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一氣呵成,酣暢淋漓——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飛行表演側記

2021-01-15 中國軍網

新華社廣州11月6日電   「快看,是『眼鏡蛇』動作!」6日開幕的第12屆中國航空航天博覽會現場發出陣陣興奮的呼喊,人們使勁睜大眼睛,生怕錯過每一個精彩瞬間。

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帶來的一架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首次亮相,並進行了精彩的飛行表演。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湛藍的天空中,我國自主研製的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拖著彩煙,表演了「榔頭」機動、「大迎角360度滾轉」「落葉飄」「眼鏡蛇」等一連串典型過失速機動飛行動作。這標誌著我國成功實現了推力矢量這一航空關鍵領域的創新突破。

11月6日,殲-10B在飛行表演中。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推力矢量技術的國家之一。「一氣呵成,酣暢淋漓!」在飛行表演後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現場總指揮、中國航空工業副總經理楊偉激動地說。

過失速機動飛行是指飛機在「失速迎角」之外進行可控的機動飛行,使飛機具有在正常迎角飛行區域無法實現的、更強的機頭指向能力。

相關焦點

  • 殲-10B推力矢量「超機動」刷爆朋友圈 項目總指揮:我們不會就此駐步
    本屆航展是中國航展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在上午的飛行表演環節,殲-10B矢量發動機驗證機在珠海航展上進行了一場讓堪稱「瘋狂的表演」:殲-10B不停地做出眼鏡蛇、極小半徑筋鬥和落葉飄等過失速機動飛行表演,現場一片驚呼,畫面更是刷爆朋友圈。
  • 珠海航展上,殲10B的落葉飄究竟有多難?網友:誰都能做!
    在這次展會上,我們不僅看到了具有最新航發技術的殲-10B,還看到了各種高難度飛行表演。其中,「落葉飄」算是比較高難度的機動性動作了。那麼究竟什麼操作才能稱得上「落葉飄」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做一個具體的介紹!「落葉飄」其實是人們根據戰機的飛行狀態起的一個外號,它在飛行技術上的正確術語應該叫做「尾旋」。
  • 殲20B即將量產,新航發不輸渦扇15,三維推力矢量機動性大增
    二十年過去,由於資金、技術等問題的限制,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成功並完成五代機研製項目,推出殲-20系列和蘇-57一直以來,國際上對於我國是否掌握完整的五代機建造技術持懷疑態度,要知道五代機之所以被譽為現役中最先進的戰機,關鍵就在於第五代航空發動機的使用,以及對低可偵測性技術的全面運用。
  • 殲20已換裝新型渦扇-10X發動機,還有必要再等渦扇15嗎?
    最開始的殲-20驗證機使用的是俄制AL-31F發動機,該發動機除了壽命短之外,推力也只有13噸,對於最大起飛重量超過35噸的殲-20來說根本不夠用,而殲為了最大限度提升機動性和改善發動機推力不足在氣動上做了不少功夫,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為何見到殲20,卻大吃一驚?
    圖片:1998年3月,殲-10首飛 這一年的英國《飛行國際》雜誌援引ONI消息稱,中國已經在研發全新的雙發多用途戰鬥機ONI披露在1997年版本上更新了XXJ的想像圖,這是一種三翼面、帶有2臺推力矢量發動機的隱形重型戰鬥機,而且ONI指出瀋陽和成都兩個戰鬥機公司(實際上是飛機設計所)在競爭先進戰鬥機概念。
  • 蘇27第一個做出眼鏡蛇機動卻沒有實戰價值,殲10B矢量版為何有?
    著名航空專家傅前哨在本屆珠海航展上指出,蘇27的眼鏡蛇機動無實戰價值,但殲10B矢量版有。為何同樣是眼鏡蛇機動卻有這麼大的差別?傅前哨解釋道,關鍵看有沒有矢量發動機。蘇27無矢量發動機,做眼鏡蛇機動時,是不可控的狀態,此時處於過失速狀態,無法控制飛機的姿態,無法使用武器,能做成什麼樣子,靠提前量掌握的如何。
  • 殲20國慶假期放猛料,隱身性能進一步提升,疑似換裝渦扇15
    通過與早期配備鋸齒狀發動機的殲-20相比,共同點是沒有矢量噴口,不同之處是發動機尾部明顯變短。沒有矢量噴口說明殲-20新機並不是傳說中的殲-20B,而尾噴口變短說明發動機再次發生了改變,非常有可能換上了目標發動機渦扇-15.
  • 殲20首次公開亮相高清飛行視頻
    【環球網軍事11月1日報導】在珠海航展開幕當天,中國空軍試飛員駕駛的殲20戰機首次公開亮相。此次殲-20在中國航展上的亮相,是繼2014年運-20大型運輸機亮相航展後,中國第二次派出在研期間的尖端武器公開展示。據公開報導顯示,殲-20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研製的新一代隱形戰機。
  • 殲20渦扇15發動機重新設計再等7年?俄專家稱渦扇15將提前「交貨...
    近期,我國航空工業也好消息接連不斷,2017年9月殲-20換裝國產渦扇-10B成功首飛,同年12月,換裝國產渦扇-10B矢量噴管發動機的殲-10D戰機首次試飛成功,這是官方首次公開展示我國矢量技術效果,人們一度認為是我國渦扇15發動機試飛成功。
  • 殲20升力係數世界第一,氣動布局的先進程度超乎想像
    2017年,採用太行改進型發動機的殲20投入批產,圖片在網上公開。該發動機單臺全加力推力140-142千牛,賦予殲20不亞於強敵的推重比,帶來了超聲速巡航和機動性等方面的收益。4行家看飛行表演,殲-20的表現要比F-22更好若飛機升阻特性不夠高,翼載荷較大的話,即便推重比不低,在完成一些大機動動作時,也必然有劇烈的高度和速度損失,這在追求保持能量的現代空戰中尤為不利。殲20早期型(空軍2015-2016年接收)在2018珠海航展上,以作戰機動動作進行飛行表演。
  • 殲20在隱身戰機中什麼水平?實際飛行看門道,升力係數反超猛禽
    殲20已經入列很長時間了,雖然還沒換裝原配WS15,但是其氣動外形設計,和升力係數和空重指標都可以看出巨大優勢,對於很多還在質疑殲20不如F22的朋友,這次就聊聊殲20在隱身自己中到底是什麼水平?作為一款飛行器來說,升力是關鍵,而在2020年7月15日,第21屆中國專利獎評審結果,殲20「升力體邊條翼鴨式布局」獲得金獎,這是對殲20升力氣動設計優秀性的又一個證明。因此很多軍事專家在談到殲20時,都會提到殲20的升力主要來源於對渦流控制技術的把握,主要是依靠體升力機身、鴨翼、邊條、機翼、後機身邊條、外傾雙腹鰭和外傾全動雙垂尾這一些列氣動設計綜合實現的。
  • 殲20戰機動力不足,速度卻比蘇57快了一大截,鴨翼發揮關鍵作用
    ,最大推力提升到147千牛。與同為第五代戰機的殲20相比,蘇57的動力明顯更強勁,殲20使用的AL31或者WS10發動機,最大推力在120-130千牛左右,但是殲20目前公布的最快飛行速度是52千米/分鐘,也就是3120千米/小時,比蘇57快了一大截。如果殲20換裝了推力更大的WS15發動機,速度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 國產四代機高清組圖,4S指標已達75%,銀色塗裝堪比「殲星艦」
    2018年的今天,是2018年珠海國際航展的開幕式,當天空軍某部3架殲-20隱形戰機進行了精彩的飛行表演。相比於2016年珠海航展的80秒首秀,當天的飛行表演不管在時間還是精彩程度,都是近幾十年我軍空中力量公開展示最高水平。按理說,當天殲-20戰機的組團首秀應該會成為全球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
  • 大推力軍用渦扇發動機,地球上只有三國能造:中國、美國和俄羅斯
    這種情況到了國產渦扇-10和改進型渦扇-10B發動機時有了改善,渦扇-10發動機技術、壽命、推力和性能已經成熟很多,正在裝配於殲-16等國產戰機上。中國也因為有渦扇-10「太行」發動機,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世界第三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大推力小涵道比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國家。
  • 只要推力大,板磚也能飛上天,全球飛的最快的戰機速度有多少
    曾經擔任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ATF項目經理的巴特·奧斯本說過這麼一句至理名言,「只要推力大,板磚也能飛上天」。板磚只要配備有推力澎湃的發動機,照樣能實現超音速。雖然這是一句戲謔的話,但可以看出發動機對戰機飛行速度的決定性影響。在裝備一款性能不錯的發動機後,縱使採用的常規布局,戰機也能擁有不錯的空中飛行能力。
  • 發動機推力不足怎麼辦?日本的零式戰機弄巧成拙,殲20卻完美解決
    殲20 殲20在開始研發時,就面臨著發動機推力不足的問題,當時新型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尚在研發中,可供殲20選擇的只有AL31與渦扇10這2種發動機,其最大推力與推重比均不如第四代渦扇發動機。
  • 面對外國專家質疑,殲10首飛試飛員曾飛了44次「眼鏡蛇機動」
    曾任空軍某試飛大隊大隊長的雷強,是殲-7C/D/E飛機的首飛小組成員,飛行過國內外22個機型,試飛了交付部隊的戰機200餘架,培訓外國飛行員60餘名,累計飛行有人機3500小時、無人機2000小時,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次、一等獎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