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電感--連接器產生電磁幹擾原理分析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電磁幹擾是由大環路中的信號電流引起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0711.htm

圖9.6舉例說明了一個普通的電磁幹擾問題。一個64位總線從板卡A經過連接器B連到母板卡上,母板卡可能是一個主CPU卡或是一個通往其他子卡的無源通道。64條信號線的返回電流從母板卡C流回板卡A,其中的絕大部分通過了連接器B的接地腳。

只有一小部分信號返回電流經由不同的路徑流回板卡A然而,正是這一小部分返回電流引起了大量的EMI問題。

高頻電流流經大的環路時會輻射出大量的電磁能量,這將不能通過FCC或VDE所規定的輻射測試。EMI設計的主要工作是使所有信號的電流環路橫截面的面積最小。例如,在一個完整地平面上,高頻電流趨向於緊貼走線正下方返回,一條6IN長,距離地平面0.010IN的走線所圍起來環路面積僅僅為0.006IN的2次方。這麼大的環路面積,在EMI方面是可以接受的。在圖9.6中,板卡A和C上的64位總線信號由完整地平面返回,因此我們可以忽略其信號和地之間的環路面積。

返回電流路徑上的任何阻斷或不連續,如連接器接地引腳上的轉換,會在電流環路上產生「氣泡」,這些氣泡是否會帶來足夠大的面積,從而導致輻射超標,取決於迴路中信號電流的總DI/DT值。

在圖9.6中,環路面積上的氣泡一般發生在連接器B內,因為連接器上的信號和地線引腳是分開的。該氣泡記為G1,64位總線信號路徑的環路電感大部分來自環路G1的電感。

信號返回電流是否有其他的返迴路徑,取決於連接器B的物理結構,以及板卡A和C所在的機箱結構的具體情況。任何電流在返回位於板卡A上的源端時,如果不經過連接器B,則將包含一個大的環路面積,並產生大量的輻射。

例如,在圖9.7中,假設板卡A和C共用兩個連接器,另外增加的連接器記為D,將其安排在與連接器B相隔一段距離的地方。現在有一部分信號的返回電流可以由連接器D上的地線流加A,如圖9.7中的環路G2所示。

調整信號返回電流通過連接器D的比例,取決於環路G1的電感(見圖9.6)與G2(見圖9.7)的電感的比值:

(式5)

在非常低的頻率上,流經連接器D的信號返回電流的量取決於阻抗的比值,而在較高的頻率上,則取決於上式中電感的比值。即然EMI是一個高頻問題,這裡我們也就只關心兩個環路電感的比值。

因為環路G1面積較小,其電感也比G2要小一些,因此只有一小部分的返回信號電流經過路徑G2。但是,即便如此小的一部分電流也足以使輻射超標。在30MHZ以上,在距設備3M遠處進行測試,FCC和VDE的輻射限制都大致為100UV/M。關於輻射標準的更多細節以及防止電磁輻射的設計技術,可以參考OTT,MARDIGUIAN和KEISER等人的論著。

要想精確計算一個數字產品的輻射強度等級是件不現實的事情,因為有太多的因素會影響結果。下式表示了一個簡單的約束條件:開放的測量試驗場合,30MHZ以上,滿足FCC和VDE輻射限制的環路面積、峰值電流和上升時間。

(式6)


相關焦點

  • 串聯電感--連接器怎麼產生電磁幹擾
    電磁幹擾是由大環路中的信號電流引起的。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1468.htm圖9.6舉例說明了一個普通的電磁幹擾問題。一個64位總線從板卡A經過連接器B連到母板卡上,母板卡可能是一個主CPU卡或是一個通往其他子卡的無源通道。
  • 電磁幹擾原理
    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電磁幹擾是如何產生的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6278.htm  電磁幹擾,英文名稱為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簡稱EMI,是指任何在傳導或者在有電磁場伴隨著電壓、電流的作用下而產生會降低某個裝置、設備或系統的性能,還有可能對生物或者物質產生不良影響的電磁現象
  • 電磁幹擾(EMC)的產生以及抑制
    一、電磁騷擾什麼場合最多,它們是怎樣產生的?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43131.htm  電磁騷擾最多的場合如下:高速數位訊號線路、開關電路、脈衝發生電路和大功率控制電路等在極短的時間內電壓電流急速變化的場合,所含有電感和電容的電路通斷的場合。  另外,磁場、電場、電荷等電量急速變化時,同樣產生電磁騷擾。
  • 電磁幹擾介紹及電磁兼容設計原理及測試方法
    摘要:針對當前嚴峻的電磁環境,分析了電磁幹擾的來源,通過產品開發流程的分解,融入電磁兼容設計,從原理圖設計、PCB設計、元器件選型、系統布線、系統接地等方面逐步分析,總結概括電磁兼容設計要點,最後,介紹了電磁兼容測試的相關內容。
  • 開關電源電磁幹擾與出現電感嘯叫聲音的解決方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5295.htm  開關電源電磁幹擾的解決:  開關電源存在著共模幹擾和差模幹擾兩種電磁幹擾形式。根據分析的電磁幹擾源, 結合它們的耦合途徑, 可以從EMI 濾波器、吸收電路、接地和屏蔽等幾個方面來抑制幹擾, 把電磁幹擾衰減到允許限度之內。
  • 變化的電壓電流產生電磁幹擾的機理分析
    這一組圖清楚地展示了變化的電壓、變化的電流產生電磁騷擾的機理。左上圖,是兩個電路通過磁場耦合的情況。電路1連接了一個變化的電壓V1,於是形成了一個變化的電流i1,它產生了一個變化的磁場Φ11,這個磁場的一部分會穿過電路2,這部分磁場記作Φ12,根據電磁感應定律,在電路2上就產生了一個感應電動勢V2,這就是幹擾電壓。如果V1是一個直流電壓,就不會發生上面的磁場感應過程。左下圖是電場耦合的情況。
  • 電磁幹擾濾波器的奧秘-在騷擾源與敏感源之間串並聯電感、電容
    電磁幹擾濾波器的作用是減小導線上的騷擾電流。採用的方法類似於對付洪水的方法,一個是「阻擋」,另一個是「分流」。圖中所示的是電磁幹擾濾波器的基本原理。在騷擾源與敏感源之間的連線上串聯一個電感器件,在騷擾源的兩端並聯一個電容器件。
  • 電磁幹擾濾波電容器詳解
    但是,隨著電磁幹擾問題的日益突出,特別是幹擾頻率的日益提高,由於不了解電容的基本特性而達不到預期濾波效果的事情時有發生。 電磁幹擾濾波器,又名「EMI濾波器」是一種用於抑制電磁幹擾,特別是電源線路或控制信號線路中噪音的電子線路設備。 電磁幹擾濾波器的功能就是保持電子設備的內部產生的噪聲不向外洩漏,同時防止電子設備外部的交流線路產生的噪聲進入設備。
  • 共模電感如何濾除共模電磁幹擾信號,如何理解它的工作原理
    一、什麼是共模電感共模電感有時候也叫共模扼流圈,它是一種用於濾除共模幹擾信號的EMC常用元器件之一。二、共模電感工作原理如下圖,這是共模電感的結構示意圖,它由兩個線圈同時繞在一個鐵氧體上,這兩個線圈匝數相同但是繞制方向相反,當線圈中流過幹擾信號(差模信號)時,兩個相反方向的磁場E1和E2會抵消;但是對於共模信號通過時,磁環中的磁通發生相互疊加,這就相當於有比較大的電感量,線圈呈現出高阻抗特性,
  • 電磁感應的傳導幹擾和輻射幹擾
    因此,產生漏感幹擾也特別嚴重,在實際應用中,一定要用銅箔片在變壓器外圍進行磁屏蔽。從原理上來說,銅箔片不是導磁材料,對漏磁通是起不到直接屏蔽作用的,但銅箔片是良導體,交變漏磁通穿過銅箔片的時候會產生渦流,渦流產生的磁場方向正好與漏磁通的方向相反,是部分漏磁通被抵消,因此,銅箔片也可以起到磁屏蔽的作用。
  • EMC設計電路中消滅電磁幹擾的三大利器
    濾波電容器、共模電感、磁珠在EMC設計電路中是常見的身影,也是消滅電磁幹擾的三大利器。本文從設計設計中,詳細分析了消滅EMC三大利器的原理。原理是流過共模電流時磁環中的磁通相互疊加,從而具有相當大的電感量,對共模電流起到抑制作用,而當兩線圈流過差模電流時,磁環中的磁通相互抵消,幾乎沒有電感量,所以差模電流可以無衰減地通過。因此共模電感在平衡線路中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幹擾信號,而對線路正常傳輸的差模信號無影響。
  • 開關電源電磁幹擾的產生機理與抑制技術
    由於開關電源工作在高頻開關狀態,內部會產生很高的電流、電壓變化率,導致開關電源產生較強的電磁幹擾。電磁幹擾信號不僅對電網造成汙染,還直接影響到其他用電設備甚至電源本身的正常工作,而且作為輻射幹擾闖入空間,造成電磁汙染,制約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國內在20世紀80一90年代,為了加強對當前國內電磁汙染的治理,制定了一些與CISPR標準、IEC801等國際標準相對應的標準。
  • 如何利用電感技術來降低電磁幹擾
    如何利用電感技術來降低電磁幹擾 佚名 發表於 2019-11-05 16:26:51 LT8650S器件 我們來看一下ADI公司最近推出的LT8650S器件:雙通道4A 42V同步降壓靜音電源開關
  • 電感和電容串聯的作用
    打開APP 電感和電容串聯的作用 發表於 2019-10-11 10:49:43   電感與電容串聯的作用   兩個元件在電路中的基本作用:電感基本作用是「通直阻交」,就是直流電可以順利通過,但對交流信號就沒有那麼便當啦,交流信號的頻率越高,電感對它的阻止能力就越大;電容的基本作用是「隔直通交」,就是說直流電流是無法通過的,而交流信號可以通過,頻率越高,越容易通過。
  • 電磁傳感器檢測信號幹擾的電磁信號檢測方案
    通過多次實驗發現採集電磁數值異常與電機開啟有這明顯的因果關係。並且,電機速度越快,數值越加凌亂,使得車模舵機控制不穩。 車模中,由於電機工作起來電流很大,所產生的電磁幹擾也很強。這部分的幹擾噪聲可以通過電路中的電源線耦合、空間電磁場傳輸等途徑對於信號採集電路和控制電路造成影響。通過電源合理布線、使用恰當的電源去耦電容可以大大減輕噪聲通過線路傳輸的影響。
  • 濾波電感在電源抗幹擾中的應用分析
    為此我國多次召開電磁兼容標準與論證會,建議自1997年1月1日起在市場上流通的電子設備必須制定、設計對無線電幹擾的抑制措施,安置抑制元器件,使產生的電磁幹擾不超過標準規定的電平。於2001年1月1日起凡進入市場產品必須有EMC標誌。這是我國電子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第一步。
  • EDA365:電磁兼容EMC產生的原因以及仿真測試都有哪些?
    感應耦合:通過互感原理,將在一條迴路裡傳輸的電信號,感應到另一條迴路對其造成幹擾。分為電感應和磁感應兩種。對這幾種途徑產生的幹擾我們應採用的相應對策:傳導採取濾波(如我們設計中每個IC的片頭電容就是起濾波作用),輻射幹擾採用減少天線效應(如信號貼近地線走)、屏蔽和接地等措施,就能夠大大提高產品的抵抗電磁幹擾的能力,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對外界的電磁幹擾。
  • 濾波電容器共模電感和磁珠在EMC設計電路中作用及原理
    濾波電容器、共模電感、磁珠在EMC設計電路中是常見的身影,也是消滅電磁幹擾的三大利器。本文從設計設計中,詳細分析了消滅EMC三大利器的原理。 三大利器之濾波電容器 儘管從濾除高頻噪聲的角度看,電容的諧振是不希望的,但是電容的諧振並不是總是有害的。當要濾除的噪聲頻率確定時,可以通過調整電容的容量,使諧振點剛好落在騷擾頻率上。 在實際工程中,要濾除的電磁噪聲頻率往往高達數百MHz,甚至超過1GHz。
  • 串聯電感的作用及解決方案
    方法1 電感為什麼在低頻時要把並聯改為串聯?從感抗與電阻的比值來分析Q值,不容易找到答案,並改串應該是不能提高Q值的。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8007.htm但通過今天的試驗,開始明白為什麼要串聯。同時提高電感和電阻,雖然不能提高Q,但可以提高電壓,保證有足夠的阻抗來匹配二極體。這件東西正準備再進行一次公園展示。(上次拉杆天線的只有6微安。這次超過20微安不成問題。如果在紅樹林,可能還會爆表。)
  • 貼片電感工作原理
    這種電感稱為自感(self-inductance)。其次在貼片電感工作原理中的電感量大小,主要取決於線圈的圈數(匝數)、繞制方式、有無磁心及磁心的材料等等。通常線圈圈數越多、繞制的線圈越密集,電感量就越大。接著下面帶大家一起了解下關於貼片電感工作原理如何運作及相關的電感定義等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