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品】豬心臟打破異種移植時間紀錄

2021-01-20 豬業科學

過去10年來,美國馬裡蘭州貝塞斯達市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一直是那些腹腔中跳動著一顆豬心臟的狒狒的家。這些靈長類動物是一項旨在向人體安全移植豬器官的試驗的一部分。僅在美國,每天就有22人因人體器官供給短缺而死亡。4月5日,NIH的研究人員報告說,有5顆移植心臟創造了破紀錄的存活數據,其中1顆心臟在狒狒體內健康存活了近3年時間。儘管這一結果尚不足以證明豬器官在人體內的安全性,但它可以被視為長期處於困境的跨物種器官移植(又被稱為異種移植)的一個振奮人心的證據。研究人員認為,這是朝著把動物器官移植給人體的最終目標邁出的又一步。


主持這項研究的貝塞斯達市國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心臟移植外科醫生Muhammad Mohiuddin表示:「人們曾經認為這只是一些不靠譜的試驗,並且沒有任何意義。如今我覺得,我們都意識到人體異種移植事實上是可以實現的。」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豬器官由於大小合適而最有可能成為人體替換組織的候選者。豬血管細胞表面有一種碳水化合物名為α1,3-半乳糖基轉移酶(gal),人體會產生抗體抓住這種物質並引發血栓。隨著科學家在2001年培育出一種缺乏gal基因的轉基因豬,豬器官開始在狒狒及其他非人靈長類動物體內存活數月的時間。但是這些動物依然需要用藥物抑制自身的免疫系統,從而保護外來器官,這也使得它們很容易被感染。

Mohiuddin和他的同事於是嘗試用更具有靶向性的藥物保護移植器官,同時又不會大面積地壓制整個免疫系統。Mohiuddin說,其中最有希望的一種抗體能夠通過綁定免疫細胞表面的一種名為CD40的受體從而阻斷某些免疫細胞之間的通訊。在這項新的試驗中,研究人員利用抗CD40抗體,連同血液稀釋藥物肝素,在5隻移植了轉基因豬心臟的狒狒體內防止血栓的形成。這些豬缺乏gal基因,同時還表達了兩種人體蛋白基因—— 一種有助於調節凝血,另一種則能夠抑制可促進引發血栓的抗體反應的信號分子。

在這項研究中,這些豬心並沒有替代狒狒的心臟,而是連接到了狒狒的血液循環系統上。結果顯示,這些狒狒的平均存活時間為298天,其中一隻活了945天。

這個研究小組下一步計劃直接用豬心替代狒狒自己的心臟,以了解狒狒僅依靠豬心能活多長時間。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這裡介紹的方法可能有助於把心臟和其他器官的異種移植轉化為一個潛在的變革性治療選擇,讓成千上萬的移植等待者獲益。」

一些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表示,這項工作是異種器官移植面向臨床應用所取得的重要進展,令人鼓舞。


(摘編自: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渾身是寶的豬,器官很快就要移植給人?
    綜述中描述了德國團隊成功地將基因修飾豬心臟原位移植給狒狒存活超過6個月。異種心臟移植近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將有助於延長和挽救無數患者生命。 異種器官移植的發展歷史 眾所周知,器官移植是治療人體衰竭器官的主要手段。異種器官移植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
  • 科技前沿 | ​異種移植:我要在身上裝一隻豬肝!
    關於異種移植世界上第一例異種器官移植手術發生在1905年。當時,法國醫生布蘭斯多將兔腎切成薄片植入腎功能衰竭兒童體內,手術很成功。但16天後,兒童死於排斥反應引發的肺部感染。後來在狗、兔、豬等不同動物之間的研究,逐漸發現跨物種的移植存在致命性的排斥反應。由於無法控制這種排斥反應,異種移植研究由此進入冰點。
  • 科技日報:豬器官移植非天方夜譚,中國異種移植研究處於領先
    巧合的是,這條新聞發布後不久,國內異種移植主要研究團隊和科學家齊聚北京,召開了以「異種移植走向臨床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為主題的第593次香山科學會議,一起探討了我國異種移植髮展現狀和如何加快走向臨床研究。
  • 基因編輯豬器官移植猴子身體,未來有望植入人體
    目前,由哈佛大學遺傳學家喬治_丘奇(George Church)領導的eGenesis公司正在改良豬器官,使其最終能夠移植到人類患者。 北京時間6月24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豬器官未來有一天將移植到人類患者體內,當前全球捐獻器官需求量較大,呈供不應求的趨勢,同時,豬器官與人體器官大小接近,是人類異種移植器官的最佳選擇。
  • 移植了一顆豬的心臟後,那隻狒狒多活了195天
    ,其中一隻狒狒植入豬心臟後存活了6個月時間。這個過程被稱為異種器官移植,指的是一個物種的器官被移植給另外一個物種。專家們希望這項技術未來有一天能夠解決全球器官捐贈嚴重短缺的困境。這隻移植了豬心臟的狒狒成功存活了195天,這也讓科學家們更接近於在人類身上進行豬器官移植實驗。
  • 豬心狒的195天--異體移植的裡程碑
    今天無意間看到一條Nature上3天前的新聞,一隻移植了豬心的狒狒Baboon,在異源動物心臟的泵血工作下存活了195天,遠遠打破了以前59天的
  • 異種移植:豬的器官「得天獨厚」
    12—14日,在長沙召開的第三屆全球異種移植臨床研究規範國際研討會上,國際異種移植協會主席Leo Buhler說。異種移植,簡單說,即把一種動物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移植到另一種動物體內。人類期望通過這一技術,在符合安全和倫理的前提下,解決移植供體短缺難題,治療人類疾病。十年前,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王維教授團隊關於「豬胰島移植」研究,在全球率先獲得重大突破。
  • 首個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誕生
    明星女科學家楊璐菡領銜,首個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誕生2017 年,被譽為是「基因剪刀手」的哈佛大學和美國 eGenesis 公司異種器官移植課題帶頭人楊璐菡領銜其團隊,克隆出世界首批 PERV 活性滅活豬。當時,其研究成果登上 Science 封面。
  • 器官移植《異種克隆計劃》前瞻[多圖]
    《異種克隆計劃》的遊戲劇情就是以器官移植為主題,為了讓玩家更能全面了解這款遊戲的故事情節,筆者認為有必要詳細的交代一下事情的原由。1997年5月24日,器官不足已經成為未來21世紀的一個重大問題,在第二次世界大會上,「捐贈和移植」(Donations and Transplants)組織公布了這方面統計的一些驚人的數據,Xirix生化科技實驗室的沃爾特·瓦爾特博士(Dr.
  • 豬3.0有望解決異種器官移植難題?或成為臨床異種器官移植雛形
    9 月 21 日,杭州啟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啟函生物」)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楊璐菡博士團隊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上發表文章。啟函生物的楊璐菡博士談到:「這是啟函的第一例兼備兩種功能的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這個成果讓我們備受鼓舞,現在我們正在靈長類動物身上測試做出來的器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全球每天有 17 人在等待器官移植中死去,每 9 分鐘就會有一個人添加到移植等待列表中。截至 2020 年 9 月,全球等候器官移植的人數超過了 10 萬人,而供體數量緊缺。
  • 加速異種器官移植研發,杭州啟函生物科技完成780萬美元融資
    投資界7月23日消息,杭州啟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函生物」)今天宣布完成780萬美元A輪融資。本輪投資由國際知名投資機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Arch Venture、北極光創投、 樹蘭醫療資本、Biomatics Capital Partners、Alta Partner等參與融資。
  • 一隻豬對器官移植的貢獻,人類最早將在2021年底接受豬心移植
    然而,等待一顆心臟最少要6個月時間,等待時間太過漫長。最近,有項研究證明,豬心臟將有望成為人類心臟移植供體!對於患有嚴重心力衰竭和某些其他對其他療法無反應的心臟病的患者,心臟移植通常是他們生存的唯一希望。2019年,根據美國器官移植提供的數據,美國共進行了3552例心臟移植手術。
  • 科學網—異種移植:世界醫學的又一次革命
    文章主要作者、美國匹茲堡大學Startze中心副主任David Copper教授和王維教授是「老相識」,後者在豬胰島移植治療Ⅰ型糖尿病這一領域的進展,吸引了包括David Copper在內的國際同行持續和密切的關注。為這一天的到來,王維團隊經過十餘年的潛心攻關,諸多疑團正逐步變得明朗。用王維的話說,「異種移植已處在『突破的前夜』」。
  • 異種器官移植研究:這些小豬的器官有望移植人體
    前段時間,《自然》旗下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了一項來自杭州啟函生物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們成功地做出了第一代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這種豬經過了基因編輯技術平臺的改造,同時滿足異種器官移植的兩大要求:完全去除豬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與人有著更好的免疫兼容性。根據試驗分析,這種豬及其器官擁有正常的生理特徵和生育能力,並可以將基因傳遞到下一代。如果這項技術在下步研究中得到驗證,將會極大的緩解全球器官短缺的問題。
  • 走近異種器官移植 探訪神秘的「克隆豬實驗室」
    在南京醫科大學有個江蘇省異種移植重點實驗室。作為國內第一個以異種移植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省級重點實驗室,這裡的科研團隊正在研究通過克隆技術,解決人體器官移植短缺問題。正值江蘇省科普周,記者今天走進這個神秘的實驗室,聽他們講述克隆的故事。克隆一頭豬大約需要半年實驗室裡,科研人員正對著顯微鏡進行卵母細胞體細胞克隆。
  • 異種器官移植之路還有多遠?
    2017年,當世界首批消除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基因編輯「豬1.0」誕生時,領銜該研究的美國eGenesis公司聯合創始人楊璐菡告訴新華社記者,希望將來「在中國建立中國人自主研發的機構,致力於為中國病人研發異種器官移植的治療手段」。
  • 豬器官移植給人?可能還需要3年時間
    2013年在德國慕尼黑召開了關於異種移植倫理探討的會議。會議中各個宗教各自闡述了對異種移植的看法,其中猶太教核心教義是人的生命高於一切宗教制約,在病危情況下,應該而且必須接受移植;基督教倫理認為,只要遵守道德規定,不虐待動物就可進行異種研究。可允許病人因治療疾病的目的而接受異種動物器官;伊斯蘭教認為,人是在生物鏈的頂端,人身天授,人有義務去保護好自己的健康。
  • 異種移植 從科學研究正走向臨床治療
    此後一段時間,為人輸送動物血液成為一種治療疾病的方式,但由於免疫排斥反應的存在,患者死亡的案例屢見不鮮。 再往後,大夫們還嘗試過羊胰腺碎片移植、黑猩猩睪丸和卵巢移植等手術,均沒有達到長期良好效果。隨著對異種移植研究的加深,醫生們開始錨定某些固定物種作為供體對象,與人類親緣相近的靈長類自然當仁不讓。
  • 豬肝移植猴體存活已長達16天 突破國際最長存活時間記錄
    華商報訊(記者魏光敬 通訊員李潔)6月13日,由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牽頭,聯合杭州啟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雲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共同參與的多基因編輯豬-恆河猴異種肝、心、腎器官移植臨床前研究順利實施。
  • 異種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研究邁進臨床階段
    從2008年異種胰島移植臨床研究的長沙宣言,到今天發布的異種胰島移植臨床治療的長沙方案,湘雅三醫院王維教授領銜團隊經歷了10年的沉澱,從1996年開始,研究團隊坐了21年冷板凳。9月8日上午,評價專家組詳細審閱了項目材料,認真聽取了項目組匯報,並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質詢。專家組認為,該項目臨床研究過程嚴謹,技術資料齊全完整,並符合規定,結果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