外,對現行的1997年至2001年期間頒布的16項具體會計準則,也進行了全面的梳理、調整和修訂,最終在2006年初構建起一套企業會計準則的完善體系。在不久前召開的聯合國國際會計標準專家工作組第22屆會議上,財政部副部長王軍稱這套體系為「與中國國情相適應同時又充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的、涵蓋各類企業各項經濟業務、能夠獨立實施的會計準則體系」。但是,新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不等於相同。在關聯方交易及其交易的披露、資產減值損失的轉回、部分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上,新會計準則保持了「中國特色」。

相關焦點

  • 新會計準則對財務報表分析的影響
    【摘 要】本文結合新會計準則的有關內容及最新的上市公司年報情況,分析了財務報表的主要變化及對報表分析的影響,認為在現階段對財務報表的分析,關鍵是要正確理解報表項目及其內涵的變化,要正確認識公允價值計量帶來的影響,關注職業判斷對報表質量的影響,並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
  • 淺析新會計準則對銀行業的影響及對策
    新準則不僅給銀行的會計核算帶來重大變化,還將對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信息披露、信息系統乃至公司治理產生深遠的影響。  本文以新會計準則的主要變化為切入點,首先介紹了新會計準則出臺的國際背景和我國金融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演變過程,對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和挑戰進行分析,並提出相關對策,以期對我國銀行會計標準順利過渡的實踐有所裨益。
  • 國內外基本會計準則比較_會計實務_中華會計網校
    概述  我國的會計準則分基本會計準則和具體會計準則。基本會計準則主要對會計核算的一般要求和會計核算的主要方面作出原則性的規定,為具體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定的制定提供基本架構。具體會計準則則根據基本會計準則的要求,就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及其程序作出具體規定。
  • 規範會計研究與實證會計研究比較分析
    ;而規範會計研究一般著重回答會計「應該是」什麼,因此往往含有一定的價值判斷,需要提出某些準則,作為進行會計處理的標準和制定會計政策的依據。規範—實證會計研究辯證地運用發散性思維和收斂性思維,突出了研究者的主觀能動性及認識活動所應遵循的思維規律,因而具有明顯的綜合及辯證特徵,並且具有在不同認識階段調整認識方法和認識手段的內在調節機制。  眾所周知,我國會計準則是按規範(演繹)方法制定的,是準則制定者在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的認識基礎上做出的主觀規定,它代表了規範會計實務的理想準則。
  • 上市公司所得稅有效稅率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內容提要:本文以2001-2013 年我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的數據為樣本,對其所得稅有效稅率與法定稅率的差異進行了實證分析,並檢驗了產權性質、稅收負擔、稅收徵管等因素的影響,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 從金融穩定性透視公允價值會計對歐洲銀行業的影響
    本文回顧了目前存在的爭論和在銀行業中推廣公允價值會計所帶來的影響,並通過考察來自銀行業以外的衝擊如何根據新準則在財務報表中得以體現,進一步分析了新準則可能對金融穩定性產生的後果。國際會計準則的應用將導致銀行經營方式的變化,例如同客戶的關係、所提供產品的類型及風險管理實務的改變。總之,新會計規範將會影響到銀行的金融中介作用的發揮,以及金融風險在經濟主體之間的分布。
  • 新準則體系下的會計職業判斷空間
    簡介: 新會計準則體系的頒布和實施,給企業財務和會計人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其中最顯眼的亮點就是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的內容空前擴大。企業的會計人員不僅要了解準則制定者的意圖,提供的會計信息也必須對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既要顧全會計信息質量,也要有利於企業經營管理者作出決策。
  • 商業銀行會計選擇行為分析
    瓦茨和齊默爾曼通過總結實證會計研究成果,將影響企業會計選擇因素概括為三類,即獎酬計劃(Bonus plan)、債務契約(Debt Covenant)和政治成本(Political Cost)。上述這種框架對於我們分析商業銀行的會計選擇行為具有很大的借鑑意義,它因此構成下文展開分析的基礎。  我們同時要看到,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還有其特殊性。
  • 會計研究方法的探究
    另外,實證研究方法過分強調模型化和定量化,經常由於忽略某些想當然或是次要的因素,結果有時會導致研究對象過於簡化和研究的系統陸偏差。   在實證研究中往往需要分析大量的會計數據,而對與具體某項會計準則相關的問題研究總是在會計準則公布之後若干年,其時滯性與會計的及時性形成矛盾。
  • FAF發布美國會計準則彙編印本
    視野訊:近日,美國財務會計基金會(FAF)發布了更新後的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之會計準則彙編印本,該彙編是唯一經過官方授權的美國公認會計原則(U.S.GAAP),它適用於美國上市和非上市公司以及非營利和非政府組織。
  • 國際會計準則第18號--收入
    本號準則旨在闡明對於一定類型的交易和事項形成的收入所作的會計處理。  對收入的會計處理,主要問題在於確認收入的時間。收入應在未來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並且能夠可靠地計量時予以確認。  本號準則將明確何時適用以上標準對收入進行確認。此外,本號準則還將提供運用這些標準的實務指南。
  • 準則對非衍生金融資產分類、重分類的問題及建議
    很多研究這一準則制定背景的書都談到:我國金融工具準則的發布,即使順應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國際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必然結果。然而,金融危機後美國先後出臺對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計量等的系列討論和公告, IASB也公布了對《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做出調整的規定,例如允許在極為罕見的情況下對部分金融資產進行重分類的調整。
  • 淺談會計信息與股票價格_會計實務_中華會計網校
    【摘要】本文論述了有效市場假說,分析了會計披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提出了我國提高會計信息與股票價格相關性的措施。這從一定程度來說,會計信息保證了在趨於有效市場的假設條件下,企業或公司的會計信息是股票市場信息的主要來源,是影響股票價格的最直接因素,更是廣大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主要依據和來源。而且,財務管理認為,股票的市場價格是股票內在價值的外部表現形式,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只能圍繞價值進行波動。
  • 論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
    一般來說,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或哲學意義上的會計方法論,是從哲學角度對會計實踐和會計理論進行審視。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是會計學方法論的最高層次,也是最抽象的層次,對會計理論的發展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會計理論研究中必然蘊涵了會計「應當是什麼」的值判斷問題。具體說來就是會計理論研究要立足於對現有會計環境(包括經濟、法律、道德等諸多方面因素)、會計慣例及報表使用者偏好的分析,從中抽象出一定的目標和價值判斷,提出一套科學合理的衡量會計活動的標準,據此制定會計準則和分析處理會計問題,形成整套的會計規範理論。
  • 會計碩士論文題目選題熱點推薦
    一、核心關鍵詞查詢 公允價值;新會計準則;計量屬性; 公允價值;新會計準則;計量屬性;價值計量;公允價值會計;會計準則;歷史成本;非貨幣性交易;企業會計準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帳面價值;換出資產;新準則;應用;債務重組;會計準則體系;相關性
  • 國際會計職業動態(2020年第11期)
    IFAC成立於1977年,是會計行業的國際組織,由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5家職業組織組成,代表全球近300萬在會計師事務所、教育、政府和企業等領域工作的職業會計師。IFAC的宗旨為服務於公眾利益並強化會計行業,致力於支持制定高質量的國際職業準則,並在涉及公眾利益的問題上代表全球會計行業發聲。
  • 國際會計職業動態(2020年第12期)
    文章認為,為保護公眾利益、維護公眾信心,職業會計組織應通過調查和懲戒體系確保遵守準則和守則,創造符合職業道德要求的工作環境。但是,職業會計組織缺乏足夠的法定監管權力,特別是在會計行業全球化發展的今天,無法對境外會員實施調查與懲戒程序。而新冠肺炎疫情則加劇了職業會計組織的困境,如召開在線調查與懲戒會議、如何根據遠程執業質量檢查結果實施懲戒等。
  • 規範會計理論與實證會計理論的比較
    規範會計理論對會計實務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得出會計基本概念,再把這些概念推導分析,最終得出會計準則。這些準則被企業採用,形成一套會計政策來指導會計實務。實證會計理論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通過運用公司理財理論,去研究會計和資本市場的行為,並討論會計信息對資本市場有哪些作用。第二個階段研究的側重點在指導會計實務,也就是實證研究會計事項。
  • 「十三五」時期政府會計改革成果豐碩
    不僅如此,為了做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建設和實施中的調研反饋工作,財政部會計司從省級、市級和縣區級財政系統,醫院、高校、科學事業單位和學術機構中,選擇7家具有代表性,且在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領域具有一定實施或研究經驗的單位作為聯繫點單位,深入了解行政事業單位在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建設與實施中面臨的問題和情況,掌握制度制定與實施的第一手資料。
  • 證券公司年度報告內容與格式準則
    》、《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制訂本準則。不論本準則是否有明確要求,凡對報表使用者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公司均應予以充分披露。第三十三條  公司應分析報告期內現金流轉情況,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主要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