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我省大部分市縣仍有輕霧或霧,特別是早晚。為何秋冬季節早晚更容易出現霧,主要是因為夜間地面輻射冷卻,從而靠近地表的空氣溫度低,當氣溫降低到露點或露點以下是達到飽和凝結,並形成逆溫現象,經過長時間,水汽與凝結核下沉至地表附近,使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所致,通常被稱為輻射霧。
輻射霧的形成條件:
冷卻條件:晴朗少雲的夜間或清晨,地面散熱迅速,使近地面氣層降溫多,有利於水汽凝結。當低空有輻射逆溫形成時,有利於近地面層大量霧滴聚積於逆溫層下而形成輻射霧。
水汽條件:近地面層水汽充沛時,氣溫稍有下降就會使水汽凝結。溼度越大、溼層越厚,就越有利於形成霧。當空氣被雨和潮溼的地面增溼以後,對形成此類霧特別有利。
層結條件:近地面氣層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時,就有利於水汽和塵埃雜質的聚集,如又有輻射冷卻作用便易於水汽凝結形成霧。當氣層不穩定時,就有利於上下層熱量的交換和水汽擴散,而不利於霧的形成。
風力條件:靜風有利於形成露、霜或淺霧,但不利於形成霧;微風(1-3米/秒)對霧的形成最有利。
輻射霧的特點:
1、有明顯的季節性和日變化:秋冬季居多;多在下半夜到清晨,日出前後最濃,白天輻射升溫逐漸消散;
2、與地理環境有密切的關係:潮溼的山谷、窪地、盆地;
3、輻射霧的垂直、水平尺度:厚度幾十米到幾百米,平均150米左右,水平範圍不大,分布不均,常零星分布,在平原上也可連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