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之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2021-01-12 時間煮雨雨不晴

在溶液中,酸、鹼、鹽之間互相交換離子的反應,都是離子反應

是否所有粒子之間都能發生離子反應發生呢?實際上,離子間要想發生離子反應,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生成沉澱,如生成BaSO4、AgCl、CaCO3等

例如,當NaOH溶液與CuSO4溶液相混合時,由於Cu2+與OH-立即結合生成難溶的Cu(OH)2沉澱,使溶液中Cu2+和OH-的濃度迅速減小,因此該離子反應能夠發生:

Cu2++2OH-=Cu(OH2)↓

2.生成弱電解質,如生成CH3COOH、H2O、NH3·H2O、HClO等

例如,當NaOH溶液與鹽酸混合時,由於H+與OH-立即結合生成難電離的H2O,使溶液中H+和OH-的濃度迅速減小,因此該離子反應能夠發生:

H++OH-=H2O

3.生成氣體,如生成CO2、SO2、H2S等

例如,當Na2SO3溶液與稀硫酸混合時,由於生成揮發性的SO2,使H+、SO32-的濃度迅速減小,因此離子反應能發生:

2H++SO2-3=SO2↑+H2O

只要具備上述三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離子反應就可以發生。否則,離子反應就不能發生。

例如,在KNO3溶液與NaCl溶液混合後,雖然有Na+、Cl-、K+、NO3-四種離子存在於溶液中,但因為沒有沉澱或弱電解質或氣體生成,所以就不能發生離子反應。

相關焦點

  • 高中化學專題之離子反應
    離子反應離子反應:簡單的說,離子反應指的就是有離子參加或有離子生成的反應,所有電解質容易發生的反應其實質都是離子反應。離子反應的解釋:電解質溶於水後,電離成為自由移動的離子。因此,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反應一定與 離子 有關。
  • 哪些化學反應方程式必須寫反應條件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是高考試題的必考點,每年都有6-10分,但由於許多同學沒寫反應條件而被扣分,甚是可惜,有的同學是由於粗心,忘記了書寫條件,更多的同學則不知寫什麼條件,該不該寫條件。下而就談一化學方程式條件的書寫。哪些化學反應反應需要條件?實際上任何化學反應都是有條件的,即使自發的化學反應。
  • 高中化學:如何理解離子反應的本質
    初中化學中所講的反應發生的條件只是從反應物、生成物的形式上進行分類,簡單地提出生成氣體、產生沉澱、生成水這三個條件。隨著高中化學學習的深入,同學們應該從強弱電解質的電離、化學平衡移動等角度重新認識離子反應,理解離子反應的本質,總結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以完成知識點的擴充、知識面的形成、知識網的構建和認知水平的提高。
  • 高中化學中的的化學反應和離子反應分別都是怎麼回事?
    化學反應都是有規律可遵循的,不必死記硬背,也背不過來。一、先說化學反應。那麼先從化學反應的種類說起。簡單的說,化學反應到高中我們一共接觸到的類型有五種:1、化合反應(多變一):2、分解反應(一變多):3、置換反應(A+BC--B+AC):4、複分解反應(AB+CD—AD+BD):5、氧化還原反應(有價態的變化)二,再說化學反應的配平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離子反應
    1.離子反應定義:化合物在溶液裡或者是熔融狀態下,有離子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叫做離子反應。其實質就是離子之間的相互反應。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1)生成沉澱,如硫酸鋇、碳酸鈣等。(2)生成難電離的物質,如水、弱酸、弱鹼等。(3)生成氣體,如二氧化碳、硫化氫等。(4)強氧化劑變成弱還原劑,強還原劑轉變成弱氧化劑。
  • 離子反應知識點總結
    (3)從導電本質角度:電解質導電的本質是化合物自身發生電離,若是化合物溶於水時與水發生反應所得產物電離導致溶液導電,則該化合物不是電解質,如CO2溶於水可以導電,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實際上二氧化碳屬於非電解質.
  • 離子反應的基礎——電解質的概念
    水之所以能成為生命之源,很大的原因是在於水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溶劑。許多物質都能在水中溶解,甚至能自發的電離成自由離子。有許多在水溶液中的反應往往都伴隨著離子數目的變化,這類反應就是化學反應中重要的一類反應——離子反應。本期課程我就為大家介紹離子反應的物質基礎——電解質
  • 高中化學離子反應及其練習
    ,因為溶液K+、Cl-、Na+、SO42—相互之間不發生化學反應。(5)看是否符合題設條件。二、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1.實驗探究(1)上述三個實驗的現象:①生成藍色沉澱;②溶液紅色消失;③產生氣泡。2.複分解型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3.離子共存(1)幾種離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取決於它們之間是否發生反應。(2)在溶液中若離子之間不發生反應,則能大量共存;否則不能大量共存。
  • 複分解反應及發生的條件PPT課件
    判斷下列反應能否發生,寫出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a(OH)2 + CuSO4KOH + HClBa(OH)2 + K2CO3 -K2CO3 + H2SO4Cu(OH)2 + KNO3 -BaCl2+H2SO4 Ca(OH)2 + Na2CO3 -AgNO3 +BaCl2
  • 高三化學教案:《離子反應》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化學教案:離子反應  【考綱掃描】  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並能進行有關計算。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型試題,所給離子方程式常見的錯誤有:①不能正確使用化學式與離子符號;②反應前後電荷不守恆;③反應原理不正確或反應不符合實際;④反應物相對量的影響。  3. 解答離子共存的選擇題,首先要看清題幹要求:一是判斷離子共存,還是判斷不共存;二要看題目中的隱含條件:鹼性、酸性、無色透明、pH為多大;三看離子間是否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複分解反應等。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複分解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複分解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複分解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   複分解反應的定義是: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 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高一化學必修第一冊精品講義
    課時1.4 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學習目標】1、通過BaCl2溶液與Na2SO4溶液的反應現象,認識離子反應的本質2、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會書寫離子方程式並能進行正誤判斷【主幹知識梳理】一、離子反應與離子方程式實驗過程向盛有2ml Na2SO4稀溶液的試管中加入
  • 中考高頻考點-複分解反應條件應用與物質的共存
    [考情剖析]此知識點為全國中考的必考點,主要考查內容有:①複分解反應的判斷;②複分解反應條件的驗證;③根據複分解反應的條件判斷反應的發生並書寫化學方程式;④利用複分解反應推斷反應後溶液中的成分;⑤判斷物質(或離子)的共存;⑥物質的鑑別、淨化與轉化等。
  • 高一上學期化學離子反應問題解析總結
    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1、離子反應: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有離子參加或離子生成的反應。  2、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3、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1)書寫規則:  ①單質、氧化物、不溶物、難電離的物質(弱酸、弱鹼及水等)不能拆開來寫。
  • 紅燒肉中的著名化學反應—美拉德反應
    食品在加工工程中會發生很多化學反應,有些化學反應非常有趣。紅燒肉是我國老百姓喜愛的家常菜,幾乎沒有人不喜歡吃紅燒肉的。做紅燒肉時通常要加白糖和料酒(黃酒),一般認為胺基酸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胺基酸乙酯,這一反應顯示了料酒去腥的作用,紅燒肉的香味主要也是胺基酸乙酯的功勞。其實,紅燒肉的香味主要是白糖的功勞。
  • 高中化學常見考點之化學反應與能量——焓變 反應熱
    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如下反應:Y+X→甲(g),Y+Z→乙(g)。甲為10電子分子,Z為黃綠色氣體。甲、乙可化合生成離子化合物。(1)X 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甲的結構式是__________。實驗室製備Z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知識點電解質溶液總結
    (5)外界條件對溶解平衡的影響:  溶解平衡主要受溫度的影響,一般來說,溫度升高,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動,溶解與電離程度增大。  二、化學守恆  守恆是化學反應過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在水溶液中的化學反應,會存在多種守恆關係,如電荷守恆、物料守恆、質子守恆等。
  • 【匯總】例析常見反應下的離子共存問題
    具有強氧化性和強還原性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S2-、HS-、SO32-等強還原性的離子與強氧化性的Fe3+不能大量共存。有些離子只有在特定的酸鹼條件下才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例1  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科普:常見的化學反應
    歸中反應:歸中反應就是指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物質,即單質和化合物或化合物和化合物之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元素的兩種化合價向中間靠攏但不允許交叉,最多歸中為同一化合價。歧化反應:反應中,若氧化作用和還原作用發生在同一分子內部處於同一氧化態的元素上,使該元素原子(或離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還原,則這種自身的氧化還原反應被稱為歧化反應。置換反應:置換反應是單質與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外的單質和化合物的化學反應,是化學中四大基本反應類型之一,包括金屬與金屬鹽的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等。
  • 化學反應速率,各種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程度不同
    結論: 在同一個化學反應裡,用不同物質表示同一段時間內的化學反應速率時,其數值不一定相同,數值之比等於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注意: (1)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的比值一定等於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