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即1973年2月5日,體外循環機(人工心肺機)的發明者美國外科醫生吉本去世。
1903年9月29日,吉本(約翰·海舍姆·吉本John Heyburn Gibbon,1903.9.29-1973.2.5)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一個顯赫家庭,後來成為了家中的第六代醫生。1923年,吉本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1927年又從傑斐遜醫學院畢業。
1929年,他在賓夕法尼亞醫院完成住院實習後進入哈佛大學學習。1930年10月,他的團隊為一名肺部有血塊的年輕患者進行緊急手術,但並沒有成功挽救這位患者的生命。之後,吉本提出了一個想法:如果他們能在手術期間保持肺部的血氧融合,應該會挽救很多生命。
1933年,儘管缺乏工程學背景,他開始研製人工心肺機,並迎娶了他的天才實驗室助理瑪麗·吉本。1936年,他們回到費城,吉本在受聘擔任賓夕法尼亞大學外科研究員,他們在那裡用狗和貓做對象繼續實驗。雖然他們夜以繼日的研究,但進展緩慢。
1942年,吉本應徵入伍,1946年回國後,他加入了傑斐遜醫學院的教師隊伍,定居下來後繼續他的研究。不久之後,吉本結識了IBM執行長老託馬斯.J.沃森(Thomas J.Watson),吉本詳細解釋了他的想法後,工程師出身的沃森對心肺機項目表示了極大興趣。不久,IBM排出一個工程師團隊來到傑斐遜醫學院與吉本合作。
到1949年,他們研製出了第一臺可以在人類身上試驗的工作機器——I型。第一個病人是一個15個月大的女嬰,她患有嚴重的心臟衰竭,雖然手術失敗了,但是屍檢他們發現了女嬰其實患有先天性心臟缺陷。當吉本發現第二個可能的病人時,研究小組已經開發出了模型II。18歲的塞西莉亞·巴沃萊克在模型II的幫助下接受了第二次手術,並獲得圓滿成功。到1954年,研究小組開發了改進型III。
然而在1955年,IBM開始淘汰許多非核心程序。吉本的工程師團隊從費城撤出,IBM將生物醫學設備領域(現在是一項巨大的業務)——留給了美敦力、惠普和其他公司。
之後,吉本繼續在傑斐遜醫學院擔任外科主任工作,並編寫了胸部外科的標準教科書、教授和指導了無數成功的醫生。1973年2月5日,吉本去世。傑斐遜醫學院以他的名字重新命名了它的最新建築,後人也稱他為「體外循環之父」。
感謝您的讚賞,給您比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