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擴容後,大慶薩爾圖機場國際航站樓即將投用,並開通國際航線
正在建設中的大慶薩爾圖機場國際航站樓。
「大慶薩爾圖機場完善功能項目」自2019年6月15日開工建設以來,就備受各方關注。9月16日,記者從施工現場了解到,目前,項目正按照規劃有序進行,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建設。屆時,國際航站樓將投入使用,並開通國際航線,亮出「國際範」。
大慶機場越來越有「國際範」
「大慶薩爾圖機場完善功能項目」自去年6月開工後,已施工建設一年半,目前進展如何?
9月16日,記者來到項目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有序地忙碌著。項目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11880萬元,計劃今年年底完成建設。截至目前,航站樓剩餘屋面鋼結構工程繼續吊裝;聯檢樓工程建築場坪結構層完成,砼已完成1000平方米;新建柴油發電機房已投用;動力站土建工程已完成,空調機組安裝已完成總量的60%;特種車庫收尾,下一步屋面施工;貨運庫改造工程將立即施工。
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大慶薩爾圖機場完善功能項目」包括擴建國際航站樓8216.52平方米、新建聯檢業務用房4728.58平方米、擴建特種車庫217.89平方米、擴建動力站145.1平方米、建設柴油發電機房748.85平方米、分隔改造貨運庫、新建混凝土場地1.1萬平方米、採暖外網1.7km、給排水外網2.2km,以及電氣、電訊等配套設施,項目初設批覆總投資18165.57萬元。
這是大慶薩爾圖機場第二次「擴容」。資料顯示,「大慶薩爾圖機場建設項目」在2006年5月立項,2008年10月破土動工,2009年8月3日所有功能項目全部竣工,2009年8月13日,機場完成了首次試飛,9月1日正式通航。2011年大慶薩爾圖機場迎來第一次改擴建,斥5500萬重資,新增兩個C類遠機位、一個專用除冰機坪、一座市內城市航站樓。
此次「擴容」後的大慶薩爾圖機場將亮出「國際範兒」。記者採訪了解到,我市將積極向省政府匯報,爭取省政府的支持,同時會同省口岸辦持續跟進國家口岸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進程,做好口岸申報相關準備。口岸開放後,我市將陸續開通飛向日本、韓國的國際航班。
暢通的發展「天路」
2009年9月1日,風輕雲淡,275名大慶人第一次在家門口出發,飛向北京、成都、上海和廣州。身處黑龍江西部的大慶,從此有了藍天的高度。
十年來,大慶機場以服務地方發展為己任,優化客貨源組織,加大航班航線引進力度,大力開拓航空市場,完善航線網絡布局,實現了運輸生產快速增長。
十年來,大慶機場不斷完善航線網絡建設,與中國南方航空、中國國際航空、中國東方航空、山東航空、天津航空等8家航空公司展開深入合作,先後開通了大慶至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天津、深圳、西安等航線22條,航點覆蓋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大中城市30個,全年出港航班平均客座率達到80.41%,形成了通達華東、華北、西南等地區的航線網絡布局。
目前,隨著國內疫情形勢好轉,大慶機場航班航線全面恢復。2020年,大慶機場增加了大慶到威海航線、大慶到上海浦東直飛航線,加密了大慶到北京、大慶到青島航線。現在,每天大慶到北京有四個航班、大慶到上海有三個航班、大慶到青島有四個航班。
大慶經濟「乘機」騰飛
造型如飛機展翅的薩爾圖飛機場,是幾代大慶人夢想起飛的地方。對於很多大慶人來說,機場的通航,讓他們更加自信了。
大慶物流經濟的發展,因為沒有機場,曾經受到限制,在商貿往來中,尤其是外貿業,大慶一般要藉助哈爾濱、大連、寧波、青島等國際空港。
有了飛機,大慶實現了海陸空立體交通,大慶的河蟹、奶粉、雞雛、大鵝、龍蝨等產品,油田公司的鑽井配件、鑽探設備等設備都通過機場出港,而服裝、鮮花、海鮮等也從各地飛到大慶……這就是經濟學中「臨空經濟」的直觀顯示。同樣因為機場,相關行業也獲得了大發展,這在經濟學中被叫做「乘積效應」。
數據顯示,十年來,大慶薩爾圖機場旅客吞吐量從10萬次到80多萬人次,航班架次從1000餘架次到6500餘架次,貨郵由310噸增加到1420噸。
十年來,大慶機場共運送旅客540萬人次,保障飛機起降4.9萬架次,運輸貨郵1.7萬噸,在服務旅客出行,促進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如今,隨著「大慶薩爾圖機場完善功能項目」日漸完工,一個現代化國際航空港正在從圖紙變成現實。為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大慶薩爾圖機場將貢獻不可忽視的力量。本報記者戴小民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