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

2021-01-12 玉玉聊文化

本文乃作者玉玉聊文化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全面地看問題

廬山,天下馳名的奇山之一。我國古化文人學士都喜歡米此遊覽,或放歌山水,交相唱和,或撰碑文,作遊記,勒出石,賦詩詞,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燦爛的藝術珍品。

一次,蘇軾也來了。一入山,只見山谷奇秀,峰巒迭嶂,雲第詭譎。他對廬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漫步遷回小路,往來山中南北,流連忘返十餘日。每時每地,蘇軾都感到廬山有千姿萬態:橫看,連綿不斷的雄渾巨嶺,側看,變成陡峭奇絕的奇峰。從遠處、從近處、從高處、從低處眺望,廬山都呈現出各爺不同的姿態。於是,他欣然揮筆作詩,這就是傳頌千古、人人愛讀的《題西林壁》:橫看戌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皆不同。這首詩,不僅把廬山形象化了,而且也把廬山哲理化了。

廬山

作持把自已的感受告訴人們:他身在四周層巒重疊的山谷之中。視野受到局限,既不能高騰,也不能遠啊,只能窺見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怒,而無法縱觀全體,因此,不能說認識了廬山真面目。也就是說,要力求做到認識的全面性,避免片面性。

那麼,他們的思想境界全是極純美的麼?藝術性全是極高明的麼?不然。李白,誰都知道他是一個一身傲骨、藐視權貴、富於反抗精神的詩人。但在他的詩中,也出現過一些羨慕功名富貴、甚至庸俗吹捧的東西。他的詩和別人相比較,也有不如的。例如,有一次他遊湖北武昌黃鶴樓,看見壁上有同代詩人崔顥題的《黃鶴樓》一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歸去來兮》和《閒情賦》,想起那「採菊東葛下,您然見南山」的名句。歷來人們把他視為消板避世的隱逸詩人。真是如此嗎?不是。他既有消極的一面,也有「金剛怒目式」的一面,如「糖衛宿隱水,將以填滄海,形天午幹成,猛志周長在」一類詩。意思是說,炎帝的幼女在東海淹死丁,化為精衛鳥,立志報仇填海,日復一日地銜西山的木棍投入東海。

傳說中的一隻神獸,與天帝爭位被砍頭,只剩下手和脾。他一手舉盾,一手舉斧(威), 繼續與天帝鬥。「猛志國長在」,是陶淵明表達自已對現實生活的憤崽不平。魯迅指出,「這『猛志固長在』和『悠然見南山』的是一個人,倘有取捨,即非全人,得加錦湯,更離其實。」他要求,「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金篇,並且顧及作者的全人。」

《歸去來兮辭》全文

又如,女詞人李清照並非只有哀婉纏綿的一面,也有悲壯愛國的一面。「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多麼尖銳地諷刺了南宋小朝廷的賣國苟且行徑,裝達丁她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關心啊!範仲淹既與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崇高思想境界的名句,也有「殘燈明滅忱頭敬,諳盡孤眠滋味」、「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這類頹廢感情的詩詞。

詩人們的思想無不是充滿矛盾的,其作品無不是優劣並存的,那麼,要如實地評價詩人,就必須全面分析。當然,兩方面中要區分主嬰和次要方面、主流和支流。

李清照畫像

從豎看,一個人有他的現在,又有他的過去和未來。這又是陰點。所以,看人要看全部歷史,才能符合實際。在這一點上,蘇東坡是頗有眼光的。他追懷三國時赤壁之戰寫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酥傑。」

這裡,「千古風流人物」和「多少豪傑」,是包括了交戰雙萬的。時方三十四歲的周瑜和二十八歲的孔明,綸巾羽扇,談笑中使敵人魂飛膽裂,固是年少英雄,那火燒鬍鬚、敗走華容道的曹操何嘗不是一時英傑!為什麼?因為世界上不存在永勝不敗的將軍,任何人都有失算和失誤。

項羽故裡項羽雕像

曹操在這次戰爭中敗得是慘,然而君不見,擒呂布,破袁紹,定漢中,統一北力,建立了赫赫功勳。他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反過來,諸葛亮千秋以來被脊為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然麗君不見,諸葛亮也有不「亮」的時候呢!失街亭,軒馬設,險唱空域計。因此,不能以一時一事論人的成敗功聯,而要作歷史的全面的分析。對歷史人物應當如此看,對現代人物也應該如此看,對我們黨六十年的歷史又何嘗不應如此看呢?

其實,又河止於論人物?對同志、對自己都應全面分析。對人,不能只看優點,不看缺點,或只看缺點,不看優點; .只看過去,不香現在,只抓一點,不及其餘。這些都叫形上學的思想方法。拿它看人,就會象俗話所說,「門縫裡看人一 把人看扁了」。對己,也應該一分為二。優點再多,也總有不足和錯誤,世界上只有死人和未出生的人才能不犯鍇誤。所以,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優點,不見缺點;只愛聽好話,不愛聽批評。「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說得多麼透徹醒人呵!

諸葛亮劇照

同樣,世界上也無不可分析之事,事事有兩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這是清代著名詩人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的兩句。花落花謝,似乎無用了,但是它轉化為泥,還能起促進來年花校的作用呢。又如秋天。歷來許名詩人都說它不好,一寫詩就是悲秋。

唐代詩人劉禹錫則相反,他寫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勝春朝」。我們要問,構成這一幅美畫的事物是各不相干的麼?不是。你看,牛羊離開了綠草就不能生存。這就說明,草原與有蹄動物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這是蘇軾詞中的一句。你看,菊花一凋謝,蜜蜂兒犯起愁來了,這就表明有花植物與採釀動物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繫。一句話,各種生物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的。

參考資料《古詩哲理趣談》

相關焦點

  •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鬼滅之刃劇場版的票房奇蹟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越是了解鬼滅這部作品,可能就越是搞不清楚它為什麼會這麼火。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樣的人會以自己掌握的信息,也就是鬼滅這部作品本身的素質,包括它的劇情、畫功、節奏、人物刻畫等等來對它做出評判。而一旦進入這樣的思維,就基本上不可能找到原因所在了。
  • 不識銀河真面目,只緣身在此星中,科學家是如何知道銀河系全貌的
    暫且不討論這可觀測範圍之外是否還存在宇宙的其他空間,光是這930億光年的範圍就足以讓人類望洋興嘆。雖然想要探測完宇宙中所有的星系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現在人類也能夠觀測到宇宙中上億個河外星系。通過太空望遠鏡等其他專業的天文觀測設備,這些銀河外星系的整體樣貌都被記錄了下來,但唯獨人類身處的銀河系的全貌一直無法被觀測到。
  • 特稿∣創業情境與創業理論:只緣身在此山中
    2009年《組織管理研究》(MOR,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第5期專門組織了一次特刊,發表了兩位學者關於此議題的研究成果:「中國管理研究的未來:中國管理理論與管理的中國理論」(The Future of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A Theory of Chinese Management versus A Chinese
  • 星辰文藝丨羅維:讀《小王子》(八)只緣身在此山中
    因為村子上空,像森林上空一樣,看到的只是一團不動的煙,一種白色的奶液,火只是在暗中蠕動而已。在一萬米高空,時間也像停滯了,因為看不到運動。看不到劈劈啪啪響的火焰,折裂的柱梁,翻滾的濃煙,看到的只是琥珀色中凝結的灰白奶汁。  飛行員坐在戰鬥機艙中從高空看到戰爭中的大地:  我們看到法國熊熊燃燒,看到海洋閃閃發光。我們在高空中老了。
  • 遊廬山美景,品廬山美味,好吃又營養的廬山三石
    沒有來到廬山的人想必都有聽過這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悠久的歷史使得廬山飲食在集百家之長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廬山,不僅風景吸引人,當地特產美食也是讓人垂涎三尺。再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現在廬山的餐館也是越來越多,大到賓館餐廳,小到飯店酒家的山珍名菜以及街邊特色小吃應有盡有,而這其中最有名的「廬山三石」可以稱得上世間罕有的美味,也是來到廬山必嘗的美味,而說到廬山就不得不說一下三石,這「三石」分別指的是廬山石耳、廬山石魚、廬山石雞。而說到石雞,很多人就會想到是某一種雞,其實這裡廬山石雞是生長在陰澗巖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
  • 廬山現入冬首場瀑布雲,一路淹沒逶迤群山,為冬日匡廬帶來生機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廬山升龍霸,靜觀瀑布雲。瀑布高懸川流下,遮天蔽日好景觀。說的就是百年不遇廬山瀑布雲奇景。廬山的山體受偏東南風影響,雲霧在風力的吹動下,促湧成強勁的雲流,漫過山野,俯衝谷底,冷暖氣流交匯,形成瀑布雲。
  • 江西廬山是冰川遺址嗎?為何大半年時間都是霧天?
    在江西九江市南部,有一座令人神往的山,那就是以「奇秀甲天下」而著稱的廬山, 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曾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實際上說的就是廬山多霧,這裡一年之中,差不多有190天是霧天。
  •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淺談我們對理論的誤解
    在《第五元素》當中,男主角必須打開風火水土四塊石頭來拯救地球,於是詢問接受拯救地球傳承的教士是否知道如何打開,教士支支吾吾的說「理論上知道(Yes, theoretically) 」,結果男主角一臉生無可戀的轉頭說「他不知道!」理論的用途通常都很務實我們習慣把理論和實務放在對立的位置,而且中外皆然。
  • 廬山現入冬首場瀑布雲景觀 是時候了解一下瀑布雲形成的原因及條件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廬山現入冬首場瀑布雲景觀 是時候了解一下瀑布雲形成的原因及條件了 廬山瀑布雲的美景你見過長什麼樣子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那令人驚嘆的廬山現入冬首場瀑布雲長什麼樣子?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廬山升龍霸,靜觀瀑布雲。
  • 湖南四縣相爭的地質生態公園,有廬山般美景,「仙子山」美稱
    在我小時候就聽我老爸說過,他也去過癩子開採煤礦,我當時根本不知道癩子山在哪裡,現在才知道原來在道縣、寧遠、江華、藍山四縣交界處。昔日癩子山什麼樣很難考究,自從2006年開始,寧遠政府關閉了所有的採礦點和冶煉廠,整體規劃,綜合治理。2015年,寧遠再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設九嶷山原鉛鋅礦尾砂綜合治理項目。施工隊員通過封礦洞、埋尾砂、防滲漏,種植黑麥草和高山杜鵑等植被修復生態。
  • 蜀門秦關:遺落在川陝交界的「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美景勝地
    爬山峰頂,極目遠眺,奇峰挺立,峽谷幽深狹窄,好一派「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桃源勝景。遊罷光霧山,夜宿南江縣桃源鎮上,尋一飯館,吃了桃源土雞,喝了桃源當地自釀的苞谷酒,一陣醉意襲來,聽著一夜的松濤聲聲,合衣而眠。
  • 廬山之中深藏一處人工湖,有三個名字,每一個名字都詩情畫意
    導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的《題西林壁》讓我們認識了廬山,也對廬山的風景充滿了嚮往。對於廬山的風景,有太多太多的溢美之詞了,我們都知道廬山是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以雄、奇、險、秀聞名天下。
  • 《三十而已》:三個女人不同命,只緣身在此山中
    一個人的言語行動反映出她的性格,你可能不知道,你舉手投足的氣質,暴露了隱藏的命運。遠觀勝過近看,耽於安穩,安分守己鍾曉芹在看到山時,她問,山的那邊是什麼呢?過了許久,曉芹說,可是我覺得,遠觀比近了看更了味道。遠觀代表著未知的風險和機遇,鍾曉芹是乖乖女,從小聽父母的話,相親結婚,婚後很多日常之事都是丈夫做,在辦公室裡更是一個便利貼女孩。
  • 吉力馬札羅:神奇的赤道雪峰,不一樣的美
    蘇東坡詩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從遠處看,吉力馬札羅是一座巍巍雪山:到了山中,鑽進遮天蔽日的叢林,卻反而看不見雪山的姿影了。然而要識「廬山真面目",又非深入山中不可,否則你怎能想到在雪山腳下,竟鋪蓋著蒼蒼莽莽的熱帶雨林呢?林中景象也實為可觀。在那裡,許多大樹高達四十多英尺。在蒼老的羅漢松和樟樹的軀幹上,纏繞著巨蟒似的藤蔓植物。
  • 廬山旅遊:廬山的特色美食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古往今來,擁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廬山在南來北往過客的飲食文化薰陶下,集南北眾家口味逐步形成了具有廬山特色的餐飲美食。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廬山旅遊業開始興起,廬山上開始有了餐館、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