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牛症」仍困擾科學家(圖)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狂牛症屬於傳染型海綿狀腦病(TSE)的一種,科學家相信它是由錯誤「摺疊」的普裡昂(Prion)蛋白造成的。


    狂牛症對科學家而言仍然是令人頭痛的謎語,引發狂牛症的元兇既不是病毒、細菌也不是任何微生物,因此這種病無法引起生物體免疫系統的警覺,並可以自由地從一個物種傳播到另外一個物種。

    本報綜合報導 不久前,加拿大一頭奶牛被發現感染狂牛症(正式名稱為:BSE牛海綿狀腦病),這就足以引起牛肉製品交易商的恐慌。加拿大對外奶牛和牛肉交易被迫中斷。政府和專家都急於弄明白,狂牛症元兇從何而來?

    只有一個人自信知道問題的答案。他就是美國國家神經疾病研究院的保羅·布朗博士。布朗認為,加拿大發現的6歲病牛,與幾年前首先在英國發現的瘋牛一樣食用了被感染的飼料。他說:「最令人信服的解釋是,大約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這頭不幸的奶牛接觸了被感染的進口飼料,在這批飼料進入加拿大之後,人們才在飼料出口國發現狂牛症例。因此這批感染飼料自然被忽視。」

    病理:蛋白「摺疊」錯誤

    BSE屬於傳染型海綿狀腦病(TSE)的一種,科學家相信它是因為叫普裡昂(Prion)的病變蛋白造成的。由於生物體內天然存在這種蛋白,因此該病變不會引起免疫系統的警惕。最近的研究發現,病變普裡昂蛋白只要通過接觸其他正常蛋白就可以把它們也帶壞。

    細胞按照基因的指令排列形成不同形狀和功能的蛋白質。但是,如同硬紙盒一樣,蛋白質需要被正確地「摺疊」才能確保正常工作。當蛋白被「摺疊」成錯誤形狀時,就無法正常工作。通常情況下,細胞會發現錯誤「摺疊」蛋白,令其自動分解。但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者在2002年末發現,這一監督機制並非100%保險。他們發現,錯誤摺疊的普裡昂蛋白分解的速度不夠迅速,它們積聚起來改變細胞的新陳代謝,並最終殺死細胞。在大腦中,這一過程導致神經元的死亡。死去的神經元分解釋放出更多的普裡昂蛋白進入生物機制。

    人類版本:CJD和vCJD

    人類對於TSE存在易感性。舉例說,人類版本的狂牛症(學名克雅氏病,簡稱CJD)只是隨機地發生。100萬人中大約1人可能感染CJD。一種在家族中遺傳的基因變異導致了5%至10%的人類狂牛症。致命的克雅氏病還可能通過移植組織或輸血傳染。

    人類還會因為食用被感染的牛肉產品感染狂牛症。通過這種途徑感染的狂牛症稱為vCJD。與傳統的CJD不同,vCJD的受害者更加年輕,平均年齡為29歲,而遺傳性CJD發病年齡通常為65歲。vCJD的潛伏期也較長,平均為14個月,而CJD是4·5個月。

    TSE還會影響貓、貂、鹿、麋鹿、綿羊等許多動物。兔子、馬和狗似乎不受其影響,科學家也不知道其中原因。

相關焦點

  • 狂牛症危害大 科學家發現能精確檢測狂牛症的方法
    食用受狂牛症(牛海綿狀腦病)朊病毒汙染的肉,能引發致命且無法醫治的腦失調——變異型克雅病(vCJD)。數千歐洲人被認為是無症狀朊病毒攜帶著,但能通過獻血傳播這種病毒。因此,數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有效的檢測法,保護血液供應。兩個研究組向這個目標更近了一步。
  • 科學網—科學家發現保護大腦免受疾病困擾的突變
    巴布亞紐幾內亞 本報訊 近日,《獨立報》報導稱,在研究了生活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富爾人後,科學家發現一種朊蛋白基因突變
  • 德科學家在魚腦中發現產生"狂牛症"的普裡昂蛋白
    東方網2月25日消息:據德國《明鏡》周刊報導,德國科學家在鮭魚和魨魚的腦中發現了普裡昂蛋白。不過科學家認為,這些普裡昂蛋白並沒有發生錯誤摺疊變異,因此引起魚類海綿狀腦病的可能性很小,消費者目前無需擔心。報導說,來自柏林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科學家米夏埃爾·拜爾與慕尼黑大學的科學家「令人驚奇」地在鮭魚和魨魚的腦中發現了普裡昂蛋白,並且魨魚腦中的普裡昂蛋白有兩個不同的變種。
  • 瑞士科學家發現狂牛症致病蛋白可侵襲動物全身
    新華網華盛頓1月20日電(記者曲俊雅)人們過去認為,引發狂牛症的變異普裡昂蛋白只分布在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中。但瑞士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感染引發的免疫反應可能將大量變異普裡昂帶到全身,侵襲多種器官。  變異普裡昂蛋白可引發嚴重破壞大腦組織的海綿狀腦病,如狂牛症、羊瘙癢病和人類新型克雅氏症。
  • 尼安德特人滅絕或許與類似狂牛症的疾病有關
    新華網倫敦3月3日電 英國科學家提出的一種新觀點認為,尼安德特人或許因為一種類似狂牛症的疾病流行而逐漸消亡。但一些專家表示,這種觀點還有待檢驗。 尼安德特人是主要生活在歐洲大陸等地區的一種古人類,於距今約3萬年前滅絕。
  • 10關於狂牛症的人類形式的令人震驚的事實!
    被稱為狂牛症的人類形式,變異克雅氏病(vCJD)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罕見且可怕的疾病。科學家目前對這種情況的了解並不多。  但他們發現的東西令人著迷,並導致牛肉生產的健康法規有所增加。例如,美國農業部要求從高危牛中消除脊髓和大腦的所有物質。這些產品不允許進入美國食品供應。
  • 狂牛症會感染人類嗎
    最近一段時間,由於日本和義大利相繼發現了患上了狂牛症的牛。一時間,狂牛症又成了世界各國廣泛議論的話題。  狂牛症的傳染途徑  狂牛症的正式名稱為「牛海綿狀腦病」(BSE),是一種神經細胞被破壞後大腦產生空泡,最終呈海綿狀的致死性疾病。  據介紹,被稱為普利昂的蛋白質,是引發狂牛症的直接原因。
  • 研究:穴居人盛行人吃人 「狂牛症」致其滅絕
    穴居人盛行人吃人199 9年,科學家在法國羅納河畔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了穴居人痕跡,根據殘留的骨頭判斷,穴居人存在人吃人的現象,這個洞穴中的人至少殺死了6個人,並將他們的骨髓和大腦吃掉。目前為止,人們仍不清楚,為什麼穴居人之間會互相殘殺。
  • 中國籌建第一個狂牛症檢測實驗室
    中新社北京二月八日電 中國第一家狂牛症檢測實驗室目前正在籌建之中,預計下月即可正式啟用。  受命籌建這個實驗室的馬貴平主任在接受此間媒體採訪時說,雖然中國目前仍未發現狂牛症,但狂牛症的擴散速度驚人,現在已由英國擴散到幾乎整個歐洲了。為了防患於未然,中國有關部門批准成立狂牛症檢測實驗室。
  • 英國牛吃人屍骨引發狂牛症英科學家稱,從印度進口的飼料中含有攜帶...
    據新華社報導英國醫學家在定於今日出版的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論文,稱令全球民眾「談牛色變」的狂牛症,源於從南亞進口的動物飼料與骨頭,因為其中有從恆河打撈的人類屍骸,而這些人生前可能感染了相關病毒。  顛覆傳統理論  這篇論文由英國肯特大學醫學教授阿蘭·科爾切斯特、愛丁堡大學醫學與獸醫學院的南希·科爾切斯特共同完成。
  • 狂牛症問題引起日本內外一片恐慌
    狂牛症問題引起日本內外一片恐慌    人民網日本版9月11日專訊:自從日本農林水產省10日證實千葉縣一個制酪場發現一頭可能感染了狂牛症的奶牛後,在日本國內外引起了一片恐慌。
  • 非典型羊瘙癢病引發的經典狂牛症
    體外蛋白錯誤摺疊循環擴增法( protein misfolding cyclic amplification,PMCA)檢測朊病毒的播散活性(seeding activity),結果表明狂牛症朊病毒存在於非典型瘙癢病分離株中。非典型瘙癢病限制性稀釋接種的綿羊PrP轉基因小鼠也檢測到狂牛症朊病毒的播散活性。
  • 都知道狂犬病,但你知道還有狂牛症嗎?
    都知道狂犬病,但你知道還有狂牛症嗎?狂犬病作為一種人畜共患病早就因為它的高致死率為人所熟知,但你知道還有一種人畜共患病叫「狂牛症嗎」?1「狂牛症」究竟是一種什麼病?狂牛症實際上是一種朊病毒感染。這種病原體的英文名字被稱之為prion,又稱為朊毒體。
  • 諾貝爾獎得主加盟北京檢疫局 幫助中國防禦狂牛症
    諾貝爾獎得主加盟北京檢疫局 幫助中國防禦狂牛症   2002年10月21日02:26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董敬民)10
  • 我國邀請諾貝爾獎得主蓋達賽克幫助阻截「狂牛症」
    新華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趙曉輝 張彥)79歲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人蓋達賽克成為中國第一個狂牛症實驗室——北京市檢驗檢疫局狂牛症實驗室的顧問,幫助中國阻截「狂牛症」。昨天,他接受了北京檢驗檢疫局的聘書。  蓋達塞克博士1966年證明了庫魯病(狂牛症的一種)的傳染性,1976年因提出了其發病機理而榮獲諾貝爾獎。
  • Science:狂牛症致病原朊蛋白的傳染機制
    狂牛症是一類難治的致死性疾病,儘管近年來新聞報導全球範圍內的狂牛症病例呈下降趨勢,各國的科學家們仍不敢絲毫懈怠,致力於對其開展廣泛的研究。近期來自美國布朗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他們發現了狂牛症致病原朊蛋白的傳染機制。
  • 日本設立普裡昂研究中心 抵禦「狂牛症」侵擾
    日本設立普裡昂研究中心 抵禦「狂牛症」侵擾 2002年9月23日15:5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23日電 截至目前,日本國內共發現5例狂牛症
  • 《科學》:老鼠實驗發現尿液能傳染狂牛症
    新華社華盛頓電(記者曲俊雅)瑞士科學家13日報告說,他們發現在特定條件下,能引發狂牛症、羊瘙癢病等海綿狀腦病的變異鋸蛋白可通過尿液傳染。這一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
  • 狂牛症的易發部位
    至於狂牛症的發病年齡、性別、品種、流行季節和主要症狀目前尚未見到報導。(實習編輯:陳俊琦)
  • 狂牛症「近親」羊癢病作惡 美農場主損失巨大
    中新網北京11月23日消息:人們對源於歐洲的狂牛症可說是耳熟能詳。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羊的身上也會滋生一種疾病,而且是狂牛症的近親――羊癢病。  一直以來,美國羊患這種病的機率比較高。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無此病菌的國家都拒絕進口美國活羊,因此使美國農場主遭受很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