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學人網訊)2月14日,在駐塞爾維亞使館文教處一秘袁紀剛的帶領下,由在塞留學生代表和漢語教師志願者代表共同組成的塞爾維亞中國學聯代表團走進塞爾維亞國會大廈,學習了解塞爾維亞國家歷史與政治體制變遷。
代表團一行10餘人於下午1點在議會大廈大廳集合。議會大廈教育處講解員馬克西莫維奇女士帶領大家參觀大廳,並細緻介紹了議會大廈建築的歷史、風格以及內部結構。
據她介紹,塞爾維亞國會大廈始建於1907年,耗時30餘年,建成後作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與之後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國家聯盟以及現在的塞爾維亞共和國國民議會的辦公場所使用至今。
隨後代表團進入議會核心區域——議事大廳參觀。議事大廳正上方懸掛著塞爾維亞國徽。在實行一院制的塞爾維亞,這裡見證了每一部法律的制定、審議與通過,是整個國家的最高權力中心。馬克西莫維奇女士邀請袁紀剛帶領大家登上議會中央發言臺感受會議進行時的特殊氛圍併合影留念。據悉,我國前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同志前年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時曾向塞國會全體議員發表演講,暢談兩國友誼與合作。馬克西莫維奇女士還特別提到,這裡全部電子設備以及安檢器材均由中方無償提供。
馬克西莫維奇女士了解到代表團中大部分成員精通塞爾維亞語,而且有就讀于貝爾格萊德大學法律系與政治系的學生,特別帶領大家參觀了國會圖書館。圖書館高級顧問斯託雅諾維奇女士十分熱情地展示了現代塞爾維亞第一部憲法,並向大家贈送這部憲法的手寫籤章版影印件,同時邀請大家前來查詢相關資料,學習了解塞爾維亞歷史與政治體制。
最後的參觀地點是會客廳。會客廳的牆上懸掛著塞爾維亞歷代君主像,馬克西莫維奇女士講解了畫像背後的歷史故事,並與法律專業的同學一起梳理歷史人物及重要事件,針對大家的知識盲點與困惑耐心解答。
袁紀剛表示,通過此次活動,大家可以通過對比塞爾維亞與中國的差異,更好地理解中國的政治制度。活動時間雖短,但意義重大,使館文教處始終不忘教育初心,今後將繼續支持學聯組織更多活動幫助大家感受塞爾維亞社會氛圍,融入當地文化。也希望大家在活動中豐富相關知識,深入了解塞爾維亞深厚的歷史文化。(供稿/塞爾維亞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