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層析就是通常所說的過柱子,又叫柱色譜,屬於色譜法中使 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對於含有多種有機物的混合樣品,用重結晶無法提純時,柱層析法可以說是有機實驗中最有效的分離手段。實驗室中常用的是以矽膠和氧化鋁做固定相的吸附柱。矽膠層析 法的分離原理是根據物質在矽膠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離,一 般情況下極性較大的物質易被矽膠吸附,極性較弱的物質不易被 矽膠吸附,整個層析過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過程。
雖然很多化學實驗書中都敘述了柱層析的實驗方法,但大多 數都是比較雷同地泛泛地描述,而且有些描述在實驗室中並不適用。例如,很多書中都提到裝柱時先在底層鋪一層石英砂,倒入固 定相後再在頂部鋪一層石英砂。比較繁瑣,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 在實驗室中不適用。根據多年來使用柱層析的操作經驗,本文總 結了在使用柱層析時的幾個技巧:
1、矽膠的使用
初做柱層析很容易把柱子裝得長了或短了,有時還會有大量 的矽膠剩餘,浪費矽膠,這主要是對矽膠等固定相的使用的量沒有 掌握。柱層析用的矽膠一般是100-200目,100毫升矽膠的質量在 47克左右,如果裝一個直徑是2.8釐米的柱子,可以裝18釐米高。為了避免浪費矽膠和溶劑,最初學習裝柱時最好對實驗室中各種 不同規格的柱子摸摸底。方法很簡單:用量簡量出100毫升幹矽 膠,直接倒入各種規格的柱子中,敲實,用刻度尺鼉出矽膠在柱子 中的高度,這樣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了。一般在裝柱的時候町以 根據實驗所需柱子的高度來調整矽膠的使用量,這樣就可以大大 地節省矽膠的使用,避免造成沒有必要的浪費。歡迎關注化學科訊。稱量矽膠時一般 稱30-70倍於上樣量,如果極難分,也可以用100倍量以上的矽膠。
2、洗脫劑的使用
洗脫劑的極性可用薄層層析來確定,一般以待分離樣品Rf值 為0.2-0.3為宜。選擇的洗脫劑應該使兩相鄰物質Rf值之差最大 化。不要認為在板上爬得高分離的效果就比較好,如果Rf在0.6, 即使相差0.2也不容易在柱子上分開,因為柱子是一個多次爬板的 過程,可以通過公式的比較:0.6/0.8一次的分離度,肯定不如 (0.2/0.3)的三次方或四次方大。歡迎關注化學科訊。有時雖然在薄層板上看到分離的效果很好,但過柱層析時還是很難分開。這主要的原因就是薄層層析用矽膠比柱層析用矽膠要細得多,所以分離效果好。解決的辦法就是降低洗脫劑的極性,一般柱層析用洗脫劑比薄層層析用 的展開劑極性要再降低一倍可以達到比較好的分離效果。當所分離物質極性跨度較大時,可用採梯度洗脫的方法,即逐漸增加溶劑 的極性,使吸附在矽膠上的不同化合物逐個洗脫下來。
常用的展 開劑極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統;極性較大的用甲醇:氯仿 系統;極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統;拖尾可以加入少量 氨水或冰醋酸。對於很難分離的化合物,一是增加柱子的長度和 直徑,二是減小洗脫劑的極性,這樣可以很好地將混合物分開。在 同樣能洗脫的情況下,儘量使用毒性小的洗脫劑。例如,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統和二氯甲烷:石油醚系統,在同樣都能洗脫的情況下, 應該用毒性小的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統。
另外洗脫劑在過柱子後最好也回收使用,一方面環保,另一方面也能節省部分經費,缺點是要消耗一定的人工。這裡要注意的 是,一般在過柱同時進行的是減壓旋蒸,混合溶劑的比例由於揮發 度的不同會導致極性的變化,一般會使得極性變大,在梯度淋洗時 比較合適。還有一般回收的溶劑中會有少量水分,使用前先要用 乾燥劑乾燥好才能使用。
3、裝柱子的技巧
柱層析的裝柱非常重要,裝柱的效果會直接影響層析分離效 果。有溼法裝柱和幹法裝柱等兩種方法。溼法裝柱很簡單,使用 也最普遍,就是先用比固定相多一倍的洗脫劑將固定相活成勻漿, 柱子底部先用脫脂棉塞緊,然後倒入洗脫劑將脫脂棉中氣泡趕出。歡迎關注化學科訊。用漏鬥將活好的固定相倒入柱子中,打開底部活塞,將柱子中高出 固定相的溶劑放出。期間不斷用橡皮棒敲打,將固定相敲實,做到 密實均勻無氣泡即可。很多時候用加壓的方法可以很高效地裝好 柱子,而且在柱子中沒有氣泡產生。幹法裝柱與溼法裝柱剛好相 反的是,它是將乾燥的吸附劑從柱子上端直接加入到一個空的柱 子中,然後用油泵抽柱子底部,相當於減壓過柱,直到柱子變得很 結實,再用淋洗劑「走柱子」。幹法裝柱的一個缺點就是在裝入洗 脫劑後,由於溶劑和固定相之間的吸附放熱,所以柱子容易變花, 影響分離效果。
解決的方法是:(1)固定相一定要添加結實;(2)一 定要用較多的溶劑「走柱子」。直到柱子的下端不再發燙,恢復到室 溫後再撤去壓力。無論使用哪種方法裝柱,最後都要求所裝的柱 子結實、勻稱、無氣泡。
4、上樣的技巧
上樣也有溼法和幹法之分:溼法一般用淋洗劑溶解樣品,也可 以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但溶劑越少越好。再用膠頭滴管轉移 得到的溶液,沿著層析柱內壁緩慢地均勻加入。在不用海沙的情 況下,儘量不要破壞矽膠面。加樣後,打開柱底活塞,讓固定相充 分地吸附所加樣品。歡迎關注化學科訊。然後再加入一些洗脫劑,再充分地吸附後將 一團脫脂棉塞至接近矽膠表面。然後就町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脫 劑,而不會衝壞矽膠表面。很多樣品在上柱前是粘乎乎的,一般沒 關係。有的時候上樣後在矽膠上又會析出,這一般都是比較大量 的樣品才會出現,是因為矽膠對樣品的吸附飽和,而樣品本身又是 比較好的固體才會析出,這就需要先重結晶樣品,得到大部分的產 品後剩餘的產品再柱分。如果不能重結晶也沒關係,直接過柱就 行,樣品會隨著淋洗劑流動而慢慢溶解,最後隨著洗脫劑流出。
有些樣品溶解性差,能溶解的溶劑又不能一卜柱(比如DMF, DMSO等,會隨著溶劑一起走,顯色是一個很長的脫尾),這時就必 須用幹法上柱了。幹法過柱是把待分離的樣品用少量溶劑溶解後, 在加入少量矽膠,歡迎關注化學科訊。拌勻後再旋去溶劑。一般樣品和矽膠按l:l的 量混合,矽膠使用的量也可以少一些,但是要保證在旋幹後,不能 看到明顯的固體顆粒,讓樣品都吸附在矽膠的表面上。然後小心 地加入到裝好的柱子中,加入洗脫劑洗脫。
5、過柱的技巧
柱層析按過柱時的壓力可以分為:加壓,常壓,減壓。壓力可以增加淋洗劑的流動速度,減少產品收集的時間,但是 會減低柱子的塔板數。所以其他條件相同的時候常壓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時間也最長,例如一些 天然化合物的分離,有時一個柱子過幾個月也有可能。減壓柱能 夠減少矽膠的使用量,但是由於大量的空氣通過矽膠會使溶劑揮 發,有時會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結,另外有些比較易分解的東西可 能得不到,而且還必須同時使用水泵抽氣,噪音大,時間長,所以減 壓過柱用得比較少。
加壓過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與常壓柱類似,但用外加壓力 可以使淋洗劑走的快些。壓力的提供可以是樂縮空氣,雙連球或 者小氣泵(用魚缸供氣的加壓泵就行)。特別是在容易分解的樣品 的分離中很適用。一般壓力不可過大,不然溶劑走的太快就會減 低分離效果。歡迎關注化學科訊。因為加壓過柱效率高,分離效果較好,所以加壓過柱 在普通的有機化合物的分離中是非常適用的。一蝗低沸點溶劑裝 柱時往往會在柱子中產生氣泡,使柱子變花,利用加壓過柱法在裝 柱時就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而且可以使柱子很快裝實。隨著科技的發展,色譜法的技術也日新月異,但柱層析實驗技 術還是比較簡單和實用的,每個科研工作者在使用柱層析時,可以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不斷地摸索,不斷地總結和提高柱層析的 實驗技術。
來源:冷豐收 - 《華章》 - 2010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