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教授:「熱脹冷縮」其實古人很早就知道

2021-01-12 至聖聊國學

曾仕強教授《易經的智慧》——天下太平篇(2)

我們先來看泰卦。泰它的卦辭是「小往大來,吉亨。」

《易經》裡面凡是小都是講陰爻的。大都是講陽爻的。陽大陰小。為什麼?

陽以天為代表,陰以地為代表。你在大草原上只能看到天把地包起來,找不到一個地方可以看到地把天包起來。

當然從某些人的面相裡面可以看出來,地包天。看你的牙齒,上面的多半在下面牙齒的外面,天包地。但是少數人是地包天。可是我們再從性質裡面看。

泰卦

什麼叫做陽?

就是它會膨脹的才叫陽。

什麼叫陰?

它會收縮的才叫陰。

熱脹冷縮,這是物理現象。所以你從現在的科學來解釋以前的陽大陰小,你會覺得「古人真是了不起」。

天本來是應該在上面的,地本來應該在下面的。這才是自然的一種現象。現在地跑到上面去了,天跑到下面來了。真的會這樣嗎?不可能的。只是在講那個氣在變化。

我們裝冷氣機的時候,我們一定會裝到上面。如果裝到下面,那上面還是熱的。因為冷氣是不會往上走得。冷氣一定往下走。所以冷氣機要裝在上面。

這就叫小往。把小的東西往上裝。可是冬天用的暖氣它是裝在底下的。因為熱氣它只能往上走。從這個現象你就可以了解到,氣它是熱往上冷往下。

如果三個陽在上面,三個陰的在底下。你就會感覺到陽氣往上升,陰氣往下降,這叫做天地不交。天地不交就是否卦。

泰卦是三個陰爻在上面,陽的三個爻在下面。陰的氣會往下降,陽的氣會往上升。陰陽交泰,那天地就充滿了生機。萬物就能夠順利地成長。

陽本來在外,現在到了底下。所以大的來了,小的往上走了叫做小往大來。

謝謝大家!

▲關注作者,人生大道不迷路!

相關焦點

  • 著名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
    著名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在11月11日19:54分,消息報導著名的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網友:又一巨星損落!曾仕強先生有著中國式管理大師的稱號,在全球華人中管理第一人,所以也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可見曾仕強先生一生的偉大,為我們奉獻的東西也有不少。曾仕強的學歷是非常高的,如今在臺灣也是擔任著大學校長,著名作品有很多,曾仕強出生在福建,不過是在臺灣長大。曾仕強出生於1934年,在寫作以及研究方面都有卓越的成績,曾仕強也曾在很多地方進行了演講。
  • 國學大師曾仕強先生與世長辭,最後一段時光的影像正式公開
    不知道11月11日對於大家來說是一個什麼樣的日子?大概很多人都在為一年一度的狂歡盛典雙十一而奮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又一位文壇巨星,管理學的大師隕落了!中國著名學者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引起無數人追思!
  • 曾仕強主講:易經的奧秘,善易不卜
    易有三義,這就是簡易,不易,變易,在這一講中,曾仕強教授將為我們介紹《易經》的四大功能,這就是象,數,理,佔卜。什麼是象呢?那麼《易經》中的數,是人們常說的定數嗎?理是什麼意思呢?那麼佔卜是不是一種迷信呢?自古以來,《易經》一直被認為是一部佔卜的書,但是卜卦對未來的預測為什麼有時候靈,有時候不靈?卜卦的真正作用又是什麼呢?
  • 曾仕強:你只需問他這一個問題
    但是有一位教授,他只需要問對方一個問題便知道這人有沒有壞心眼。是不是很神奇?這位教授便是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的曾仕強教授。著有多本和管理相關的書籍,最讓人熟知的便是他在《百家講壇》中的演講。由於他常年研究中國和西方的管理之道,並經常會對中西兩國的管理觀念進行比較,尋找其差異以及造成這種差異背後的深層原因,曾仕強教授在他的著作中不僅有著西方管理學的理念,同時也帶著中國儒家的思想。而前文所述,曾仕強提到的只問一個問題便知此人有沒有壞心,又到底是什麼樣的問題呢?
  • 「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離世,享年84歲!又一顆巨星隕落了
    「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離世,享年84歲!又一顆巨星隕落了。11月11日,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這個名字可能不太關注傳統文化的觀眾感覺很陌生,曾仕強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曾仕強的一生致力於弘揚中華的傳統文化,他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經典作品。
  • 就在前兩天曾仕強去世,年僅84歲,又一位大佬離開了我們!
    就在11月11日的這一天,我們臺灣著名的學者曾仕強離開了我們,年僅84歲,又一位巨星離開了。曾仕強在我們中國上面可是有一個尊譽,叫做「中國式管理大師」,他的一生中就是弘揚傳播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他還有很多的作品,比方說:《中國式管理》、《易經的奧秘》等等,在我們中國上面都是非常經典的作品。
  • 曾心安處自仕強: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先生去世 享年84歲
    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曾仕強:不求人,格自高曾仕強教授出生於福建,長於臺灣。曾仕強祖籍在漳州,其啟蒙教育也同樣在漳州。曾仕強:現任胡雪巖研究會副會長、臺灣師範大學教授,中國統一促進會理事長等。曾仕強先生生於1934年,祖籍福建漳州。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曾仕強被企業界尊稱為:中國式管理大師、華人三大管理學家之一,多次應邀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香港、中國大陸演講。據了解,曾仕強父親是漳州華安一中的首任校長,曾仕強啟蒙教育階段在當時的南方小學(新橋小學),後來由於父親前去廈門工作,曾仕強即隨父前往廈門讀中學,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前往臺灣。
  • 古人很早就了解月亮運行規律 每月第一天稱為「朔日」
    導讀:我們的祖先很早就了解了月亮的運行規律,所謂的一個月,就是指月相變化一次所用的時間。在一個月中,頭一天為初一,古人通常稱為「朔日」,這一天,地球上看不見月光。我們的祖先很早就了解了月亮的運行規律,所謂的一個月,就是指月相變化一次所用的時間。在一個月中,頭一天為初一,古人通常稱為「朔日」,這一天,地球上看不見月光。過了一個星期,大約在初八,月球此時已圍繞地球公轉了四分之一圈,在北半球上觀察時,可以看見月亮右側明亮的一面,這通常被稱為「上弦月」。
  • 生活中的熱脹冷縮與熱縮冷脹
    愛打桌球的人都知道,不小心把桌球弄癟了,沒有關係,用開水燙癟的地方就會鼓起來,又可以繼續玩了。大概許多人都知道這其中的奧秘,這是由於桌球裡的空氣熱後體積膨脹,把原來癟的地方頂起來,桌球就修復好了。氣體不僅有受熱膨脹的特性,而且遇冷還會收縮呢,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熱脹冷縮。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127)旅卦上 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二十七)旅卦上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十五) 夬卦上 決其當決
  • 曾仕強:疑心生暗鬼,心正鬼則亡
    正視鬼神我國國學大師曾仕強用他14歲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疑心生暗鬼,心正鬼則亡。」如果是喜歡看《百家講壇》的人,一定會熟悉曾仕強這個名字。曾仕強不僅僅作為國學大師,他更有「中國式管理之父」之稱,曾經擔任過臺灣智慧大學校長和臺灣交通大學教授。曾仕強在國學方面,主要研究的就是《易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易經》的產生本就是文王被拒後只能寄託希望於鬼神,日日觀天地,看日月,企圖從日月星辰中看出事件發展的痕跡,最終在意識上得到升華,做到了天人合一,演化出《周易》。
  • 《易經的奧秘》曾仕強,陰陽一體兩面,如影隨形
    陰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我們最古老的智慧精華《易經的奧秘》,內容主要來自《百家講壇》,作者國學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的曾仕強。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易經》精華,其中的太極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陰陽。
  •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逝世,享年84歲!生前多次聲明自己是中國人!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逝世,享年84歲!生前多次聲明自己是中國人!2018年11月11日19:54分,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先生是當代久負盛名的中國式管理大師,一生為發揚道統文化而奔走呼號,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著作。曾教授為中國的文化做出很多貢獻,在生前奔波於全國各地演講,多次為廈門大學EMBA鼓浪嶼名家論壇演講,感染了大量的人學到中國文化與管理的智慧。前段時間,曾老先生患癌,但是他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與癌症鬥爭,讓人心生崇敬之情。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 曾仕強:我14歲時親身經歷
    比如著名的國學大師曾仕強,就曾經向聽眾講述過自己14歲時「見鬼」的經歷。當時他居住在一個日式庭院中,院落有著好幾米的縱深,林木茂密,其中還有一口古井。這裡固然幽深雅致,對於少年來說,這口古井卻多少有一些陰森恐怖的感覺。果然,某天傍晚在井口打水的他看到了一個「鬼影」,分不清男女,更分不清老少。
  • 曾仕強:14歲那年我親身經歷
    對此國學大師曾仕強的經歷可能會給出一個詳細答案。 曾仕強還是少年的時候,有一段時期借宿在一個日本家庭裡。大家都知道日本很多原木式的房子,曾仕強寄宿的家庭就是這樣。  靜謐的院子裡還有一口不知多久的枯井,就像電影《午夜兇鈴》裡面那樣,這口井即便是在豔陽高照的晴天,也顯得陰森冰冷。
  • 小精靈幼兒科學小常識—熱脹冷縮帶來的靈感及什麼是熱縮冷脹
    小精靈幼兒科學常識—熱脹冷縮帶來的靈感(第一個體溫計如何誕生的)及什麼是熱縮冷脹。01熱脹冷縮帶來的靈感 300多年前的一天,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1564—1642年)在威尼斯的一所大學裡教書,一天,他在給學習上實驗課,一邊操作,一邊問學生:"當水的溫度升高,特別時在達到攝氏一百度左右時,為什麼會在罐內上升?"學生回答道:"因為在這時候,體積增大了,水就膨脹上升。""當水冷卻了呢?""水冷卻了,體積就縮小了,又會降下來的。"
  • 臺灣 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 曾為《百家講壇》講解《易經》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 曾為《百家講壇》講解《易經》時間:2018-11-13 13:07   來源:網易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 曾為《百家講壇》講解《易經》 11日晚,管理大師曾仕強在臺灣三軍總醫院安詳辭世,享年84歲,此前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中講解《易經的奧秘
  • 今日神吐槽:曾仕強因癌症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 學生已證實
    曾仕強因癌症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 學生已證實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曾仕強因癌症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 學生已證實】,新聞一經爆出,就引來各界圍觀,分分鐘上了熱門頭條~一時之間多家媒體紛紛發表、轉載,如網易、新浪、騰訊等均有報導,大家可直接在百度中搜索該話題查看~僅在網易新聞中,24小時內點擊已經超過8792,截止目前參與評論數已達到1934
  • 沒眼鏡的古人近視了咋辦?其實很簡單,古代有這一件「寶物」
    近視的最好方法就是佩戴眼鏡,但是在沒有眼鏡的古代,古人要是近視了怎麼辦呢?是不是古人不會近視還是有其他辦法解決?「能張目對日」這句話的意思是可以張開雙眼看著太陽,這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用來測試視力的好壞。
  • 不要以為國外物理很厲害,我國物理其實很早就發展了
    關於物理學有很多偉人和故事,我們最熟悉的就是牛頓,那個陪伴我們好多年的大神,是他讓我們知道了速度、加速度、重力等等,不過不要光看國外的偉大物理學家,在我國古代物理學其實早已經產生,不過我們並未將其作為一門學問而獨立研究,只是將其變成了一種服務社會的方法。