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強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說到,看看足球場上的中國男足,我知道為什麼中國男足不行了,實際原因很簡單,就是缺乏一種精神,一種為國爭光、為球迷負責的這種精神。
那為什麼我們的男足不行,女足卻可以呢?與我們的教育也是有關係的。
第一:目前的中小學教育確實更利於女孩子成長,對男孩的性格成長打擊很大。
現在的教育都鼓勵孩子們聽話,順從,所以女孩子在中小學更受老師寵愛。看看中小學裡面,班幹部學習委員基本都是女生,男生都是被女生管制的對象。
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男孩子普遍缺乏自信,更沒有什麼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好像已經習慣了女生強大。
而足球運動員最需要的就是一種精神,一種拼搏奮鬥為國爭光的精神。但我們的男孩子從小就沒這種意識,長大了能有嗎?
他們已經習慣了被女生壓制,已經習慣了女生強大。就算自己不如女生,也沒有羞恥心,沒有自卑感,沒有一定要戰勝女生的想法。
也就是沒有我們所謂的男子漢氣魄。如果男人沒有男子漢精神,他能幹成什麼?
男足缺少的就是這樣一種精神,不是什麼技術更不是什麼營養。
第二:目前的應試教育,導致孩子們潛力早早被挖盡了,長大後爆發力太弱。
我們現在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就是孩子們不斷的學習再學習,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就開始了題海戰術,這種學習模式對於調皮好動的男孩子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們看到優秀的女生越來越多,包括大學也是。是我們的男孩子變笨了嗎?當然不是。
這種教育模式導致男孩子從小就沒時間玩,等他們長大成人,只有一個想法,就是玩。所以看看大學裡,玩遊戲的男生永遠比女生多,不愛學習的男生也比女生多。
我們男子足球隊員也是如此,小時候就沒盡興的玩過,等長大成人,哪還有精力去認真踢足球?
他們可能真的盡不了全力了。
第三:我們國人內心看不起體育生,另外學體育投資太大。
看看每個學校學體育的都是什麼學生,都是實在考不上大學的,家長才會支持孩子去學體育,但凡孩子成績差不多,家長都不會支持孩子去學體育的。
我們很多國人的內心是看不起體育生的,認為學體育沒出息。
另外學體育投資也很巨大,一般家庭也承受不起。比如學桌球,從小到大需要投資多少錢,上訓練班,參加各種比賽,關鍵是投資那麼多,可能連市裡都進不去。風險太大,所以一般家長只會讓孩子當個業餘愛好,根本不想讓孩子走專業路線。
第四:足球要想踢好也需要高智商人才,但高智商的都上北大清華了。
實際任何一個行業想做到頂尖,我認為都需要高智商。看看學校裡的那麼些差生,學習不行,學個廣播操也學不會,還指望他們踢足球?
但在我國高智商的男孩子基本都進北大清華了,誰會去踢足球呀!家長也絕對不允許的。
第五:我們的教育從小鼓勵孩子們競爭,他們普遍缺乏團隊合作精神。
我們的學習一直鼓勵的是個人競爭,甚至鼓勵孩子們明爭暗鬥,老師會讓孩子設置自己的競爭目標。這種環境下孩子們是不懂得團隊合作的。
但足球最需要的就是團隊合作意識,不能計較個人得失,必須以團隊為主。
總之,個人認為男足之所以讓大家失望,絕對不僅僅是男足本身的問題,大家也不必過分攻擊隊員。
但教育問題那麼多,也不能成為男足裹足不前的一個理由。大家之所以對男足寄予厚望,就是在渴望一種精神,一種男人精神,一種不認輸的精神,一種誓死為國爭光的精神。這種精神恰恰是當今社會最缺乏的。
希望有一天,男足能夠崛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