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小康點亮夢想,小康源自奮鬥。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各種不確定性,河南全省上下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硬核探路、築夢小康。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上,有你,有我,有他,有每一個為之奮鬥的人。小康,只是開始;2021年,新開局,新作為,讓我們繼續砥礪前行,一起感受奔跑的故事。
大河網記者 賀志泉
「美麗鄉村變化大,屯裡不比城裡差。」身系圍裙、頭戴高帽,趙勝利在廚房裡忙得不可開交。
宜陽縣趙老屯村的趙勝利早些年在洛陽市內經營著一家飯店,掙了錢,也買了房。今年遭遇疫情,趙勝利難得在老家住了3個月。這一住,留住了他的心。「過去村裡窮,人都往外走。現在大不一樣,遊客爭著來。」
另闢蹊徑 讓昔日「空心村」變成「網紅村」
坐落在宜陽縣城北香鹿山上的趙老屯村,轄9個自然村,圍繞香湯溝東西兩側分布,丘壑縱橫,乾旱少雨,以前村民只能靠種幾畝糧食餬口,最終成了人口外流的空心村。
「當時村容村貌很差,垃圾到處飛,特別是一颳風,垃圾袋飄得到處都是。」趙老屯村黨支部書記張公偉向大河網記者描述村子以前的模樣。
趙老屯村的逆襲,也就是這兩年的工夫。2018年,香鹿山鎮通過招商引進洛陽迷迭香農業開發公司,種植了近萬畝迷迭香覆蓋趙老屯及周邊7個行政村,其中趙老屯2800畝土地種植2300畝迷迭香。
趙老屯村遍布房前屋後的迷迭香
村裡有了產業,張公偉就尋思著在旅遊上做文章,此時周邊的村子通過美麗鄉村環境整治村容村貌都有了不少提升,但張公偉決定另闢蹊徑,他想到了村裡閒置的老窯洞。近些年村民逐漸從溝底遷出,在上面建起了現代化的村莊院落,而溝下的窯洞則慢慢破落,張公偉琢磨著想通過現代化的改造,讓城裡人來這裡既能欣賞迷迭香,還能體驗豫西民居。
趙老屯村黨支部書記張公偉
但看不到先例,村民們並不買帳,且涉及一部分人的宅基地,村民的積極性並不高,張公偉便發動村裡的黨員幹部挨家做工作,又組織村民去魏坡村,王屋山等地考察,村民這才放下疑慮。
說幹就幹,在改造的過程中張公偉主張修舊如舊,不大拆大建,將村裡的老磨盤,河裡的鵝卵石都給利用上,最終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黃牆、灰磚、灰瓦、迷迭香、老屋、老窯洞……一院一風景,一院一主題的豫西傳統民居揭開面紗。
趙老屯村的特色民宿
趙老屯村的面貌煥然一新,曾經在外遊蕩的年輕人都回到了家。中午時分,趙勝利家的小院裡熱鬧了起來,賞過美景的遊客在這裡有滋有味地品嘗著地道的滷麵條。如今,在趙老屯村,和趙勝利一樣,返鄉創業的村民有很多。
旅遊興村 苦點累點但也自豪
全國文明村鎮、3A級旅遊景區、河南省鄉村旅遊特色村,一個個金字招牌在趙老屯豎立起來。
「望香亭」「凝香街」「椒香院」「迷迭香餐廳」「鄰香溪民宿」……遊客穿行於古色古香的村子,流連在雅致的亭廊街道,不僅能逛窯洞、賞民俗,還能到「迷迭香產品體驗館」裡購買各種香茶、香包、精油、面膜等迷迭香衍生品。
昔日的空心村如今變成了「網紅村」,每逢周末遊客紛至沓來
「這幾年雖然工作很辛苦,好在做的每件事村民們都能理解,雖然累點,但看到村子現在的模樣也感覺挺自豪的。」張公偉對記者說。
昔日溝壑縱橫、灌木叢生的窮山溝,目前已建設成為功能齊全、錯落有致的特色民俗文化休閒地,配套建設4個民俗大院、1個窯洞賓館、1個農耕文化館,還建成了集花椒展示廳、迷迭香農家院、迷迭香餐廳、迷迭香泡腳體驗館、書法創作室、兒童沙灘遊樂場為一體的凝香老街,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休閒。現在,全村130戶600多村民吃上了旅遊飯,徹底摘掉了貧困的帽子,大步走向全面小康的道路,山溝溝變成「金窩窩」。
趙老屯村的新民居
今年張公偉又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他在競選承諾書上說,要利用五年時間,將趙老屯九個自然村進行全域開發,將沿溝三公裡的各個自然村全部打造成民俗村,使每個自然村都能受益。
洛陽氣象局設立的氣象研學基地正在建設,村裡迎接建黨一百周年的紅色紀念館五月要完工,趙老屯人的生活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