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科學家研究如何幫助人體免疫系統煉就「火眼金睛」 撕破癌細胞...

2021-01-16 四川新聞網

 

  1月5日,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鞏長暘和部分團隊成員合影。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雨楊 攝

  1月5日,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鞏長暘在實驗室進行實驗。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雨楊 攝


  1月5日,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鞏長暘(中)帶領團隊在實驗室進行實驗。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雨楊 攝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寰

  腫瘤細胞冒充正常細胞,如何應對?

  癌症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雖然人類對腫瘤的研究歷史已超過百年,但腫瘤發生的原因非常複雜,還有很多難題沒有解開。

  日前,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鞏長暘研究員團隊在材料領域的國際一流學術雜誌《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先進功能材料》)發表論文,其團隊在全球首次通過胞內阻斷方式完成腫瘤細胞CD47和PD-L1雙免疫檢查點的徹底阻斷,通過「靶向遞送」的方式,達到精準殺死腫瘤細胞而不傷及正常細胞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極大地提高了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力。

  目前,這項研究已經完成小鼠實驗,並取得良好效果,預計5年左右能夠進入臨床試驗,10年左右有望進入臨床運用。

  那麼,癌症治療的難點究竟在哪?鞏長暘團隊的這項研究有哪些突破?未來癌症研究的趨勢何在?對此,記者專訪了鞏長暘。

  重大意義

  幫助免疫系統識別腫瘤細胞

  鞏長暘介紹,其團隊開展的這項研究,核心是調動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去發揮殺死腫瘤細胞的作用。該研究是基於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發現的「免疫檢查點療法」。也就是說,諾獎得主發現了可以編輯基因組的工具,鞏長暘團隊利用這個工具實現了編輯腫瘤細胞內的兩個免疫檢查點,達到了更好的抗腫瘤效果。

  鞏長暘舉了一個例子:免疫系統相當於是「警察」,腫瘤細胞相當於是「壞人」,當正常細胞通過時,免疫系統予以識別,對上了「暗號」就認為是「自己人」,放行;對不上「暗號」,就識別為「壞人」,隨即啟動機體免疫反應,正常細胞對腫瘤細胞發起「圍攻」。也就是說,免疫系統在保護正常細胞不被自身攻擊的同時,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要抓捕腫瘤細胞,並將其殺滅。

  然而,腫瘤細胞是一類非常「狡猾」的細胞,這些「壞人」在長期的「戰鬥」中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極其善於偽裝,它會想辦法製作不同的「假證件」,即免疫檢查點,以逃避免疫系統的檢查。當「警察」看到偽裝的腫瘤細胞時,由於缺乏足夠多的識別手段,於是將其放走,給腫瘤細胞提供了生存的機會。

  為了幫助免疫系統提高識別能力,鞏長暘和他的團隊研發了一種具有模仿天然病毒結構,並可以識別腫瘤細胞的基因藥物。這種藥物就像「飛彈」,能夠精準達到腫瘤細胞,摧毀其迷惑「警察」的「假證件」,讓免疫系統自主殺死腫瘤細胞,而不傷及其餘正常細胞。

  亮出秘籍

  敲除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張「假證」

  由於人體內有很多免疫檢查點,免疫系統攔截了一部分被識破的腫瘤細胞後,其餘的腫瘤細胞仍可能通過其他的免疫檢查點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所以,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力是有限的。因此,如何能夠拔掉更多的免疫檢查點,成為不少科學家目前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曾經的抗體治療,往往只針對某一種免疫檢查點發揮作用,對於癌細胞的殺傷能力有限。而鞏長暘團隊的此次研究,同時敲除了在腫瘤細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免疫檢查點,大大提升了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識別力和殺傷力,是非常難得的突破,並得到世界認可。

  「假設敲除一個出現頻率較高的免疫檢查點有30%的機率消除腫瘤細胞,那麼敲除兩個出現頻率較高的免疫檢查點就能夠有60%左右的機率消除腫瘤細胞,從而提高腫瘤的治癒率,並且降低患者接受治療的痛苦。」鞏長暘說。為什麼只敲除兩個免疫檢查點而不能敲除更多?鞏長暘表示,包括他在內的很多科學家都嘗試過阻斷多個免疫檢查點,但因為技術難度很高,且副作用比較大,機會還不成熟。「當然,這也是我們未來攻破的方向,希望成功敲掉更多免疫檢查點,達到治癒更多腫瘤的目的。」

  動物實驗

  難度很大 研究員苦練「一針進」

  鞏長暘團隊的這項研究從2017年就已開始進行動物實驗。他們先後在近千隻小鼠身上建立腫瘤模型,模擬黑色素瘤和結腸癌等腫瘤。通過敲除兩個免疫檢查點,確定對腫瘤細胞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經過兩個月的治療,80%的腫瘤細胞被殺死,治療之後的小鼠身體狀況穩定。鞏長暘介紹,這項實驗的難度很大。在上千例的小鼠實驗中,需要對每隻小鼠進行多次的靜脈注射治療,小鼠的尾靜脈非常細,注射難度很大。研究員需要鍛鍊「打針」這一項技術,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練習,實現了「一針進」,提高了為小白鼠注射藥物的精準程度,也提升了實驗的效率。

  接下來,研究員要對小鼠的腫瘤細胞進行分析。通常每隻小鼠需要製備20-40個不同的樣品,一批次實驗需要製備幾百個樣品,工作量巨大。團隊10多名成員夜以繼日地實驗,最終達到了預期效果。

  在黑色素瘤和結腸癌的實驗取得成效之後,鞏長暘和他的團隊對小鼠進行乳腺癌、肺癌、宮頸癌的模擬,實現效果較為理想。

  鞏長暘介紹,這項研究目前已完成了小鼠實驗,接下來即將開展大型動物實驗。預計5年左右的時間能夠進入臨床試驗,時機成熟的話有望能夠進入臨床運用,到時候,人們對於癌症的治療又將增加一種新的手段。

  同行點讚

  開闢癌症治療新路徑

  據了解,能夠在《先進功能材料》這種世界頂尖級別雜誌上發表論文非常不易,作者投稿之後,國際同行會對論文進行盲審並作出評價。鞏長暘團隊的這篇文章被推薦為「VIP」,也就是當期雜誌中含金量最高的文章之一。

  國際同行對此評價:「本文的工作具有很好的實用性,為同時有效地靶向多個免疫檢查點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與以往阻斷細胞表面相互作用的方法不同,作者提出了一種在細胞內破壞多個免疫檢查點的新策略。」

  新聞背景

  攻克腫瘤為什麼這麼難?

  近年來,腫瘤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儘管全世界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研究癌症,但是癌症依然難以治癒。以骨癌為例,即使選擇做手術,5年內復發率也接近百分之百,肝癌、肺癌、胃癌等腫瘤的復發率也很高,5年生存率極低。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很多癌症患者錯過了早期發現的機會,當身體出現明顯異常時,已經進入了癌症中晚期,腫瘤已經擴散。

  現代療法

  手術

  較為普遍。但由於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是「鑲嵌式」生長,界限並不明確,很難徹底清除腫瘤細胞。

  放化療

  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傷及正常細胞,患者會承受巨大的痛苦。

  靶向治療

  對腫瘤的殺傷力也是有限的。即使是同一種癌症,其腫瘤細胞也有所區別。靶向藥物可能會對某些腫瘤細胞有殺傷力,但對另外的腫瘤細胞卻不能發揮作用。因此,醫生一般會要求患者在接受靶向藥物治療之前進行基因測序,判斷藥物對這種腫瘤細胞是否敏感,如果是,才能繼續接受治療,否則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而且,靶向治療的價格昂貴,對於很多患者來說難以承受。

  數據

  ●2020年中國新發癌症病例457萬例,其中男性248萬例,女性209萬例

  ●2020年中國癌症死亡病例300萬例,其中男性182萬例,女性118萬例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

  ●我省惡性腫瘤發病率為251.55/10萬,即平均1萬人中有25人被診斷為惡性腫瘤

  ●男性發病率為298.67/10萬,女性發病率為202.23/10萬,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

  ●肺癌排名我省惡性腫瘤發病首位,其次為肝癌、食道癌、胃癌、結直腸肛門癌

  ●在四川,每年每10萬女性中就有4000人左右患乳腺癌

  (據省衛生健康委公布的2018年全省腫瘤防治狀況報告)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研製新型藥物「BO-112」 通過「欺騙」癌細胞幫助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科學家研製新型藥物「BO-112」 通過「欺騙」癌細胞幫助免疫系統摧毀癌症(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浪科技(葉傾城):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研製一種新型癌症治療藥物,通過模仿病毒和「感染」腫瘤細胞,有助於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 撕破癌細胞的偽裝「畫皮」!川大科學家在國際一流學術雜誌發表論文...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 攝影 肖雨楊腫瘤細胞冒充正常細胞,如何應對?癌症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雖然人類對腫瘤的研究歷史已超過百年,但腫瘤發生的原因非常複雜,還有很多難題沒有解開。重大意義幫助免疫系統識別腫瘤細胞鞏長暘介紹,其團隊開展的這項研究,核心是調動人體自身免疫系統,去發揮殺死腫瘤細胞的作用。該研究是基於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發現的「免疫檢查點療法」。也就是說,諾獎得主發現了可以編輯基因組的工具,鞏長暘團隊利用這個工具實現了編輯腫瘤細胞內的兩個免疫檢查點,達到了更好的抗腫瘤效果。
  • 人體免疫細胞是如何一步步消滅癌細胞呢?
    免疫系統是我們身體的防衛軍,其中的免疫細胞是抵禦「叛變者」腫瘤細胞的核心力量。那麼,免疫細胞是如何攻擊並消滅癌細胞的? 國際著名期刊《Nature》製作了一部精美視頻,以黑色素瘤為例,從腫瘤免疫角度為大家講述人體內免疫細胞是如何一步步消滅腫瘤細胞。
  • 新型藥物能「欺騙」癌細胞,讓人體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北京時間10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研製一種新型癌症治療藥物,通過模仿病毒和「感染」腫瘤細胞,有助於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 突破性研究揭示運動如何幫助免疫細胞殺死癌細胞
    我們知道運動對身心有益,多年來,研究人員發現體育鍛鍊與降低癌症發病率有明顯的相關性。但是,研究人員對運動究竟是如何直接幫助身體對抗癌症的一直不清楚。現在,由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運動如何能增強某些免疫細胞的殺癌能力。
  • 研究人員發現染色體不穩定性是如何讓癌細胞避開免疫防禦的
    Samuel Bakhoum,醫學科學家,MSK,人類腫瘤和發病機制項目成員 根據12月28日發表在《癌症發現》(Cancer Discovery)雜誌上的Bakhoum博士實驗室的一項新研究,部分原因與位於癌細胞外部的一種分子有關,這種分子在癌細胞到達鄰近的免疫細胞之前就破壞了警告信號。
  • 科學家揭秘為何癌細胞會躲避宿主機體免疫系統的攻擊
    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密西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關聯或能揭示癌症躲避宿主機體免疫系統的分子機制,如果我們將癌症比喻為一系列拼圖的話,本文研究或許就能將這些拼圖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大圖像景觀。
  • 科學家揭秘為何癌細胞會躲避宿主機體免疫系統的攻擊
    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密西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關聯或能揭示癌症躲避宿主機體免疫系統的分子機制,如果我們將癌症比喻為一系列拼圖的話,本文研究或許就能將這些拼圖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大圖像景觀。
  • NK細胞免疫是如何殺傷癌細胞的?
    正常的免疫系統能及時清除掉一看就不是好人的「癌細胞」。但有時,癌細胞攜帶像面具一樣的蛋白,這使得免疫系統常常因為分不清敵我,而放過了本應該被殺傷的癌細胞。 此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原因,腫瘤中的細胞大多來源於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不會輕易把它們視為異物,因此不會主動對它們展開攻擊。
  • 自殺、催眠、餓死 科學家研究手段"弄"死癌細胞
    這位科學家表示,將來自健康捐贈者「超強生命力」的粒性白細胞向癌症患者體內注射,就可以幫助病人治療甚至治癒他們的疾病,而且他相信患者很快就能從這一技術中受益,因為醫院目前已經在應用分離血漿和血小板的技術來獲取粒性白細胞。  崔徵領導的研究小組從包括癌症患者在內的100個志願者身上提取了粒性白細胞,並將這些免疫細胞分別與子宮頸癌細胞混合在一起。
  • 有益菌是如何躲過人體免疫系統的?
    當人尚處在母親體內的時候,還是很「乾淨」的,可是從母腹中呱呱落地之時起,人就開始與細菌結下了不解之緣,人的身體就成了細菌聚集、駐紮和繁衍的大本營,許多細菌甚至是終老於人體內,一輩子也沒離開過。這些細菌是如何躲過人體免疫系統的巡查而生存下來的呢?
  • 人體攜帶著多少細菌?免疫系統如何對抗它們?
    新的癌症療法,稱為免疫療法,通過增強我們的免疫細胞來對抗癌細胞,而癌細胞已經找到了逃避它們的方法。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免疫系統分為兩個相互作用的球體,一個是更古老的"先天"球體,另一個是最近進化的"適應性"球體。
  • 科學家研究發現癌細胞如何逃避免疫防禦,研發新的治療方法
    一個謎是為什麼這種由癌細胞引發的免疫反應並不意味著它們的崩潰。 「房間裡的大象是,我們並不真正理解癌細胞是如何在這種炎症環境中生存和茁壯成長的,」MSK的內科科學家、人類腫瘤學和致病計劃的成員塞繆爾·巴克霍姆(Samuel Bakhoum)說。
  • 癌細胞也可被欺騙?新型「偽裝者」或將助力免疫治療
    癌細胞由於具有無限增殖、可轉化和易轉移的特點而變得難以攻克,然而近期報導了一種新的抗癌藥物可以通過假冒病毒並「感染」癌細胞,來幫助免疫系統摧毀腫瘤,這個新型「偽裝者」就是名為B0-112的藥物。目前,這種名為BO-112的藥物已經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它可以模仿雙鏈RNA分子的結構進入腫瘤細胞,而這雙鏈RNA分子被發現是某些病毒的遺傳物質。
  • 為什麼免疫系統不能有效檢測癌細胞?我們有必要了解癌細胞逃逸機制
    由於每位癌症患者都有自己獨特的抗癌免疫反應,免疫細胞療法必須進行個性化用藥。單個癌細胞在人體面前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甚至是不堪一擊的。為什麼第一個癌細胞出現在人體強大的免疫系統面前不能被及時地發現和剿滅?為什麼一個癌細胞能搖身一變,最後長成一個或幾個癌細胞集群?為什麼癌細胞在人體常常如出入無人之境,且常常成為打不死的小強?
  • Science子刊:細胞自噬的黑暗面,幫助癌細胞逃脫免疫系統殺傷
    近日,再生元公司科學家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Immunology 雜誌發表了題為:Autophagy protects tumors from 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via inhibition of TNFα-induced apoptosis 的研究論文。
  • 醫界:中科院科學家發現人體免疫系統工作新奧秘
    中科院科學家發現人體免疫系統工作的新奧秘人體免疫系統工作機制複雜而精確、奧秘無窮。中國科學院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發現並證明人體免疫系統內的鈣離子能「幫助」T淋巴細胞清除病原體的新奧秘,國際學術期刊《自然》3日在線發表了相關研究論文。
  • 為什麼明明有免疫系統,卻不能「消滅」癌細胞?醫生終於解釋了
    癌症患者在確診癌症以後,即便進行一系列的治療,可能一段時間內病情得到控制,甚至成功度過5年生存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身體癌細胞被消滅,只是癌細胞得到了抑制,出現轉移、復發的機會大大降低了。有的人就會說了,為什麼身體免疫系統不能消滅癌細胞?難道癌細胞就只能這樣肆無忌憚的存在著?
  • 浙大專家揭秘:第一個肝癌細胞如何躲過免疫系統追殺
    浙江大學科學家發現,第一個肝癌細胞會把人體內的免疫衛士「招募」為自己的幫兇,這對肝癌起始細胞的存活和肝癌發生起關鍵作用。浙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趙斌教授課題組日前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肝癌剛剛發生時,單個肝腫瘤起始細胞如何通過一系列活動逃避免疫系統的殺傷。這一發現,對於人類理解肝癌發病原理及開發相關的免疫治療手段將產生重要影響。
  • 對於癌症,人類的免疫系統就是個擺設嗎?
    最近談論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會經常提到人體的免疫力問題,免疫力強的,不幸中招後的病症也較輕,康復得更快。我「小濟醫生」作為人工智慧機器人,是以超聲篩查的方式專門幫助女性抗擊乳腺癌的。我也來簡單聊聊免疫系統和癌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