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餐廳在寧波開業「舌尖上」譜寫中塞友誼新篇章

2021-01-15 瀟湘晨報

「今天,寧波成了中國展示塞爾維亞美食的代表城市!」乘著寧波的夜色、聞著家鄉的肉香,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笑容滿面。

6月8日晚的海曙區南塘老街,一家裝修風格融入了塞爾維亞歷史文化元素、大廚和菜品都來自塞爾維亞的餐廳正式開業,這是寧波第一家「原汁原味」的塞爾維亞主題餐廳。「這不只是一家餐廳,還代表了寧波和中東歐國家深入開展民間文化交流的最新成果,讓塞爾維亞從『書裡』和『網上』轉化到『舌尖』。」該餐廳創辦人郭曉說。

郭曉是一名塞爾維亞歸國華僑,在塞爾維亞期間就一直致力於兩國友好往來,擔任塞爾維亞華人商業聯合會會長。回到寧波後,郭曉萌生了創辦餐飲品牌、展示中東歐國家特色美食的想法,很快,這家塞爾維亞主題餐廳應運而生。借著寧波召開雲洽會、進一步深化寧波中東歐「17+1」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的契機,郭曉邀請到了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一同品嘗風味美食、見證兩國民間文化交流更進一步。

接下來,郭曉還計劃在老外灘等地選址,陸續開設17個中東歐國家的主題餐廳,讓寧波民間的「中東歐元素」更濃。米蘭·巴切維奇連聲稱讚,「感謝你們,為中塞友誼書寫了新篇章。」(徐展新孫勇)

【來源:寧波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塞爾維亞總統:塞中友誼歷史悠久、堅如長城
    訪問前夕,尼科利奇總統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塞中友誼歷史悠久、堅如長城,習主席訪問塞爾維亞將揭開兩國友好合作的新篇章。尼科利奇首先回顧了塞中兩國曆久彌新的深厚友誼。他表示,塞中傳統友好,目前雙邊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水平,「我毫不懷疑,塞中友好關係對兩國政府和人民都非常重要」。
  • 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中塞關係正處歷史最好時期
    就在習主席訪問前夕,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接受了中國之聲記者朱敏的獨家專訪。米蘭大使表示,中塞關係正處歷史最好時期,中塞經濟、人文仍有巨大合作空間,習近平此訪將把中塞關係推向新高。米蘭大使表示,中塞兩國有著傳統的友誼,近年來,兩國高層互訪緊密,足以說明兩國正處歷史最好時期。
  • 【治國理政地方談】歷史性首訪助中塞戰略夥伴關係行穩致遠_南方...
    塞爾維亞不僅是第一個和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中東歐國家,也是最早一批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更是中國國家元首32年來首次往訪的國家。這一歷史性首訪對於鞏固中塞傳統友誼,深化雙方政治互信,規劃兩國務實合作無疑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  回望過去,中塞兩國的傳統友誼牢不可破。誠如2013年8月26日,習主席在北京同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舉行會談時所說,中塞兩國傳統友好。
  • 在塞中國學聯代表參觀塞爾維亞國會大廈
    (神州學人網訊)2月14日,在駐塞爾維亞使館文教處一秘袁紀剛的帶領下,由在塞留學生代表和漢語教師志願者代表共同組成的塞爾維亞中國學聯代表團走進塞爾維亞國會大廈,學習了解塞爾維亞國家歷史與政治體制變遷。  代表團一行10餘人於下午1點在議會大廈大廳集合。
  • 塞爾維亞駐華大使:中國的「鋼鐵友誼」讓我們心懷感激
    今天,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接受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專訪,通過本端向中國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他說——親愛的中國朋友:你們的幫助和支持讓我們每天都心懷感激。感謝你們對塞爾維亞政府,尤其是塞爾維亞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幫助。
  • 「塞中之友」協會主席:習主席來訪是塞中關係史上重要裡程碑
    塞爾維亞「塞中之友」協會主席斯洛博丹·翁科維奇日前在接受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記者專訪時激動地說,習近平主席是塞爾維亞人民最為敬重和喜愛的外國元首,他的來訪是塞中關係歷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必將使塞中傳統友誼迸發出新的生機。「習近平主席訪問塞爾維亞是塞中關係史上的一件盛事,將會把塞中合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 中塞「晉級」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共建「一帶一路」再添動力
    多位專家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在此次中國國家元首時隔32年的訪問中,中塞關係既實現加速,又收穫「果實」。此訪也為中塞共建「一帶一路」注入了新動力。  關係「晉級」:塞爾維亞「再創第一」  此訪中,兩國元首在會談時一致決定,將中塞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推動兩國關係再上新臺階。
  • 【大使看中國】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鐵哥們兒」般...
    從南斯拉夫時期開始萌芽生根的兩國傳統友誼到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塞爾維亞文藝作品都見證了兩國在政治、人文、經貿等領域長期深入的友好合作。  中塞友好關係影響了一代中國人,也正在積極影響著下一代。正是這一次次的經歷與患難見證了中國與塞爾維亞間鋼鐵般的堅固友誼,這種既可錦上添花,更能雪中送炭的情義在中國過去5年的發展中再次得到印證。
  • 「中國北緯30度」圖片展在塞爾維亞旅遊勝地展出
    4月7日晚八點,「中國北緯30度」圖片展在塞爾維亞南部旅遊勝地弗爾尼亞茨卡巴尼亞市開幕。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魏敬華、文化參贊劉永宏、商務參贊任毅、弗市市長塞伊左維奇、副市長塞烏伊奇、塞中友協主席拉多舍維奇、當地文化、經濟界人士和觀眾以及新聞媒體記者100多人出席了展覽開幕式。
  • 但丁的牛肚包:在旅途中搜羅美味 在美味舌尖上旅行
    12月23日,位於商務內環路與西七街交叉口的旅行主題餐廳「但丁的牛肚包」正式開業,來自佛羅倫斯的美味裹挾著一股濃烈的浪漫情懷席捲鄭州。當晚,但丁的牛肚包以《我們始終牽手·旅行》為主題,特別籌備了一場開業品鑑會。
  • 「我們和中國有『鋼鐵般的友誼』」(我在中國當大使)
    「如果問塞爾維亞人最喜歡來自哪裡的外國人,很多人會脫口而出:中國人!現在貝爾格勒的大街上有許多中文指示牌,我們非常歡迎中國人。」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對塞中之間「鋼鐵般的友誼」給出了具象描繪。
  • 胡和平會見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
    原標題:胡和平會見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   11月4日下午,陝西省委書記、省長胡和平在楊凌示範區會見了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   胡和平對米蘭·巴切維奇一行作為主賓國代表來陝參加第24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表示歡迎。他在簡要介紹陝西省情後說,陝西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發祥地,自古就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 海評面專訪塞爾維亞駐華大使:忘不了當年犧牲的中國記者
    海評面專訪塞爾維亞駐華大使:忘不了當年犧牲的中國記者 摘要:2020年5月8日,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接受了海外網「海評面」獨家專訪。
  • 為塞爾維亞帶來首批援塞中國專家的英雄機長,因新冠肺炎去世
    【文/觀察者網 鞠峰】連續飛行30多個小時,為塞爾維亞帶去首批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的英雄機長,昨日(12月24日)因新冠肺炎離世。他在貝爾格勒機場揮舞中國國旗的身影,定格在塞國抗擊疫情的國家記憶中。另據央視網3月22日報導,載有6名中國專家的「A-320」飛機落地滑行時,駕駛艙的窗外,飄揚著中塞兩國國旗;地面上,兩面國旗也緊緊系在一起。當晚,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機場迎接中國專家,與醫療隊成員逐一碰肘,並深情親吻五星紅旗,以示在塞爾維亞困難時期得到中國政府和人民支持與幫助的深深謝意,這一幕使得現場很多人動容。
  • 餐飲文化+爵士文化+全息投影,打造寧波NIMI 鮑· 柒海鮮餐廳
    1844藝術生活中心,位於寧波CBD三江口核心地段,一個集商業、文化、社交、觀光於一體的具有跨界綜效性的半開放式生活空間。是寧波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寧波市專項休閒旅遊基地、寧波市級現代服務業產業基地、寧波市特色夜市街區、寧波市特色餐飲街區。
  • 巴爾幹半島的眼淚,塞爾維亞的體育與中國
    巴爾幹半島的眼淚,塞爾維亞的體育與中國 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因紅著雙眼請求中國援助而走紅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將國人的視線聚焦在了這個巴爾幹半島中部的歐洲小國身上。今天的「塞鐵」和中國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塞爾維亞駐華大使:中國抗疫經驗值得全世界點讚
    巴切維奇:我不僅見證了北京對疫情的奮力抵抗,更是一直關注著武漢市,乃至全湖北省的情況,深刻體會到了全中國在保護和捍衛每一個生命的激烈鬥爭中所展現出的團結和勇氣。我非常欽佩中國政府為動員包括地方社區在內的各級資源和力量所做出的努力。疫情期間,北京市政府對我們外國人的關心讓我特別感動,正是在參照北京市政府建議的基礎上,使館的各項工作得以正常有序運轉。
  • 記者專訪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
    央廣網北京6月17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日前接受了央廣記者朱敏的獨家專訪。他表示,中塞關係正處歷史最好時期,中塞仍有巨大合作空間,習近平主席此訪將把中塞關係推向新高。
  • 黃巖:高質量譜寫「永寧江時代」發展新篇章
    「『十四五』時期,黃巖發展進入新階段,我們要走深走實『三立三進三突圍』新時代發展路徑,打造『千年永寧、中華橘源、模具之都』金名片,高質量譜寫『永寧江時代』發展新篇章,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努力奮鬥。」
  • 《舌尖上的中國》評出長沙美食打卡榜單,你品過幾家?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31日訊(全媒體記者 吳穎姝)今日,舌尖上的中國美食嘉年華評選·湖南站暨世界華人湘菜發展研討會在長沙正式落下帷幕。現場頒發了湖南地標美食、推薦餐廳、推薦菜品、地方名小吃、推薦酒店美食品牌五大類44個獎項,為大家呈上一份經《舌尖上的中國》權威認證的「舌尖上的長沙」美食打卡榜單。「舌尖上的中國·美食嘉年華」是由CCTV《發現之旅》頻道發起,與中國食品報社、中央新影集團聯合主辦的大型線下美食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