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表面積及孔徑測試理論知識

2020-12-05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比表面積分析測試方法有多種,其中氣體吸附法因其測試原理的科學性,測試過程的可靠性,測試結果的一致性,在國內外各行各業中被廣泛採用,並逐漸取代了其它比表面積測試方法,成為公認的最權威測試方法。許多國際標準組織都已將氣體吸附法列為比表面積測試標準,如美國ASTM的D3037,國際ISO標準組織的ISO-9277。我國比表面積測試有許多行業標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國標GB/T 19587-2004 《氣體吸附BET法測定固體物質比表面積》。
  氣體吸附法測定比表面積原理,是依據氣體在固體表面的吸附特性,在一定的壓力下,被測樣品顆粒(吸附劑)表面在超低溫下對氣體分子(吸附質)具有可逆物理吸附作用,並對應一定壓力存在確定的平衡吸附量。通過測定出該平衡吸附量,利用理論模型來等效求出被測樣品的比表面積。由於實際顆粒外表面的不規則性,嚴格來講,該方法測定的是吸附質分子所能到達的顆粒外表面和內部通孔總表面積之和,如圖所示意位置。
  氮氣因其易獲得性和良好的可逆吸附特性,成為最常用的吸附質。通過這種方法測定的比表面積我們稱之為「等效」比表面積,所謂「等效」的概念是指:樣品的比表面積是通過其表面密排包覆(吸附)的氮氣分子數量和分子最大橫截面積來表徵。實際測定出氮氣分子在樣品表面平衡飽和吸附量(V), 通過不同理論模型計算出單層飽和吸附量(Vm),進而得出分子個數,採用表面密排六方模型計算出氮氣分子等效最大橫截面積(Am),即可求出被測樣品的比表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sg: 被測樣品比表面積 (m2/g)
Vm: 標準狀態下氮氣分子單層飽和吸附量(ml)
Am: 氮分子等效最大橫截面積(密排六方理論值Am = 0.162 nm2)
W: 被測樣品質量(g)
N: 阿佛加德羅常數 (6.02x1023)
代入上述數據,得到氮吸附法計算比表面積的基本公式:
 

 
 

由上式可看出,準確測定樣品表面單層飽和吸附量Vm是比表面積測定的關鍵。


測試方法分類 
 
  比表面積測試方法有兩種分類標準。一是根據測定樣品吸附氣體量多少方法的不同,可分為:連續流動法、容量法及重量法,重量法現在基本上很少採用;再者是根據計算比表面積理論方法不同可分為:直接對比法比表面積分析測定、Langmuir法比表面積分析測定和BET法比表面積分析測定等。同時這兩種分類標準又有著一定的聯繫,直接對比法只能採用連續流動法來測定吸附氣體量的多少,而BET法既可以採用連續流動法,也可以採用容量法來測定吸附氣體量。其關係如圖所示。
 


 

連續流動法


  連續流動法是相對於靜態法而言,整個測試過程是在常壓下進行,吸附劑是在處於連續流動的狀態下被吸附。連續流動法是在氣相色譜原理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藉由熱導檢測器來測定樣品吸附氣體量的多少。連續動態氮吸附是以氮氣為吸附氣,以氦氣或氫氣為載氣,兩種氣體按一定比例混合,使氮氣達到指定的相對壓力,流經樣品顆粒表面。當樣品管置於液氮環境下時,粉體材料對混合氣中的氮氣發生物理吸附,而載氣不會被吸附,造成混合氣體成分比例變化,從而導致熱導係數變化,這時就能從熱導檢測器中檢測到信號電壓,即出現吸附峰。吸附飽和後讓樣品重新回到室溫,被吸附的氮氣就會脫附出來,形成與吸附峰相反的脫附峰。吸附峰或脫附峰的面積大小正比於樣品表面吸附的氮氣量的多少,可通過定量氣體來標定峰面積所代表的氮氣量。通過測定一系列氮氣分壓P/P0下樣品吸附氮氣量,可繪製出氮等溫吸附或脫附曲線,進而求出比表面積。通常利用脫附峰來計算比表面積。

特點:連續流動法測試過程操作簡單,消除系統誤差能力強,同時具有可採用直接對比法和BET方法進行比表面積理論計算。
容量法
  容量法中,測定樣品吸附氣體量多少是利用氣態方程來計算。在預抽真空的密閉系統中導入一定量的吸附氣體,通過測定出樣品吸脫附導致的密閉系統中氣體壓力變化,利用氣態方程P*V/T=nR換算出被吸附氣體摩爾數變化。

直接對比法

  直接對比法比表面積分析測試是利用連續流動法來測定吸附氣體量,測定過程中需要選用標準樣品(經嚴格標定比表面積的穩定物質)。並聯到與被測樣品完全相同的測試氣路中,通過與被測樣品同時進行吸附,分別進行脫附,測定出各自的脫附峰。在相同的吸附和脫附條件下,被測樣品和標準樣品的比表面積正比於其峰面積大小。計算公式如下:
 

 
 

Sx:被測樣品比表面積 S0:標準樣品比表面積,
Ax:被測樣品脫附峰面積 A0:標準樣品脫附峰面積
Wx:被測樣品質量 W0:標準樣品質量

優點:無需實際標定吸附氮氣量體積和進行複雜的理論計算即可求得比表面積;測試操作簡單,測試速度快,效率高
缺點:當標樣和被測樣品的表面吸附特性相差很大時,如吸附層數不同,測試結果誤差會較大。
直接對比法僅適用於與標準樣品吸附特性相接近的樣品測量,由於BET法具有更可靠的理論依據,目前國內外更普遍認可BET法比表面積測定。

BET比表面積測試法

BET理論計算是建立在Brunauer、Emmett和Teller三人從經典統計理論推導出的多分子層吸附公式基礎上,即著名的BET方程:
 

 
 

P: 吸附質分壓 P0: 吸附劑飽和蒸汽壓
V: 樣品實際吸附量 Vm: 單層飽和吸附量
C:與樣品吸附能力相關的常數
由上式可以看出,BET方程建立了單層飽和吸附量Vm與多層吸附量V之間的數量關係,為比表面積測定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
BET方程是建立在多層吸附的理論基礎之上,與許多物質的實際吸附過程更接近,因此測試結果可靠性更高。實際測試過程中,通常實測3-5組被測樣品在不同氣體分壓下多層吸附量V,以P/P0為X軸,  為Y軸,由BET方程做圖進行線性擬合,得到直線的斜率和截距,從而求得Vm值計算出被測樣品比表面積。理論和實踐表明,當P/P0取點在0.05-0.35範圍內時,BET方程與實際吸附過程相吻合,圖形線性也很好,因此實際測試過程中選點需在此範圍內。由於選取了3-5組P/P0進行測定,通常我們稱之為多點BET。當被測樣品的吸附能力很強,即C值很大時,直線的截距接近於零,可近似認為直線通過原點,此時可只測定一組P/P0數據與原點相連求出比表面積,我們稱之為單點BET。與多點BET相比,單點BET結果誤差會大一些。
若採用流動法來進行BET測定,測量系統需具備能精確調節氣體分壓P/P0的裝置,以實現不同P/P0下吸附量測定。對於每一點P/P0下BET吸脫附過程與直接對比法相近似,不同的是BET法需標定樣品實際吸附氣體量的體積大小,而直接對比法則不需要。

特點:BET理論與物質實際吸附過程更接近,可測定樣品範圍廣,測試結果準確性和可信度高,特別適合科研及生產單位使用。
 

孔徑分布測試

氣體吸附法孔徑(孔隙度)分布測定利用的是毛細凝聚現象和體積等效代換的原理,即以被測孔中充滿的液氮量等效為孔的體積。吸附理論假設孔的形狀為圓柱形管狀,從而建立毛細凝聚模型。由毛細凝聚理論可知,在不同的P/P0下,能夠發生毛細凝聚的孔徑範圍是不一樣的,隨著P/P0值增大,能夠發生凝聚的孔半徑也隨之增大。對應於一定的P/P0值,存在一臨界孔半徑Rk,半徑小於Rk的所有孔皆發生毛細凝聚,液氮在其中填充,大於Rk的孔皆不會發生毛細凝聚,液氮不會在其中填充。臨界半徑可由凱爾文方程給出了:

 

Rk稱為凱爾文半徑,它完全取決於相對壓力P/P0。凱爾文公式也可以理解為對於已發生凝聚的孔,當壓力低於一定的P/P0時,半徑大於Rk的孔中凝聚液將氣化並脫附出來。理論和實踐表明,當P/P0大於0.4時,毛細凝聚現象才會發生,通過測定出樣品在不同P/P0下凝聚氮氣量,可繪製出其等溫吸脫附曲線,通過不同的理論方法可得出其孔容積和孔徑分布曲線。最常用的計算方法是利用BJH理論,通常稱之為BJH孔容積和孔徑分布。

 

 

相關焦點

  • 影響比表面積及孔徑分布(孔隙度)測試的因素
    影響比表面積及孔徑分布(孔隙度)測試的因素氣體吸附法比表面積及孔徑分布(孔隙度)測試中,有幾個因素對測試過程和結果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對測試結果的有效分析需考慮這些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樣品處理條件,吸附質氣體特性,測試方法的不同等,以下分別進行詳細介紹。
  • 吸附劑的種類及其比表面積孔徑測試研究
    沸石的特點是具有分子篩的作用,它有均勻的孔徑,如3A0、4A0、5A0、10A0細孔。有4A0孔徑的4A0沸石可吸附甲烷、乙烷,而不吸附三個碳以上的正烷烴。它已廣泛用於氣體吸附分離、氣體和液體乾燥以及正異烷烴的分離。
  • 安東帕康塔四站全自動比表面積和孔徑分析儀
    Quadrasorb evoTM孔徑分析儀可以在不同的時間開始運行,並且獨立分析多個樣品。Quadrasorb evoTM標準型孔徑分析儀提供了快速精確的BET比表面分析功能。為工業質量控制實驗室增加了新的高輸出BET Quick ModeTM模式,它可以快速的處理多個樣品。用戶可以根據今後實驗的需求量隨時升級儀器,也可以增加微孔分析功能。
  • 全自動比表面積和孔徑分析儀操作方法步驟
    潤之科技全自動靜態容量法氮吸附比表面積及孔隙度分析儀操作步驟樣品準備階段:樣品管烘乾,樣品管稱重,添加樣品,新樣品管應在樣品管稱重前測試自由體積。樣品測試階段:將準備好的樣品管安裝到樣品測試埠,將杜瓦平穩放置到自動升降架,輸入樣品信息,樣品管信息,選擇測試方法比表面積或全過程,開始測試。自由體積測試:對新樣品管首先烘乾樣品管,將其固定到樣品測試埠,將杜瓦平穩放置到自動升降架,輸入樣品管編號,開始測試,測試完成後保存樣品管信息。
  • 比表面積檢測方法比較
    其中吸附法比較常用且精度較高;透氣法是根據透氣速率不同來確定粉體比表面積大小,比表面測試範圍和精度很有限;其它比表面積測試方法有粒度估算法、顯微鏡觀測估算法,已很少使用。因此,下面小編著重介紹一下吸附法測試粉體比表面積。
  • 壓汞儀和比表面及孔徑分析儀的區別?
    採用圓柱孔模型,根據壓力與電容的變化關係計算孔體積及比表面積。孔徑測定範圍:30A~150μm(孔半徑)。   比表面及孔徑分析儀   工作過程(就吸附過程而言)是在計算機控制下,按照設定的壓力值逐步往測試系統中通入氮氣,樣品在液氮溫度下吸附氮氣的過程。
  • 活性炭的比表面積檢測方法
    活性炭是一種含碳材料製成的外觀呈黑色,內部孔隙結構發達,比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的一類微晶質碳素材料,是一種常用的吸附劑、催化劑或催化劑載體。 為了統一標準,使生產可控制化,在活性炭行業中通常用吸附值來判斷活性炭的好壞,也就是說吸附值越高,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就越強。
  • 比表面積測定方法及標準簡介
    超細粉體的表面特徵常用比表面積及孔徑分布來表徵。隨著超細粉體材料和納米材料的迅猛發展,生產和應用各種超微氧化鋅、氧化鋁、碳酸鈣、鈷酸鋰、錳酸鋰、碳黑、石墨等幾乎所有粉體材料的領域都需測定產品的比表面積。比表面積測定方法比表面積是指每克物質中所有顆粒總表面積之和,(國際單位為m2/g)。
  • 解析比表面積測試儀測量方法影響因素
    解析比表面積測試儀測量方法影響因素測量方法 固體有一定的幾何外形,借通常的儀器和計算可求得其表面積。但粉末或多孔性物質表面積的測定較困難,它們不僅具有不規則的外表面,還有複雜的內表面。通常稱1g固體所佔有的總表面積為該物質的比表面積S (specific surface area,㎡/g)。
  • 解讀2020藥典比表面積新增章節 這些儀器五星標註
    氣體吸附法是測定材料比表面積的主流方法之一,也是歐、美、日藥典測量比表面積的主流方法之一。而2020版《中國藥典》收載的比表面積測定方法也是氣體吸附法。缺點是:由於分壓範圍低、不能測試真正的脫附等溫線等限制,不適合做孔徑分析。優點是:適合比表面及孔徑分析,解析度、準確度高,適合催化劑、分子篩等多孔、比表面較大樣品的比表面及孔徑分布分析測試。 缺點是:相對於動態法測量比表面積速度偏慢。
  • 楊正紅:氮吸附儀表徵藥物超低比表面積的技術突破
    藥物粉體的比表面積和孔徑關係到粉末顆粒的粒徑、吸溼性、溶解度、溶出度和壓實度等性能,而且最終影響到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國家藥典委員會已頒布了最新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增加了0991比表面積測定法,並將於2020年12月30日起正式實施。用氣體吸附法進行比表面和孔徑分布測定,對於大多數製藥行業的用戶還比較陌生。
  • 常見比表面積測試方法對比分析
    由吸附量來計算比表面的理論很多,如朗格繆爾吸附理論、BET吸附理論、統計吸附層厚度法吸附理論等。其中BET理論在比表面計算方面在大多數情況下與實際值吻合較好,被比較廣泛的應用於比表面測試,通過BET理論計算得到的比表面又叫BET比表面。
  • 比表面積標準品和粒度分布標準品
    國內關於比表面積測試的現行有效國家標準約有十幾個,現列舉幾個比較常用的國家標準方法:GB/T 19587-2004 《氣體吸附BET法測定固態物質比表面積》GB/T 13390-2008 《金屬粉末比表面積的測定 氮吸附法》GB/T 7702.20-2008 《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比表面積的測定》GB/T 6609.35-2009
  • 氣體吸附理論BET原理和實例大全!快快收藏
    平時經常會說去測個BET,看看材料比表面積多大,孔徑分布如何,其實我們測試的並不是BET,而是氮氣等溫吸脫附曲線,測試得到的數據是氮氣等溫吸脫附曲線,比表面積、孔徑分布都是通過公式計算得到的。這篇文章理清了對氮氣等溫吸脫附曲線及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布計算的基本概念和相互關係,以及對應用時改採用何種計算方法及數據處理手段做一個簡明實用的總結。
  • 3H-2000A/BET-A型比表面積測試儀優勢特徵詳解
    3H-2000A/BET-A型比表面積測試儀儀器具有國內唯一的程控風熱助脫裝置,提高了脫附速度,使出峰時間縮短,脫附峰尖而銳,得到了高出同類儀器很多的解析度和測試精度
  • 粒度測試知識匯總
    下面就具體講一下關於粒度測試方面的基知識和基本方法。 一、粒度測試的基本知識1、顆粒:在一尺寸範圍內具有特定形狀的幾何體。這裡所說的尺寸一般在毫米到納米之間,顆粒不僅指固體顆粒,還有霧滴、油珠等液體顆粒。2、粉體:由大量的不同尺寸的顆粒組成的顆粒群。
  • 比表面積測定依據的國家標準
    比表面積測試目前國內各行業採用的標準比較多,一些行業標準頒布的時間較早,其中提及的測試原理依然採用,而測試的設備早已被更精確的自動化儀器所取代。目前與國際接軌的主要是氣體吸附BET法比表面積測試,也是國內採用最為普遍的測試標準。
  • 二氧化矽等矽產品比表面積的測定分析
    (比表面積測試由潤之Rise系列全自動氮吸附二氧化矽專用比表面積測試儀測試。二氧化矽比表面積測定儀專業生產廠家-濟南潤之科技有限公司,測試精度高,重複性好,售後服務完善)。二氧化矽的比表面積是很重要的參數,在生產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衡量和判定矽粉品質的標準參數,所以比表面積的測試顯得必不可少。
  • 半孔徑CCT四六極超導組合磁體樣機完成低溫測試
    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項目組自主研發的半孔徑CCT(Canted Cosine Theta)四六極超導組合磁體樣機完成目標電流滿載勵磁測試,四極線圈和六極線圈單獨勵磁一次達到設計值500A(四極線圈)和385A(六極線圈),低溫旋轉線圈測量磁場梯度及積分場高階量達到設計值,由此驗證了CCT
  • 貝士德儀器推出泡壓法濾膜孔徑分析儀
    產品簡介:3H-2000PB泡壓法濾膜孔徑分析儀,可準確測試濾膜、隔膜、織物、纖維、 產品特點:   孔徑測試範圍:0.02-500um; 多樣品池設計針對不同尺寸樣品,特殊樣品可單獨設計;具有全自動真空助潤裝置,可大大加速浸潤時間,提高測試效率50%以上; 根據待測樣品不同,多種浸潤液體可選; 高精度雙流量傳感器,流量分段測量,量程互補,自動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