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嬰兒嚴重溶血 奮戰三小時全身換血拯救「小黃人」

2020-11-27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醫生為男嬰換血。

  昨天,在市婦幼保健院的新生兒保溫箱裡,一名剛出生7天的男嬰正在安然入睡,他的黃疸指數等已經恢復正常,這讓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吳新萍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要知道,這名男嬰出生還不足30個小時,就經歷了一場與生命的「賽跑」,因為他的媽媽是A型RHDCCee血型,這種血型比「熊貓血」還要稀有,導致孩子出生後出現嚴重溶血成了「小黃人」。醫護人員經過連續3小時奮戰,成功為男嬰全身換血。目前,男嬰正在進一步康復之中。

  治療嬰兒溶血方法

  有哪些?

  ■光照療法

  光照療法是降低血清膽紅素最簡便而有效的方法。當血清膽紅素達到光療標準時應及時進行光療,光療標準依據不同胎齡、不同日齡有無併發症而制定。對高膽紅素血症者應採取積極光療措施,降低血清膽紅素,以避免膽紅素腦病的發生。還應連續監測血清膽紅素,光療無效者應進行換血治療。

  ■藥物治療

  (1)靜脈用丙種球蛋白早期應用臨床效果較好。

  (2)白蛋白增加游離膽紅素的聯結,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換血

  當血清膽紅素水平依據不同胎齡、不同日齡達到換血標準時需要進行換血療法。ABO溶血症只有個別嚴重者才需要換血治療。    

  ■糾正貧血

  早期貧血嚴重者往往血清膽紅素很高而需交換輸血。晚期貧血程度輕者可以補充鐵劑和維生素C,以促進骨髓造血。但貧血嚴重並伴有心率加快、氣急或體重不增時應適量輸血。輸血的血型應不具有可引起發病的血型抗原和抗體。

  劉海霞丁雲

  嚴重溶血男嬰出生一天變成了「小黃人」

  「丁零零……」2月15日上午10時多,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救治中心的電話響起,江都婦幼保健院打來緊急電話:該醫院有一個出生剛26小時的男嬰出現了黃疸,數值是正常患兒的3-4倍,情況不太樂觀。

  「寶寶出生才一天,見到他的時候還挺吃驚,他全身發黃,就像個『小黃人』。」當天中午12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吳新萍看到了這個轉來的患兒,連忙進行救治。

  入院後,醫生第一時間給患兒進行強藍光照射退黃、白蛋白阻斷膽紅素腦病治療的同時,立刻開始急查膽紅素、血型鑑定及溶血試驗等。

  「找到了出現黃疸的原因,孩子是出現了新生兒溶血!」吳新萍說,在懷孕期或分娩時會有部分胎兒紅細胞進入母體,若彼此血型不合,母親體內缺乏胎兒紅細胞所具有的抗原,就會產生相應的抗體。這種免疫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引起溶血。該患兒的媽媽房女士血型為A型RHDCCee,極為罕見,屬於比「Rh陰性熊貓血」還稀有的血型,導致寶寶出生後即出現嚴重的溶血性黃疸。

  吳新萍說,如果不及時治療,孩子會出現黃疸、水腫、貧血等,還會損傷神經系統,甚至導致死亡。當時,該患兒已經出現了嚴重貧血。「這是因為抗原在不斷破壞寶寶的紅細胞。」

  急需換血男嬰血細胞遭破壞只能「盲配」

  當天下午,醫生給寶寶進行了靜脈丙種球蛋白阻斷溶血,繼續強藍光照射降低膽紅素,但患兒經強藍光治療後,膽紅素不降反升。

  醫生發現,通過阻斷及光療效果不太理想,且貧血、黃疸較前加重,隨時有發生膽紅素腦病危險,這種疾病可能會留下智力低下、聽覺障礙、腦癱等神經系統後遺症。

  「需要緊急給寶寶換血!」醫生徵得家屬同意後開始準備換血治療。

  由於房女士還在江都婦幼保健院住院,市婦幼保健院的醫生立刻與他們聯繫,採了房女士血液標本後,由家屬送來做母嬰血型鑑定。換血迫在眉睫,可是找血遇到了難題,醫護人員爭分奪秒聯繫揚州血站等部門。

  「血型大類上分為A、B、O、AB這四種,但其實由於抗原成分的不同,細分有18類血型,但寶寶到底屬於哪一種血型,我們無法做準確的血型鑑定。」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主任程文國說,因為該患兒血細胞遭到破壞,嚴重貧血,無法鑑定準確血型,但溶血嚴重,急需換血,所以他急忙進行「盲配」。

  「孩子很幸運,我們在醫院儲存的A型血中找了一袋血與患兒匹配。」程文國說,「盲配」很難,當時他生怕配完整個醫院的儲存血,都找不到與患兒匹配的血型,好在終於配型成功了。

  轉危為安奮戰三小時,男嬰成功全身換血

  一切準備就緒,16日凌晨1:00,包括吳新萍在內的10名醫護人員開始為患兒進行換血。

  整個過程驚心動魄,新生兒血管細,穿刺極為不易,換血也易發生很多併發症。醫護人員一刻也不敢鬆懈,3個小時後,直到凌晨4:00,換血終於結束。

  「整個過程還算順利,無併發症發生。」吳新萍緩了一口氣,患兒溶血也得到有效控制。

  「由於患兒仍存在溶血,需輸血糾正貧血症狀。」吳新萍表示,幸運的是17日下午,在市中心血站協調下,從血庫中再次盲配成功所需血液,予多次少量輸血治療,患兒貧血症狀得到糾正。

  目前患兒病情逐漸穩定,轉危為安,已轉出重症監護室在普通病房進行治療。吳新萍說,孩子情況比較穩定,將於下周出院回到父母的身邊。

  專家解答稀有血型的媽媽生出的寶寶為何會溶血?

  新生兒溶血病是指由於母子血型不合,母親體內產生與胎兒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體,這種抗體通過胎盤進入到胎兒體內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見Rh血型系統和ABO血型系統不合等類型。新生兒期其他導致溶血的原因還有紅細胞酶或紅細胞膜的缺陷,這些都有專有的名稱,只有血型不合的溶血稱為新生兒溶血病。

  母親和胎兒間Rh血型不合和ABO血型不合是新生兒溶血病的主要病因,臨床主要表現為黃疸、貧血、水腫和核黃疸。

相關焦點

  • 新生寶寶嚴重溶血變「小黃人」,揚州醫護奮戰多日「全身換血」
    誰能想到,這個出生不過7天的寶寶,在幾天前剛經歷一場生死搏鬥。……」2月15日上午10點多,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救治中心的電話響起,原來是江都婦幼保健院打來「求助」電話:該院有一個出生剛26小時的男嬰出現了黃疸,數值是正常患兒的3-4倍,情況不太樂觀。
  • 新生兒患溶血症 出生第一天就要「大換血」
    近日,一名產婦於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剖宮產誕下一名男嬰,本來全家皆大歡喜,可由於新生兒溶血症,孩子命懸一線,剛出生 17 分鐘就被緊急送往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急需全身換血。所幸醫護人員打開綠色通道,第一時間緊急救治,順利完成了嬰兒全身血液置換,目前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 嚴重到要換血?
    [1]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表現:新生兒ABO溶血病寶寶臨床表現差異大,輕症寶寶的表現比較隱蔽,早期容易與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混淆,則皮膚黃染程度較輕,精神狀態良好;重症溶血寶寶在宮內可能發生嚴重溶血,出現胎兒水腫;或者出生後有重度黃疸或者重度貧血,膽紅素腦病風險較大。
  • 「熊貓血」母親產下溶血男孩 哈醫大一院多學科協作保護母子平安
    近日,哈醫大一院產科病房收治了一名「熊貓血」的A型Rh(ccdee)稀有血型的產婦,她冒著風險剖宮產下了一名正常血型A型Rh(CcDee)的男嬰,卻因為產婦有2種特殊的血清抗體,導致新出生的寶寶出現新生兒溶血,醫院輸血科、產科、新生兒聯合協作,通過聯繫血站備血、換血治療、藍光照射等半個多月的治療
  • 什麼血型的爸媽組合生的孩子容易溶血?
    ABO溶血是因為胎兒的血型和母體的血型不匹配導致的一種免疫性反應,胎兒的血型是遺傳父母的,如果父母血型一致,就不用擔憂胎兒會出現溶血的情況,如果父母血型不一致,特別是媽媽是O型血,爸爸是A型或是B型AB型血,胎兒血型遺傳爸爸的血型的情況下,因為胎兒血型與媽媽的血型不一致,會刺激母體產生排外的反應,從而出現溶血症
  • 出生10小時,星夜兼程500公裡,轉院!!
    出生10小時,星夜兼程500公裡,轉院!!10小時的新生兒出現極為嚴重的溶血性黃疸、重度貧血、肝脾腫大、呼吸困難,病情極其危重,急需轉院治療。生後自主活動少、反應差,生後4小時就診於出生醫院新生兒科,發現患兒口周青紫,軀幹膚色蒼黃,總膽紅素偏高。患兒母親與患兒血型均為B型,RhD陽性。查體:呼吸急促不規則,心音低鈍,心前區可聞及柔和雜音,肝肋下5.5cm,質韌邊銳,脾左肋下3.5cm,經皮血氧飽和度監測僅75%。
  • Rh陰性血型媽媽如何避免寶寶宮內溶血?
    點擊查看 水腫寶寶危在旦夕2019年11月16日,二胎媽媽鄧女士迎來了黑暗的一天——因為胎動減少,到醫院檢查的她被告知胎兒全身水腫,心包、腹腔大量積水,肚子裡29周的寶寶重度貧血,危在旦夕。
  • 長頸鹿剛出生就會走,人類咋就不行?
    剛出生的長頸鹿比人類嬰兒站立行走的時間快1萬倍,儘管這種比較有些牽強,但是考慮到兩者之間的體形差異,也可以進行例證說明。人類嬰兒用很長時間學會走路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出生時頭部相對較大,人類和其它靈長類動物,初生時發育能量主要集中在頭部。
  • 闢謠:O型血孕婦真的必須得做ABO溶血檢查,數值高了還得吃中藥?
    醫生還說,只要女方是O型血,男方非O型,兩人準備要孩子就要做ABO溶血檢查,抗體效價值高的話就要吃中藥幹預。否則生出來的孩子可能會因為血型跟母親不合而引發溶血症,後果會很嚴重。當時自己挺害怕,孕期拉著老公一起做了好幾次抽血檢查,為了抗體效價的數值擔心憂慮,中藥也沒少喝。孩子生下後有輕微黃疸,照了藍光喝了點茵梔黃,退下去了。
  • 女子假扮成護士,偷走剛出生兩天的嬰兒,警察行動「光速破案」
    江西省贛州市一家醫院的婦產科,剛生產完才不到兩天的馬紅,就舉著自己的點滴,急匆匆走出自己的病房。一個細心的護士注意到了這一幕,立刻就上前詢問,結果還真出大事了,馬紅的孩子被人抱走了。可是那名護士前腳剛走,她就覺得事情不對勁了,才追了出來。當時值班的護士們立刻就查看了記錄本,結果發現孩子根本就不需要做任何的檢查。醫院的工作人員立刻就調來了監控,很快就發現了那個抱走孩子的護士,可是由於她戴著口罩,大家根本就認不出她是誰。
  • O型血母親的孩子易發生ABO溶血 黃疸可能是信號
    「我的孩子今天才出生3天,黃疸很嚴重,當地醫院懷疑是ABO溶血,因為當地做不了相關檢查,希望轉院。」前天下午,鄭州市兒童醫院120調度中心的工作人員聽到電話那頭一位孩子家長急促的聲音,下午5點左右孩子被從新鄭接到鄭州市兒童醫院,經檢查,發現孩子的黃疸是生理性的,先前懷疑的ABO溶血是虛驚一場。   「50%的新生兒可能發生新生兒黃疸,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
  • 日本媽媽殺死剛出生嬰兒被批冷血,網友質疑:難道丈夫就沒責任?
    近日日本就發生了一起新生母親殺死自己剛出生15天嬰兒的人倫慘劇,起因疑似由於該母親在照顧孩子時精神崩潰,因而演變成殺子悲劇。根據日本媒體「日テレNEWS」12月2日報導,這起命案發生在日本神奈川川崎市,當地警方日前拘捕了一位35歲的女子「小山浩美」,該女子涉嫌在自己家中殺害了剛出生十五天的嬰兒。
  • 剛出生的寶寶為什麼要採血?原來是為了篩查這個……
    寶爸寶媽都會發現,護士會給剛出生3天後的寶寶足跟採血,這是做什麼檢查呢?檢查結果又有什麼意義呢?我來揭個密這是政府要求給每個新生兒做先天性疾病篩查。1、採血時間:採血應當在嬰兒出生72小時,哺乳至少6~8次。2、採血部位及採血方法:多選擇嬰兒足跟內側或外側。其方法是:按摩或熱敷嬰兒足跟,使其充血,酒精消毒後用一次性採血針穿刺,深約2~4毫米,棄去第一滴血後將擠出的血液滴在特定的濾紙上,使其充分滲透至濾紙背面。要求每個嬰兒採集3個血斑,每個血斑的直徑應≥10毫米。
  • 馬山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新生兒換血術|馬山縣人民醫院|新生兒|...
    近日,馬山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成功為剛出生七天的新生兒實施了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該療法的成功開展,為新生兒科快速的發展開拓了新領域,填補了該醫院及縣域在該項技術上的空白。2020年11月18日,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收治一名極重度高膽紅素血症(極重度黃疸)患兒,該患兒因「進行性皮膚黃染7天、皮膚起膿皰1天」入院。
  • 浙江一嬰兒接種疫苗後全身萎縮 生命進入倒計時(圖)
    安吉嬰兒全身萎縮揪心等待死亡浙江在線安吉5月16日訊(記者 李利)幾天前,經本網報導的全身感染卡介菌、生命已進入倒計時的安吉嬰兒小睿睿一直牽動著大家的心在結核病發病較高的地區,接種卡介苗在預防結核病,特別是可能危及兒童生命的嚴重類型結核病,如結核性腦膜炎、粟粒性結核病等方面具有相當明顯的作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證實,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性腦膜炎和播散性結核病的平均有效率為86%;預防結核相關死亡的有效率為65%,預防結核性腦膜炎死亡的有效率為64%,預防播散性結核死亡的有效率為78%。多年來,通過卡介苗接種已挽救了成千上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