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也可被欺騙?新型「偽裝者」或將助力免疫治療

2020-10-28 臨床前線

癌細胞由於具有無限增殖、可轉化和易轉移的特點而變得難以攻克,然而近期報導了一種新的抗癌藥物可以通過假冒病毒並「感染」癌細胞,來幫助免疫系統摧毀腫瘤,這個新型「偽裝者」就是名為B0-112的藥物。


目前,這種名為BO-112的藥物已經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它可以模仿雙鏈RNA分子的結構進入腫瘤細胞,而這雙鏈RNA分子被發現是某些病毒的遺傳物質。


那麼,究竟這種藥物是如何尋找到突破點的?


一般情況下,病毒在感染過程中會將其RNA注入細胞,但是細胞可以使用特定的受體發現該病毒RNA,並在病毒侵襲時要求免疫系統進行幹預。BO-112正是利用這種細胞防禦機制的優勢:一旦藥物注射到腫瘤內部,該藥物有助於提醒人體免疫系統是否存在癌症,BO-112的強大之處在於它能夠使其他免疫療法的益處發揮最大化。


10月14日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作者卡爾巴斯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在實驗皿中和患有黑色素瘤的小鼠模型中測試了BO-112。該研究團隊已經在小鼠和幾十個人中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BO-112可以幫助提升旨在增強免疫系統的治療效果。換句話說,一旦BO-112發現了腫瘤的病灶,其他治療方法就可以更輕鬆地將其作為目標進行攻擊。



眾所周知,為了躲避免疫系統,癌細胞常常偽裝成正常細胞,並且停止發出可能警告人體病灶的信號。但是當用BO-112治療時,腫瘤會拋出紅旗,免疫系統便可以輕易識別出腫瘤細胞。


就在當日,另一項B0-112的臨床試驗結果也被公布於《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這個試驗納入的44例患者在接受和不接受其他癌症治療的情況下服用了BO-112,研究團隊針對該藥物對人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展開了分析。



最後得到的早期結果表明,BO-112可以使難以治療的腫瘤更容易接受免疫治療,但是該團隊需要證實這些結果在更大的人群中也是可行的。


如今,癌症免疫療法越來越盛行,它可以通過增強人體對腫瘤的免疫防禦發揮作用,但是狡猾的癌細胞會利用各種技巧來抵抗這些攻擊。例如,有一項聲明稱,一種名為「過繼性T細胞療法」的免疫療法涉及提取患者的免疫細胞,可以對其進行修飾從而更好地識別特定腫瘤,然後將其重新引入體內。


這些T細胞通過掃描其表面上的特定分子(抗原)來檢測腫瘤,但由於特定的基因突變,一些腫瘤可以減緩或停止這些抗原的產生,或者阻止這些抗原顯示在細胞表面,使它們實際上對T細胞不可見。理論上講,可以強迫這些腫瘤在其表面上形成並顯示抗原,可以使其對T細胞可見。卡爾巴斯博士和他的同事在幾項小鼠研究中驗證了這個想法。


他們首先對小鼠腫瘤細胞進行突變,從而減少其表面抗原的數量。在實驗室培養皿研究中,他們發現突變的腫瘤細胞不能被T細胞檢測到。但是,當研究小組啟動一個名為NLRC5的基因時,儘管他們引入了其他突變,這些細胞還是產生了抗原。激活NLRC5基因可以使T細胞看到腫瘤細胞,從而使癌細胞容易受到攻擊。


當團隊從實驗室培養皿轉移到真正的實驗室小鼠時,結果同樣如此;然而,要想在人體中使用相同方法,科學家需要以某種方式打開患者腫瘤細胞中的NLRC5基因。為了更實際地獲得相同的結果,團隊再次鎖定了BO-112。


與NLRC5相似,該藥物可使癌細胞產生抗原,而不是打開一個特定的基因,這種藥物會誘使腫瘤做出反應,就好像被病毒感染了一樣。


如果不注射BO-112,實驗室小鼠的腫瘤就不會屈服於過繼性T細胞療法,因為T細胞最初無法檢測到腫瘤。然而,注射BO-112後,T細胞治療突然起作用,卡爾巴斯博士說,「當我們添加BO-112時,腫瘤要麼縮小大小,要麼在一段時間內停止生長。」然而,卡爾巴斯指出,在患有大腫瘤的小鼠中,癌症最終再次開始生長,在患有小腫瘤的小鼠中,聯合治療更為有效。


為了探究B0-112是否像在小鼠中一樣對人類患者有效,另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小型臨床試驗。儘管44位受試者中有3位發生了嚴重的不良反應,但大多數患者的治療效果都很好,肺部炎症和血小板水平顯著下降。


在這44例患者中,有28例未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接受了B0-112注射以及納武單抗和派姆單抗的免疫治療藥物。卡爾巴斯表示這些療法「消除了體內T細胞的剎車」,因此它們可以更有效地靶向腫瘤。


我們也可以看到,在臨床試驗中,BO-112使腫瘤對這兩種藥物更加敏感。經過8~12周的治療,10例轉移性癌症患者達到「穩定疾病」狀態,這意味著他們的腫瘤已經停止生長,而另外3例患者的腫瘤實際上開始縮小。


然而,由於首次人體臨床試驗的主要目標是安全性,納入的患者數量較少少,無法對臨床反應即有效性得出正式結論,但這些早期結果提示了,BO-112可能是一種消除免疫耐藥的有效策略。


鑑於BO-112目前以直接注射入腫瘤的方式給藥,因此初步試驗可能將重點放在具有「表面可及」的腫瘤類型上,例如黑色素瘤、淋巴瘤、乳腺癌和膀胱癌。但是這兩項研究都帶來了令人興奮的消息,那就是之後我們可以擁有改善抗原呈遞從而增強免疫療法的藥物,進一步有效地誘導癌症緩解。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研製新型藥物「BO-112」 通過「欺騙」癌細胞幫助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科學家研製新型藥物「BO-112」 通過「欺騙」癌細胞幫助免疫系統摧毀癌症(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浪科技(葉傾城):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研製一種新型癌症治療藥物,通過模仿病毒和病毒感染人體時會將其RNA注入人體細胞,但是人體細胞使用特殊受體能有效識別病毒RNA,並在病毒攻擊感染時調用免疫系統進行幹預。BO-112藥物具有這種細胞防禦機制,一旦藥物分子到達腫瘤內部,它們就會提醒身體免疫系統,腫瘤細胞的存在位置。為了躲避免疫系統的攻擊,癌細胞經常「偽裝」,同時也會停止發送信息,暴露自己在人體的所在位置。
  • 新型藥物能「欺騙」癌細胞,讓人體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北京時間10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研製一種新型癌症治療藥物,通過模仿病毒和「感染」腫瘤細胞,有助於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 血小板能將免疫治療藥物導向癌細胞
    原標題:血小板能將免疫治療藥物導向癌細胞   科技日報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23日在線發表的一項重要醫學進展稱,幫助傷口血液凝結的血小板,可用於將抗癌藥物輸送至手術移除後的腫瘤位置。
  • 科學網—血小板將免疫治療藥物導向癌細胞
    本報訊 本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告稱,幫助傷口血液凝結的血小板可用於將抗癌藥物遞送至手術移除後的腫瘤位置。在小鼠身上進行的臨床前試驗證明,利用身體對創傷的自然反應能夠去除餘留的癌細胞,阻止腫瘤再生和預防癌細胞擴散。 在許多確診的癌症病例中,手術切除原發病灶是首選治療方法。但是,切除腫瘤後餘留在周圍組織中的任何癌細胞都可能導致癌症在幾個月後再生,通常表現為另一個器官內的轉移癌症。血小板會天然地在傷口處聚集,並與血液中的腫瘤細胞發生相互作用。
  • 印度合成新型化合物,可通過靶向治療殺死癌細胞
    印度合成新型化合物,可通過靶向治療殺死癌細胞 新華社新德裡5月14日電 印度研究人員最近報告說,他們新合成25種喹啉衍生物,在用實驗室培育癌細胞系進行的測試中,它們表現出強大的抗癌活性。
  • 肺癌患者新希望 免疫治療3期肺癌可延長生存期
    第3期肺癌癌細胞已局部擴散;第4期肺癌癌細胞則已擴散至其他器官,一般均無法手術治療。 中國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周國鈞醫生表示,就無法手術切除的第3期非小細胞肺癌而言,過去只能依靠放療和化療來治療,隨著醫療技術迅猛發展,目前還可以在同步放化療後配合嶄新的免疫治療,從而減少癌症復發及擴散風險,延長患者壽命和提高生活質素。
  • 研究人員開發新型「血液淨化」系統 用磁鐵捕獲癌細胞治療白血病
    白血病不像其他癌症一樣可以直接對腫瘤進行切除,它攜帶的癌細胞游離在血液中。因此,白血病的治療一般包括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以及幹細胞移植等。但這種治療不僅周期長,而且過程極其煎熬,期間要經歷數十次的骨髓穿刺、靜脈穿刺和脊髓腔穿刺(俗稱腰穿)治療。如今,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叫做新型「血液淨化」系統,簡單的來說就是一種癌細胞捕獲、過濾技術。
  • 研究發現:癌細胞欺騙脂肪細胞 過量產生GFBP1蛋白質
    我們知道,癌細胞有著諸多狡猾的作惡手段。他們會躲避免疫系統的監控,會長途跋涉轉移陣地,也會蟄伏多年,以待覆發。然而本周發表在《Cancer Cell》上的一篇文章,則又刷新了我們的認知……為了在人體內作惡,白血病細胞竟會欺騙脂肪細胞,挾持腸道菌群,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這些癌細胞為啥要如此處心積慮呢?
  • 免疫治療是什麼?細胞免疫治療的「前世今生」
    這種治療方法的原理是,外來病菌進入體內,激活了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在抵抗感染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了腫瘤的發展,因此,也可以將其看作人們最早的免疫治療的嘗試。 不過,隨著放療,化療的引入,以及手術治療的完善,這種治療方法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 新型NK免疫細胞治療在實體腫瘤中大放異彩!
    T細胞和NK細胞都能識別並殺死癌細胞,但它們以非常不同的方式進行。T細胞需要將其靶細胞的一些部分「呈現」給其他免疫細胞,以將它們識別為外來細胞,並使T細胞聚集成攻擊模式。而NK細胞識別癌細胞變化的模式,是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情況反饋及時,一旦發現「敵情」,迅速「上報」並啟動整個免疫系統的免疫防禦和免疫殺傷功能。與T細胞不同,它們直接檢測並摧毀受感染和惡性細胞,而不必被激活或「訓練」以對癌細胞作出反應。現在已經知道NK細胞通過暴露於稱為細胞因子的免疫系統物質而被激活時效果更好。
  • 肺癌免疫治療
    1、請簡單介紹免疫治療?免疫系統本來是有責任保護機體免受引起感染侵害,進行巡視預防癌症。但是免疫系統並不總是將癌細胞識別為異物。但是有時免疫系統自身對抗癌症的能力受到限制,擁有健康免疫系統的人仍然會患上癌症。有時由於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差異不大,免疫系統不會將癌細胞視為外來細胞。
  • 新型免疫療法可激活癌細胞焦亡,抑制多種腫瘤生長
    但這些方法僅對部分癌症類型有效,且並非所有癌症患者都能從這些治療中獲益。Gasdermin蛋白的裂解可引起炎性細胞死亡,即細胞焦亡。,該方法可促進癌細胞通過一種高度炎性的細胞死亡形式死亡(細胞焦亡),可在多種癌症類型中發揮作用。
  • 科學家識別出治療黑色素瘤免疫療法的新型潛在靶點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發現,人類黑色素瘤細胞中名為CD155的特殊蛋白或會讓皮膚癌更難以利用免疫療法進行治療,研究者揭示了CD155對於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進行免疫治療有效性的重要性,而這在人類機體中此前並未發現過。
  • 為什麼免疫系統不能有效檢測癌細胞?我們有必要了解癌細胞逃逸機制
    由於是自身的免疫細胞,本身無毒副作用,與放化療聯合應用時除了可抵消部分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外,並可起到增敏作用。三.免疫治療與傳統治療手段的區別1、免疫治療主要是調整機體免疫系統而不是腫瘤細胞,因此可用於對各種腫瘤的治療(T細胞淋巴瘤除外),與中醫治療腫瘤的「扶正祛邪」理論異曲同工。
  • 癌細胞從68跌至2,患癌歌手首階段免疫細胞治療見效!
    在說免疫細胞治療之前,我們認識一下什麼是免疫細胞,免疫細胞是指參與免疫應答或與免疫應答相關的細胞。包括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單核/巨噬細胞、B細胞、肥大細胞等。激活和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從而有效的控制癌細胞的轉移和復發。 近年來,隨著科學的發展,臨床上開始使用經過工程化的免疫細胞來治療惡性血液系統疾病(白血病等),同時這些經過「設計」的免疫細胞還被應用到了肝癌、肺癌等實體瘤的臨床研究中,療效非常顯著,這種方法被認為是人類攻克癌症的裡程碑進展。
  • 腫瘤中癌細胞的異質性,或是免疫治療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近日,癌症免疫治療領域又取得突破性進展。,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有個非常重要的假設:腫瘤的突變負擔,也就是TMB越大,新抗原就越多,腫瘤的免疫原性就越強[2,3]。
  • 免疫治療耐受性的機制被發現
    科學家們表示,這些發現揭示了潛在的新型藥物靶點,並可能有助於將免疫治療的益處擴大到更多的患者和其他類型的癌症。 科學雜誌發表的兩篇文章詳細介紹了這些發現。 ccRCC不同於對免疫治療反應良好的癌症,如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和特定類型的結腸直腸癌,這一事實激起了科學家的好奇心。後一種癌症細胞含有許多DNA突變,被認為可以使特異性的「新抗原」有助於患者的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腫瘤,並使癌細胞的「微環境」成為抗腫瘤T細胞的熱點。相比之下,ccRCC腎癌細胞幾乎沒有突變,但一些患者甚至晚期轉移性疾病對免疫治療反應良好。
  • 新發現的免疫細胞包含殺死多種癌細胞的能力 有望用於發展新療法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的突破性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免疫細胞,它具有靶向並殺死大多數癌細胞的能力。以前的研究認為該發現是不可能的,儘管仍未在人類受試者中進行測試,但它為徹底改變免疫療法作為一種可能的通用癌症治療方法提供了潛力。
  • 肺癌的免疫治療
    癌細胞來源於「黑化」的正常細胞,基因改變使他不受控制的無限增殖,消耗人體營養物質並破壞正常的組織,因此癌細胞在很大程度上攜帶有正常細胞的特徵,容易逃過免疫系統的監視。但是癌細胞在無限增殖過程中,還是產生一些平時不表達的異常蛋白,這些「新生抗原」就可能被免疫細胞發現。
  • 新型抗體鍵合藥可治療成神經細胞瘤
    費城兒童醫院癌症中心(CHOP)的醫學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靶向大多數兒童成神經細胞瘤表面蛋白的基於抗體的有效新療法,可以有效殺傷癌細胞。這項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