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了十以上的加減法之後,我們就接觸到了一個新的知識點,個位數相加超過十就要向十位進1。十位超過十也要向百位進1,也就是每高一位,是十倍的關係。
那這個十位的1代表的10,也就是說我們平常用的最多的十進位,滿10進1,借1當10,在十進位中,所有的數字為0、1、2、3、4、5、6、7、8、9。
這裡有必要強調一下,數與數字是兩個概念,以十進位為例,數有無限個,數字卻只有0-9這十個數字。
其他進位也類似,假如是n進位,那麼它組的數字是從0——n-1。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是挺多種進位的,只是我們平常提的比較少,十進位用的最多。當然各種進位不勝枚舉,我們簡單舉幾個例子。
比如說四進位,我們用的QQ號等級所對應的圖標。
一開始是一顆星星,然後兩顆星星,然後三顆星星,大家有沒有看過四顆星星?沒有,因為四顆星星,它就變成了一個月亮,四個月亮變成一個太陽,以此類推,因為它是四進位。
七進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們的一個星期有七天。
有一種計數比較特殊,它的寫法只有兩種數碼:0和1。對的,計算機計數採用的是二進位。它是逢二進一,借一當二。所以在二進位中,我們永遠看不到數字2。
在語文中,我們其實也接觸過一個比較特殊的進位,那就是十六進位。大家會說某某兩個人那叫一個半斤八兩,意思是他們兩人都一樣。按照我們現在的理解,半斤怎麼和八兩一樣重呢?在中國古代,1斤為16兩,所以說半斤和八兩當然是一樣重。
由於相同數字在不同進位所表示的數值是不一樣的,所以說除了十進位一般不做另外標註之外,其他進位都會另外寫一個括號,右下角標註一個進位制,比如下圖中的7進位1356。
剛剛提到16進位,那麼十進位的從10到15在十六進位中如何表示這些數字?在16進位中用大寫字母A表示10,B表示11,C表示12,D表示13,E表示14,F表示15。
當然各種不同進位的數是可以進行轉換的,那麼不同進位制怎麼轉換?我們需要藉助一個中間橋梁,那就是把它先轉化為十進位。根據十進位,然後繼續轉換,就可以完成。
其他進位要轉化為十進位,我們用的方法是將這個數字的指數寫出來,然後將它們相乘,最後求和算出來的得數就成了十進位。
那麼十進位轉其他進位用什麼辦法呢?如上圖所示我們要用到一個帶餘數短除,倒取餘數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