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燕的 「大慶」歲月

2021-01-15 中國航空新聞網

對於老一輩華燕人來說,四十年前的「工業學大慶」是頗為值得自豪的記憶。20世紀70年代,國營華燕儀表廠(現陝西華燕航空儀表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關於建設「大慶式企業」的號召,在創業初期的艱苦條件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譜寫了弘揚「大慶精神」的壯麗篇章,是航空工業系統在陝南地區唯一榮獲「大慶式企業」稱號的單位。

排除幹擾「學大慶」

1973年下半年,華燕儀表廠的建廠工作接近完成,工廠轉入批生產、新品研製階段。從這時開始到1976年10月的三年多時間裡,即使在「文革」特殊的政治形勢下,工廠仍然把「工業學大慶」運動作為一件大事來抓,黨委向全廠提出了「廠舉大慶旗、人學王進喜」的口號,在堅持生產科研的重大問題上沒有動搖,保證了國家計劃的順利完成。1975年1月,工廠黨委副書記、革委會主任劉懷英代表工廠出席了陝西省「工業學大慶」經驗交流會,華燕儀表廠被評為陝西省「工業學大慶」先進單位。1975年和1976年,工廠被012基地評為「工業學大慶」先進單位。

在生產科研方面,工廠早在基建收尾時,就創造條件開始小批生產,並很快形成了生產能力。投產以後,先後試製了全液浮加速度計、半液浮速率陀螺等10種產品。在研製撓性陀螺的同時,於1975年以國外產品為借鑑,開始了對慣性導航系統的研製工作。

在整頓企業方面,工廠頂住了當時的政治壓力,狠抓了規章制度的建立和產品質量的整頓。從1972年下半年起,就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文件開展了以整頓質量為中心,加強企業管理的群眾運動,重點抓了思想基礎、組織基礎、管理基礎和技術基礎的整建工作。完成了產品質量的整頓驗收。

班組建設方面,工廠樹立了十五車間鍛工組這面旗幟,在全廠開展了「學大慶、趕鍛工」活動。鍛工組發揚「革命工作只有我們幹得不夠,沒有我們不該幹的」這種實幹精神,在學大慶運動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1976年1月,鍛工組組長孫三栓出席了三機部企業事業單位領導幹部會議並在會上做了發言。

職工隊伍建設方面,在經受特殊時期的政治風波和與困難做鬥爭的過程中,工廠廣大幹部、職工經受了鍛鍊和考驗,提高了兩級領導班子的戰鬥力,堅持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強了職工主人翁責任感和大幹社會主義的信心,湧現出了鍛工組、標準室和魯繼興、李智文、樊孝義等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學用結合出成果

1976年10月到1978年12月,是工廠創建「大慶式企業」的階段。1976年底,工廠掀起「工業學大慶」的新高潮,發起了大幹社會主義的新戰役。1977年2月5日,陝西人民廣播電臺報導了工廠提前5天完成1977年元月份生產任務,實現「開門紅」的消息。1977年4月5日,魯繼興代表鍛工組出席了全國「工業學大慶」會議,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接見,十五車間鍛工組被命名為「全國工業學大慶」先進集體。

1977年和1978年,工廠連續被評為陝西省航空工業系統和012基地「工業學大慶」先進單位。

「工業學大慶運動」促進了工廠科學技術的發展,廣大科技人員和工人努力鑽研技術,狠抓新品研製,大搞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取得了可喜的成績。1978年,工廠研製、生產的半液浮速率陀螺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撓性陀螺、半液浮速率陀螺榮獲陝西省科學大會獎狀。科技人員樊孝義出席了全國科學大會,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接見。設計科計算機室打破美國技術封鎖,攻克了電腦程式讀取難關,獲得三機部科技成果三等獎。

1978年5月24日,中共陝西省委批准命名國營華燕儀表廠為「大慶式企業」。8月7日,《陝西日報》以《大慶爐火煉新人》為題,報導了「老黃牛」魯繼興的先進事跡。1979年5月,第三機械工業部批准命名國營華燕儀表廠為「大慶式企業」。6月30日,三機部副部長莫文祥來廠,親自為工廠授予「大慶式企業」錦旗;同時給部級先進集體十五車間、鍛工組、標準室和先進個人魯繼興、李智文授獎。

「大慶式企業」殊榮一直是華燕公司寶貴的精神財富,四十多年來,公司上下一直傳承著「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廣大員工相應領導班子號召,忠於祖國、忠於事業、拼搏創業、求實創新,勇於挑戰國內外技術制高點,不斷創造著新的成績,為建設「新航空、大航空、強航空」的目標奮力前行。

 

對於老一輩華燕人來說,四十年前的「工業學大慶」是頗為值得自豪的記憶。20世紀70年代,國營華燕儀表廠(現陝西華燕航空儀表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關於建設「大慶式企業」的號召,在創業初期的艱苦條件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譜寫了弘揚「大慶精神」的壯麗篇章,是航空工業系統在陝南地區唯一榮獲「大慶式企業」稱號的單位。

排除幹擾「學大慶」

1973年下半年,華燕儀表廠的建廠工作接近完成,工廠轉入批生產、新品研製階段。從這時開始到1976年10月的三年多時間裡,即使在「文革」特殊的政治形勢下,工廠仍然把「工業學大慶」運動作為一件大事來抓,黨委向全廠提出了「廠舉大慶旗、人學王進喜」的口號,在堅持生產科研的重大問題上沒有動搖,保證了國家計劃的順利完成。1975年1月,工廠黨委副書記、革委會主任劉懷英代表工廠出席了陝西省「工業學大慶」經驗交流會,華燕儀表廠被評為陝西省「工業學大慶」先進單位。1975年和1976年,工廠被012基地評為「工業學大慶」先進單位。

在生產科研方面,工廠早在基建收尾時,就創造條件開始小批生產,並很快形成了生產能力。投產以後,先後試製了全液浮加速度計、半液浮速率陀螺等10種產品。在研製撓性陀螺的同時,於1975年以國外產品為借鑑,開始了對慣性導航系統的研製工作。

在整頓企業方面,工廠頂住了當時的政治壓力,狠抓了規章制度的建立和產品質量的整頓。從1972年下半年起,就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文件開展了以整頓質量為中心,加強企業管理的群眾運動,重點抓了思想基礎、組織基礎、管理基礎和技術基礎的整建工作。完成了產品質量的整頓驗收。

班組建設方面,工廠樹立了十五車間鍛工組這面旗幟,在全廠開展了「學大慶、趕鍛工」活動。鍛工組發揚「革命工作只有我們幹得不夠,沒有我們不該幹的」這種實幹精神,在學大慶運動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1976年1月,鍛工組組長孫三栓出席了三機部企業事業單位領導幹部會議並在會上做了發言。

職工隊伍建設方面,在經受特殊時期的政治風波和與困難做鬥爭的過程中,工廠廣大幹部、職工經受了鍛鍊和考驗,提高了兩級領導班子的戰鬥力,堅持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強了職工主人翁責任感和大幹社會主義的信心,湧現出了鍛工組、標準室和魯繼興、李智文、樊孝義等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學用結合出成果

1976年10月到1978年12月,是工廠創建「大慶式企業」的階段。1976年底,工廠掀起「工業學大慶」的新高潮,發起了大幹社會主義的新戰役。1977年2月5日,陝西人民廣播電臺報導了工廠提前5天完成1977年元月份生產任務,實現「開門紅」的消息。1977年4月5日,魯繼興代表鍛工組出席了全國「工業學大慶」會議,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接見,十五車間鍛工組被命名為「全國工業學大慶」先進集體。

1977年和1978年,工廠連續被評為陝西省航空工業系統和012基地「工業學大慶」先進單位。

「工業學大慶運動」促進了工廠科學技術的發展,廣大科技人員和工人努力鑽研技術,狠抓新品研製,大搞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取得了可喜的成績。1978年,工廠研製、生產的半液浮速率陀螺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撓性陀螺、半液浮速率陀螺榮獲陝西省科學大會獎狀。科技人員樊孝義出席了全國科學大會,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接見。設計科計算機室打破美國技術封鎖,攻克了電腦程式讀取難關,獲得三機部科技成果三等獎。

1978年5月24日,中共陝西省委批准命名國營華燕儀表廠為「大慶式企業」。8月7日,《陝西日報》以《大慶爐火煉新人》為題,報導了「老黃牛」魯繼興的先進事跡。1979年5月,第三機械工業部批准命名國營華燕儀表廠為「大慶式企業」。6月30日,三機部副部長莫文祥來廠,親自為工廠授予「大慶式企業」錦旗;同時給部級先進集體十五車間、鍛工組、標準室和先進個人魯繼興、李智文授獎。

「大慶式企業」殊榮一直是華燕公司寶貴的精神財富,四十多年來,公司上下一直傳承著「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廣大員工相應領導班子號召,忠於祖國、忠於事業、拼搏創業、求實創新,勇於挑戰國內外技術制高點,不斷創造著新的成績,為建設「新航空、大航空、強航空」的目標奮力前行。

 

相關焦點

  • 華燕光纖陀螺家族再添新品
    中國航空報訊:日前,航空工業華燕三軸閉環光纖陀螺、雙軸閉環光纖陀螺和閉環光纖陀螺三項新產品研發成功,為華燕「光纖陀螺家族」再添新成員。此次新研發成功的三軸閉環光纖陀螺產品從總體結構、光路分光、電路功能集以及信號轉化處理,均由華燕公司自主設計。該產品的誕生,標誌著華燕公司閉環光纖陀螺系列產品從單軸到雙軸、三軸產品譜系齊全,同時為後續小型三軸閉環光纖陀螺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即將交付用戶的雙軸閉環光纖陀螺,是華燕目前光纖陀螺家族類體積最小的成員。
  • 點燃讀者故鄉情 「大慶顏色」讓網友秒變詩人
    前情回顧近日,微大慶公眾號發布了題為《你眼中的大慶是什麼顏色?》的推送,圖文並茂,與網友重溫了大慶這座英雄城、幸福城的日常:澄澈的天空藍、靈動的湖水綠、繽紛的秋葉黃、浪漫的冬雪白……一幅幅實景動圖,美不勝收。
  • 大慶改革開放四十年大事推選
    今日,本報綜合各方意見,經過認真研酌,篩選出大慶改革開放以來的一百件大事,全面紀錄大慶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帶您重回那令人難以忘懷的激情歲月。  1、大慶建市  1979年12月14日,國務院批准,安達市改為大慶市。
  • 大慶油田的前世今生
    經過複雜的地質化學變化,生成了今天的石油,這就是陸相生油理論的實踐證明,從大慶油田的巖芯樣品中還能清晰看到各種生物,三葉蟲、貝殼之類化石。松遼盆地的石油分布較廣,從內蒙的海拉爾到吉林省的松原市,再到大慶市的肇源縣、肇州縣及綏化的肇東市均有油田,如頭臺油田、朝陽溝油田、榆樹林油田,和大慶的薩爾圖油田,喇嘛甸油田等等。
  • 我們的大慶,愛了
    無論你在何地現在請準備好大慶正以最美的姿態>也曾經領略過她的風光但這組高清大圖和航拍視頻你也一定會驚嘆她,真美大慶,愛了《「美」大慶迎「國慶」》
  • 加拿大人 Nikk 如何來到大慶,又如何去了杭州|大慶故事⑥
    然後因為前妻是大慶人的關係,戀愛時我們一起來了大慶。我老家其實和大慶還有層關係。我家在加拿大阿爾伯特省卡爾加裡市,也開採石油,且和大慶是友好城市。大慶有條主幹道卡爾加裡路,卡爾加裡市也有條大慶道,是中國城裡一條小馬路,一不小心就錯過了。今年年初回國的時候我還特意拍了張放朋友圈。我對卡爾加裡的了解真有限,只知道城外有個油礦,專門在那裡採油。
  • 大慶文物丨滿天星鬥
    建國七十多年,大慶地區開展了一系列考古調查工作。本期讀本採訪過程中,特別對此採訪了大慶博物館館長張鳳禮。他用一段文字概括了大慶文物的地位:大慶地區地處松嫩平原腹地,多處古生物化石發現地點反映了更新世晚期大慶地域的地質演化和環境變遷以及古動物生存演化的歷史;孕育的「白金寶文化」「小拉哈文化」等許多重要的考古學文化,奠定了大慶地區作為嫩江流域第一縷文明曙光的獨特地位。
  • 大慶博物館史前動物化石的視覺盛宴(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柯仲甲 攝   大慶,一座年輕而又古老的城市。   說她年輕,是因為「先有石油,後有大慶」,很多人一提起大慶,第一印象便是石油,大慶油田開發至今不到60年,而大慶建市的歷史就更短了。說她古老,那話可就長了——在第四紀更新世長達200多萬年的漫長歲月裡,這裡曾被遼闊的松遼古大湖所覆蓋;及至距今2萬年左右的晚更新世末期,巨獸猛獁象主宰這片土地,披毛犀和東北野牛也不甘寂寞、躍躍欲試;再後來,第四紀全新世時期古代先民曾在這裡打制精美的石器,依崗為獵、傍水而漁,又從石器時代邁入青銅時代,留下人類史上燦爛的白金寶文化……   如今,大湖、巨獸和先民都已走入歷史的深處,但在大慶博物館
  • 大慶「國際化」空港漸行漸近
    大慶機場越來越有「國際範」「大慶薩爾圖機場完善功能項目」自去年6月開工後,已施工建設一年半,目前進展如何?身處黑龍江西部的大慶,從此有了藍天的高度。十年來,大慶機場以服務地方發展為己任,優化客貨源組織,加大航班航線引進力度,大力開拓航空市場,完善航線網絡布局,實現了運輸生產快速增長。
  • 《東北剿匪記》將播 遊大慶化身剿匪英雄
    從寶島到內地 「賽德克·巴萊」遊大慶化身剿匪英雄 我和「雪原」很有緣 劇中男主角楊劍鋒的飾演者是從電影《賽德克·巴萊》走出來的遊大慶。入行以來,雖然他只有一部電影和兩部電視劇作品,但出演的每個角色都充滿了男性魅力,贏得了不少觀眾的關注和喜。
  • 全國橋牌公開賽大慶發牌
    據中國橋牌協會消息,大慶「百湖杯」全國橋牌公開賽8月15日在大慶市工人文化宮開賽,中國橋牌協會副主席徐雙未出席開幕式致辭並宣布比賽開賽。徐雙未在開幕式上表示,這一全國公開賽的舉辦,為全國橋牌好手創造了新的競技舞臺並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賽事供給選擇。
  • 大慶煉化成功試產70號粗石蠟
    通訊員姜瓏飛攝東北網1月11日訊 石蠟產業是大慶煉化的優勢產業,各類產品系中國石油旗下的名優產品,有著優良的品質和良好的信譽,是創效的拳頭產品之一。隨著「油頭化尾」結構調整重點項目、省「百大」項目之一的增產石蠟項目建成投產,大慶煉化石蠟產業在硬體上的技術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為石蠟產品種類或牌號的拓展提供了可能。
  • 大慶油田深挖緻密油「寶藏」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張雲普)緻密油資源家底豐厚,大慶油田全力「砸」開緻密油層,為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大慶油田緻密油勘探及開發動用有序展開,截至1月8日,已開闢緻密油試驗區14個,投產10個,累計建產達20萬噸。
  • 大慶油田微生物驅油技術前景良好
    圖為大慶油田技術人員在篩選大慶油田自主研發的微生物驅油技術,已初步通過吞吐和驅油礦場試驗,有望成為油田開發後期的一項有效接替技術。目前,這項利用微生物活動及代謝物來提高原油採收率的技術,在大慶油田已累計增油總量約2萬噸,顯現出適用範圍廣、工藝簡單、投資少、見效快、不損傷油層和無汙染等優點。
  • 黑龍江省首條5G租賃光纜在大慶投入運營
    東北網12月2日訊(付強 李曉春 記者 王春穎)12月1日,記者從國網黑龍江電力獲悉,隨著黑龍江省大慶市杜蒙縣一心鄉至泰康鎮35KV電力線路閒置光纖開始正式承載大慶聯通分公司網絡通信業務,該公司與大慶聯通公司電力閒置光纖租賃業務包含的5段光纖全部承載大慶聯通分公司網絡通信業務,標誌著黑龍江省首條
  • 大慶油田提前完成儲量勘探任務
    本報訊(記者蒙輝)日前,大慶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代表大慶油田提交的石油天然氣三級儲量報告順利通過中石油集團公司儲量委員會審查,提前兩個月圓滿完成了油田公司年度儲量勘探任務,標誌著大慶油田可開採「餘糧」更足了。
  • 大慶油田精細油藏描述技術追蹤剩餘油紀實
    8月25日,記者從大慶油田開發部了解到,通過精細油藏描述技術,看清地下剩餘油分布,再採取壓裂、作業等措施,近10年來,大慶油田新增動用可採儲量近億噸。  精確:取全取準每個生產數據  大慶油田對地質認識的進程,相當於從放大鏡到顯微鏡的進化。而這,離不開大慶油田50多年來基礎數據資料的準確翔實。
  • 盧大慶《雙絕對值函數的最值定理》發明者
    盧大慶是數學秒殺秘訣的創始人,是《雙絕對值函數的最值定理》發明者,是二次對數函數的創立者,著作有《高考數學秒殺秘訣》,《立體幾何稜切球》,《立體幾何點到平面的距離》,《圓錐曲線判定公式》,《秒殺圓錐曲線對稱問題》,《秒殺有關橢圓最值問題》,《絕對值等差數列前n項和》。
  • 大慶油田蓬勃發展,為何得利的有日本三菱重工?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我國的大慶油田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而為大慶油田提供設備的廠商便是日本的三菱重工。在當時,可以說三菱重工早在大慶油田公布之後,就開始從多方面尋找突破口,不過因為我國對大慶油田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日本人根本沒有機會收集到大量的和大慶油田相關的情報。但是,最終三菱重工還是從和大慶油田的交易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當時在我國發現大慶油田之後,我國僅對外宣稱發現了一個大油田,並沒有把油田的具體位置透露出去。
  • 航拍大慶薩爾圖機場,我國油化之都的機場
    大慶市,別稱油城,位於我國東北地區、黑龍江西南部,松嫩兩江環抱,是我國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中國第一、世界第十大油田大慶油田所在地,被稱為綠色油化之都。大慶除了石油資源外,水資源和地熱資源也很豐富,有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