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團隊成功測定米飯香甜味道的來源

2020-11-13 光明網

日本研究團隊成功測定米飯香甜味道的來源(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11月12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福井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宣布成功測定出了剛蒸好的米飯的香味成分,其中包括味道香甜的「乙烯基苯酚」和類似茉莉花香味的「吲哚」。而這種類似花香的香味在過一段時間後會急速減少。該研究團隊認為,人們在購買大米時偏向於參考其品種,但今後,香味可能會成為挑選的標準之一。

人們一般會從外觀、味道、硬度、香味等方面對大米進行評價,其中外觀和口感可以用機器測量,但香味卻很難客觀測定。

福井大學教授內村智博等人於2017年正式開始了有關測定大米香味成分的研究。內村智博於大約20年前曾留學德國,學習過測定烘焙咖啡豆香味成分的方法,於是想到將這種方法利用於大米。

實驗中,該團隊選定了福井當地的品牌大米「一穗」和以強烈香味為特徵的「十和錦」、糯米「tantyo」這3個品種,使用市場上銷售的電飯煲煮熟,之後使用棒狀樹脂放在米飯上5分鐘吸附香味成分,再利用雷射等觀察香味成分的不同。

實驗成功檢測出兩種香味成分,其中「一穗」的乙烯基苯酚值最高,糯米「tantyo」的吲哚值最高。而通過檢測電飯鍋內保溫的「一穗」香味成分變化得知,乙烯基苯酚值是一點點的下降,而吲哚值則是迅速降低,24小時以後則減少到原始值的一半以下。(編譯:袁蒙 審稿:陳建軍)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人民網

相關焦點

  • 電解水烹飪的好處研究結果
    不知您是否覺得所使用的水的種類不同會導致釋出的味道發生變化?以人類舌頭為模型而製作的味覺傳感器從2000年代開始,包括國外在內的研究機構、分析中心、食品關聯企業都在廣泛使用。此次利用味覺傳感器,就不同水質製作的「高湯」口味差異進行了評價。
  • 【科普工作委員會】香甜的米飯如何一步步智勇入胃,康復科普告訴你
    【科普工作委員會】香甜的米飯如何一步步智勇入胃,康復科普告訴你 2020-10-20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研究團隊成功製成14cm全球最長碳納米管束
    日本研究團隊成功製成14cm全球最長碳納米管束 2021-01-12 10:33:33 來源:科技日報 日本金澤工業大學開發出新型碳纖維複合材料——高強度、高彈性且導電性優異。
  • 大廚蒸米飯總是放根香蕉,得知原因後,感覺以前米飯都白吃了!
    大米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一種主食,米飯中富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微量物質,吃米飯可以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能量,也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不管我們吃什麼菜,主食總是少不了的,所以蒸米飯幾乎是人人都會做的。
  • 日本研究團隊成功利用洋流發電!
    近日,日本研究團隊在鹿兒島縣吐噶喇群島外海進行洋流發電實證實驗,通過藉助黑潮轉動渦輪機成功發電,最大發電量達30千瓦(KW),這是使用實驗機實際利用洋流成功發電的全球首例。根據日媒報導,洋流發電是藉助洋流推動巨大渦輪機來發電,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與機械製造大廠IHI連手在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群島(TokaraIslands)的口之島外海,自8月14日起進行實證實驗。
  • 2019美食中國十大好吃米飯,有你家鄉的味道嗎?你知道哪些米好吃
    4、遮放貢米 它是雲南省芒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它米粒大而長、色澤晶瑩如玉、蛋白含量高,米飯香軟可口、煮粥黏而不膩、營養價值高等特質被評為
  • 全球首例 日本研究團隊成功利用洋流發電!
    全球首例 日本研究團隊成功利用洋流發電!2017-08-22 12:07出處/作者:環球時報整合編輯:漢堡超人責任編輯:dengjinchao 據報導,日本團隊在鹿兒島縣吐噶喇群島外海進行洋流發電實證實驗
  • 煮米飯的時候加「一根香蕉」,營養解饞!好多人卻不知道原因
    煮大米飯,我們每天都會做的事情,但有時候煮得不好吃,只是我們方法用錯了,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煮米飯的小竅門。相信很多的南方人都比較喜歡吃大米吧,而北方人更喜歡吃麵一些!但是,也有很多的北方人也是非常的喜歡吃大米的。那你們都是怎麼蒸大米的呢?還是老方法嗎?
  • 日本高精度光晶格鍾成功測定海拔差
    新華社東京8月1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研究人員16日宣布,成功利用160億年誤差只有1秒的鍶原子光晶格鍾測定了相距約15公裡的兩個地點的海拔差,今後這一技術可以用於監視火山活動等。  2015年2月,東京大學教授香取秀俊等人發明了精確度極高的鍶原子光晶格鍾,160億年才產生1秒誤差。
  • 日本京都大學研究團隊成功以iPS細胞培育大量血小板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子晴】日本京都大學等研究團隊7月13日宣布成功研發出利用iPS細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製成大量血小板的技術,可在5日內培育出1000億個血小板,且人工培育的血小板質量與正常獻血血小板質量基本無異。
  • 台州百味|香甜可口的番薯,是你記憶裡的味道嗎?
    如今,一年四季都能在鬧市的街頭遇見烤番薯圓鐵桶加小推車,鐵桶裡燒著煤烤好的番薯就放在桶沿上一陣陣濃鬱香甜的薯香味兒從人行道的拐角,從小吃街的旁邊那麼真真切切地傳過來火候得當的番薯還能烤出「糖稀」剝開被烤得幹硬的外皮就露出金黃色的紅薯肉時光總是帶著濾鏡的
  • 這家北歐料理實驗室,研究的「食材」有點讓人害怕
    「關於食物可持續的一大問題是我們跟食物完全失去了連結。」前陣子,北歐料理實驗室著手研究螞蟻和昆蟲幼蟲之類的可食昆蟲,更於2017年推出《On Eating Insects》(暫譯:昆蟲飲食)一書。書中集結日本及泰國等地的研究,從昆蟲種類、味道到料理方式都詳加說明,除了獻給對昆蟲飲食有興趣的讀者,他們更希望吸引到那些對昆蟲心懷恐懼的人。
  • 熱力直達米芯,蒸出美味好米飯?美的智能小型電飯鍋測評
    中國作為「大吃國」,美食可以說是多不勝數,不僅配菜、小吃的種類讓你眼花繚亂,就連主食的花樣都讓你有一種目不暇接的感覺,而它們在味道上無一不挑逗著大家的味蕾,就連平平無奇的米飯也是一樣,吃起來不僅香軟可口,更是能夠感受到獨特的回甘。
  • 米飯味道是鹹的嗎?一探究竟
    米飯味道是鹹的嗎?一探究竟  今年的元旦假期,在海南三亞崖州灣南繁育種基地,來自青島海水稻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依舊繁忙,他們正在進行育種工作。化荒地為良田的「海水稻」究竟是怎麼培育出來呢?總臺央視記者楊濤來到田間,在現場進行觀察。
  • 在日本,鰻魚飯,才是真正的高級料理?
    在日本,鰻魚飯,才是真正的高級料理?日本愛吃鰻魚這件事,已經在美食圈是公開的秘密,在日本普通人的餐桌上,鰻魚飯是用來招待貴客時,才擺上來的待遇。因此,在這樣的美食文化下,鰻魚飯也成為了日本人心目中高級料理的代表。只有和重要的人,宴請重要的來賓,才會吃鰻魚飯。這不僅是因為日本的鰻魚飯價格相對比較昂貴,還因為日本的鰻魚飯,製作精良,用料講究,是真正的貴族料理。
  • 日本研究團隊成功利用洋流發電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 8月20日報導,日本團隊在鹿兒島縣吐噶喇群島外海進行洋流發電實證實驗,通過藉助黑潮轉動渦輪機成功發電,最大發電量達30千瓦(KW),這是使用實驗機實際利用洋流成功發電的全球首例。
  • 深海巨蝨是什麼味道?日本大廚秀刀工,看完讓人流口水
    深海巨蝨是什麼味道?日本大廚秀刀工,看完讓人流口水在我們生活當中有很多美味的食材,不管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跑的,都能夠在人們的廚藝處理當中成了一道佳餚,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非常罕見的食物深海巨蝨,那麼深海巨蝨是什麼味道呢?
  • 日本發現傳遞糖與人工甜味劑味道差異的傳感器和神經,有望用於血糖控制及查清嗜糖機制
    米飯、麵條和麵包都非常美味,每天吃也不會感到厭倦,搭配鹽分一起食用更可以刺激食慾。
  • 日本米和東北米,哪種米最好吃?了解一下!
    來自春節後的問候:最近大家都吃米飯了嗎?(反正作者已肥,正在吃秘制大大大山楂丸消食……)米,瑩潤色澤,幽然香氣,淡美味道,簡約至極,也唯美至極。連熱米飯升騰起來的氤氳之氣也耐人尋味,既充滿人間煙火,又有空靈飄逸的風度。
  • 在家裡做出日式鰻魚飯,味道很正宗,不輸日本飯店裡面的
    鰻魚飯是日本的傳統美食,經常是放在米飯和配菜上一起使用,就相當於我國的蓋澆飯。但味道和用料都非常實在,唯一的缺點就是鰻魚太少了,吃起來不過癮。鰻魚飯在日本可謂是快餐領域的開拓者,購買加工好的鰻魚,沒有幾十塊錢根本買不來。之前去日本旅遊,認識了一位日本小姐姐,跟她學了不少東西,尤其是我最愛的鰻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