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賤異獄,法外用刑」,中國古代的監獄是什麼樣的?

2021-01-08 慶觀文史

引言

它反映了統治者的意志,體現了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

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國家的暴力機器之一;

罪犯和惡人終難逃它的制裁,叛徒和亂兵都對它聞風膽裂......

它,就是監獄。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西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中國的監獄古已有之,但在性質上與現代監獄有著很大的不同。今天的監獄專指代關押被依法執行徒刑或死刑罪犯的場所。在完整的司法機構體系中,還包括勞改所、看守所、拘留所等拘禁場所。而古代監獄則是將這些場所籠統地歸為一類,泛指一切限制人身自由並執行刑罰的監禁場所。

監獄的產生與發展:「圜土」、「囹圄」、「獄」、「監」

中國古代監獄制度由來已久,自有國家開始監獄就已經出現了。古代監獄經歷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兩個時期,從夏朝的「圜土」監獄,到1903年清朝末期進行獄政改良,前後近4000年歷史。

夏商周時期:起源中國最早的監獄是伴隨著古代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而誕生的。當時的人們將其稱為「圜土」。根據《爾雅》的釋義,夏朝時的監獄圍牆是用土築成的,呈圓形,使用時即將囚犯關押在其中,整體上非常原始。位於今河南省禹縣一個叫夏臺的地方,就曾有著這樣一座「圜土」監獄,被夏桀用來拘禁商族首領湯。

除了「圜土」之外,《易經》上還曾記載過另一種監獄形式,即用繩索將犯人捆綁起來,固定在荊棘叢邊。總體上講,夏朝時的監獄並不是用來執行刑罰的地方,而主要承擔的是關押功能,被關在其中的大都是等待詢問或處決的人。

「文王拘而演周易」

商朝的甲骨文是我國已知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卜辭中記載,商朝時的監獄職能和規模都發生了很大的演變和發展。監獄不再單單是關押囚犯的地方,也被用來實行強制勞役。當時的奴隸階層必須終日穿著粗陋的衣裳,身上繫著繩索,進行沉重的建造勞動,而他們晚上休息睡覺的地方,就是「圜土」。

商紂王「酒池肉林」,荒淫無度,引起人民的強烈不滿。

公元前1046年,姬發推翻商朝統治,建立西周,史稱「周武王」。周武王即位後,吸取前朝失敗統治的教訓,提出全新的「明德慎罰」原則,使這一時期的刑罰制度變得煥然一新。訴訟、勞役、行刑、待決等各類人等均設有專門的關押場所。王邑之中的監獄稱「囹圄」「靈臺」,地方監獄則稱為「犴(an)」。

尤其為人稱道的是,西周時還出現了最早的「拘役」制度。《周禮》中記載,當時曾設置相對「圜土」而言更為輕微的刑罰措施——拘坐「嘉石」,即犯了輕罪的人其罪名不足入「圜土」,則戴上刑枷罰坐在大石之上。這是西周刑罰制度發展進步的有力證明。

東周與秦漢時期:成型春秋戰國是中國古代社會一個重要的轉型時期,也是一段徵戰殺伐、風雲詭譎的歷史大戲,五霸七雄的大國故事輪番上演。生產力的變革促使奴隸制開始瓦解,封建社會的序幕逐漸拉開,新興階級與舊貴族勢力之間的鬥爭持續不斷,自然導致了監獄的數量和規模空前增長。

社會形態的轉變必然帶來政治、經濟制度的一系列變化,監獄制度在這一過程中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並逐漸成型。《尉繚子》一書中曾明確記載,戰國時期秦國大大小小的監獄數以千計。

古代刑枷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終於徹底消滅六國,統一宇內,建立華夏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並首創了流傳千年的皇帝制度,但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秦朝黑暗的「囹圄」制度。受到提倡「嚴刑峻法」的法家思想的影響,當時按照行政區劃劃分,將全國的監獄分為縣獄、道獄、郡獄和中央監獄。

一般來說,比較重要的或者涉及政治問題的人物,都要被統一關押在中央監獄,也就是「鹹陽獄」。

後來,秦皇大興土木,宮殿陵寢、萬裡長城,數十萬勞役民夫、刑徒囚犯被派遣到邊關各地進行建築勞動,所以增建了大量監獄供其作息。「赫衣塞路,囹圄成市」是對這一時期監獄制度的真實寫照。

自漢高祖劉邦開始,中國從中央到地方的監獄正式改稱為「獄」,但整體上的制度與秦朝時並無二致。

光武帝劉秀和文景二帝在位時期,大力發展農業,減輕刑罰,將設在中央的26所「詔獄」廢黜,只保留了廷尉詔獄和洛陽詔獄,還用相對較輕的徒刑、笞刑取代了以往的肉刑。

東周與秦漢時期,古代監獄在單一拘禁的基礎上,逐漸開始發展出勞役監的新功能,機構管理趨向多元化,囚徒待遇更加人性化。犯人在監獄中需要進行勞動改造,創造社會財富,按照勞動成果的優劣給予獎懲,同時也享有醫療和喪葬的權利。這些都是古代監獄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高度的具體表現,也為後代的獄制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國至唐朝:完善三國兩晉南北朝前後綿延近400年,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為黑暗混亂的大分裂期之一。這一階段的國家獄制基本承襲了漢朝的制度,但是在刑罰制度和手段上都有了一定的改良。

這一時期,奴隸制社會下的刑罰五大刑——「黥,劓,臏,宮,大辭」均被廢除,「刑徒制」開始向「徒刑制」轉變。帝王們甚至經常親自審理訴訟案件,為百姓明辨冤情,同時在各郡縣設立獄丞、獄長、獄小吏等專門官吏,古代監獄制度在不斷地成熟。

隋唐時期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監獄制度也進入了相當完備的階段。隋朝設立刑部、大理寺、御史臺三大中央司法機構,基本健全了全國的監獄體系。唐朝在其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發展。

唐朝時的地方監獄與行政區劃嚴格對應,凡大小州縣必有監獄,總數不下於2000所。朝廷還培養了一支規模龐大的獄吏,下達各州縣任典獄長,人數高達一萬五千人。

除此之外,《獄官令》還以法律的形式對刑獄制度、囚徒制度等作了詳細明確的規定,這是之前歷朝歷代所無法媲美的。

宋元明清:沒落宋元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的封建制度日漸式微,走向腐朽,監獄制度也向著集權高壓的趨勢發展。

宋朝時在中央官署機構下設置專門的監獄,並賦予御吏獄更高的權力,相當於常設獄,大大加強了皇帝對全國範圍獄政的直接管理。而明清時期的《大明律》中第一次以「監」字作為監獄的統稱,而到了清朝才合稱作「監獄」。

明清時中央和地方的監獄最高長官為各級的司獄官,地方上的司獄官大多由行政長官代理。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監獄還首次出現了分類雜居制度,不僅有所謂的「男女分監、男女異獄」,還把罪名輕重作為衡量的重要標準。

其實,當時一些心善的司獄官員曾經提出,囚徒所戴的枷鎖應當經常清洗,獄中必須準備草蓆、棉被,不但供應米糧水飲,還有夜晚用的燈油等,待遇可以說非常好了。但是,那些貪狠如狼的獄卒有沒有一一照辦,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古代監獄的本質:「貴賤異獄」,法外用刑

中國古代的監獄制度有著悠久的歷史,期間歷經不斷的優化和完善,形成了縝密合理的管理體系和刑罰條例,對於今天的監獄管理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一方面,中國古代的監獄制度深受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特別在漢武帝之後,幾乎成為了最重要的指導思想。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古代監獄大都實行公開的不平等政策,「貴賤異獄」「同罪異罰」,將儒家倡導的等級觀念踐行得很徹底。

如清朝時的庶民犯了罪必須枷號八日,行刑後才能釋放;而如果王公貴族犯了同樣的罪行,則只須拘禁三日,聽候「議罰」即可,並無下文。這個「議罰」,就是司法官員關起門來,花上三天的時間給犯了罪的人定一個適當的罪名,其中的門道值得細品。

另一方面,古代監獄也充斥著「法外用刑」、「任意殺罰」的腐敗特質。《漢書》中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漢武帝時有人上報,說長安大獄上空有「帝王之氣」,天子聽了十分驚慌,當即下令將該獄中所有人等一律處斬。清朝時更是發生了駭人聽聞的「文字獄」,出於統治階級「排除異己」的私心,從知識分子所著作品中摘字捉句,羅織成罪,迫害了大批有識之士。

結語

從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古代監獄的本質實際上只是君王統治臣民的暴力機器,一言為法,恣意妄為。上行下效,自然催生出一批奸臣酷吏,他們只知枉法斂財、欺壓無辜,而那些處心積慮編纂出的監獄制度和法律最終卻淪為了一紙空文。

誠如清末法學家沈家本所說,一個國家的監獄制度往往可以真實地反映其文明進步程度。今天的我們處在民主共和的法治社會,「朕即天下」的舊時代一去不復返,當代的監獄比起古代要完善、先進得多,相關法律制度也非常完備。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刑法和監獄是法律和人民懲罰惡徒的手段,再也不是君主私人的「笞棒」,這就是古今監獄最大的不同之處。

參考文獻:

《爾雅》

《易經》

《周禮》

《漢書》

相關焦點

  • 從字源看中國古代法律思維的演變
    (皋陶,圖片來自網絡)古代中國說是外儒內法,但其實還是人治,這個「灋」字造得有深意,它或許就代表了百姓內心的嚮往那麼,古代監獄用什麼字? 囹圄[líng yǔ](出自《禮記·月令》),身陷囹圄就是坐牢的意思。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也說過:「教,政之本也;獄,政之末也。」他認為教化才是為政的根本。
  • 美監獄重刑犯或死刑犯受女性瘋狂追求
    美國監獄荒唐怪現象:成千上萬封求愛信寄向獄中連環謀殺犯  這些美國女人自願嫁給死囚  近些年來,美國監獄出現了一個荒唐的怪現象:一些無期徒刑犯和死刑犯雖然犯下了彌天大罪,但他們卻像「電影明星」一樣受到了監獄外一些女性的瘋狂追求,他們每天都能收到許多封從獄外寄來的交友信和求愛信
  • 非監禁刑適用問題的探討
    監獄對罪犯開展教育實施科學管理、組織勞動、進行心理矯治就是在執行刑罰。執行刑罰的方式從野蠻的身體刑到監獄中執行的自由刑,再到本文所談及的與社會緊密聯繫的行刑社會化,是歷史發展的趨勢。非監禁刑體系的建立只有反映時代的要求,才能充分地發揮其預防犯罪的效果。  (二)非監禁刑種類設計的科學化  非監禁刑體系是由一定的非監禁刑種類組成的,選擇確定什麼樣的非監禁刑直接關係到非監禁刑的體系是否科學。在對非監禁刑的選擇上,要考慮它是否能夠體現人道主義精神以及它是否具有矯正犯罪的效果。
  • 中西古代法律起源|中國,戰爭的產物;西方,階級的調和
    其實在部落聯盟這種類似於國家的社會組織出現之前,就形成了「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笮,薄刑用鞭撲」的「五刑」制度。《尚書》中也記載了蚩尤時代苗民創建「五刑」的過程。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殺戮無辜,爰始淫為劓、刵、椓、黥。到了部落聯盟的帝堯時期,皋陶製定刑法,創立監獄,將「五刑」正式的列入國家制度中。
  • 「法律」的由來——中國古代法律的起源
    「法"字在我國古代寫作「灋」。根據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一書的解釋:「灋,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廌」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獨角神獸,據說它生性正直,能辨別曲直,在審理案件時它會用角去觸理曲的人,被觸者即為敗訴。「廌」最早是在甲骨文中出現,展現了遠古時期的訴訟場景。通過「廌」這種神獸進行的審判,是一種代表公平正義的神明裁判。
  • 「三易之法」的「法」是什麼?再說古代的月令圖法
    「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周禮·春官》按照《周禮》的說法,這三易都是有卦象的,而且經卦都是八個,別卦都是六十四個。所謂的三易之「法」,指的就是這些卦象,而不是什麼筮佔的方法。一、法與象我們說過,古代的「法」和「象」其實是同義詞。
  • 5年監獄教育,我不僅僅教美國重刑犯學說中國話
    監獄是任何千奇百怪的規矩都隨時可能出現的地方。一個普通高校教師去往美國重刑監獄教漢語,而由犯人組成的辯論隊竟擊敗了哈佛大學校隊,真實版的《放牛班的春天》在「鐵窗大學」裡上演。「湃客Talk」第3期請來了江嵐老師,在「湃客讀者群」內分享了她在美國重刑監獄教漢語的體驗。在獵奇之外,我們仍需知道,監禁和勞動從來不是救贖心靈重塑人生的有效方式,教育才是。
  • 中國古代刑律的禮教化與去禮教化
    法學家梁治平的研究多以文化、社會與法律為主,他關於這些主題的論著在上世紀90年代出版後便得到學界極大關注,而這其中包括今年重版的《法辨》《清代習慣法》等。《為政:古代中國的致治理念》則是梁治平近年少有的新論集。所謂「為政」之「政」,在這裡是取其傳統之廣義。
  • 古代囚犯過得怎麼樣?秦漢幹活打仗,清朝隨時死,唐宋最「幸福」
    古代怎樣懲罰犯罪者?手段是非常豐富的。據說上古時代,民風淳樸,有人犯了罪,就在地上畫一個圈,罪犯就會老老實實待在圈裡,即使無人看守也不會逃出去,這便是「畫地為牢」。後來有了法律,也就有了各種刑法,除了各種死刑、肉刑、充軍、流放,除此以外就是坐牢,也就相當於現在的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那麼古代的囚犯都過得怎麼樣呢?
  • 最高法:近五年毒品犯罪案件的年均重刑率為22.37%
    中國最高法:近五年毒品犯罪案件的年均重刑率為22.37%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張素)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毒品犯罪案件中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年均重刑率為22.37%,各年度的重刑率均明顯高於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
  • 盤點古羅馬的酷刑,就服「浴桶刑」:美味與噁心同行,生不如死
    在中國的古代有很多的反人類酷刑,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介紹了很多,例如宮刑、凌遲等等。今天的題目倒也是很有意思,我想大家也都比較好奇在外族文明中,他們的統治者又會發明一些什麼樣的殘忍刑罰呢? 下面我們就聊一聊古羅馬的「壯舉」吧!
  • 論中國古代的良法、賢吏與善治的統一性
    原標題:張晉藩:論中國古代的良法、賢吏與善治的統一性 [關鍵詞]良法;賢吏;善治;良法善治 [中圖分類號]D9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314(2018)06-0004-08 [收稿日期]2018-10-15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
  • 星盤裡很多刑衝相位的人遇到人本佔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文作者/夢夢 星盤裡很多刑衝相位的人遇到人本佔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很久以前,在我還沒有星盤的概念時。 有一位朋友去上了佔星工作坊,興致勃勃幫我看盤。
  • 監獄是職場也是修羅場,從《肖申克的救贖》看監獄裡的經濟現象
    肖申克雖然是一座監獄,裡面關的都是重刑罪犯,但它的運行規則跟雷德福描述的戰俘營裡的情況一模一樣。儘管監獄跟外界完全隔離,但這並不妨礙裡面產生大量經濟交易和勞動服務。瑞德是肖申克監獄裡的「百曉生」,他常常通過監獄外的朋友給裡面的獄友弄來許多物品,牙刷、書籍、海報、香菸,甚至一些違禁品。這讓他在監獄裡很吃得開,大家都尊重他,他成了肖申克監獄裡不可或缺的一員。
  • 解謎|古代沒有機器,什麼樣的地基可以屹立千年?
    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年近八旬的屠呦呦教授以發明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獎;     2017年1月9日,中國北京,屠呦呦教授以第一位女性、第一位非兩院院士的身份,和趙忠賢院士雙獲中國最高科學獎!
  • 結痂≠癒合 什麼樣的傷口可以使外用止血藥?
    原來患者兩天前在家幹活,一不小心刀落皮掉,左手中指指尖一股暖流奔湧出來,他趕緊用衣服壓住傷口(注意:他這樣的處理很正確,當我們遇到急性出血時,情急之下首選壓迫止血,即哪裡出血壓哪裡),隨後找來家裡備用的外用止血藥散在傷口處繼續壓迫(這樣處理也沒有問題),壓迫一段時間後發現傷口不再流血,隨之找來創可貼貼在傷口處。次日晚上傷口疼得厲害,第三天早上就趕緊來到醫院。
  • 水刑是什麼刑罰?最早發生在巴比倫,美國2009年才禁止
    但人類終究不是魚或者兩棲動物,無法在水中呼吸,因此每年溺死的人也很多,在古代,人類就借用人的這個弱點發明了種類繁多的水刑,最可怕的是有一種水刑直到2009年還在被美國使用,這真是不可思議。
  • 廣東一重刑犯爬牆越獄 餘刑還有19年零9個月
    5.5米電網高牆沒擋住  昨日下午,記者從省監獄管理局了解到,事發昨日上午9時19分許,廣東省韶關市北江監獄發生一起罪犯強行脫逃事件。據悉,9時18分許,廣東韶關北江監獄罪犯李孟軍(男,漢族,犯搶劫罪,原判死緩,餘刑19年9個月,湖南新寧縣人)伺機強行脫逃。
  • 全球史上最嚴密恐怖的「監獄」
    看過好萊塢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人都知道,犯了事進監獄的囚犯的人生自由會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尤其是極其殘暴或惡劣的重刑犯,面臨的或是一輩子的監獄生活,沒有自由枯燥一生直至老死獄中,從中的滋味只有囚犯本人才能體會到。
  • 耳目口鼻,窮通貴賤俱在臉面——《冰鑑》裡的觀人術
    古代船員出海,事先一定要舉行各種盛大的祭典,向「神」卜問吉兇,祈願滿載而歸。而如果在小江小河裡,可能就會比較隨意,有經驗的水手人人都能在此間當浪裏白條。對比一個人的命運,也正如大海浩渺不可測,所以才會出現諸如子平術,鐵板神數,紫微鬥數,面相手相等推測命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