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種極為複雜的結構,當然也是一個偉大的奇蹟。目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體,不管是對人類有害還是無害,都有自身的價值。作為人類而言,對於不同的生命體會抱有不同的態度。
其中可以帶來營養的食物,我們會竭盡全力地保護,甚至會採用人為的方式進行種植和飼養。但對於有損於我們自身的生物,則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清除。於是乎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人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細菌和病毒,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
生命的基礎單位是細胞,一頭雄獅也好,路邊的一朵野花也罷,只要是我們能夠用肉眼捕捉到形態的生命體,都是由一顆顆細胞構成。而對於病毒和細菌來說,它們的結構遠遠達不到如此複雜的程度。
病毒和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也就是說一顆細胞就是它們生命的全部。不過兩者不同的地方在於,細菌雖然是一顆單細胞,但其中生命活動和繁衍的基本場所和結構一應俱全。
而病毒不一樣,準確地來說,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人可以斬釘截鐵地說,病毒就是一種生命。因為在目前的標準當中,病毒並不具備生命的完整結構。生命的完整結構是要有正常的生存過程,以及正常的繁衍能力,但這些對於病毒來說都不存在。
病毒的繁衍主要通過入侵其他細胞,成長同樣採取的是這種方式。因此說病毒是一種生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非常片面。
生物演化的過程中,細菌選擇了與寄生體共生的方法。選擇好宿主後,不斷地獲取自己成長所需要的能量,而細菌本身也會幫助宿主,清理內部的一些垃圾,這種共生方式能夠保證細菌和宿主完整地存活下去。
但對於病毒來說,生存方式要更加霸道。它不會考慮宿主生存的問題,只會依靠自己的本能去不斷索取,哪怕自己的行為很有可能會殺死宿主。如果說細菌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繁衍自己的種族,因此才會考慮宿主的生存狀態。
那麼類似於病毒這樣的存在,存活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有人說病毒的目的就是為了殺死宿主,病毒就像是大自然的免疫系統。當自然界的某個物種給大自然帶來巨大壓力時,免疫系統就會產生作用,通過這種清理的方式來使各個物種達到平衡的狀態。
也有人說病毒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繁衍後代,同時這也是所有物種生存的終極目的。但如果是這樣的情況,考慮一下宿主的生存狀態,不是能夠讓物種的繁衍更有保障嗎?
其實病毒存在的目的,或許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複雜,因為病毒根本就是漫無目的,所有物種生存也是漫無目的。換句話說,自然界根本就不存在進化這種說法。有人可能會說,所有物種的演變都是朝著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進行發展。
但如果從進化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解釋未免有些牽強附會。因為在數百萬年生物的演化過程中,從來沒有哪一個物種會自發性地朝著一個方向演化。如果能夠知道哪一個方向對自己生存更有好處的話,大自然的存在也就毫無意義。
因此對於生命來說,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意外。數百萬年的歷史存活下來的生命體,擁有一種倖存者心理。認為自己能夠活下來,是因為在某些方面比較特殊。事實上也的確是這個樣子,不過這些特殊性並不是活下來的理由。
大自然就像是一個無情的機器,不斷地過濾著一些不適合的生命體。一番又一番的篩選,才擁有了目前地球上的物種。不過大自然的篩選並沒有結束,在未來的某一天,依然會有很多物種被大自然無情的淘汰。
因此綜合來說,每一個物種的演化,根本就沒有任何目的,而是朝著各種亂七八糟的方向前進。直到最後經過大自然篩選之後,有一部分物種存活了下來,然後繼續朝著各種方向前進,又一次被大自然篩選。
其實病毒的存在就是這麼個情況,對於宿主它完全沒有概念,就好像人類對於地球也沒有概念一樣。沒有概念也就不存在目的,只是依靠本能,簡單地活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