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鏡頭內有一組重疊的金屬葉片,其所圍成的孔徑大小和開放的時間決定了一次成像的曝光量,也產生了相機的光圈和速度。
光圈英文名稱為 Aperture,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就相當於我們在生活中用水龍頭控制水的大小,它通常是在鏡頭內。我們平時所說的光圈值 F2.8、F8、F16 等是光圈「係數」,是相對光圈,並非光圈的物理孔徑,與光圈的物理孔徑及鏡頭到感光器件(膠片或 CCD 或CMOS)的距離有關。
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 F 值。光圈 F 值 = 鏡頭的焦距/鏡頭口徑的直徑,從以上的公式可知要達到相同的光圈 F 值,長焦距鏡頭的口徑要比短焦距鏡頭的口徑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F64。
這裡值得一體的是光圈 F 值越小,在同一單位時間內的進光量便越多,而且上一級的進光量剛是下一級的一倍,例如光圈從 F8 調整到 F5.6,進光量便多一倍,我們也說光圈開大了一級。多數非專業數位相機鏡頭的焦距短、物理口徑很小,F8 時光圈的物理孔徑已經很小了,繼續縮小就會發生衍射之類的光學現象,影響成像。所以一般非專業數位相機的最小光圈都在 F8 至 F11,而專業型數位相機感光器件面積大,鏡頭距感光器件距離遠,光圈值可以很小。對於消費型數位相機而言,光圈 F 值常常介於 F2.8 - F16。此外許多數位相機在調整光圈時,可以做 1/3 級的調整。
F2.8光圈拍攝
F11光圈拍攝
F32光圈拍攝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光圈越大,背景虛化效果更好,所以在拍人像寫真時儘量選擇大光圈,當然,光圈越大的鏡頭的價格也是不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