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CH信號通路促進結直腸癌轉移

2020-12-05 科學網

NOTCH信號通路促進結直腸癌轉移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17 12:29:42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Owen J. Sansom研究團隊上皮中的NOTCH信號重塑結直腸癌(CRC)的腫瘤微環境,以驅動預後差的亞型產生與腫瘤轉移。2019年9月16日出版的《癌細胞》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發現在小鼠腸上皮中激活NOTCH1信號通路導致KrasG12D驅動的腫瘤發生產生中高度滲透性轉移(100%轉移;超過80%肝轉移)。轉錄分析顯示上皮NOTCH1信號產生腫瘤微環境(TME),這讓研究人員聯想到預後不良的人類CRC亞型(CMS4和CRIS-B),並通過轉化生長因子(TGF)β依賴性中性粒細胞招募來驅動轉移。重要的是,用臨床相關治療劑抑制這種招募可以阻止轉移。 研究人員認為NOTCH1信號是CRC進展的關鍵,應該在臨床上加以利用。

研究人員介紹,CRC的轉移過程尚不完全清楚,並且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

附:英文原文

Title: Epithelial NOTCH Signaling Rewires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to Drive Poor-Prognosis Subtypes and Metastasis

Author: Rene Jackstadt, Sander R. van Hooff, Joshua D. Leach, Xabier Cortes-Lavaud, Jeroen O. Lohuis, Rachel A. Ridgway, Valérie M. Wouters, Jatin Roper, Timothy J. Kendall, Campbell S. Roxburgh, Paul G. Horgan, Colin Nixon, Craig Nourse, Matthias Gunzer, William Clark, Ann Hedley, Omer H. Yilmaz, Mamunur Rashid, Peter Bailey, Andrew V. Biankin, Andrew D. Campbell, David J. Adams, Simon T. Barry, Colin W. Steele, Jan Paul Medema, Owen J. Sansom

Issue&Volume: Volume 36 Issue 3

Summary: 

The metastatic process of colorectal cancer (CRC)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and effective therapies are lacking. We show that activation of NOTCH1 signaling in the murine intestinal epithelium leads to highly penetrant metastasis (100% metastasis; with >80% liver metastases) in KrasG12D-driven serrated cancer. Transcriptional profiling reveals that epithelial NOTCH1 signaling creates a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 reminiscent of poorly prognostic human CRC subtypes (CMS4 and CRIS-B), and drives metastasis through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 β-dependent neutrophil recruitment. Importantly, inhibition of this recruitment with clinically relevant therapeutic agents blocks metastasis. We propose that NOTCH1 signaling is key to CRC progression and should be exploited clinically.

DOI: 10.1016/j.ccell.2019.08.003

Source: 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ulltext/S1535-6108(19)30371-X

相關焦點

  • circRNA的m6A甲基化修飾促進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新機制
    該研究發現m6A甲基化修飾通過促進環狀RNA circNSUN2出核,穩定其下遊HMGA2 mRNA穩定性進而調控結直腸癌的惡性進展。 研究團隊首先檢測了結直腸癌組織中circRNAs的表達情況,發現位於結直腸癌易感區段的
  • 血根鹼通過Wnt/β–catenin信號通路逆轉EMT現象從而抑制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是一種在世界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一種惡性腫瘤。遠處轉移是腫瘤治療的一大難題也是結直腸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結直腸癌常轉移到肝,肺和淋巴結。儘管目前化療,手術治療和放療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有轉移的患者常對現有的治療不敏感,因而有較高的死亡率。
  • Oncogene:抑癌基因逆襲了 或促進結直腸癌擴散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6年1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密蘇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可以抑制多種癌症生長和擴散的基因或許可以促進某些結直腸癌的生長和擴散
  • Cancer Res:香港中文大學發現促進結直腸癌發生的重要分子
    2018年1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基因擴增是細胞內染色體上特定基因拷貝數大量增加的現象,是癌症的一個重要特徵,在結直腸癌裡非常常見。之前對結直腸癌臨床樣本進行的全基因組測序分析曾發現RNF6基因存在擴增,其表達產物RNF6蛋白是一個含有RING結構域的E3泛素連接酶。但RNF6蛋白是否在結直腸癌發生過程中發揮作用仍不清楚。
  • Gut:揭示RALY調控線粒體代謝促進結直腸癌進展的作用與機制
    能量代謝紊亂是腫瘤細胞的一個顯著特徵,在腫瘤細胞增殖、血管生成、侵襲和轉移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作為「能量工廠」,線粒體掌控腫瘤細胞的能源供給,生物質合成和信號轉導,是腫瘤治療的一個重要靶點。靶向電子傳遞鏈(ETC)可以誘導腫瘤細胞對缺乏葡萄糖的致敏,並抑制腫瘤的進展【1,2】。但ETC介導的能量重編程在腫瘤進展過程中的調控機制尚不清楚。
  • Gastroenterology:科學家有望開發出一種治療結直腸癌的新方法
    2019年12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雖然精準醫療和免疫療法的出現極大地改善了結直腸癌患者的預後,但對於晚期疾病患者而言研究人員還需要開發出新型療法,因為這些患者對很多療法並沒有反應;據美國癌症協會數據顯示,4期結腸癌患者5年的生存率僅為14%,研究人員非常感興趣尋找新型療法來抑制結直腸癌的生長。
  • 你知道嗎,結直腸癌需要檢測哪些基因?
    結直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據2019年中國癌症中心公布數據顯示,結腸癌在我國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僅次於肺癌及胃癌,位列第3位,其死亡率居於第5位。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浸潤、轉移是一系列分子基因參與、多步驟調控的極其複雜的機制,此過程常與細胞失控性增殖、逃脫凋亡有關,涉及原癌基因激活(常見有為C-myc基因、Ras基因及EGFR等)、錯配修復基因突變(HMSHI、HLH1、PMS1、PMS2、GTBP)、抑癌基因失活(常見的有p53基因、DCC基因、APC基因等)以及一些危險修飾基因(如COX-2、CD44
  • 2019年結直腸癌治療進展盤點
    當然,日本的大腸癌規約則認為側方淋巴結均不屬於遠處轉移。而在ESMO的直腸癌診療指南中,直腸癌的局部復發危險度分級中,側方淋巴結轉移則被歸為危險度最高的「極差組(Ugly)」。對符合臨床診斷標準的側方淋巴結轉移患者,應常規採用新輔助放化療聯合側方清掃的策略。這也代表了目前國內結直腸外科界的主流觀點。
  • 結直腸癌早期4個「求救信號」你收到了嗎?為什麼越早發現越好?
    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2位,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3位。近年來,由於飲食結構的變化、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呈年輕化趨勢。由於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隱秘,所以多數病人發現時已屬於中晚期,大部分患者在早期的時候不會被察覺,所以能夠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求救信號」對疾病至關重要,那麼結直腸癌有哪些信號呢?
  • JBC:靶向組蛋白去甲基化酶 為治療結直腸癌提供新靶點
    2018年5月27日 訊 /生物谷BIOON/ --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1A在多種腫瘤中存在過表達能夠促進癌症進展。之前研究表明JMJD1A能夠促進結直腸癌進展,但是該分子在結直腸癌中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完全了解。
  • 結直腸癌患者必讀,接受靶向治療前需要檢測這些靶點
    一結直腸癌與腫瘤靶向治療概述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目前全球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按國家癌症中心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在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中,結直腸癌是我國第四大腫瘤,死亡率佔據癌症死亡的前五位[1]。由於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率並不高,大多數患者診斷時往往已經發生癌細胞轉移,多為晚期,預後不佳。傳統同病同治的治療手段忽略了患者個體間的差異,治療效果並不盡如人意。
  • 多篇文章解讀Wnt信號通路在機體中扮演的多種關鍵角色!
    Wnt信號途徑是癌症幹細胞發育的一條關鍵途徑,這種抑制劑的出現或為藥物難治性結直腸癌病人提供新的治療選擇。結直腸癌是導致癌症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全世界每年有大約70萬人死於該病。超過90%的結直腸癌攜帶Wnt信號途徑的體細胞突變,比如APC腫瘤抑制基因,導致Wnt信號途徑的持續性激活。這反過來導致癌症幹細胞的產生,癌症幹細胞是腫瘤抵抗傳統化療的一個本質性因素。
  • 精準檢測,藥盡其用,專家教你如何精準診療結直腸癌
    由於左右半結腸直腸癌的基因表達譜、分子通路、突變頻率、生物學特徵等不盡相同,同一腫瘤已不能簡單地作同一疾病處理。 精準醫療時代,分子標誌物是轉移型結直腸癌一線治療決策的重要影響因素,(2020.V1)NCCN 臨床實踐指南,2019 CSCO 結直腸癌診療指南等檢測共識與臨床指南一致推薦,對於轉移型結直腸癌應常規檢測 RAS, BRAF 和 MSI。
  • 結直腸癌患者常有的基因突變,你存在嗎?
    結直腸癌中的基因突變 colorectal cancer Cancer Genes 突變(又稱表觀遺傳修飾)會改變癌細胞的特定基因。
  • 2020結直腸癌免疫療法大盤點
    結直腸癌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影響程度較大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在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三,死亡率排名第四。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第4位,死亡率位居第5位。但是近年來,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範圍內均呈上升趨勢。 目前,臨床治療結直腸癌仍以手術、放化療、靶向藥為主,但總體效果差強人意。
  • 諾獎風向標:WNT信號通路重要研究成果!
    來自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Hans Clevers教授就獲得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獎」,其因針對Wnt信號通路及其在幹細胞和癌症中的作用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藥物測試的環境,可以在不使用細胞系或實驗動物的情況下進行藥物試驗。本文中,小編就對近年來科學家們在WNT信號通路研究領域取得的重大成果進行整理,與大家一起學習!
  • 抗癌藥竟然會促進癌細胞的幹細胞特性!
    2019年5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eutsches Krebsforschungszentrum, DKFZ)和曼海姆大學醫學中心(Mannheim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MUMC)的科學家們現在發現,某些癌症藥物(MEK抑制劑)可以激活結直腸癌細胞中促進癌症的Wnt信號通路。
  • 熱點|結直腸癌預後,腫瘤間質將與TNM相輔相成
    腫瘤間質成分在結直腸癌中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J/CD] . 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誌,2020,09 (05): 447-452.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0.05.003摘要結直腸癌(CRC)是全球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逐年增高。
  • 2020結直腸癌精準聯盟峰會舉辦
    11月13日,「攜手同行,精準論道——2020結直腸癌精準聯盟峰會」在廣州舉辦,精準診療領域的專家和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默克、因美納等基因測序及體外診斷領域頭部企業齊聚一堂,共商共議打造中國結直腸癌的精準診療生態圈,以進一步提升中國結直腸癌診療水平,共同聚力推進結直腸癌精準醫學發展。結直腸癌是困擾中國患者惡性程度最高的癌症類型之一。
  • Notch信號通路研究獲進展
    哈佛大學生化與生物系,哈佛-MIT聯合Broad研究所,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等處的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Notch信號通路研究進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