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未來

2020-08-28 海中楓葉

設想一下幾萬年或者幾百萬以後的人類或者當時的智慧生物(如果還存在的話),挖到我們的化石,會怎麼研究和看待現在的我們?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數據、傳輸都電子化了,再沒有了金幣銀幣、也沒有了各種珠寶首飾(都變成了QQ秀、濾鏡和送主播的火箭)、至於陶瓷器皿估計也因為一次性可降解快餐盒的大量使用和垃圾回收的完善再難覓蹤跡。甚至因為火化成為主流,可能最後挖出來人類化石都會成為很稀罕的存在。最後挖出來最多的有可能就是一塊塊手機屏幕或者磁碟了。

再假設幾百萬後的文明中間出現了斷層,未來並沒有出現計算機或者即使出現也必然是另一種制式的表達。那麼到時候的智慧生物估計就無法理解那些玻璃塊的含義了,也許到時候他們會在史書裡這麼記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這麼一種高度智慧的生命,在誕生幾百萬年後,突然文明達到了光輝燦然的頂峰,留下了各種製作精美的器皿、金銀製品、鑽石、文字、雕塑和建築。然而在這頂峰持續了幾千年後,突然一夜之間,文明蛻化,這些生物的遺骸化石大量減少,同時伴隨著大量玻璃製品的出現,仿佛在一種宗教崇拜激勵下,該物種將大量的資源集中於這類製品,在這些玻璃製品中還有許多雕刻精美的矽片(需要在微觀領域才能觀賞),然而其他的一些文明跡象包括文字記錄都在這一時刻突然消失了,不知道中間發生了什麼……」。

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翡翠白菜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垃圾分類高度發達所有物品都及時降解,到最後未來的智慧生物啥也挖不到,只能從一些蛛絲馬跡去猜想曾經存在過這麼一種高度文明的生物,就像我們現在的亞特蘭蒂斯的傳說一樣……

輻射4

回到現實,從現在往未來看,近在咫尺的千年會是什麼樣的呢?目前所有的科幻作品其實都是指向一個多少有點「悲觀」的結局:要麼如《黑客帝國》,所有的人都變成容器裡的電池,同時接入虛擬的世界(相當於玩一輩子遊戲),機器負責完成能量循環和維持虛擬世界的存在。要麼如《輻射》或者《終結者》在核戰後,文明退化重新開始或者AI接管世界。要麼如《攻殼機動隊》,人類通過機器增強自己的機體性能,通過混合無機物和有機物成為一種新的生命存在(但是感覺這也不是最終的形態,和第一個結局比感覺更像AR之於VR)。

輻射4

從目前資本投資的熱點來看,第一種結局也許是更多人篤定的未來,這應該是這些年VR+AI會如此火熱的一大原因(理論上搞定了這兩個技術,再加上對大腦本身的研究,就已經可以導向第一種全民上線終身遊戲的結局了)

其實進入20世紀以來大家對於未來物質世界的想像就有點貧乏了,畢竟更早時候人類的很多理想都已經實現,可以上天可以下海,可以日行千裡,可以畝產萬斤,可以40小時工作制,大量的工作由機器人完成,可以人人享受古代帝王才能享受的美食和娛樂。這時候對進一步未來的想像,也許就依賴於人類自身的意義了。

​如果我們都是大腦的奴隸,所有的行為都可以歸因於對大腦的刺激和反饋。那麼也就難怪會有如《黑客帝國》描繪的前景——對於大腦來說,肉體乃至現實可能都是累贅,唯有思想(大腦裡的電信號)永恆(是不是有點唯心?),既然如此大腦最自發的驅動力肯定就是擺脫基因的束縛,擺脫現實的約束,自由地用更低的耗能去產生電信號,那些原來基於各種有機器官產生的互動和反饋最終輸入大腦的電信號其實都是可以用電本身來完美模擬的(只要對大腦電信號充分研究)。而這種掙脫的本能如果再和生命求生的欲望結合(導向永生),那麼大腦會進一步用各種方式讓自己的信號能夠永遠存續下去。這樣我們現在所感知的一切就會變為遊戲中的各種互動,死亡可能也只不過是一種電信號的重啟,也許我們也已經身處這個遊戲中而不自知了……

相關焦點

  • 未來人類社會形態
    以生物進化為準繩,探索未來社會形態——題記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殊途同歸在人類社會中,宏觀層面的經濟政策和央行調控,微觀層面個人自主決策的市場經濟,都是必不可少的。社會系統就像人體系統那樣,前者對應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後者對應細胞自主運行,這是生物經過億萬年進化出來的正確路徑。
  • 人工智慧奇點與人類未來
    「奇點」是描述人工智慧(AI)及其社會影響未來前景的重要概念。推動AI進一步發展而趨近奇點,將AI奇點可能帶來的危機轉化為機遇,開啟人類美好未來,這一切都亟待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在葆有現實感、歷史感的基礎上相向而行。
  • 未來人類 Terrans Force,電競元年開啟新未來
    蘇州2016年5月13日電 /美通社/ -- 中國遊戲本的高端品牌「未來人類 | Terrans Force」(以下簡稱「未來人類」),經過11年的堅持自我、始終高端的品牌發展歷程,終於在2016年迎來新的起點 -- 聯合多家世界知名廠商和品牌,雄心勃勃全力打造
  • 未來人類進化成什麼樣?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英國科學家最新一項科學預測顯示,伴隨著全球氣候轉暖以及環境變化,未來人類將出現一些奇特的特徵,例如:長出蹼狀手足,貓眼等。英國肯特大學古人類學家馬修-史金納(Matthew Skinner)博士和畫家昆特-迪瓦恩(Quentin Devine)分析了這3種假設條件,形象逼真地描繪出未來人類的相貌變化。史金納博士稱,未來一些人會發生基因變異,生長出蹼狀手足,並且這一現象在很短時間內普遍存在。
  • 未來人類怎樣生活?
    科技日新月異,會為人類帶來什麼樣的未來?據外媒報導,韓國三星電子旗下網際網路企業SmartThings委託英國多名科學家及建築師,發表《未來住宿報告》。報告指出,未來地球人口逐漸飽和,人類會在海底建造水泡狀城市,並且會用水製造氧氣及氫燃料。
  • 未來人類會長什麼樣呢?
    不得不承認,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人類的身體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在接下來的生活中,遙遠的未來,環境的變化只會越來越複雜,那麼未來的人類會長成什麼樣呢?我們會像鋼鐵俠那樣成為「超人類」嗎?看太多電子屏幕,我們的眼睛會變成方的嗎?我們的大腦會像電影裡的ET那樣,越來越大嗎?其實誰也說不好,科學家們都有自己的見解。
  • 未來的人類社會,將會是什麼樣的?
    未來,人類將面臨著三大問題: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斷處理數據的過程;意識與智能的分離;擁有大數據積累的外部環境將比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 內容簡介 《未來簡史》講述了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學技術發展的日益成熟,人類將面臨著從進化到智人以來最大的一次改變,絕大部分人將淪為「無價值的群體」,只有少部分人能進化成特質發生改變的 「神人」。
  • 人類的未來會是什麼樣的?
    甚至因為火化成為主流,可能最後挖出來人類化石都會成為很稀罕的存在。最後挖出來最多的有可能就是一塊塊手機屏幕或者磁碟了。再假設幾百萬後的文明中間出現了斷層,未來並沒有出現計算機或者即使出現也必然是另一種制式的表達。
  • 人類未來發展的方程式
    科學論述一直在進步,並將新的名詞放入人類的方程式中。沿著這個思路,羅切斯特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亞當-弗蘭克在《環球郵報》上發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他宣布了人類方程式的另一個新名詞。越來越一致的可能性 智慧生命超越我們的星球。
  • 未來人類的文明方向-人類與科技
    現代人類非常依賴科技,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這得看是什麼人在用科技了,得一分為二地看待。意志力強大的人只是把科技作為提升自己的一種手段,而那些意志消沉的人則把科技作為生活的支撐柱,如果柱子倒了,這些人也就完了。
  • 《未來人類》:新晉諾獎得主暢談CRISPR的未來
    未來人類:首先恭喜,多麼不可思議的榮譽,發現自己獲得了諾貝爾獎您一定很驚訝吧? 詹妮弗·杜德納:震驚到我了!從熟睡中醒來並得知這個消息——我簡直不敢相信。我對打電話給我的記者說:「我現在不能和你交談。我必須打電話給別人,看看這是否是官方消息。」 未來人類:目前正在進行一些基於CRISPR治療的臨床試驗。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斯蒂格勒與技術哲學的未來
    ([6],p.181)此時,對「第三記憶」的考察既是對技術進行哲學考察的一個生長點,也是構建人類未來的一個關鍵點。因此,斯蒂格勒關於記憶技術的解析雖然並非是一個獨立完整的體系,但卻有其獨到之處。這種研究從另一個視角呈現了技術的本質,更是帶出了記憶在人類社會中重要性,特別是在智能革命的背景下,關於記憶、技術與人類的未來探討將是一個值得細究的論域。
  • 未來人類是什麼樣子?人機結合、新人類是趨勢?
    而人類也是如此,所以對於人類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其實就看人類是否會介入「人體改造」,不然的話,人類所有的生態結構部分可能也不會發生轉變,因為人類的身體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結構,所以一般不會出現「新增」或者「消失」。
  • 《未來簡史》預言人工智慧終結人類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高秋  崔曉冬】以色列75後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於2014年撰寫了一部《人類簡史》。這本書一經上市便轟動國際,引發30個國家爭相購買版權,併入選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等諸多名人的年度書單。時隔兩年多,《人類簡史》的姐妹篇《未來簡史》問世,再度引發西方思想界熱議。
  • 未來人類的方向,或許不是人工智慧,而是智能人類
    未來人類的方向,或許不是人工智慧,而是智能人類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以來,我們的科技發展速度是越來越快。從工業革命到後來的資訊時代、原子時代和現在的智能時代,人類的科技發展周期越來越短,我們似乎進入到了一個技術大爆炸的時代。對此許多人很好奇,我們人類未來的方向是什麼?
  • 《未來簡史》:人類步入巨變的前夜?
    □記者張叢博    從古代猿人到現代智人,從小型部落到特大城市,從物物交換到虛擬貨幣,人類和人類社會從沒停止過演進的步伐。如今,一場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智能革命正在悄然發生。    以色列歷史學家、《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認為,人類的發展已經來到了巨變的前夜。
  • 未來人類可能這樣生活
    【猜想一】2045年某天深圳收回人類最後一張汽車駕照:鑑於人工智慧引領的自動駕駛功能,已經在全市公共運輸領域全民普及,人類已經遠離了駕駛員這個歷史角色。駕駛汽車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復古」運動。 中科視拓董事長兼CEO山世光:現在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依賴於大量數據,可以讓機器學習人類成百上千的駕駛行為,無車駕駛一定會超越人類駕駛。
  • 人類與機器的未來會是哪一種?
    然而,隨著機器人智能化的發展,人類會不會有一天被機器人控制?未來的人類與機器人會發展成怎樣的關係呢?為保護人類而囚禁人類機器人安全嗎?在2035年,機器人成為人類重要的生產工具和生活夥伴,它們嚴格遵守著保護人類的法則。然而,當機器人推算到人類戰爭會使人類毀滅時,為了保護人類,它們要把所有人囚禁在家中,人類與機器人的衝突就爆發了。
  • 人類未來吃什麼?
    隨著人口迅猛增長,依靠傳統的食物生產方式,人類將無法養活自己。科學家們正在努力開發新方法新品種,以滿足未來生存需要。比如,試管漢堡,有誰想嘗一嘗?    凡·門斯沃爾特是網站「未來自然」的幕後策劃,該網站深受「技術狂人」熱捧,匯集了一批工業設計畢業生、生物技術工程師、市場營銷專家和哲學家,試圖向人們呈現未來食品的樣品。從技術層面而言,這個夢想距離現實只有一步之遙。  譬如,人造牛排技術還有待繼續研究,但披薩餅上的餡料距離實現「全人造」已不遠。
  • 未來食物:隨著人類的發展,未來人類社會可能出現的6種特別食物
    但是,如果讓我們去想像未來的食物,是不是也可能會出現一些讓我們感到陌生和奇怪的食物呢?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因為如今世界人口正在不斷增長,而我們正在尋找具有可持續的食物來源。所以,讓我們幻想一下,在三十年後,甚至五十年後,這個星球上可能會出現什麼食物吧。今天,小編就要和你談談,隨著人類的發展,未來人類社會可能出現的6種特別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