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椅子上
看日出復活
我坐在夕陽裡
看城市的衰弱
@陳綺貞 《魚》
@富士山的日出
曾幾何時,看日出日落成了人們的一大愛好。為了這份儀式感,人們寧願忍受早起的痛苦,寧願攀爬高山,寧願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日出日落也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興盛枯槁,年輕人如同早上八九點的太陽,上了年紀的人也會不由自主地感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如果把人的層面再往上放大, 國家民族文化也同樣會經曆日出與日落,興盛與衰敗,沒有什麼永遠的「日不落帝國。」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物種是生活在索馬利亞的橙頭金織雀。
橙頭金織雀(Ploceus bojeri,Golden Palm-Weaver)主要生活在索馬利亞南端和衣索比亞東南部,大約有18釐米高。它們棲息在海拔低於1200米,年降雨量超過500毫米的沿海和河流棲息地的熱帶草原上。橙頭金織雀的翅膀有淡淡的淺棕色條紋,喙和眼睛為黑色,腿則是粉紅色的。不過它們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檸檬亮黃色的翅膀和成熟雄性橙色的頭。雌性的頭和翅膀顏色相近。
@eBird
它是一種僅在白天活動的鳥類,主要食用種子,農作物和昆蟲。它們堅固的下顎骨可以夾碎硬硬的堅果。在索馬利亞,它們被視為一種害鳥,這是因為使得本來已經千瘡百孔的索馬利亞農業更加雪上加霜。2020年,東非蝗蟲肆虐,索馬利亞進入了國家緊急狀態。基於種種原因,索馬利亞人更加大力發展了香蕉種植和牲畜出口,並把香蕉當作替代主食。
@Oiseaux
橙頭金織雀在幼鳥時期,不論是雄性還是雌性都沒有橙色的頭。直到雄性進入繁殖時期,橙頭金織雀就像喝醉了酒上頭一樣,整個頭都變成了橙色,這種變化所有的雄性都有。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雄鳥成熟期頭上和喉嚨處的這抹橙色正如同朝陽初升溫煦大地,一切都綻放著生機,繁衍著萬物。遠看橙頭金織雀仿佛頂著個紅日。
與我們今天所認識的索馬利亞不同,索馬利亞半島作為非洲之角的重要地區曾經在歷史上輝煌過。這裡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是亞丁灣連接蘇伊士運河航線的必經之路。阿達爾蘇丹國,格萊迪的蘇丹國和馬吉爾廷蘇丹國都存在於這裡。不過索馬利亞最為讓人熟知的就是它們的海盜業務,甚至於當地婦女最理想的擇偶對象就是海盜。換句話說,索馬利亞也曾經旭日高升過,被全世界矚目。索馬利亞不但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而且常年活躍於微信和QQ地區,我也不懂為何很多人把自己的所在地改成了索馬利亞。
@Voice of America
等到雄性橙頭金織雀的頭變為「紅日」以後,便開始了它們的求偶旅程。它們會用蘆葦,小枝和棕櫚葉搭建一個空心精緻的球形巢穴。巢穴通常非常靠近房屋。雌性只需拎包入住,並會產下3個卵左右,卵在14-16天後孵化,孵化後的小鳥會在18-20天後離開巢穴,夸父逐日。
@Oiseaux
這些巢穴也可以作為一件件建築藝術品來欣賞。
只要是到了繁殖期的雄鳥頭上就會出現橙色,這頭頂的太陽伴隨一生,一直不會消失,這是它們築成的「日不落帝國」。
@ Kenyaholidays
你就是晴天,你就是晴天,我的愛未眠。
不落的想念,飛在你身邊,我的愛未眠。
即便現實中沒有永遠的日不落帝國,但它們可以自己創造日不落帝國,也希望它們能給索馬利亞帶來希望,帶來紅日!
命運就算顛沛流離
命運就算曲折離奇
命運就算恐嚇著你
做人沒趣味
別流淚 心酸
更不應捨棄
我願能一生永遠陪伴你
像紅日之火 燃點真的我
結伴行 千山也定能踏過
@《紅日》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