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顏梅麗 葉芷蔚 通訊員 黃彩虹 李曉蘭)俗話說「鼾聲如雷」,生活中,不少人因另一半的鼾聲而沒辦法睡個安穩覺。而打鼾者也常常忽視打鼾給自身健康帶來的影響,有人甚至藉助止鼾器來「打發」鼾聲。打鼾究竟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影響?「止鼾神器」是否真的能治療鼾症?記者走訪醫院,為您揭開呼嚕聲背後的秘密。
案例
丈夫戴上止鼾牙套
鼾聲少了口水多了
說起鼾聲,市民李女士對它深惡痛絕,因為丈夫的鼾聲使她沒辦法睡個好覺。「他打鼾的時間長,聲響大,還很刺耳。有時候實在受不了就把他搖醒,但沒過幾秒他又睡過去,繼續打呼嚕,難道是打呼嚕的人都睡得沉?」李女士說,因為丈夫的鼾聲,她常常從床頭睡到床尾,有幾次實在難以忍受,索性跑到客廳睡覺。
丈夫王先生深感愧疚,他上網查資料尋求止鼾的錦囊妙計,嘿,居然有止鼾器,他便上網買了一個。這是一個透明軟膠質的牙套,使用簡單,只要晚上睡覺的時候套在牙齒上就行。
王先生戴上止鼾器睡覺,但時間一長他就會感覺不舒服,會出現牙齒酸、口水多的症狀。王先生總是等妻子睡沉後,半夜就把牙套取下。李女士說,雖然丈夫戴了牙套後,打呼嚕的次數和聲響減少了很多,但長期佩戴牙套睡覺,會不會有副作用?她很擔心。
提醒
止鼾神器勿盲目使用
會造成下頜關節損傷
針對李女士的顧慮,記者諮詢了廈門市第五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劉海樓。他說,王先生佩戴牙套,確實可以讓他在睡覺時保持呼吸道擴張,改變狹小的上氣道結構,使空氣順暢通過呼吸道,預防或阻止打鼾。但他提醒,這種牙套如果長時間佩戴,可能會造成下頜關節損傷。兩個月前,劉海樓接診了一名下頜關節損傷的患者,嘴巴咬不動東西,連吃飯都痛,病因就是佩戴了近三周的牙套止鼾器。
劉海樓表示,市面上一些所謂的「止鼾神器」,不要盲目使用,患者應該首先要到醫院檢查引起打鼾的原因,根據醫生的指導,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
打鼾會引發心腦血管病
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就診
「很多人像李女士那樣,以為打鼾的人就是睡得沉,但事實卻是相反的。」劉海樓說,偶爾打鼾不是病,但如果經常打鼾,鼾聲比較大,有時還被自己憋醒,這種伴有呼吸暫停的打鼾,醫學上稱為「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要引起患者重視。2003年,劉海樓便遇到一位患者,在家裡睡覺時,因打鼾出現心臟驟停,在睡眠中猝死。
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喉副主任醫師高凱也表示,睡夢中出現憋氣,甚至憋醒,長久下去,由於呼吸氣量不足造成體內血氧濃度下降,容易引發心律失常、血壓增高、心肌梗塞、腦溢血、內分泌紊亂等疾病。
劉海樓表示,打鼾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但目前患者對打鼾的現象並沒有足夠的了解和重視,他行醫多年,每年因打鼾來找他就診的患者只有四五十人左右。其實只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就診,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療。
三至六歲兒童鼾症高發
多由於扁桃體肥大引起
很多人覺得,打鼾是大人的事,其實打鼾在兒童群體裡也經常發生。高凱說,三至六歲是兒童鼾症的高發期,他曾接診過一名4歲男童,3年多來睡覺都不安穩,需要父母抱在懷中才肯入睡,睡覺時常驚醒,鼾聲也越來越大。父母帶其輾轉多個科室就醫無果,最終診斷為淋巴組織腺體增生導致的病理性鼾症。
劉海樓也曾接診過一名三歲男孩桐桐(化名),不僅睡覺的時候打鼾,還經常突然驚醒,然後坐起來哭鬧。情況嚴重時,一個小時就會出現一次驚醒。劉海樓檢查後發現桐桐扁桃體和腺樣體肥大,導致咽腔狹窄,呼吸受阻,從而出現打鼾,甚至缺氧被憋醒哭鬧。
「兒童睡眠打呼嚕,多由於扁桃體或者腺樣體肥大引起。」高凱表示,經常打呼嚕的兒童應到耳鼻喉科仔細檢查,如果是由於扁桃體、腺樣體肥大所引起,應積極治療。如果保守治療效果不好,可實行扁桃體和腺樣體切除術,保證鼻咽部及口咽部通暢,使患兒呼吸順暢。
小貼士
肥胖者運動減重打鼾症狀可緩解
為什麼肥胖者睡覺容易打呼嚕?劉海樓說,主要是體內的脂肪擠壓了咽腔,導致呼吸不順暢。他說,肥胖者通過運動鍛鍊,減輕體重,打鼾症狀可以得到有效緩解。
睡覺採取側臥位減輕呼吸道堵塞
高凱介紹,日常生活中可以採取下列辦法減輕打鼾症狀,比如睡覺採取側臥位,可以減輕呼吸道堵塞症狀;其次,睡前儘量不要抽菸飲酒,喝濃茶、咖啡,服安眠藥、抗過敏藥物等,否則會加重呼吸道的堵塞症狀。
連結
鼾聲就這樣「奏響」
劉海樓說,打鼾的原理跟吹口哨類似。正常呼吸時,空氣從鼻腔經過咽喉,最後進入氣管和肺。如果這是一條「康莊大道」,氣體可以順暢進入。但如果因為咽部肌肉鬆弛、軟組織肥大、舌體肥厚,或者咽腔狹窄等原因導致呼吸道變窄,氣體就會在狹窄的氣道裡「鳴奏」出聲響。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