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分手」利器可高效分離手性分子

2020-12-03 科學網

 

左手右手,互為鏡像,但永遠不能在同側重疊,這種現象稱為「手性」。大到宇宙星雲,小到海中螺殼,手性現象廣泛存在。化學世界中,有一大類分子存在手性異構體,它們就像左右手,雖然看上去一模一樣,但完全不能重疊,這類分子被稱為「手性分子」。一些藥物中的手性分子的兩個鏡像異構體存在生物活性、代謝過程、毒性的顯著差別,有的更是「治病」和「致病」的天壤之別。因此,如何更為經濟、高效、便捷地將手性分子的「左右手」分開,獲取其中有益部分,成為化學界競相攻關的課題。

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藥學院陳瑤研究員課題組與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張振傑教授、美國南佛羅利達大學馬勝前教授合作利用生物分子誘導的策略設計合成了一類手性共價有機框架材料並成功地應用於多種藥物、胺基酸等小分子的手性分離。該材料具有造價低、效率高、普適性強等特點,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作為新型「分手」利器,它將大幅降低手性藥物的生產成本。日前,介紹該工作的論文在線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刊物Angew. Chem.(《德國應用化學》)上。

目前,液相色譜技術是獲取手性分子單一構型對映體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具有高手性分離性能的手性固定相是這一技術的關鍵。含有手性分子的混合物流經分離柱時,不同構型對映體與填充其中的手性固定相相互作用,由於作用力大小不同,不同的異構體分別在不同的時間內流出,進而實現手性分離的目標。

「簡單來說,液相色譜儀中的分離柱就好像一個隧道,外觀、型號看起來完全一樣的汽車一起駛入,有牌照的汽車交警就可以讓其順利地快速通過,沒有牌照的就會因為被交警調查而落後通過。這樣,隧道另一端先出現的就都是有牌照的汽車,後出現的都是沒有牌照的汽車了。」陳瑤說,這其中最關鍵的部分就是「交警」,也就是「手性固定相」,需要識別能力強、穩定且高效。

生物分子(如酶、肽段、胺基酸等)由於其本身固有的手性結構及其兩親性、兩性離子性等特點,可以用於多種手性分子的識別。但因其穩定性差,生物分子必須固定到固體基質上才能發揮作用。然而,傳統的固體基質以二氧化矽為主,其pH穩定性及強機械穩定性較差。

新興的多孔框架材料——共價有機框架材料(COFs),具有高比表面積、較高孔道率、孔徑規則並容易調控、結構靈活、易於功能化等特性,並具有優異的熱穩定和化學穩定性,十分適宜用作手性固定相的固體基質。然而,直接合成手性COFs材料非常困難。

「能否找到一種辦法,將生物分子和COFs材料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新型的手性固定相?」經過一系列技術攻關,陳瑤課題組成功地將一系列生物分子(溶菌酶、三肽、胺基酸)引入到COFs材料中,非手性COFs通過繼承生物分子的手性特徵從而變成手性COFs,進而可應用於手性分子的拆分。

「隧道中,高效、敬業的『交警』——一種新型的高效液相色譜手性固定相被我們合成出來了。」陳瑤說,通過新策略得到的Biomolecule?COF 1手性固定相性能明顯優於傳統吸附法固定生物分子得到的手性固定相性能。

「一方面,COFs作為新型的、卓越的固體基質,可有效的保護和分散生物分子,明顯提升了生物分子的熱、機械及溶劑穩定性;另一方面,生物分子的引入使得非手性的COFs材料具有了手性,並傳承了生物分子的兩親性等特性,可實現對多種手性分子的分離(如胺基酸、藥物等)。」陳瑤說。

通過進一步研究,該團隊發現,採用共價法引入了酶的COF 1材料作為手性固定相具有優異的手性分離效果,其可用於正相和反相等多種分離模式,可分離胺基酸、藥物等多種手性底物,分離度Rs均達到1.3以上,並且具有優良的重複利用性和再現性,連續使用2個月,反覆進樣120餘次後,仍具有和初始狀態一樣的分離效果。

「這一研究為發展高效、耐用型的手性固定相,及拓寬共價有機框架材料在手性分離、手性催化方面的應用提供了巨大的潛力。」陳瑤介紹,新材料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它的應用可大幅降低分離柱的造價,打破進口依賴,也將大大降低手性藥物的生產成本。

南開大學陳瑤課題組博士生張賽男為論文第一作者,研究生鄭雲龍為論文第二作者。陳瑤、張振傑、馬勝前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南開大學為論文第一單位。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資助。(來源:南開新聞網 吳軍輝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nie.201810571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新型「分手」利器可高效分離手性分子—新聞—科學網
    南開大學藥學院研究員陳瑤課題組與該校化學學院教授張振傑、美國南佛羅利達大學教授馬勝前合作,利用生物分子誘導的策略設計合成了一類手性共價有機框架材料,並將其成功應用於多種藥物、胺基酸等小分子的手性分離。該材料具有造價低、效率高、普適性強等特點,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作為新型「分手」利器,它將大幅降低手性藥物的生產成本。相關研究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
  • 城市快報:科學家發現手性分子拆分利器
    有望降低手性藥物生產成本  (本報訊)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藥學院陳瑤研究員課題組與化學學院張振傑教授、美國南佛羅裡達大學馬勝前教授攜手利用生物分子誘導的策略,設計合成了一類手性共價有機框架材料,並成功地應用於多種藥物、胺基酸等小分子的手性分離。
  • 新型MOF-聚合物MMMs膜,高效分離手性分子!
    如今,常見的藥品、食品添加劑等都含有純度較高的手性分子,所以快速、高效的分離手性分子的外消旋混合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最近,金屬-有機骨架(MOFs)及其衍生物構成的薄膜是一類新興的微孔材料,被用作高效的分子分離膜。其中,部分純手性MOFs有望用於分離手性分子。
  • 高效液相色譜法手性色譜柱分離β-阻滯劑對映體
    高效液相色譜法手性色譜柱分離β-阻滯劑對映體色譜柱由柱管、壓帽、卡套(密封環)、篩板(濾片)、接頭、螺絲等組成。可分為填充柱和開管柱兩大類。多為金屬或玻璃製作,有直管形、盤管形、U形管等形狀,液相色譜通常均採用填充柱。
  • 高穩定的Zr(IV)基金屬有機框架助力反相-液相色譜手性分離
    高穩定的Zr(IV)基金屬有機框架助力反相-液相色譜手性分離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5:26:55 上海交通大學崔勇團隊報導了高穩定的Zr(IV)基金屬有機框架助力反相-液相色譜手性分離。
  • 化學學院宛新華課題組提出模擬磁選礦的手性分離新策略
    這一工作不僅奠定了立體化學的基礎,而且還衍生了一個重要的手性分離方法——巴斯德拆分,又稱分級結晶拆分。雖然相較於不對稱合成與色譜分離,結晶拆分往往被冠以「技術含量低」或「過時的技術」之名,但其操作簡單、成本低、易於大規模生產,仍然是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手性藥物或其中間體生產的重要方法。
  • 科學網—左右大不同的手性分子
    手性現象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大到宇宙星雲,小到日常的螺殼。在微觀世界裡,有一大類分子存在手性異構體,它們互為映像,但不能重疊,這類分子被稱為手性分子。 大多數藥物的活性成分是手性分子,手性分子的兩個鏡像異構體可能具有明顯不同的生物活性,對人體的作用也截然不同。如何實現對手性分子的控制合成,成為擺在科學家面前的一道難題。
  • 中國科學報:左右大不同的手性分子
    手性現象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大到宇宙星雲,小到日常的螺殼。在微觀世界裡,有一大類分子存在手性異構體,它們互為映像,但不能重疊,這類分子被稱為手性分子。  大多數藥物的活性成分是手性分子,手性分子的兩個鏡像異構體可能具有明顯不同的生物活性,對人體的作用也截然不同。如何實現對手性分子的控制合成,成為擺在科學家面前的一道難題。
  • 中山大學張杰鵬探索新型多孔材料,可實現「反轉」吸附和高效分離
    、合成橡膠、以及用作家用燃料、溶劑、製冷劑等,張杰鵬團隊設計的多孔分子晶體展現出的丁烷 / 異丁烷分子篩效應便可用於工業生產中丁烷的分離提純。和常規的多孔材料相比,MOF 的框架柔性特別顯著,其存在多個熱力學介穩態,可以對外界刺激產生豐富多樣的結構響應和動態行為,且通常可以因客體分子的吸附 / 脫附而相互切換,並表現出類似於海綿膨脹 / 收縮的形態,張杰鵬團隊研究發現,「MOF 孔表面的修飾與其自身的柔性結合」 展現出的特性,可用於有效提高儲存、分離、傳感等性能。
  • 全新手性表徵光能準確區分鏡像分子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顧鋼)利用光是區分分子手性的最快方法,但普通光對分子手性僅能做出微弱反應。因此,分子手性在化學、生物學和藥物開發中至關重要。分子的一種變體可以治療疾病,但其鏡像分子(也稱為對映異構體)可能具有毒性甚至致命。區分鏡像手性分子極其困難。而光的電磁場振蕩沿其傳播方向繪製出螺旋形狀,根據光波的轉向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就可確定它是右旋還是左旋。手性分子可以不同的方式與其相互作用,但由光的波長給出的螺旋線的寬度大約是分子大小的1000倍。
  • 歷時20年,發現手性螺環催化劑,將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至新高度...
    2020年1月1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周其林因為《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榮獲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該項研究提出的增加配體骨架剛性提高手性催化劑效率的設計思想,對於發展新型手性催化劑具有指導意義。鮮有人知的是,這項研究,周其林帶領他的團隊,整整攻克了20年。究竟是怎樣一種熱愛,能夠潛心20年,專攻一件事?
  • 立體選擇性獲得兩種新型的基於氧化吲哚的軸手性苯乙烯化合物
    ,同時也廣泛存在於天然產物和藥物活性分子之中。因此,開發新型高效的策略以實現該類軸手性骨架的催化不對稱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軸手性苯乙烯或芳基烯烴骨架的種類也十分有限。因此,設計或發現新型的軸手性苯乙烯或烯烴-芳烴骨架、開發高效的策略以實現該類骨架的催化不對稱構建,已經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科學問題。
  • 我國學者合成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
    原標題:我學者合成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 記者2月2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與同行合作,首次通過在一維納米結構單元中定點選擇性複合磁性材料,利用局域磁場調製電偶極矩與磁偶極矩之間的相互作用,成功合成了一類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該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
  • 同濟大學車順愛課題組在手性分子檢測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手性分子的定性和定量檢測,在分析科學、化學生物學、藥物和農藥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傳統的光譜法和色譜法由於普適性不高、操作難度大以及設備昂貴等原因,在手性分子檢測領域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尋找新的手性響應性理論以及檢測技術仍然是一個挑戰。我校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車順愛教授團隊一直致力於新型手性純無機材料的研究,利用無機材料的各種手性響應性實現手性分子的識別和檢測。
  • 我學者合成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
    最新發現與創新科技日報合肥2月24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與同行合作,首次通過在一維納米結構單元中定點選擇性複合磁性材料,利用局域磁場調製電偶極矩與磁偶極矩之間的相互作用,成功合成了一類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該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
  • 同濟大學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化學期刊發表論文,手性分子檢測方面
    手性分子的定性和定量檢測,在分析科學、化學生物學、藥物和農藥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傳統的光譜法和色譜法由於普適性不高、操作難度大以及設備昂貴等原因,在手性分子檢測領域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尋找新的手性響應性理論以及檢測技術仍然是一個挑戰。
  • 手性技術開掘分子合成新路
    □科學時報記者 黃辛 張建成    自然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物體構成的,手性是自然界的普遍特徵。構成自然界物質中的一些手性活性分子雖然從原子組成來看是一模一樣,但其空間結構完全不同,它們構成了實物和鏡像的關係,和人照鏡子一樣,也可以比作左右手的關係,所以叫手性分子。
  • 確定分子手性有了新方法
    原標題:確定分子手性有了新方法  科技日報多倫多9月17日電 (記者馮衛東)分子就像手套一樣,也有所謂的左手和右手手性。但到目前為止,要確定某一分子具有左手還是右手手性是很困難的。  最為人熟知的分子手性現象體現在酸奶中,細菌培養物會產生左旋或右旋乳酸。在這兩種類型中,左旋乳酸要比右旋乳酸對腸道菌群產生更有益的影響。在其他物質中,右旋手性危害性更大,如左旋手性的青黴胺可有效對抗關節炎,而其鏡像形式則有毒。  但如何確定分子是左手還是右手手性?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使用X射線分析法,僅能在固態晶體物質中直接確定手性。
  • 高效液相色譜法及其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
    下面介紹高效液相色譜法的有關知識,新的方法和技術以及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  一、分類  高效液相色譜法按分離機理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吸附色譜法(adsorptionchromatography)以吸附劑為固定相的色譜方法稱為吸附色譜法。使用最多的吸附色譜固定相是矽膠,流動相一般使用一種或多種有機溶劑的混合溶劑。
  • 手性有機分子之最新天文觀測
    在全球最精密的望遠鏡的幫助下,兩名天文學家在數千光年外一片正在形成恆星的星雲中發現了一種新型有機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