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銀河真面目,只緣身在此星中,科學家是如何知道銀河系全貌的

2020-12-05 騰訊網

引言:通過一張張的銀河系全貌圖,我們了解到原來銀河系如此璀璨,其中有明顯的幾根旋臂,銀河系中心的亮度不可言喻。但人類本身就在銀河系中,人造探測器又無法飛出銀河系對它進行全貌觀測,那麼銀河系全貌圖是怎麼來的呢?

據天文學家的介紹,對於人類來說目前宇宙的可探測範圍在直徑為930億光年左右。暫且不討論這可觀測範圍之外是否還存在宇宙的其他空間,光是這930億光年的範圍就足以讓人類望洋興嘆。雖然想要探測完宇宙中所有的星系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現在人類也能夠觀測到宇宙中上億個河外星系。通過太空望遠鏡等其他專業的天文觀測設備,這些銀河外星系的整體樣貌都被記錄了下來,但唯獨人類身處的銀河系的全貌一直無法被觀測到。

這就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道理是一樣的,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銀道面以北大約100光年的「郊區」,與銀河系中心的距離超過了2.6萬光年。 再加上銀河系自身的範圍至少在10萬光年左右,沒有人造探測器能夠順利地飛出太陽系,更別說飛出銀河系去探測銀河系全貌了。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人類現階段以及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具備直接探測銀河系的能力,那麼網絡上流傳的銀河系全貌圖又是怎麼來的呢?

有說法認為是天文學家通過對河外星系進行長時間的觀測,然後根據它們的結構特點創造出了銀河系的全面圖。在常人看來這種方法確實行得通,但是缺乏科學性,那麼天文學家們又是怎麼做的呢?雖然無法直接觀測到自己所在星系的全貌,但可以通過研究銀河系中的恆星系、星雲之間的分布情況來推斷出銀河系的大概結構,這種方法的依據是銀河系中各恆星系或星雲之間都存在引力作用。

據史料記載,最早應用這個方法的應該是天文學家赫謝爾,他因此也被譽為「研究銀河繫結構第一人」。通過赫謝爾的記錄,後世天文學家發現,那時候的他已經通過觀測恆星系的運行方向來判斷出銀河系大概呈現出圓盤形,這與近現代天文學上得到的理論是吻合的。但由於那個年代天文觀測設備十分有限,因此赫謝爾在這方面的貢獻也僅限於此,但他的研究為近現代研究銀河繫結構奠定了基礎。

隨著人類航天探測技術日益發展,如今太空中已經布置了許多人造太空探測器,它們的使命就是為人類揭開宇宙中一張張神秘的面紗。其中歐洲航天局在2013年發射了著名的「蓋亞衛星」,該衛星的主要任務是對銀河系中的恆星系進行大規模的觀測,並且能夠精確地測出它們的方位以及與地球的距離。在蓋亞衛星長期的觀測後,天文學家表示目前已經確認的恆星已經超過了10億顆。

這對人類是一則好消息,同時也是壞消息。好消息是人類能夠更加準確地對銀河系全貌和結構進行研究,壞消息是人類已經確認的恆星僅僅佔銀河系總恆星數的1%左右。

相關焦點

  • 人類處在銀河系內,如何知道銀河系的大小、形狀和結構?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但是想知道銀河系的形狀,跟看一座山還是稍微有點區別的!因為山需要俯視,而銀河系就在我們頭頂,我們只需要仰望它,或者仰望其他星系。因為,如果我們不去照鏡子,不看自己的影子,我們永遠不會看見自己眼睛的顏色(除非有人告訴我們),同樣的道理,我們無法從銀河系內部清楚地看到銀河系!(除非有「小綠人」告訴我們,銀河系長什麼樣!小綠人是外星人)假如把你困在一棟樓房裡,你想知道這棟樓房的整體結構、形狀和大小,怎麼辦?
  • 不離開銀河系,怎麼知道銀河系的形狀?看完之後恍然大悟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引言哈嘍夥伴們,時隔多日,我們的【科學有道理】欄目又回來了!其實類似的問題不止這一個,早在近900年前,宋朝文學大師蘇東坡就說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之所以很難理解所處的環境究竟是什麼樣的,是因為我們沒有跳出環境,以客觀的視角來看,最終難免盲人摸象,這也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同樣的,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銀河系,又怎麼知道銀河系是漩渦狀的呢?
  • 最精準的銀河系圖曝光,卻是這樣一副模樣,扭曲程度令人髮指
    但事實上,銀河系的形狀真的這麼完美嗎?目前從現存所有的天文類書籍上我們可以知道,銀河系是一個巨大的棒旋星系,裡面又包含了數以千億計的恆星系統和各種各樣的星際塵埃和氣體,以及無數的星雲和星團。如果我們在天平的一頭放上整個銀河系,那麼另一頭得放上1.5萬億個地球。它就像一個飛碟一樣,四周薄中間厚。根據天文學家的觀測, 銀河系的半徑大概是6萬光年。
  • 銀河系的觀測歷史!早期認為太陽系位於銀河系中心!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觀測者本身就在銀河系裡,並且在銀盤面深處,本身在觀測銀河系時就存在非常大的局限,因此對銀河系的觀測與測量歷史,也就是我們天文觀測技術提升的過程!這是我們熟悉的銀河的樣子,因為這就是在地球上看到的,一臺普通相機即可記錄如此壯美的銀河!
  • 銀河系質量約為太陽的8900億倍
    目前,科學家普遍認為,銀河系寬約256000光年,但其質量幾何?科學界一直眾說紛紜。  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鑑於科學家是從銀河系內部對其展開測量,星際氣體和恆星會遮擋銀河系大部分質量,所以,他們希望另闢蹊徑來繪製銀河系的圖譜。  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來自多個來源的數據,為銀河系建立了一個質量模型。
  • 中科院沈俊太帶我們飛出銀河系 看銀河系真正的模樣
    小時候我們都喜歡抬頭仰望星空,深邃的夜空中,繁星點點勾起我們無限的遐想。我們身處銀河系之中,卻有著「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苦惱。在中科院SELF講壇,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的沈俊太老師帶我們一起「飛」出銀河系,看看銀河系真正的模樣,在銀河酒吧裡,讓我們吃著花生米聽銀河系的故事。
  • 我們竟然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一顆花生米?
    「我們都知道蘇東坡的這首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正因為我們生活在銀河系裡,我們反而很難看到銀河系的全貌。」沈俊太,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星系動力學團組首席研究員今天想給大家講一講關於銀河系的一些事情。
  • 為什麼科學家知道銀河系有多少恆星,卻不知道太陽系有多少行星?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銀河系又是眾多星系中的其中一個。當我們望向夜空中,眾多的星星,或許我們就特別好奇了,為什麼太陽系中只有八大行星呢?我們看到的這些星星不也非常明亮,非常耀眼嗎?它們難道就不被納入其中,所謂的八大行星我們到底能否用肉眼看得到呢?其實我們看到的這些天體,除了八大行星和一些天體以外,基本上都是恆星,因為恆星發光發亮,更容易被我們看到。
  • 銀河系質量約為太陽的多少倍?科學家測算出了答案
    銀河系質量約為太陽的8900億倍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使用複雜模型來測算銀河系的質量,結果表明,銀河系質量約為太陽的8900億倍。目前,科學家普遍認為,銀河系寬約256000光年,但其質量幾何?科學界一直眾說紛紜。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鑑於科學家是從銀河系內部對其展開測量,星際氣體和恆星會遮擋銀河系大部分質量,所以,他們希望另闢蹊徑來繪製銀河系的圖譜。
  • 龐大的銀河系, 人類能否解開銀河系的真實面目呢?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銀河系形狀是天文學家推測出來的,想要知道銀河系的真實面目,最好的方法就是飛出銀河系進行觀察,但以目前的航天技術飛出太陽系還遙不可及,更別說飛出銀河系了!我們對銀河系的了解還不夠多,認知還非常有限。就目前統計出銀河系大約有2000億顆恆星,直徑大約為十萬光年。但其中有多少生命存在至今仍然是個謎。因為我們身處其中,加大了探索銀河系的難度。正應了那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
  •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鬼滅之刃劇場版的票房奇蹟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越是了解鬼滅這部作品,可能就越是搞不清楚它為什麼會這麼火。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樣的人會以自己掌握的信息,也就是鬼滅這部作品本身的素質,包括它的劇情、畫功、節奏、人物刻畫等等來對它做出評判。而一旦進入這樣的思維,就基本上不可能找到原因所在了。
  • 地球在銀河系中,人類沒有飛出銀河系,科學家怎麼看到銀河系全貌的
    目前科學家測得銀河系的直徑有10萬到18萬光年,估計銀河中包含了大約1200億顆恆星。地球深處浩瀚的銀河系其中,現在的人類根本就沒有能力飛出銀河系。那我們是怎麼拍下整個銀河系的呢? 既然人類無法飛出銀河系,那麼我們看到的銀河系全貌就不是拍下來的。這是科學家經通過對銀河系的觀測用計算機模擬出來的。
  • 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
    我國古化文人學士都喜歡米此遊覽,或放歌山水,交相唱和,或撰碑文,作遊記,勒出石,賦詩詞,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燦爛的藝術珍品。一次,蘇軾也來了。一入山,只見山谷奇秀,峰巒迭嶂,雲第詭譎。他對廬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漫步遷回小路,往來山中南北,流連忘返十餘日。每時每地,蘇軾都感到廬山有千姿萬態:橫看,連綿不斷的雄渾巨嶺,側看,變成陡峭奇絕的奇峰。
  • 銀河系居然是彎的!又一項研究得出這一驚人結論
    談及銀河系,很多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它那教科書式的面貌。在上述研究中,天文學家詳細分析了1399顆造父變星,構建出它們的三維分布圖。造父變星是一類非常奇特的恆星,它們的變光光度和脈動周期存在很強的相關性,天文學家可依此特性準確測定它們的距離。因此,造父變星能夠為研究銀河繫結構提供重要參考。
  • 銀河繫到底有多大?
    我們的地球位於太陽系中,而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當中。在銀河系當中,無數顆恆星大家族中的一員。我們看銀河系的照片可以看到星輝茫茫的一片。然而這些恆星的光輝,那麼銀河系當中到底有多少顆恆星呢?關於星系中恆星的數量,包括最權威的天文學家在內,都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
  • 利用最新方法,測出了銀河系的總質量
    在這個巨大的星系中,居住著1000億-4000億顆恆星。除了這些恆星之外,還有大量的黑洞、中子星、星際氣體或塵埃……這些物質加在一起,到底有多重呢?    我們知道,宇宙中還有大量的暗物質,它們有質量,能夠產生引力,但是不與可見物質有其他任何反應,因此科學家至今不知道它們的本質是什麼。而這些暗物質又是如此重要,佔據了宇宙總質量的85%。問題在於,在不同的星系中,暗物質所佔質量的比例又不同,因此,銀河系總質量中有多少是暗物質,也需要科學家們單獨觀測和計算。
  • 目前為止人類仍然飛不出太陽系,那麼是銀河系全貌是如何知道的?
    人類自科技發展以來,致力於探索宇宙,對宇宙科學家們也是有很多不同的理論,但是唯一他們共同認為的是,宇宙當中存在著無數的星系跟天體,目前我們人類能夠觀測到的範圍也是非常的有限,甚至說我目前是沒有辦法走出太陽系的,那麼下面小編跟大家聊的就是目前為止人類仍然飛不出太陽系,那麼是銀河系全貌是如何知道的
  • 銀河系大了100倍!圍繞銀河中心4旋臂,並非實體,只是波峰跡線
    銀河系的中間是一個巨大的黑洞,位置在半人馬座方向,質量約為幾百萬個太陽質量。我們所在的太陽系,距離銀河中心2.6萬光年左右。直徑10萬光年對比直徑100萬光年,讀者可以自行想像一個直徑10釐米的碟子和一個直徑一米的圓桌的差別。》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古代沒有任何高科技手段,他們是如何得知宇宙的形狀真相?
    大家在上學的時候應該都學過這首詩吧,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其實意思跟我們說的,人在事中迷是一個道理。就像我們身處宇宙中。但是我們並不知道我們處在宇宙的哪個位置,我們只能看到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一切,我們以為這就是宇宙。以我們現有的技術來看,我們甚至不知道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
  • 美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氣泡」,長5萬光年
    銀河系是一個直徑達16萬光年左右的龐大星系,擁有著1000~4000億顆恆星,我們所在的太陽系就身處其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要了解銀河系的形狀並不容易,不過天文學家們仍然通過對銀河系這片區域中的物質和能量分布掃描而大致了解了銀河系的形狀,認為它是一個有著多條旋臂的棒旋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