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宮一號掉哪兒各國都沒猜準 有必要打撈嗎?
很多人注意到一個頗有意思的問題:天宮一號的再入點與全球航天機構之前的預測都相去甚遠,它似乎和科學家們開了個大玩笑。為什麼預測的誤差會這麼大呢?誰都沒能預測準在宣布天宮一號重返大氣層前,載人航天工程官網就天宮一號的狀態、再入時間和地點發布過兩次公告。
-
天宮一號墜落極危險?煽風點火的各國媒體都被打臉了...
2011年11月3日凌晨天宮一號實現與神舟八號飛船的對接任務,2012年6月18日下午實現與神舟九號對接成功,神舟十號飛船也在2013年6月13日13時18分與天宮一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天宮一號原本應該在2013年退役,按照原設計,它應該接受地面控制,在推進器的幫助下,在南海遙遠海域墜海。
-
天宮一號墜毀,為什麼國際空間站這麼多年不墜落呢?答案一目了然
天宮一號在經過了漫長的飛行後,於4月2日隕落大氣層燒毀了。天宮一號作為圍繞地球運行的一個衛星,而且運行軌道較低,受到的空氣阻力比較大,在阻力的作用下失去速度墜入大氣層。但國際空間站也是衛星啊,而且它的體積明顯大的多,迎風面積更大,理論上受到的阻力更大,為什麼它卻運行了這麼多年還不墜落呢?
-
天宮一號墜落了,但具體在哪兒?
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聯合部隊太空司令部(JFSCC)發布簡報:天宮一號已經再入大氣層,墜落區域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天體物理學家麥克·道威爾表示,天宮一號再入時的飛行姿態、切面積大小、高空大氣天氣、大氣層密度、風速、空氣阻力等一系列因素,都會決定它的再入地點。
-
各國軍隊做法罕見一致,你一定沒猜準
,炮彈是有炮彈殼的,不管是軍艦的艦炮、坦克、火炮都是如此,通常炮彈殼為了符合使用規格,也都是用黃銅製作的,相對來說比較昂貴,數以萬計的炮彈殼堆積起來能夠換很多錢。各國軍隊做法罕見一致,你一定沒有猜準。
-
天宮一號已然墜落,東方紅一號衛星48年後卻仍在飛行
由於此次是非受控再入,所以天宮一號的最後航程受到了全球各國的關注。在天宮一號墜落的同時,有航天愛好者放出了一副在軌太空飛行器的軌道圖,其中1970年發射升空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赫然在軌!而天宮一號還和東方紅一號擦肩而過!圖片: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
天宮一號究竟發生了什麼?
你的名字傳誦千秋,你的功勳永垂不朽儘管天宮一號已化為傳奇逝去,但是此前圍繞於其的風波卻並未平息。伴隨著系統不斷經歷極端的過熱和過冷「折磨」,天宮一號上的供電系統徹底完了。問題四:這種狀況是否可以避免,天宮一號故障時的狀況如何?答:可以,理論上能夠從地面遙控強制開啟熱控系統,地面信號擁有全系統最高權限。
-
剛剛,「天宮一號」墜毀!炸在了外國媒體臉上!
最近幾個月天宮一號離地球越來越近它飛行的高度也越來越低世界各國也在用一些衛星追蹤器進行追蹤美國航天航空公司預測天宮一號會在4月第一周墜落歐洲航空局則認為是在3月24日到4月19日期間>那麼外國媒體為什麼要明知沒危險卻故意混淆視聽引起民眾對我們天宮一號的恐慌呢?
-
「天宮一號」是中國對人類探索太空的貢獻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9月30日言論版文章:「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是中國計劃到2020年建立宇宙空間站的第一步。它的發射引來許多國家的不安和不解,即為什麼中國不像美國、俄羅斯、歐洲和日本那樣,共同利用自1998年以來建立的國際空間站,而選擇建立自己的宇宙空間站。
-
1月科學流言榜出爐,「天宮一號」將失控等都是假的
本期共有5個科學流言上了榜,「克隆猴技術沒啥了不起」「臘八蒜抗癌還能軟化血管」「天宮一號即將失控撞向地球」「溫水暖水袋不會燙傷人」「喝酒能防凍瘡」都是假的。1、「克隆猴」技術沒啥了不起流言:1月25日,新華社通報了一項重大突破,我國科學家成功用體細胞「克隆」出了兩隻小猴子。
-
天宮一號,歡迎回家!
小橘子們應該都知道,最近,很多西方媒體大呼小叫地出來狠狠帶了一波節奏,起因就是咱們中國的天宮一號要返回地球了,於是,「天宮一號要失控撞地球了」「攜帶有毒物質」等等各種聳人聽聞的惡意渲染搞得像世界末日要來臨一樣。
-
熱層大氣:天宮一號命運的幕後推手
德國弗勞恩霍夫高頻物理及雷達技術研究所拍攝的天宮一號墜落前畫面 | 圖源:Fraunhofer2018年4月2日8時15分左右,中國航天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在全面完成使命任務兩年後,再入大氣層,幻化成一道絢爛,散落在了南太平洋。
-
專家:「天宮一號」肯定不會失控撞地球
那麼「天宮一號」在服役兩年結束後,是否也會變成太空垃圾,是否也會失控,就這個問題,記者電話採訪了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學院教授焦維和、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施滸立等專家,他們肯定地表示不存在這樣的可能性。 兩年後將有控制地墜海 「天宮一號」的設計使用壽命是兩年,兩年後怎麼處理?
-
天宮一號vs天宮二號
天宮一號vs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被稱為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基礎上研製的太空飛行器,兩者外形完全相同,但卻承擔著不同的任務。 天宮一號主要是和載人飛船配合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實驗任務,而天宮二號則是我國第一個具備太空補加功能的載人航天實驗室,要第一次實現航天員中期駐留、第一次試驗推進劑太空補加技術等重要的科學實驗。
-
天宮一號墜落前,外媒高潮了好多天,最後普遍有點尷尬...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了一個消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持續服役了兩年半,完成了各項在軌試驗後,2016年3月21日終止了和地球的數據連接,在之後的接近兩年時間裡,天宮一號一直孤單地在無聲的太空中徘徊,天宮一號做為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
-
根本沒燃料的東方紅一號,在軌運行半個世紀,為什麼還沒掉下來?
其實東方紅一號根本就沒有燃料,而且在當初設計時根本就沒打算裝載燃料,為什麼沒有燃料的衛星還能在天上飛行那麼久,它永遠都不會掉下來嗎?
-
天宮一號空間站即將墜落地球 砸到人概率多大?說出來你都不信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最新消息,中國首座空間站「天宮一號」即將在未來幾天內墜落地球表面,目前中國航天飛控中心正在嚴密監視天宮一號的軌道,目前該空間站處於216公裡高近地軌道並且高度不斷降低,航天專家表示,天宮一號的大部分結構將在重返大氣層時燒毀,只剩下非常微小的殘骸將撞向地球,基本上不會造成任何人員財產損害
-
社評:自行墜落的天宮一號亦自律自尊
天宮一號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開始再入大氣層,未燃盡的部分墜落在南太平洋。儘管去年3月份天宮一號就停止了數據服務,地面無法再對它進行調控,它何時再入大氣層墜落以及墜落在什麼地方成為全球航天界的關注點,但科學家們對它安全墜落的估算得到最終驗證。
-
科學網—天宮一號團隊:科學家80後
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天宮一號研究團隊的技術達人們讓重8.5噸的天宮一號分毫不差地同神舟八號飛船完成了「天空之吻」。2011年11月3日凌晨,經過捕獲、緩衝、拉近、鎖緊4個步驟,「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器實現剛性連接,並形成組合體,整個過程用時7分11秒。
-
總設計師:為何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少載一名航天員
為什麼相比天宮一號時的任務,天宮二號上的航天員從3名變成了2名?這次在太空中待的時間長了,天宮二號的重量是不是也會增加?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來揭開謎底。 本次天宮二號任務最受人關注的一點,還是因為「人」,本次任務中,天宮二號不僅帶去了人們對宇宙的無限嚮往,更用航天員的形式將這種「嚮往」一步步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