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著名紫砂商號,你知道都有哪些嗎?

2020-11-23 尚道軒紫砂藝術館

民國時期,上海、宜興、無錫、杭州等地有許多專門經營宜興陶器的商店,其中著名的有:陳鼎和、鐵畫軒、吳德勝、利用公司、毛順興等。這些陶器商號或公司,都在宜興訂貨,而且每家商號又都聘有制壺藝人,進行壺藝的加工或製作,有的店主善於陶刻,親自奏刀銘刻。故民國時期的紫砂壺上,一般會有制壺者的名字和商號的名稱,壺上的陶刻也署兩個名款:刻畫者及商號。

民國著名紫砂商號

1.葛德和陶器公司(1860-1954)

2.藝古齋/復興窯(1905-1930)

3.陽羨紫砂陶業公司(1909-1911)

4.利用(利永)陶業公司(1913-1954)

5.吳德盛陶器行(1916-1939)

6.永安窯(1920s-1930s)

7.江蘇省立陶器工廠(1917-1932)

8. 陳鼎和陶器廠(1920-1954)

9. 鐵畫軒陶器號(1923-1956)

10.毛順興陶器廠(1937-1954)

11.汪裕泰汪莊茶葉行(1937-1940)

12.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1955-1958)

1

葛德和陶器公司(1860-1954)

(1)創建者/經營者:葛翼雲(1842-1928)、葛亞誠(1928-1954?) 

(2)商號印記:「葛德和」

【葛德和 泥繪山水紋紫砂壺】

葛德和由宜興大窯戶葛翼雲於清代鹹豐十年在上海老北門開設葛德和陶器店,以生產銷售宜興鈞釉陶器聞名。

【葛德和造款 宜鈞釉長方水底盆】

鈞釉長方水底盆,釉面窯變層次豐富,為葛德和所產精品。

【葛德和造款 紫泥橢圓盆】

葛德和,由宜興大窯戶葛翼雲於清代鹹豐十年在上海老北門開設葛德和陶器店,以生產銷售宜興鈞釉陶器聞名。1915年,葛德和陶器公司生產的大花瓶在巴拿馬國際賽會上獲得一等獎。1926年,葛德和陶器公司聘有陶工達三百餘人,有一批穩定的技工,技藝從不外傳。

2

藝古齋/復興窯(1905-1930)

(1)創建者/經營者:趙松亭(1852-1934)

(2)著名制陶師:程壽珍、儲銘、潘德根

(3)商號印記:「藝古齋」/「貢局」、「龍鳳圖」、「雍正二年」款。

【藝古齋款 壽桃壺】

其壺式古樸奇拙。蓋內鈐「壽珍」印記,底鈐「藝古齋」印款,壺身銘刻:「飲之益壽更延年,東溪。」

【(復興窯)貢局款 水平壺】

朱泥材質細膩,水平壺式,容量稍大,胎薄工精。蓋牆上有楷書「老貢局」刻字,「貢局」是清末外銷泰國的宜興紫砂壺上常見款識。晚清外銷泰國的壺式基本為光素簡潔造形,然而做工精巧,比例得當,大多數出自當時優秀紫砂藝人製作,是宜陶又一珍品。受潮汕功夫茶的影響,朱泥小壺在南洋新、馬、泰盛行。史載,光緒年,泰國國王拉瑪五世在宜興訂製了一批紫砂壺,壺底印有泰文「拉瑪五世」印記或楷書「貢局」等字款,壺蓋和壺柄偶有陶工名款。這批精緻的砂壺除泰國宮廷和皇族自用外,拉瑪五世國王亦贈於泰國一家皇家寺廟使用,訂數不多,頗為珍貴。

【(復興窯)貢局款 青灰砂磨光三足小壺】

此壺以青灰砂製成,胎薄工細,壺流、壺蓋口沿、壺鈕、壺把及三圓珠細足,都刻意製作細巧,以凸顯壺身的張力和飽滿。蓋牆上有楷書「貢局」刻字。這類砂壺外銷制泰國後,根據當地人的審美意趣,往往施以高水平的包鑲和磨光,包鑲手藝細薄精巧,磨光至光可鑑人,具有濃的異國情調。此壺屬外銷泰國的精品小壺,國內市場少見,極具收藏價值。

【(復興窯)貢局 水平提梁壺】

貢局,十九世紀初,宜興朱泥水平壺已外銷南洋諸國,移居南洋的華人亦輸入飲茶文化,尤受泰國富商的鐘愛,與中國經貿來往頻繁。「萬豐」、「錦堂發記」、「福記」等陶肆名店,均為貢局訂製砂壺,故壺底為商家記號,「貢局」二字在蓋內。亦有將朱泥壺給以包金、包銀、包銅,使形色華麗尊貴。典型的泰國鑲包工藝,深受皇家貴族的鐘愛,在泰五世皇宮博物館至今藏有頗多的「貢局」朱泥壺。

3

陽羨紫砂陶業公司(1909-1911)

(1)創建者/經營者:潘寶仁(1850-1923)

(2)著名制陶師:儲銘、俞國良、江案卿等

(3)商號印記:「陽羨紫砂陶業公司出品」

(缺圖片資料)

陽羨紫砂陶業公司」印款為清宣統年間(1909~1911年)特定年代公司茶壺所用印款,清宣統年間,蜀山潘姓大窯戶建立「陽羨紫砂陶業公司」,聘進名工俞國良、汪寶根、範大生等燒造高檔紫砂茗壺,壺底鈐用大圓章陽文楷書「陽羨紫砂陶業公司出品」印款。分三行,自右向左,與現今自左向右相反。上「陽羨」字款,中「紫砂陶業公司」字款,下「出品」字款。蓋,把款一般為作者用小方章款。其寶鼎、傳爐、大柿等式獲南洋勸業會金牌獎。其成套茶具、橫把茶壺等銷日本、南洋各國;各式彩釉壺、水平壺銷英、法、意及智利、墨西哥等國,為清末著名紫砂器公司。

4

利用(利永)陶業公司(1913-1954)

(1)創建者/經營者:周文伯(周培源父親)

(2)著名制陶師:範大生、程壽珍、裴石民等

(缺圖片資料)

5

吳德盛陶器行(1916-1939)

創建者/經營者:吳漢文(1874-1941)

(2)著名制陶師:

聘請俞國良、範大生、馮桂林、胡耀庭、邵陸大、王熙臣、儲銀蘭等常年制壺,

任淦庭等陶刻,還向汪寶根、蔣燕亭、範錦甫、裴石民、吳雲根等訂購泥坯。

(3)商號印記:

①吳漢文款:「岐陶」、「企陶」、「潛陶」、「松廬主人」、 「巖如」等;

②早期商號:「松鶴軒」(楷書方章)、「岐陶發明」(篆書方章);

③1921年後印記:「金鼎商標」、「吳德盛制」。

【(吳德盛)跂陶刻、吳德盛制獅首水仙盆】

吳德盛,陶器店鋪名。民國初年,宜興鼎署鎮人吳漢文在宜興縣城開設「吳德盛陶器行」,為當時專營紫砂的唯一商號。印記是陽文篆書「吳德盛制」方、圓章。註冊商標為「金鼎」,鐫一圓章,中置一鼎,鼎身有「德盛」篆體二字,四角刻「金鼎商標」楷書四字。

【(吳德盛)潛陶款 段泥刻花鳥詩文方瓶】

瓶身以團泥製成,作雙耳扁方瓶。瓶口微侈,長頸稍內束,鼓腹下垂,方圈足,對稱雙獸耳環。光素瓶身刻畫花鳥圖,並署:「仿新羅畫意,潛陶作」,另一面刻「清供。歲在甲子春月陽羨潛陶氏題並刻。」工藝不俗,乃民國時期佳制。

【(吳德盛)巖如刻、範大生制紫泥刻詩文魚罩壺】

壺作古井欄式。紫砂胎質,胎表細嫩柔滑,器身上斂下奢,直流、嵌蓋、橋鈕,輪廓周正,做工精到,具體呈現了敦厚、渾樸、融圓的意境。蓋內鈐有「大生」款。壺身描刻篆文,另側刻繪勁竹,署刻「巖如氏」,刻畫布局優美。

範大生(1875-1942年),字繩武,號承甫,清末民初紫砂名師。宜興鼎蜀鎮西望圩村人。十九歲從師紫砂名工範鼎甫學藝,勤奮好學,鑽研技法,所制茗壺,工藝精絕,競相爭購,「大生壺」名噪一時。

【(吳德盛)金鼎商標款、錦甫制、任淦庭刻 竹節柿子壺】

此壺用紫砂泥製作,色澤深褐,用料上乘。壺身圓潤,身作柿子狀,其上有任淦庭淺刻詩文花草,有文「亦足,以暢幽情」,閒情雅致,穩重大方。壺嘴巧作竹節,爽朗清麗,壺把粗細變化,剛勁有力,銜接自如。壺蓋微凸,鈕把塑一枝嫩竹,兩旁貼飾竹葉,清秀可人。有竹節壺以竹為題材,頗具文人趣味。

任淦庭,字缶碩,名幹庭,號石溪、聾人、大聾、漱石、左腕道人、左民,紫砂陶刻名藝人。七大老藝人之一。酷愛書畫、潛心研究紫砂陶刻技藝,他擅長在各種紫砂茶具、花盆等陶胚上書畫或雕刻山水、花鳥、人物,無不栩栩如生。蓋款「錦甫」,底款「金鼎商標」。

6

永安窯(1920-1930)

紫砂龍窯——永安窯,產品遠銷日本及南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其產品曾獲1926年費城世界藝術博覽會金獎和1930年比利時國際博覽會銀獎。

(缺圖片資料)

7

江蘇省立陶器工廠(1917-1932)

(1)創建者/經營者:潘寶熙

(2)著名制陶師:程壽珍、俞國良、範福奎、江案卿等

(缺圖片資料)

8

陳鼎和陶器廠(1920-1954)

(1)創建者/經營者:陳元明兄弟 

(2)商號印記:

①底銘「陳鼎和造」(方印、圓印)、「陳元明」;

②出口產品:「C.T.H.CO」;

③「乾隆年制」(篆書陽文方印)。

【(陳鼎和)陳鼎和造款 烏泥八方圓口僧帽盆】

僧帽式制器,工藝繁瑣,非一般工匠所能為之,此器上口圓潤,下部八方,方圓過渡自然,渾然一體。底部八足支撐盆體,穩重大方,想來必是高手所為。該盆底部落「陳鼎和造」款,為陳鼎和出品之物。

陳鼎和陶器廠,由陳元明兄弟二人於1920年開辦,經理陳元明,在宜興縣城中開設店鋪,在上海設有辦事處,業務多為商家訂製產品,傳世器包括紫砂壺、茶具、紫砂花盆等。陳鼎和所產高檔精品由陳元明親自籤款或鈐「陳鼎和造」方印、圓印。

【(陳鼎和)陳鼎和造款 紫泥】

9

鐵畫軒陶器號(1923-1956)

(1)創建者/經營者:戴國寶(1875-1926)、楊德宜(1882-1961)、戴相明(?-2002)

(2)著名制陶師:

①制壺:範大生、胡耀庭、強義海等;

②刻陶:陳少亭、談泉明等;

③訂製壺坯:俞國良、汪寶根、陳光明、李寶珍、吳雲根、儲銘、史蓮生等。

(3)商號印記:

①「玉屏生」、「鐵畫軒」;

②「鐵畫軒制」(大壺為篆書大方章、大圓章,小壺為楷書長方小章);

③1926年以後:「蓮生」、「鐵畫軒主人」

【(鐵畫軒)蓮生刻 花卉詩文紫泥橢圓盆】

鐫刻:以書下酒心先醉,拈筆評花字益香。蓮生氏刻。

該紫泥橢圓盆,刻字刀法流暢,刻畫大氣美觀,落蓮生款。作者簡介: 蓮生,戴湘明,鐵畫軒創始人戴國寶之子,大學畢業後繼承父業。在其經營時,鐵畫軒所定製的紫砂壺、盆皆署蓮生款。

【(鐵畫軒)鐵畫軒制 紫砂羲之水注】

水注以紫砂燒制而成,造型為王羲之靠樹倚臥。羲之束髮,頭戴皮弁,唇須下垂。身著寬袍儒裙,左手倒持羽扇。斜倚在樹根上。羲之右手下有鵝一隻,身旁樹葉叢叢。樹幹上開有兩孔,一孔用於裝水,一孔用以注水。

【(鐵畫軒)鐵畫軒 彩泥柿蒂壺】

10

毛順興陶器廠(1937-1954)

1)創建者/經營者:毛順興( 1901-1977)

(2)著名制陶師:

制壺名工有毛順興、毛振聲、朱可心、王寅春、吳雲根、沈孝鹿等,

任淦庭、談泉明(泉石)為其刻銘。

(3)商號印記:

「毛順興制」(楷書方印)、「毛順興出品」。

【(毛順興)毛順興作】

【(毛順興)毛順興出品六方花盆】

題識:毛順興出品「芳菲酣蝶夢,馥鬱醉蜂槐」。

石生氏刻:「梨花滿林白似霜,不及海棠嫣然香」石生刻。

此時紫砂壺式多沿襲清代樣式,陶刻裝飾則不同於清代,改為摹刻名畫和名人書法。碑版、青銅器銘文及磚瓦古陶文的摹刻盛行;素材來自當時的出版物,如《金石索》等拓本,《芥子園畫譜》等。

相關焦點

  • 有些紫砂泥料並沒有原礦,你知道的有幾個?
    泥料是紫砂壺的根本所在,大家買壺比較關心的也都是泥料正不正、是不是「原礦」,並且又該如何分辨這些「非原礦料」,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 實際上在今天來說,壺友們對於原礦料的理解要求為兩點,首先要是出自黃龍山的,即是本山料;其次,一定要是紫砂原礦煉製的泥料,無拼配和其他添加。
  • 民國紫砂奇才的花器代表作——馮桂林《高梅壺》
    -東方美物-壺名:高梅壺作者:馮桂林容量:950CC泥料:原礦老段泥製作時期:光緒—民國 二十世紀初期梅花,一花獨先天下春不畏嚴冬凌寒綻放……《高梅》壺>壺身高挺,氣勢挺拔有一股傲然挺立的韻味採原礦老段泥,全手工摶制從民國到現在歷經幾十年時光的浸潤窯火氣褪去,表面慢慢形成包漿溫潤質雅,更顯年代感和老味感此壺形似花瓶壺身裝飾五瓣筋紋似瓜若果,新穎別致壺身貼塑數根梅枝梅花千姿百態,肆意盛開
  • 民國九位紫砂傳奇|你認識幾位?
    國九位紫砂傳奇圖文 | 網絡整編 | 紫砂中華從明至今五百年來,各朝各代不乏名家輩出,或創製革新,或繼承傳統,都在無聲地書寫著紫砂的傳奇,書寫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和文明。紫砂的歷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興衰史。
  • 民國段泥紫砂石古文鏜鑼洗
    民國段泥紫砂石古文鏜鑼洗民國段泥紫砂石古文鏜鑼洗尺寸:高5.8釐米,口徑11.6釐米,足徑9.8釐米品相:口沿2道衝,底足約20處極小磕藏品說明:鏜鑼洗為康熙時期典型宮廷文房用具,本品斂口,矮扁腹,圈足,造型精緻,線條流暢。
  • 關於民國綠泥,全網最客觀的介紹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關於電木茶盤,你真的了解嗎?|從業者告訴你,紫砂泥並沒那麼值錢|從製作工藝說紫砂的真假鑑別(一)灌漿壺|從製作工藝說紫砂的真假鑑別の機制、機車與手拉篇|從製作工藝說紫砂的真假鑑別の半手工篇|訂閱我們立刻馬上看!
  • 民國紫砂壺九大傳奇人物,你認識嗎?
    紫砂壺的發展是一段漫長的歷史,紫砂壺最早出現於宋代,至明代迎來第一個巔峰時期,到清朝民國時期,進入全盛時期,制壺名家輩出。其中,民國時期有九大傳奇人物,壺藝高超,其作品在當時已是價值斐然,如今更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為廣大藏家所喜愛。
  • 蔣紅君每日講堂:作為壺友要知道那些顏色是原礦,那些是調配的
    紫砂壺,大家很好奇紫砂泥料到底有多少種發色,紫砂泥料號稱 " 五色土 " ,可想而知它的顏色是多種的,但原礦泥料的正常發色,你知道都有哪些嗎? 在你買紫砂壺的時候,肯定會碰到 " 原礦 " ,二字,商家都會跟你說這是原礦泥料,但大家有可能不明白"原礦"的意思,"原礦"的意思就是沒有添加任何化學物質調色的紫砂泥料。現在,一種原礦指的是原礦料開採出來,無任何添加化學物調色,燒出來的正常成色;另一種原礦,指的是,通過原礦不同泥料通過相互調配,調配出想要的顏色,期間無任何添加化學物質,是泥配泥,這也是原礦。
  • 紫砂老泥料和新泥料有什麼區別
    在紫砂壺業內,一直都有老泥和新泥的叫法,很多人都不知道所謂的紫砂壺新泥和老泥有什麼區別。甚至根本就說不上來這兩者都是什麼,就聽到別人說老泥好,新泥不好。 請問:你覺得紫砂老泥好還是新泥好?
  • 綠色的紫砂壺都有毒嗎?你多慮了!
    特別是民國綠,那顏色真的是太油了,肯定是有毒的! 真的是這樣嗎? 可是當我查閱拍賣紀錄的時候,發現顧景舟大師一把517.5萬元成交的均玉壺,竟然也是綠色紫砂壺!
  • 宜興紫砂和喀左紫砂有什麼區別?泥料一樣價值有大不同,為什麼!
    也有「北方陶都」「北方紫砂之都」的稱號,當地蘊藏著大量的紫砂礦資源。 關於宜興的介紹和紫砂泥的特點這裡就不在描述,相信大家也都知道。 那麼在紫砂泥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 民國段泥金鼎公司歧陶氏刻蓋盒 一對
    民國段泥金鼎公司歧陶氏刻蓋盒 一對民國段泥金鼎公司歧陶氏刻蓋盒一對【藏品尺寸】:通高9釐米,長20釐米,寬13釐米【品相】:全品【藏品說明】:蓋盒呈扇形,子口蓋。蓋與盒均有扇形圈足。蓋盒內裡均施米白色細密開片哥釉。蓋面與盒身刻山水圖。
  • 紫砂壺中最耐看的壺型,是哪些?
    紫砂壺中最耐看的,如:西施壺、石瓢壺、仿古如意壺、井欄壺、井欄壺、掇球壺、報春壺、供春壺、秦權壺、竹段壺,這十幾種壺型幾乎所有制壺藝人多做過。 經典壺型為何耐看?
  • 行話常說一方抵三圓,紫砂壺方器型大全,你認識的有幾把?
    在紫砂的器形大類中,方器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其不同於圓器,更多地是表現線、面的挺括和剛中帶柔的質感,我們都知道一方頂三圓,紫砂方器比圓器更難做,是重要原因。方器中角的處理,是表現茶壺氣度的首要因素,尤其是鈍角、大圓角的處理,非經驗老到者不能為。那麼方器都有哪些類型了,下面就是目前最全的方器類壺型。
  • 紫砂泥中的傳說:天青泥、黑星砂,到底是何方神聖?還買得到嗎?
    看到這個標題,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們要一起分享的話題了吧~是的,就是紫砂圈的泥料傳說,天青泥和黑星砂。這兩款泥料可以說是很多玩壺人都魂牽夢縈的泥料,甚至很多玩壺人畢生都在追求這兩款泥料的紫砂壺。那麼,到底這兩款泥料有何神秘之處,又有何種前世今生呢?
  • 如何識別低劣化工紫砂壺?純正紫砂是什麼顏色?
    記者調查發現,在調泥的過程中添加金屬氧化物,在紫砂製作工藝中是一種較常見的行為。行業門戶「紫砂之家」便透露,常見的配泥法有三類:一是純淨的泥質加工處理;二是摻入顆粒並與不同泥質混合;三是適量摻入金屬氧化物,使其色澤豐富,提高明度。泥與泥相拼,會產生各種色澤變化,常見的有:本山綠與紫泥相拼,製成團泥。
  • 丁亦琴答壺友問:紫砂原礦有沒有黑泥?
    48:55 來源: 宜興壺人 舉報   這是總結的丁亦琴老師回答壺友的一些提問,快來看看有沒有你關心的問題
  • 要紅了 文保紫砂礦井將變身公園
    據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先生著作《宜興紫砂陶傳統工藝》一書介紹,宜興陶業泥礦有兩種,一種是露天開採的,另一種是井洞開採的。露天開採的礦井被廢棄後多變為塘或潭而存世,如黃龍山邊上的大水潭(地名)就是露天礦和礦井的遺存地。江蘇省地質礦產部門上世紀中後期曾對黃龍山的優質礦藏進行過系統勘探,探明黃龍山下具有巨大的礦藏量。
  • 民國四大美男都有誰?
    民國四大美男的說法,民國時即已有這種說法。當時的國民黨的考試院長戴季陶曾經分別點評過周恩來、梅蘭芳、張學良、汪精衛四人。當然民初曾有汪精衛梅蘭芳顧維鈞三大美男的說法。四大美男皆才貌雙全,除丰神俊朗外,才華亦甚是了得。周總理的外交才華全世界都知道,無需多講。
  • 民國若泉銘段泥東坡提梁壺
    若泉銘段泥東坡提梁壺若泉銘段泥東坡提梁壺 這把段泥東坡提梁壺由民國紫砂藝人生寶製作,造型中規中矩,屬常見器型。刻款若泉,即著名紫砂陶刻大師任淦庭。 壺的一面刻梅花,畫面清雅,花枝料峭,刀法甚為老到;其八字銘文,暗含機鋒,與提梁壺特有的審美意趣完美統一,相得益彰。
  • 一個比徐志摩還會情詩的民國文人,你們知道是誰嗎
    在民國時期會寫情詩的文人有很多,徐志摩的《偶然》,還有我們曾經學過的戴望舒的《雨巷》,也有民國才女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可你們知道民國最會寫詩的文人是誰嗎?下面就來談談我認為最會寫情詩的民國文人朱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