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回龍山:只緣身在此山中,杜鵑花開遍山紅

2021-01-12 弦月觀影

還不到六點,就著容我們在寺裡留宿的老人在屋外的輕言細語,從依然帶有微微溼意的被子中醒來,抬頭便從布滿了塑料薄膜的窗子感受到了外頭霧蒙蒙的溼意清晨,伴著三兩聲清脆的雞鳴。

蜷在被子裡懶懶地聳了聳微酸的肩,貪婪地再盹了幾分鐘,一夜沒能睡著,實在有些不想起來。

早起的老劉,就著山泉水洗了把臉

老人用厚厚的竹片,在石板老屋的後山上連成長條長條的水路,於是廳屋裡便有了清澈甘甜的水。老劉第一個起來,從廚房裡借了一個碗便蹲在一旁煞有介事地刷起了牙,咕嚕咕嚕的,一點泡都不冒。不一會珍兒也緩緩走了出來,端著小木盆挽著芳姐姐的手。

對鏡貼花黃的芳姐姐

靠著凹凸有致的石塊,芳姐把小小的鏡子立在泛有些青色的的石牆上,抿著笑將一頭秀髮絲絲盤起,看著天色一點一點亮起來,看著窗子裡的老燈一點一點暗下去。

早餐只有一碗麵。

老劉來到廚房的時候,胖胖的小可正蹲坐在門口的大石板上,端著碗傻傻地望著他。老劉偏著頭看了看小可,只覺得小可的眼神有點怪哉。後來才知道,小可如此深情地相望,那是想吃肉了。

一口氣吞完一碗麵的小可

山裡的清晨很靜。老人說,這座山雖然不高,但這裡可以看很遠,很遠。

嚼著老人深長的簡短句子,依著老牆根尋著一條長長的木凳子坐下。

可是,山朦朧,雨朦朧,我看不清腳下邊的稻田連成梯,也望不穿雲間薄霧拂過松枝,連自己都覺得朦朦朧朧、懵懵懂懂了。

老人卻說,無妨,你上山吧。

上山的路

轉身就是上山的路。因為已在山頭,所以上山的路很短,僅有百步之遙,可偏在這不足百步的石板路上,我卻把老人的話忘了,連同老人那意味深長的微笑和智慧慈愛的眼神。

杜鵑花開紅豔豔

因為,滿山的杜鵑已經紅遍,綴在青油油的大山枝頭,紅豔豔的簇成一團又一團,在清晨的雨露中或是含苞待放,或是張揚盛開,煞是招人喜歡,還帶著香。

穿上老人給的棉大衣,像是回到了過去

忽然讀懂了老人智慧的眼神,那是生命的熱情綻放,那是純粹的真誠期待,還有那不曾言語的永恆相守。

老劉很喜歡花花草草,每次上山的時候,總要鑽到林間深處去尋找鍾愛的蘭花。待到花開時,就會欣喜地展示給我們看。立在漫山的紅杜鵑中,想起老劉的花,不是潔白綻放的蘭,而全是老劉孩子一般的笑臉。

向著陽光,向著遠方

正準備下山時,大風把頭頂上厚厚的雲吹開了分成兩半,露出了白白嫩嫩的太陽,光亮光亮的,洋洋灑灑著青春的羞澀,還有開闊明晰的遠方。高興的芳姐姐趕緊把大夥拉著站成了一排,一起圍起雙手,向著陽光,招搖地呼喊著……

欣喜,站在這裡,真的可以看到很遠。

【以上原創,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蜀門秦關:遺落在川陝交界的「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美景勝地
    據蜀門秦關旁的當地山民講,蜀門秦關是陝西和四川兩省的界碑。「蜀門秦關」位於南江縣桃園鎮鐵爐壩村與陝西交界的「望紅臺」處。走近一看,蜀門秦關是一個仿古標誌性建築,城樓飛脊挑簷、青瓦紅柱、描龍繪鳳的刻畫圖案栩栩如生。由陝入川稱為「蜀門」,由川入陝為「秦關」。蜀門秦關既是省界標誌,又是老川陝路上的一道獨特景觀。再往前走就是光霧山景區,四川一側的公路上車輛明顯多了起來。
  • 《三十而已》:三個女人不同命,只緣身在此山中
    遠觀勝過近看,耽於安穩,安分守己鍾曉芹在看到山時,她問,山的那邊是什麼呢?過了許久,曉芹說,可是我覺得,遠觀比近了看更了味道。遠觀代表著未知的風險和機遇,鍾曉芹是乖乖女,從小聽父母的話,相親結婚,婚後很多日常之事都是丈夫做,在辦公室裡更是一個便利貼女孩。
  • 「徵文作品|成人組」張棟:豐饒秀美看不夠 只緣身在此山中——讀...
    徵文投稿|原創作者:張 棟圖文編輯:阿拉善未來文化藝術傳媒我的閱讀故事|成人組作品豐饒秀美看不夠 只緣身在此山中——讀唐堯榮新書《賀蘭山——一部立著的史詩》春節前夕,因寫作需要,我到盟圖書館查閱有關賀蘭山的資料,在浩如煙海的書庫裡,驚喜地發現了唐榮堯先生所著的《賀蘭山——一部立著的史詩》一書。
  • 特稿∣創業情境與創業理論:只緣身在此山中
    2009年《組織管理研究》(MOR,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第5期專門組織了一次特刊,發表了兩位學者關於此議題的研究成果:「中國管理研究的未來:中國管理理論與管理的中國理論」(The Future of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A Theory of Chinese Management versus A Chinese
  • 星辰文藝丨羅維:讀《小王子》(八)只緣身在此山中
    當他開著偵察機,從高空俯瞰那些聚集在道路上如甲蟲般綿延數裡的上百輛坦克,以及黑壓壓密集的逃難人群,這些戰爭造成的大地上的人類恐慌景象給他的心靈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1940年法國貝當政府跟德國納粹籤訂停戰協議。聖·埃克絮佩裡黯然退役,並流亡到美國。
  • 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
    全面地看問題廬山,天下馳名的奇山之一。我國古化文人學士都喜歡米此遊覽,或放歌山水,交相唱和,或撰碑文,作遊記,勒出石,賦詩詞,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燦爛的藝術珍品。一次,蘇軾也來了。一入山,只見山谷奇秀,峰巒迭嶂,雲第詭譎。他對廬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漫步遷回小路,往來山中南北,流連忘返十餘日。
  • 走進杜鵑花
    簡介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鬥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豔麗。
  •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鬼滅之刃劇場版的票房奇蹟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越是了解鬼滅這部作品,可能就越是搞不清楚它為什麼會這麼火。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樣的人會以自己掌握的信息,也就是鬼滅這部作品本身的素質,包括它的劇情、畫功、節奏、人物刻畫等等來對它做出評判。而一旦進入這樣的思維,就基本上不可能找到原因所在了。
  • 不識銀河真面目,只緣身在此星中,科學家是如何知道銀河系全貌的
    通過太空望遠鏡等其他專業的天文觀測設備,這些銀河外星系的整體樣貌都被記錄了下來,但唯獨人類身處的銀河系的全貌一直無法被觀測到。 這就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道理是一樣的,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銀道面以北大約100光年的「
  • 《杜鵑》詩山爛漫,繁花似錦,落日羞紅
    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灑在得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這杜鵑花又叫映山紅,這便是杜鵑啼血,子歸哀鳴的典故。滿山遍野的杜鵑花,特別旺盛,特別火紅,如同千千萬萬烈士的鮮血染成的,它記載了那段悲壯的抗戰,也就成為人們自強不息,革命的勝利的象徵。杜鵑花,它已經融入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它成為了歷史的點綴品。
  • 陌上濛濛殘絮飛,杜鵑花裡杜鵑啼——杜鵑花
    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鬥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豔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 只緣心在此山中 ——李學明的《瞻岱記》
    這是關於一個人與一座山的專題畫展。這個專題就是「畫泰山」。展出的二百餘件作品皆是李學明今年夏天用兩個月的時間集中完成的。這不能不讓人驚訝和感動。驚訝的是如此大批量且絕無雷同的作品竟是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的。感動的是李學明對待藝術的痴迷以及他對泰山高山仰止的藝術情懷。有誰像他那樣對一座大山傾注赤子般的熱忱,心心念念反反覆覆地畫這座大山?
  • 【植物科普】杜鵑花在我國的歷史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白居易因為栽種杜鵑花沒有成活,而傷感地寫下《山枇杷》: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火樹風來翻絳焰, 瓊枝日出曬紅紗。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 杜鵑花是南康的區花嗎?
    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鬥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豔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 杜鵑花與映山紅
    杜鵑花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有常綠杜鵑、落葉杜鵑之分。也可以分野生杜鵑和人工培育杜鵑的區別。我們家庭養育的杜鵑多是人工培育的常綠杜鵑。杜鵑花色有黃、白、橘、粉、紅色等多種。我們本地的野生杜鵑俗稱為映山紅,多生長在海撥較高的山嶺的北坡上貧瘠山石之間,黑松樹下的松針腐殖土層中,或是權木樹叢間。
  • 最惜杜鵑花爛漫,春風吹盡不同攀——杜鵑花
    宋代對杜鵑花的栽培又有新的發展,詩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鵑花於庭院:「造物私我小園林,此花大勝金腰帶。」南宋《鹹淳臨安志》:「杜鵑,錢塘門處菩提寺有此花,甚盛,蘇東坡有南漪堂杜鵑詩,今堂基存,此花所在山多有之。」說明杜鵑花在杭州庭院已多見。
  • 旅遊:井岡山的杜鵑花
    小鵬看我那副樣子,笑著叫:「花痴,時候不早了,我們去看荊竹山那邊的杜鵑花吧!」 荊竹山,是當年毛主席率領紅軍到達井岡山的第一個村子,為締造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曾在這裡宣布了著名的三大紀律。踏著紅軍走過的小路,看著山路兩側爭豔怒放的滿山紅杜鵬,我的思緒呵回到了那戰火紛飛的艱苦歲月;你看那剛倔挺拔的枝幹上,沒有一片綠葉,而簇簇豔麗的滿山紅迎著春寒默默地綻開。
  • 紅杜鵑、映山紅、金達萊 讓老邊溝告訴你它們是什麼
    中課本裡有一篇韶華老師優秀的抒情散文《我愛韶山紅杜鵑》,它有著極強的文學感染力;電影《閃閃的紅星》裡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映山紅》「若要盼得親人回,嶺上開遍映山紅」;朝鮮電影《買花姑娘》「金達萊啊金達萊,朵朵遍開滿山崗」,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它是由金日成編劇,金正日導演的重量級作品。
  • 【家鄉的花草樹木——杜鵑花】
    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了遍山的花朵,杜鵑花因此而得名,這隻杜鵑鳥是古蜀國的國王杜宇所化,他很愛自己的百姓,每當春季時,便飛來喚醒老百姓「快快布穀!快快布穀」。當然,這只是個傳說而已。我之前寫過杜鵑鳥,現在來寫杜鵑花,會不自覺地將兩者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