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類的方向,或許不是人工智慧,而是智能人類

2021-01-13 宇宙知識聯盟

未來人類的方向,或許不是人工智慧,而是智能人類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以來,我們的科技發展速度是越來越快。從工業革命到後來的資訊時代、原子時代和現在的智能時代,人類的科技發展周期越來越短,我們似乎進入到了一個技術大爆炸的時代。對此許多人很好奇,我們人類未來的方向是什麼?之前我們一直都認為是人工智慧,但是科學家們也提出了另一個方向,那就是智能人類。

其實關於人工智慧是我們現在研究得最為嫻熟的一個技術,但是人工智慧雖然非常方便,它中間存在著許多的隱患。畢竟人工智慧發展的速度和上限是不進的,但是我們人類對它的掌控能力可能比較有限了。在電影終結者裡面,我們就看到天網的覺醒對人類肆意的屠殺,這種現象還是得防著一點。

為此科學家們提出了另一條道路,那就是智能人類行動。要知道我們人類雖然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本質上我們還沒有完成進化之路。從幾個例子來說,我們的大腦還只是開發了10%,還有90%的空間等著我們去拓展。另外我們的肉體極其脆弱,不僅不能適應高溫和洪水的環境,就連簡單的碰撞或者割傷都無法承受。所以科學家們認為,未來的發展道路應該是對人類自身肢體的延伸。

首先第一點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對自身大腦的開發和利用,科學家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擬人類大腦的意識傳輸和算法。隨著未來生物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的大規模開發利用,我們或許可以將電腦和人腦相連接,將人類剩餘的90%的空間可以開發出來。這樣人類的智慧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對於科技的進步和探索也就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這個大前提下,人類在通過科技手段發明出新的肢體組織來取代人類的肉身。就好像電影裡面的生化人一樣,我們只需要保存著大腦的活性和掌控力四肢,完全可以替換成與肉體一般,但是強度極強的肢體。

如果這一切真的能夠實現,那麼我們人類將會變成和機器人一樣,擁有極強的適應能力的特殊物種。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很有可能存在著其它的隱患,首先就是大老闆把開發人類的肢體是否能夠承受,另外就是人類失去肉身的支撐,或許也會發生其他的排異反應。不過這些只是潛在的隱患,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相信科學家也會解決這一切。未來說不定我們還真能做到。

相關焦點

  • 人機智能既不是人類智能,也不是人工智慧
    我們知道的遠比我們說出來的要多得多,我們不知道的遠比我們知道的要多得多,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遠比我們不知道的要多得多……人類的感覺刺激、信息是動態分類,聚類,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多次彌聚變化的(這種輪迴機制目前尚未搞清楚)。大道無形的道是碎片的、流性的……所以正是零碎的規則、概率、知識、數據、行為構成了人的智能,即在千奇百怪的日常異構活動情境中生成演化出來的。
  • 人類擁有八大智能 人工智慧是鸚鵡學舌?
    文/楊劍勇上世界八十年代,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主要是由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八項組成,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能優勢組合。
  • 新歷史觀中的人工智慧與人類未來
    但是在川普不按常理出牌的背後,一個很可能的真相是,並非美國人不了解川普,而是川普更了解美國人。前面已經談及,人工智慧作為工具型守門人的高級形態,其目標實質上是取代決策者的工作,而不是像傳統的守門人那樣僅僅是輔助決策者的工作。換句話說,人工智慧是在從根本上擠壓人類在社會分工中的價值空間。未來社會的分工可能更多將發生在人類和人工智慧之間,而並非以往那樣,隨著技術發展而在人類之間進行分工調整,那些無法很好適應這種分工轉變的人或國家將在競爭中處於明顯劣勢,一些人的生存機會甚至會因此受到威脅。
  • 人工智慧奇點與人類未來
    「奇點」是描述人工智慧(AI)及其社會影響未來前景的重要概念。推動AI進一步發展而趨近奇點,將AI奇點可能帶來的危機轉化為機遇,開啟人類美好未來,這一切都亟待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在葆有現實感、歷史感的基礎上相向而行。
  • 一文讀懂: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有何區別?
    到現在,似乎AI支持者谷歌首席工程師雷·庫茲韋爾對未來的樂觀態度似乎已經不敵比爾·蓋茨、伊隆·馬斯克和史蒂芬·霍金提出的擔憂。   誠然,我們確實有理由表示擔憂,但未來並不一定會是一個黑暗的未來,因為我們可以有利用AI的更好方式,關鍵是認識到人類與機器智能之間的互補關係。說到底,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有著天壤之別,所以以後可以停止對二者的比較了。
  • 《未來簡史》預言人工智慧終結人類
    本月,《未來簡史》中國大陸唯一授權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正式推出。這是繼希伯來文、英文之後在全球出版的第三個語言版本。如果說《人類簡史》是關於人類從哪裡來,那麼《未來簡史》就是關於人類的出路在哪裡。英國《衛報》稱,幾年前廣獲好評的世界級暢銷書《人類簡史》終於迎來姐妹篇——《未來簡史》。這是一部對人類科技驅動未來展開探索的燒腦之作,甚至比前作更具可讀性和重要性。
  • 人工智慧和人類智能的最終走向是「夥伴關係」?
    儘管人們認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並將幫助人類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務,但另一批人認為AI比專業人士有更多的缺點,並將最終導致人類的垮臺(就好像通常在好萊塢電影中描繪的那樣)。為什麼AI是前進的道路AI是旨在執行人類智能可以進行的功能的軟體,例如推理、計劃、感知以及自然語言理解(NLU)和自然語言處理(NLP)等學習和問題解決。信息技術(IT)領域的這項技術正在應用於多個對象。數字助理是保持人工智慧的最重要的產品之一。
  • 講講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及對人類未來的發展
    打開APP 講講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及對人類未來的發展 工程師之餘 發表於 2018-09-27 15:42:44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在社會發展上也更加注重利用這一學科發展,合理發展,利用人工智慧高科技有力地推動社會的發展,千方百計利用科技的發展使得社會朝著和諧的方向邁進。同時,人工智慧研究成果,也顯示出了在某些方面,計算機要勝過人類的能力。當然,人工智慧的核心問題仍舊是把人類的智能與機器智能更好的連結起來,處理好科技與社會的協調發展,這一問題仍舊是人工智慧所應該解決的最重要問題。
  • 人工智慧預測未來人類的樣子,臉上多了這個!
    英國科學家與一公司合作,用人工智慧,創造了一個未來人類模型,預測公元2100年人類的長相:脖子粗,駝背,手變成爪狀,是這個「未來人」的特徵。此外,還有一個奇怪的細節,那就是眼睛上可能將會長出第二個眼瞼。圖片是名為「Mindy」的未來人類模型。
  • 霍金對人類的最後警告:當心人工智慧!
    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工智慧已經是無處不在了,從淘寶的推送內容到智慧型手機的深度學習,我們正在享受著人工智慧帶來的便捷。往大的方向來看,人工智慧已經意味著自主學習、自主更新,這個由人類親手創造的智能無機物已經擁有著自己的「大腦」,對於商人們來說,這是無限的商機,令人瘋狂。
  • 專家:人工智慧將在2062年趕上人類智能
    【手機中國新聞】周日,在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舉行的「危險思想節」上,該大學的人工智慧科學教授Toby Walsh預測,用不了50年,人工智慧(AI)就將在適應性、創造力和情商方面趕上人類。他認為到2062年人工智慧將趕上人類智能,我們所知道的世界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專家認為,人工智慧將在2062年趕上人類智能Walsh 出版了一本名為《2062:人工智慧創造的世界》的書。他認為,我們已經面臨著人工智慧的風險,這些風險看起來似乎還只存在於遙遠的未來。
  • 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及其未來發展
    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很大,人工智慧系統的開發和應用為人類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利益。專家系統就是一個例子。「隨著計算機系統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人工智慧技術必將獲得更大的促進,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經濟發展的質量直接決定著社會發展的狀況。只有經濟形勢好轉,才會有其他發展。
  • AI未來發展的方向,不應該是完整復刻人類情感和精神狀況
    在AI的領域,人類已經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一直以來人類所嚮往的都是另外一個夥伴,就是智能AI應該具備思考、學習、進而擁有人類的品格,並且人工智慧的圖靈測試,就好像一條分明的界限,如果AI能夠跨過這條線,就證明了它已經非常接近人類了。
  • 腦容量變大是人類未來的進化方向?可事實卻是:人腦可能正在變小
    但是很多人都認為人類因為一直使用大腦,在未來,人類的大腦會得到強化,會儲存越來越多的東西,所以人類的大腦在將來是會變大的,而且腦容量也在不斷增加,不過通過一些現象卻告訴我們,人類的大腦或許並不是按照著我們的預設來走,大腦似乎正在逐漸變小。
  • 人工智慧紀元已然開啟,500年後的人類將何去何從?
    人類的生存方式同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與機器人的地位發生了顛倒性的轉變。一堆貯滿未知液體的玻璃容器中,人類身上插滿導管躺於其內,而在意識世界中卻活的多姿多彩,每日沉浸在自己的虛擬世界中醉生夢死。對於人工智慧,或許你充滿疑慮、充滿恐懼,但同時也有好奇也充斥其中。500年後的人們會不會真的生活在如此容器中,聽起來是否有些天方夜譚,但那是未來,誰又能說得準呢?
  • 人工智慧:人類是高估了自己還是低估了機器的智能?
    馬雲看問題的角度,確實和常人不太一樣,但馬雲對人工智慧的看法引發了我們的思考:對於人工智慧,人類是高估了自己呢?還是低估了機器的智能?,那麼,人工智慧作為計算機科學的分支,人們研究的目的自然也是為人類社會服務,而不是取代人類。
  • 人工智慧蓬勃發展,未來人類會被機器人取代嗎?
    最近有粉絲留言問追蹤君:人類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嗎? 對此,追蹤君認為,未來的某一天,人類有可能真的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根據美國未來生命研究所創始人邁克斯·泰格馬克關於生命形態的論述,生命可以分為三種形態。
  • 未來宇宙中的頂級文明,很可能不會是人類,而是人類的繼承者
    ,未來宇宙中的頂級文明,很可能不會是人類,而是人類的繼承者——具備高等智慧的機器。因此可以說,在遙遠的未來,人類的繼承者可能是宇宙中的王者,他們最終將會成為未來宇宙中的頂級文明,而人類存在的意義就在於此。
  • 人工智慧戰勝人類?阿爾法狗帶來的啟示
    ,而是因為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太快,讓我們始料未及。通過分類潛在的未來局面的「好」與「壞」,AlphaGo能夠決定是否通過特殊變種去深入閱讀。因此,阿爾狗和李世石的這場人機大戰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可以預測出最後的結果。人工智慧化的程序已經能夠通過解讀、預測、判斷等方式在棋盤上贏得人類高手,這讓很多人感到了一絲隱憂,未來人工智慧化的武器會不會威脅到我們自己呢?
  • 人工智慧,淘汰人類還是服務人類?大咖熱議人工智慧未來
    以突破智能計算面臨的算力、能效、智能、安全瓶頸為目標,百億神經元類腦計算系統、光計算晶片與系統、廣域協同智能計算作業系統等5個重大項目,每個都將為社會帶來深遠變化。 未來,人是「廢人」,智能算法才是「超人」?人工智慧一日千裡地發展,讓人欣喜之餘,也有深切的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