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飛行員的技術培養,固然重要,但也要時刻關注飛行員的心理變化

2020-09-05 德育報

首先,眾所周知航空公司培養一名飛行員是非常不容易的,有的定向委培,有的則是從大改駕跟大畢改開始,不僅需要花費高額的培訓費,還要經過2-4年的培訓時間才能成為一名航空公司的「副駕駛」,至於機長就更久了,也看個人的。


所以從你踏入航空公司的大門開始,航空公司就已經開始計算培養或者購買你的價值了,顯然飛行員對於航空公司來說是一筆「固定資產」,前兩年航空效益好的時候,我們」老大「曾說過一句話」每名機長每年給公司創造的利潤都是上千萬的「,可想而知」飛行員「在航空公司絕對是自帶」頂級流量「的,其創造價值的能力也是可觀的,不到萬不得已公司不會開除一名飛行員的,這 也就是為什麼受害人首次聯繫吉祥時給出的回答時強硬的,最後官宣也只是」停飛處理「。

最後也想給航空公司提個建議,對飛行員的技術培養固然重要,但也要時刻關注飛行員的心理變化,家庭情況的變化等,儘量做到階段性的監控。大家都知道飛行員的招收包括體檢,心理測試,智力測試這三大塊,但是從招收培養到進航空公司開飛又要隔離好幾年的時間。

我個人記得我自己總共做過兩次心理測評,一次是高中畢業招飛時,第二次就是聘機長之前,中間相差了10年時間,人的心理是會時刻產生變化的,尤其是民航飛行員這種特殊職業,每個起飛落地都要對身後200名旅客及其家人負責的,所以各航空公司的管理層一定要做好飛行員的心理監控,對於」範過事兒「或者有」苗頭兒「的飛行人員一定要重新評估並且重點監控

相關焦點

  • 飛行員,危險了
    飛行員的高薪主要源於多年來中國民航持續快速發展,而成立航空公司,發展壯大,就要引進飛機,引進飛機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飛行員。而我國飛行員的培養主要依賴於航空公司的委託培養,培養院校主要又以公辦院校為主,培養基數小,需求大,說不平衡也好,說畸形也罷,總之是供需矛盾下,飛行員一直處於緊缺的狀態。
  • 只為報復昔日上司,飛行員關閉發動機,217名乘客葬身大海陪葬
    在這起事故爆發之後,各國對於飛行員的選拔和培養就更加重視,因為他們明白飛行員背後是一飛機人的安全。科技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當中,我們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生活質量越來越高,所以大家對於周邊事物的要求也要比以前嚴苛許多。
  • 為什麼培養一個優秀的狙擊手比培養飛行員還要難?和你想的不一樣
    為什麼培養一個優秀的狙擊手比培養飛行員還要難?和你想的不一樣大家都知道培養飛行員和狙擊手都不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培養特級的狙擊手和飛行員更是如此,有人說優秀的狙擊手比飛行員更難培養,真的是這樣麼?,有人說,一名狙擊手光是這麼訓練,一年就要用掉3萬多顆子彈,每天都要射擊近百次。
  • 初教6直上「獵鷹」,這一改,讓我軍培養飛行員的速度大大加快
    ,同時也代表了中國空軍和海軍飛行員的培養順序。這一變化也說明了中國空軍和海軍飛行員的訓練體制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由於現代戰鬥機極為複雜精密,因此要能夠熟練駕馭現代戰鬥機,還能夠進行空戰並保持不敗,需要非常精熟的技術,這種技術需要通過長期艱苦的訓練才能取得,因此,訓練精銳戰鬥機飛行員,教練機就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 為什麼飛行員的制服一定要穿制式正裝呢?
    1930年以前飛行員還是不怎麼穿制服的,一般都穿一戰時候發的軍隊的制服,就是前面有包的那種皮製飛行夾克,帶防風眼鏡的頭盔,抗冷耐操,整體穿著可以參考動畫片《紅豬》,這種制服挺拔,好看,逼格高,讓人有一種專業性的感覺,對於由於當年飛行還不夠普遍很多人嚴重恐飛的乘客來說,這是一種極強的心理暗示。
  • 戰機12000米高空漏油,飛行員拒絕跳傘,8分鐘創世界奇蹟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不予心安】」,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消息資訊 飛行員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因此發生意外時一般都會選擇棄機保人,有一位飛行員在12000米上空發現戰機漏油,卻沒有選擇跳傘,反而在8分鐘內創造了奇蹟。
  • 初教機直上高教機:開啟飛行員培養新模式
    專業人士告訴我們,這一變化被通俗地稱為「初教機直上高教機」,「直上」也成為一個新名詞。所謂「直上」,就是指飛行員在完成初教6的訓練後,直接接受教10科目的訓練,然後轉入作戰部隊。不久前,空軍石家莊飛行學院某旅組織了一場2020屆新期班開飛訓練,首批初教6直上教10飛行學員整裝登機、依次滑出、陸續升空,率先邁出了我軍飛行員培養體系新模式的第一步。
  • 國內民航招收飛行員一般通過哪幾種方式?
    目前,我國民航飛行員培育的主體依然是運輸機駕駛(本科)、通用機駕駛(專科)和直升機駕駛(專科)三個不同層次的專業。近年來,因為生源構成發生了一些改變,招飛程序也因不一樣的應考目標各有不一樣。民航飛行員的來源包括四種形式:養成生培養、大改駕、軍航退役飛行員轉飛民航、自費學生。
  • 民航飛行員的搖籃:中國民航90%以上機長都畢業於這所高校
    飛行員在我國交通事業發展中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樣的,這種職業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一來,成為了一名合格的飛行員就意味著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出更多的力量;二來,我國對於飛行員的薪資待遇、政策補貼都是非常好的。如果成功地成為了一名合格的飛行員,不出意外的話自己的基本生活是一點也不用擔心的。
  • 飛行員的保命裝置:彈射座椅
    當遇有緊急情況時,它的動力裝置能將飛行員彈射出機艙,飛行員再打開降落傘安全降落。降落傘不能保命了  大家都知道,培養一名飛行員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經費,因此飛行員十分珍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戰鬥機已在作戰中發揮重要作用,飛行員喪命的事天天都有,這讓各國頭疼不已。  為了有效保護飛行員,各國都在飛機上配備降落傘。可這樣並不安全,飛行員跳傘時要爬出機艙,經常遭遇被強風吹倒或被刮撞到飛機尾翼上死亡的情況。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戰鬥機的時速已提高到600千米以上,飛行員爬出座艙跳傘根本就完成不了。
  • 「戀愛攻略」飛行員小哥哥撩動秘籍,讓愛衝上雲霄,還在等什麼
    所以對於每天忙到腳不沾地,永遠在執飛的飛行員小哥哥來說,沒有標準比賢惠顧家更重要。能夠在他每次勞累的長途飛行時顧好大後方以及在結束飛行後給他家的溫暖的姑娘才是他們的剛需。所以想要撩飛行員的寶寶們,在撩之前一定要想好,如果你是喜歡男友整天在你身邊,兩個人粘著膩著的狀態,那麼飛行員小哥哥是不適合的。即使因為愛情走到一起,後面也會有很多讓你疲憊失望的時刻。這不是簡單的不粘人就可以了,和其他職業不太一樣,飛行員不是簡單的忙,像程式設計師或金融小哥哥那種忙,出什麼事情的時候還可以及時趕到。
  • 85後辣媽飛行員築夢藍天:「我爸爸和老公也都是飛行員」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微信公號在普通人眼裡,女飛行員是絕對優秀的代名詞。,父親陳正江(左)、女兒陳靜(中)、女婿繆威(右)如今,86 年生的陳靜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深知陪伴的重要。繆威說,每次和陳靜出門,二寶總是很捨不得,拉著我們的登機箱,不想讓爸爸媽媽走,還說以後長大了替我們上班,他也要當飛行員。雖然除夕不能團聚,但一家人也有自己的辦法過春節。&34; 繆威說,那一刻,家人的心都在一起的感覺,比什麼都重要。
  • 關注|飛行員佩槍,那是有歷史滴!
    據端端目測,飛行員平時拋頭露面時的「黃金搭檔」通常是一架架「拉風」的戰機,像這樣不開飛機上靶場、不練飛行練射擊,相關報導還真不多。所以你一定猜到了,端端今天要和你聊的就是飛行員和他們的自衛武器(匕首神馬的端端就不和你說了,咱主要說熱兵器)。
  • 飛行員偷偷關閉發動機,致飛機墜入大西洋,217位乘客「陪葬」
    在當時的多數國家中,民航客機的駕駛員其實也是一國空軍飛行員的重要儲備。若是國家有需要,符合要求的民航客機的駕駛員,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培訓,就能駕駛戰機執行空中作戰任務,比從頭開始培養一名空軍飛行員要容易得多。任何事物都處在發展狀態中,在相關技術發展已經日益成熟的情況下,飛機的綜合性能得到了飛躍式的提升,客機能搭載的人數也呈增長趨勢。
  • 德空難飛行員拉人「墊命」為哪般?
    要認定自殺是空難導火索很困難,因為從各種殘骸中找答案一點都不容易,更何況還得去考察當事飛行員的精神和心理狀態。1982年日本航空公司JA350航班東京灣墜毀事件中,機長片桐清二操縱著飛機一頭扎進海裡。不過最後他沒死,而是扮成白領獲救。在事發時,副駕駛發現苗頭不對,拼死阻止卻沒奏效。
  • 關於報考民航飛行員的那些事(超全攻略!速度收藏!)
    接受過屈光手術者要帶原始完整的手術病歷資料,包括切削參數的手術記錄,加蓋醫院公章。體重符合民航招收空勤學生體重指數標準。兩項均合格的考生進入綜合面試。綜合面試一般採取小組面試方式,通過問答和一些肢體動作,考查考生的學習情況、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及動作協調性等。除此之外,報考飛行技術專業的考生外語只限考英語哦。
  • 飛行員常見的的夢魘「飛行錯覺」
    最經典的試驗有:針紮下來縮回手、看見檸檬流口水、腳下有絆忙抬腿、人要跌倒用手撐等等。心理學家說這些條件反射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領,符合人類進化與生存需求,無需他人教授。如果誰沒有這樣的條件反射就該看醫生了。飛行員許多行為也符合條件反射規律,如飛機向下掉要拉杆、飛機向上仰要推桿、飛機產生坡度要反杆、拉杆猛了飛機抖動要趕快松杆等,這些屬於正確的第一反應。但如果產生的感覺是錯誤的,第一反應就是錯上加錯了。
  • 看陸航飛行員高難「迫降」
    這次集訓著眼戰場複雜環境、探索未來制勝本領,出動直-9、直-11等多型直升機,開展模擬發動機停車、尾槳故障等特情處置訓練,探索出一套科學規範的特情組訓方法路子,培養了一批本領高強的特情處置骨幹人才。記者看到剛結束第一次模擬特情飛行的飛行員丁元生,興奮地和其他飛行員聊著剛才飛行的情況。
  • 飛行員因抑鬱駕機"自殺"無法徹底避免
    現有的研究也難以預測和防止飛行員因心理問題墜機自殺的可能,即便是普通人,因心理問題導致的自殺行為也是心理學研究的難題。國際民航組織(ICAO)要求機師定期接受身體檢查,包括精神評估。英國民航駕駛員協會表示,在法律上要求飛行員上報是否存在心理問題,檢查員會在體檢過程中發覺飛行員存在心理問題的跡象。 路透社報導稱,國際民航組織建議患有抑鬱症的人不應駕駛飛機。
  • 從飛行員自殺事件看國外機組排班PBS技術
    民航資源網2009年3月17日消息:在國外,機組自動排班一般要考慮到飛行員人性化的具體需求,並根據這種需求來合理地安排飛行任務。以便做到既能安排的飛行任務滿足各種規則的限制,又能兼顧好飛行員個人的生活、社交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