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會發光的青蛙:亮度隨月相變化

2020-12-09 IT之家

阿根廷科學家近日找到了第一種會發光的兩棲動物:圓點紋樹蛙。它們在黑暗中發光,亮度還會隨著月亮的陰晴圓缺而變化。這一結果發表在2月份的《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研究者推測,動物螢光現象可能遠比人們此前認為的常見。

居於亞馬遜盆地的圓點紋樹蛙(polka-dot tree frog)身長只有3釐米。青蛙全身為淺綠色,上面布滿了白色,黃色和紅色的點點。它們的活動時間為黎明、傍晚和夜間。

阿根廷貝納迪諾·裡瓦達維亞自然科學博物館的Julián Faivovich在研究圓點紋樹蛙身上的一個色素時偶然發現了青蛙的螢光性。Faivovich說,試驗中用到了紫外線燈,他驚奇地發現整隻青蛙都開始發亮。

紫外線燈下的圓點紋樹蛙(上)和日光下的圓點紋樹蛙(下)

Faivovich和同事們在青蛙的淋巴和皮膚腺中找到了螢光成分。它吸收短波長、高能量的光,轉化成長波長、低能量的光放射出去。不僅如此,這種成分還能操控螢光的亮度:滿月時青蛙的亮度增加19%,新月時青蛙的亮度增加30%。

月光、新月和黃昏時的螢光光譜

螢光的陸生和水生動物並不罕見。很多種魚和一小部分海龜、鸚鵡等動物都是螢光動物。然而,在7600多種兩棲動物中,圓點紋樹蛙是至今人們發現的第一種螢光動物。

螢光動物有別於發光動物。大家還記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那些照亮海面的魚群嗎?這些魚兒體內的化學成分和空氣發生反應從而自主發光,這一過程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而螢光只是對不同波長的光的轉化,必須在有光線的環境中才能發生。人的肉眼只有在紫外線燈下才能看到螢光。

人類目前對動物螢光領域還所知甚少。動物的螢光性可以起到什麼作用呢?此前研究者作出了很多猜測,比如溝通、光照防護、抗氧化,或者與動物的自然顏色有關。

圓點紋樹蛙背部和腹部的螢光

在圓點紋樹蛙這個例子上,Faivovich發現,圓點紋樹蛙吸收了自身比較不敏感的短波長光線,發射出自身比較敏感的長波長光線,這暗示青蛙們的肉眼很有可能是可以勘測到螢光的。也因此,科學家們推斷青蛙身上的螢光可能跟動物之間的交流有關係。佛羅裡達大學的David Blackburn表示,動物們的多元化交流是很有意思的,有視覺上的,有聽覺上的,而螢光交流可能是個令人興奮的新領域。

雌性圓點紋樹蛙(左)和雄性圓點紋樹蛙(右)的螢光對比

Faivovich和Blackburn均認為,目前人類對動物螢光領域還知之甚少,這一現象可能在兩棲動物中比我們想像的要更加常見。在人們當前發現的5000多種青蛙中,圓點紋樹蛙應該不是唯一一種會發光的青蛙。

「青蛙的大部分特徵都有共性,因此螢光性應該是一個更為常見的現象。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什麼樣的生態環境會促成螢光性的產生?這個特性在樹蛙中常見嗎?在其他的生態環境中它可能出現嗎?」Blackburn說道。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第一種會發光的兩棲動物:亮度隨月相變化的青蛙
    科學家發現第一種會發光的兩棲動物:亮度隨月相變化的青蛙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虞涵棋 實習生 陳一諾 2017-03-14 22:11
  • 科學家發現第一種會發光的青蛙:亮度隨月相變化
    阿根廷科學家近日找到了第一種會發光的兩棲動物:圓點紋樹蛙。它們在黑暗中發光,亮度還會隨著月亮的陰晴圓缺而變化。這一結果發表在2月份的《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研究者推測,動物螢光現象可能遠比人們此前認為的常見。
  • 第一種會發光的兩棲動物:這青蛙在月相變化也跟著發光
    第一種會發光的兩棲動物:這青蛙在月相變化也跟著發光2017-03-15 11:40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黑目責任編輯:廖俊輝 【PConline 資訊】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青蛙這種動物應該不陌生吧,相信我們從小到大都看過不少各類的青蛙,而近日又一種青蛙被科學家們發現
  • 月相變化演示盒
    自動月相盒可以模擬月相的大致變化規律,將攝像頭的USB線插在電腦上,即可觀看月球的變化情況。    自動月相盒由減速馬達、圓盤、桌球、燈泡、滑環(解決數據線在旋轉過程中發生纏繞的問題)、攝像頭等材料組成。    通過採用模擬真實的情境來幫助學生分析月相變化的現象和規律,將難以觀察到的事物和現象用直觀形象的模型來表述。
  • 《月相變化》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析月相變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顯著的兩個天文現象之一。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月亮認識到月相的變化,在對月相進行排列的過程中認識到月相的這種變化是有規律性的,農曆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由圓到缺。通過模擬月相變化的實驗,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月相變化跟月球不發光有關,跟太陽照射有關,跟月球圍繞地球公轉有關。
  • 月相變化
    那麼為什麼月亮會有這種變化,有著什麼規律呢?本文給您慢慢道來。 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也是距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它在不斷的圍繞地球公轉。公轉方向:同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一樣,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看順時針。公轉周期:平均27.32天。月相的變化周期29.53天。
  • 瘋子和滿月:月相變化會影響人類行為嗎?
    一個主要的說法是:月相變化會引起人的行為變化,誘發人體內的負面因素,進而導致發瘋或犯罪等。其中,滿月夜尤其危險,會引起如自殺、殺人、狗咬、車禍、電話鈴聲驟響、曲棍球賽鬥毆等詭異事件。直到現在,如果晚上發生了怪事,很多人還是會說,「外面肯定是滿月」。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滿月是狼人和吸血鬼變身,能量暴增,甚至失控的時刻。
  • 【地理探究】什麼是月相?月相變化對地球的影響
    因為月球本身不發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見發亮部分是反射太陽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陽光。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陽直接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月相的來源。月相不是由於地球遮住太陽所造成的(這是月食),而是由於我們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陽照到發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陰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陰暗面。
  • 月相變化圖,月相變化規律是怎麼樣的?
    月相變化的順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滿月 ——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就這樣循環,月相變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約是一個月。月相判斷規則以上常識是理解的基礎,可以自行推導出各月相的出沒時段,課件過於細緻複雜反而使教學環節不好控制,冗餘信息只能干擾學生自主思考理解,反而不能很好地化解教學難度。月相變化的原因由於月球本身不發光,在太陽光照射下,向著太陽的半個球面是亮區,另半個球面是暗區(被自己擋住的)。
  • 科普小常識-【月相變化】
    小布丁立志要讓更多的家庭不用花重金就能獲得海量的學前教育資源和教學方法關於打賞的問題如果您喜歡的資源文末沒有打賞功能可以直接聯繫客服(yushikang0330)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科普知識-【月相變化】月相變化:每天隨著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東地移動一大段距離
  • 月球有陰晴圓缺的月相變化,那麼月球上看地球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我們知道,宇宙中的天體有不同的種類,其中像太陽那樣的恆星,通過自身的核聚變反應,能夠發光發熱,所以太陽就是一個溫度極高的「發光等離子體」,我們通常看到的太陽就是一個光亮的圓盤。而像地球那樣的行星和月球那樣的衛星本身是不發光的,所以在遙遠的距離上幾乎是無法看到行星和衛星的,在天文觀測中,對於遙遠星系中行星的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通過直接觀測發現的,而是通過「掩星法」來推測的。
  • 科學家發現月相或會影響我們的睡眠
    唯一的重大發現是滿月時百分之一的睡眠變化,這很大程度上由最大化統計能力的大樣本進行了解釋。滿月時睡眠少了五分鐘的臨床意義並不代表對健康構成相當大的威脅。Chaput博士表示,總之,我們不應該擔心滿月。我們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基因、教育、收入及心理,而不是由引力作用。
  • 科學家發現大多數兩棲動物可以在黑暗中「發光」
    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讓32種青蛙、蠑、和鰻魚暴露在藍光或紫外線下,發現這些生物在「生物螢光」過程中會發出五顏六色的圖案。科學家報導說,發光的兩棲動物可能比想像中的要普遍得多,這表明這種能力有可能是幫助他們在昏暗的燈光下相互定位。
  • 月相變化規律解析
    月相變化規律解析  一、月相及其形成  月亮圓缺變化的各種形狀叫作月相。由於月球本身不發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陽光。在太陽光照射下,總是一面亮一面暗,向著太陽的半個球面是亮面,另半個球面是暗面見圖1中中間一圈。
  • 《月相變化的規律》教學設計
    《月相變化》一課側重於通過實際觀察來確認月相是變化的;學會用圖畫的方式記錄描述觀察到的月相;學生通過分析觀察到的月相,能發現月相是逐漸變化的。《月相變化的規律》一課並不要求進行長時間(一個月)的月相變化觀察和記錄,試圖通過觀察月相圖片、給月相圖片排序、將月相圖片裝訂成冊的方式,了解月相在一個月之中連續變化的形態,以此發現月相變化的規律。
  • 「月有陰晴圓缺」——月相變化
    古人常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月亮身上,「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們眼中的月亮每一天都在發生著變化,這就是月相。月相,天文學術語(phase of the moon),是天文學中對於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明部分的稱呼,隨著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東向西移動一大段距離,它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著,這就是月亮位相變化。
  • 月相變化規律是怎麼樣的?這篇文章告訴你
    月球在繞著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繞著自己的月軸自轉,在月球繞著地球公轉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的同時,月球地球太陽的位置也在發生僵硬的變化。這三者位置的變化引起了月相石和潮汐。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和它繞著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等,因此在月球上一天和一年的時間是相等的。正因如此,月球的鏡面總是正對著地球,月球上一天的時間約為27.3,略少於29.5天。
  • 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月相變化》
    1、我們觀察到天空中的月球有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我們叫做_______。2、月球是一個_______、_______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實際上是它反射_______。3、月相的變化規律是,上半月由____變____,亮面在____;下半月由____變____,亮面在____。4、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____的部分。
  • 高考地理知識點:月相和潮汐變化
    1、月相:月球的各種圓缺形態叫月相  2、月相變化的原因: 月球本身不發光,只是反射太陽光  由於日、地、月的相對運動而造成三者位置的變化  3、月相變化的規律: 新月(初一) 上弦月(初七、初八)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滿月(十五、十六)  新月 日、地、
  • 科學家發現這種奇蹟般的透明青蛙
    世上的生物千奇百怪,但最近在俄羅斯克拉斯諾烏拉爾斯克(Krasnouralsk)發現的「透明蛙」可是連生物學家都沒有見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